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外国人眼里的日本(上) -- 华恩

共:💬153 🌺37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再仔细看看吧.

我就不说什么了.

家园 我看得很仔细,你说的两个地方都是臆测。

1,百里家穷不至于穷到你说的要等众才子在经济上施舍的地步吧.

2,即使有人要施舍,他百里未必就会接受.

》》》不然请您举出证据。

您的思维是:中国士大夫有些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施舍的-->蒋百里是士大夫-->蒋百里不会接受施舍-->陶菊隐《蒋百里传》中无人接济蒋百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所以说您的思维才是混乱的,唯一的方法是直接拿出来个当时有人欲接济蒋百里却被其或其妻谢绝的例子--我看你是没有,有的话也用不着你在上面臆测一番是不?

家园 蒋百里闹穷时,可没有拒绝吴佩孚送来的五百大洋

有空先去读读《蒋百里传》再来哼唧也不迟哈

家园 这个只能说明蒋百里比较看得起吴佩孚啊.

彼君臣一场,多年之恩,受之也无愧啊.

看来你哼唧都是看了不少书来的.不过总觉得没有融会贯通呢!论据还是有些可称道的,但是到论点这种大方向上基本都是错的啊.

同志啊,老是自诩读了很多书是不好的,西西河里基本上都是读了很多书的.不见得比你少啊.

家园 【原创】一个外国人眼里的日本(下)

[SIZE=3] 一个暴发户要继续发财,一般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找准村里的头面人物,送点金银珠宝,或者给他做做打手,把上头的人脉打通。此后在村子里摆个地摊也好,开个酒馆也好,上面既不会找茬,自己的狗腿子又足够护场子,生意自然红火。

另一种,自己已经就是黑老大,虽然手里钱还不多,但村里人谁也惹不起。这样,时不时收点保护费什么的,别人也不敢说什么。日积月累,也能发财。

第三种,就是自己手里有独门技术,比如是个木匠,村里别人都不是。就可以开个木匠训练班,收学费。或者开个家具工厂,招一群人来干活,既然产品自然有人要,也能发财。

走第一条路发财,因为进入门槛低,是一般暴发户采用的方式。走第二条路,得心狠手辣,又不是正道,搞不好会容身之所都没有。而第三条道路,进入门槛则更高,可遇不可求。一般人都无缘。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可以评价为本来试图走第二条道路,后来发现不通,不得不改走第一条路。

说到1914年的日本,虽然在日俄战争中没捞到什么便宜,但此前在日清战争中得到巨额赔款,此外又有抚顺煤矿和烟台煤矿(在辽阳)的稳定经济来源,再兼与当时村里黑老大英国交好,向外举债不难(从1904年到1915年间外债余额增加了5.4亿日圆),此时在地球村也算是有头脸的。

彼时正好欧洲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无暇顾及亚洲。这个暴发户自然就打起了小算盘。亚洲这头除了中国曾经是个财主,其余都是贫民。而中国这个财主家养的几个打手互相不服,老搞窝里斗,所以一般让交保护费就交,软得很。也因此村里的恶霸都时不时来找茬要钱。现在这些恶霸都自己打起来了。那不正好是机会啊?!

这样想的这个人叫大隈重信,时任日本首相。于1914年组阁。他看准这是个机会,先是以山东是德国地盘为由,占领了青岛。看袁世凯政府没有什么剧烈抗议,很快就威胁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详细另贴再说)。大意就是说,你看,那些恶霸都自己打起来了,以后咱哥俩好,有什么事我给你摆平了。就是呢,你有什么事必须得先跟我商量,另外呢也得出点钱养着我这些兄弟们。你家里有什么值钱的我们合伙去卖,事后分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隈重信

袁世凯当然气愤,却又不敢撕破脸皮。只敢暗暗地把这事一点一点透漏给村里黑老大英国。指望人家出面管管。黑老大正在跟别人火拼,力有不逮,只指望着这边中日两家入伙做个打手,哪有心管这边。只是觉得这个日本的野心也特大了,刚刚暴发户呢,就想着要做老大了,把我往哪搁啊?!不行,有什么事怎么能不找我商量呢?!我才是老大。别的都能接受。

英国人的反应本来在日本意料之中,大隈重信后来便以最后通牒逼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或有说袁曾经抗争,又或说袁为称帝接受。个中来由,自然繁复,而从结果来看,不出一兵一卒,国家利益如此轻易被出卖,则是肯定的)。

