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销售 一 -- 五度

共:💬19 🌺1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个人的想法是画好底线

这种cold call其实谈不上销售,其实对方开始就知道你真的不想购买,也还是要尽力找入手点。销售大家都知道不容易,那我就花上最多三五分钟。三五分钟内没说到正点上,那就对不住了。

什么是正点,楼主的系列四说得很好。我个人听销售电话,形容词越多越听不进去。

家园 很受用

看五度写的文,易懂,受用。谢谢。送花。

家园 【原创】说说销售 五

总结所有可能出现的核心需求

从谈话中了解客人的核心需求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很多时候我所见到的销售总监带团队是采取个人领悟的方法。比如我雇了10个销售,通过几个月的考核,我会放弃8个销售,只留下2个销售。这两个人就是靠自己能力领悟的,能够找到客户核心需求的,其他的不能领会的就放弃了。

这种方法我一方面觉得有问题,作为销售总监,应该是有培训团队,建立系统的职责,也就是说一个正常能力的人,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应该可以成为一个不一定出色,但是合格的销售。但另一方面我也能理解这种做法的现实意义。现在公司的销售流动都很大,我听说过的某家做航空业务的销售是公司高层亲手培养出来的,然后就跳槽去了另一家。底层的销售这种情况更多,可能有些销售总监正是体会到这一点,可能感觉花在培训上的时间金钱,最后可能收不回来,所以采用放弃的办法。但我同时也相信,一家正规的公司,应该是有一个从入门到精通的销售培训课程。

比如像之前所说,如果销售无法了解到客人的核心需求,那就应该有一套东西帮助销售去找到。比如一个方法就是让他做选择题。

SNS网站上有两个游戏,一个是投票,一个是真心话。这两个游戏的本质是问大家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但是回想一下,真心话两个人的观点一致的几率就要比投票低很多。比如说之前的“男人在领到结婚证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十几个人的答案可能各不相同,因为没有任何限定,你说:走,吃包子去,管够。或者:我真的好幸福。反正怎么说都行,别人猜不到你会说什么。

但转到投票这边,发起投票的人已经做好了限定,比如1:我好幸福。2:唉,这回完了。3:走吃包子去。三个选项覆盖了三种人,第一个是比较传统的,第二个是喜欢搞笑的,第三个是比较怪有些创意的。这样人们就会把自己归到这三类人当中去,比如第二类人里面可能会有花花公子是真的感觉以后只能老实一些了,不管处于什么原因,他也选择了二。

或者可能你根本想不到自己要说什么,但看到这三个选项让你明确了自己可以说什么。作为管理销售的或者销售自身就可以把类似这三个选项做出来。然后摆在客人面前或者把他往自己比较接近的地方做选择题。他的核心需求也就将出现在这三个之一。

一个比较实际的例子,销售某个专业俱乐部的会员,比如什么投资俱乐部,每个星期一次活动。现在客户要加入这个俱乐部的原因就有几点:自己单干,额外收入,结交朋友,娱乐消遣等等。比如有六七个,销售就可以通过一些语言去试探客人是属于哪一种。

比如:

销售:看您本身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如果加入我们俱乐部相信肯定有用武之地,为您带来很多额外收入。

客户:哦,其实我就是过去找同行聊聊。

于是销售就切换到“结交朋友”选项,认定客户的核心需求是结交朋友,那么就可以介绍每周五晚上俱乐部会有酒会,周日还会有远足等等。

这样一来,找到核心需求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关键词(Tags): #市场营销
家园 【原创】说说销售 六

实际提高上门率

最近实际操作了一下,尝试用之前说的提高客人的实际上门比率,具体如下。

首先我是教育行业,所以要吸引我们的客户群,比如有MBA需求这种,送礼品等等手段我感觉是很有限的。我们的客户群其实都有一定的职位,可能你送再贵的礼品,他们也不会很在乎,宁愿少跑这一趟,节约时间做正经事。

所以我感觉这部分人群的最大需求是自我提高,然后就是人脉这一块,结识更多同行业或者其他行业有帮助的朋友。而实现这两点最简单的就是免费课程了。课程的内容方面也是费了一些力气,因为要找讲师有投入,而且很多老师辈分虽然高,需要我们支付很高的薪水,但讲课又不喜引人,最后可能达不到效果,所以很多名师开出天价课酬,不是没有道理的。

总之有了一个主题之后就开始做各类广告,线上线下等等,配合公司网站等多种手段。其中真正的最后目的,也就是销售很少提及,不出现类似报名等等,而是以客户的角度出发,所有的文案都指向客户面临的困难和参加我们这次活动可以为客户解决多少问题。文案说的都是白话,很实际,没有夸张的成分。

广告发送以后,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当天下午就来了六七个电话咨询。然后这里又给销售部了一个回答的思路,就是不透露过多的信息。比如有人也很