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中反对大隈重信此举的人不少。比如某评论家德富猪一郎批判道:“这样对待支那政府和支那人就象对待自己的臣属和妻妾,当然会招致他们的不快。从欧美人来看,日本想要把支那变成自己的属国。”显然,不是评论者有正义感,而是大隈重信的做法太直接太露骨了。这给了政敌以把柄,不得不于1916年下台。

新上台的人叫寺内正毅。军人出身。他一改大隈重信的做法,对中国改用绥靖政策。而最著名的就是西原借款。寺内为对华借款确定的方针是:“避免过去那种以获取权利为主,赤裸裸地强迫中国接受的态度”,“以稳妥条件提供贷款,在增进邦交亲善的同时,采取能促其主动向我提供有利权益的手段”,即引诱中国自己上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寺内正毅

最要命的就是这个“自己上钩”。实际情况如何呢?

就西原借款的初衷来说,这是日本为稳固其亚洲利益的战略决策。日本是资源缺乏的国家。而在1916年左右,这个已经成了制约日本发展的一个极大瓶颈。

西原借款战略的作者如此说:中国地大物博,尚未开发,“若能提供我国有余的资本和智能,使中国勤勉的劳力和无尽的富源相结合,进行开发,促使中国实现可凌驾于美国之上的大幅度经济发展,则帝国各种工业所需原料均可仰给于中国,其制成品亦可以中国为市场。融合日华经济为一体,明显为我帝国确立自给自足之策......达到“如同德、奥两国一样,以经济同盟最终消除经济国界的目的”,即从经济上变中国为日本的附庸。

而就其结果来说,日本不但借此巩固了其在东北三省的路权,矿权,更是以所谓的《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实施上必要之详细协定》使日军在东三省的军事存在成为事实。而中国虽“以工代兵”,参加一战,却是徒劳无功,山东权益转于日本人手。[/SIZE]

第四章 欧战

1.绪言

美国军舰的炮,惊醒了东方一个新兴国家。欧洲人的钱,又把这个新兴国家引入了内在多烦闷外界多诱惑的新悲观世界。

评:谋求地区霸权的日本与谋求全球霸权的美国眼中,中国都只是一块大蛋糕。而以英国为主的欧洲,此时似乎仍在把日本培植为其在亚洲利益的代理国。

2.明治大帝的余泽

大帝的意志虽然坚强,但喜欢采取臣下的意见。每逢国家大事,他总要召集所有亲信的人,商量一番,这个商量,成了惯例。一般人就称之为元老会议,但法律上并无明文规定,完全是出于大帝的自动意志。大帝逝世后元老会议作了政治领导的中心,但是第一次就遇见了一个不幸。

当时在伊藤指导下的文治派,因为伊藤被刺而西园寺实为领袖。在山县指导下的军人派则以桂太郎为领袖。桂太郎因为要联俄之故到了圣彼得堡,又因天皇病重匆匆返国,半途就遇见山县的特使,报告要请他做新天皇的辅弼大臣,专管天皇的起居教育等等,不入政治,但入宫不到二月,西园寺内阁就因为不能扩充陆军而失败,又出来组阁。于是文治派领袖就举行护宪大运动,而日俄战争时代负重望大告成功的桂太郎公爵,从此失败而死。军人与就结了一种仇恨。最大多数的政友会,近十年不得政权。从此以后直到现在,近卫组阁还是要经元老的推荐,但是二十年间元老一个个凋谢,只剩现已九十余岁的西园寺。

评:这里出现的西园寺和桂太郎是日本文武两派之首。日本式民主充满了争吵和暗斗。看来素来如此。

3.欧战给予日本的第一个影响就是烦闷

这是欧洲人自己也不能体会的。近世工业资本主义的发达,最快需时五十年,但日本却像暴风一般,五年以内突然的生长。无数的黄金,从欧洲输入进来,烟囱急速度的增加,到五倍十倍。假如我们要形容他的情状,至少可以做十几本书。现在只举一个例吧。西京有一位很穷苦的博士名叫河上(注意日本法律规定长子有承袭财产权,次子多尝独立生活,所以博士多是次子,或是穷苦出身的,富家长子都要管理家务无暇求学)他著了一本书,名叫《贫乏物语》,说明无产阶级的由来与痛苦,三年以来,这本书销行了几百万。以他著述的收入 ,竟变成一个财产家。他的书受民众如此的欢迎,他个人却常遭警察的注意。后来效法他的人很多,就有所谓社会主义的发财者出现。而这位可怜的天良未泯的老教授,结果因为用他卖书的钱,来接济了共产党,被判为有罪、入了牢狱。至于许多社会主义的发财者,却利用了打败**——财阀的名义,做了

军阀的走狗。这种矛盾,欧洲社会看不见。

评:日本人的烦闷从其对“二十一条”的分歧就可以看出。一方面,自信于其迅速的增长,想要进取,谋求地区霸权。一方面,陡然变化的身价

,又令其找不着北。以又自卑又自信形容此时的日本,可能是恰当的。

4.欧战给予日本的第二影响就是诱惑

一九一五年派了亲王到俄国,用百五十万支步枪,及许多作战资源,才得到内外蒙互相承认的协定。后来俄国革命了,德国屈服了,英国疲敝了,日本可以自由进展到西比利亚。英国的印度洋要仗日本海军保守。日本又攫取了青岛,可向中国北方南方自由活动。整个的亚细亚是他的了。所怕的只是美国,不过太平洋太大了,美国要到东方非经过四千哩的行程,且非经过日本群岛的关门不可。欧美人有钱,日本人也有钱,欧美人有机器,日本人也有机器,所以称雄世界的诱惑,就日见其不可抵御了。

评:日本在欧战后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地区霸主,是一个事实。而其在二战中的表现,或多或少看出其忍不住想做世界霸主了。

5.整个的民族动摇了

在历史上看来无论那一个民族那一个时代,从没有像日本在欧战时代的激急变迁。一个原来缺少内省能力缺少临时应用能力的急性的民族。一方遭遇了社会的莫大的矛盾(不安与烦闷),一方当着千载难逢的机会。(诱惑与希望)这一只渔船,遇到了台风,一高高到天上,可以征服亚洲,即可以征服世界——西方自杀的文明没落了——一低又低到了地狱。贫富不均,生活困难,革命共产。虚无主义,暗杀手段。不仅把舵的失却了罗盘针,全民族也就导入了一种疯狂状态。战争!革命!

评:二战结束后,日本有人反思为什么会同时与中美交战,自己仍觉得不可思议。而其在1937年与中国交战后,又在1941年与美国交战,既是情势如此,也是其疯狂到极点的一个表示。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扑火的飞蛾:虽然危险重重,还是要扑过去。------难道蛾子就感觉不到热吗?!

关键词(Tags): #草民论史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先花后看!
家园 武田信玄若是孙子兵法的作者,风林火山这概念才能算是他原创

风林火山出自于《孙子兵法》,原典是:《孙子兵法·军争篇》: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小鬼子能有啥提得起筷子的古文化?剽窃而已

记得有国人很推崇织田信长在桶狭间打仗前蹦迪的歌词

人间五十年

世事恍如梦幻

下天之内

岂有长生不灭者

看完就觉得这小鬼子剽窃曹孟德的短歌行嘛。。。还是简化版剽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大概是织田打仗前想装酷背短歌行来着,但是记不全,于是很努力很努力的把曹丞相的头四句用自己的嘴给剽窃咯。。。凑出这么首让小鬼子们交口称赞的玩意儿流传下来。。。小鬼子哪儿有啥古文化可言,要说他们有文化,让他们把这千把年汉字的专利使用费缴清了先

家园 日本人的原创能力确实很令人怀疑的.
家园 炸药奖那些基本上是原创吧?

炸药奖者,诺贝尔奖也。

家园 炸药奖是什么东东?
家园 请您说出有谁要送钱给蒋百里但被拒绝。

不然您又有什么资格来指责苍野“没有融会贯通”呢?因为您本身就是在信口开河嘛。

家园 最后一条时间也是问题

明治和俾斯麦活动的时间都在19世纪末,彼得大帝和康熙爷才是时间相近……

家园 哦,就是那些让你永远也记不住的诡异发明

比如爱因斯坦就没有因为相对论而得这个奖,袁隆平也决不会因为喂饱了几亿人而得这个奖。。。中国得这个奖的好像是个叫达赖的秃子,很cool吧?

得这个奖首先你得跟瑞典人关系不错,其次你作秀的水平最少要接近芙蓉姐姐

家园 您是无知还是开玩笑?

开玩笑可开的太大了。有点无知的感觉了。

家园 您就告诉我达赖先生的丰功伟绩吧,我就无知在这上头了

您瞧,中国第一个得到诺贝尔奖的杰出人物---达赖。请您详细描述一下要如何做才能像达赖一样得到诺贝尔奖呢?

说实话,我用芙蓉比达赖是有点委屈芙蓉大妈了。您觉着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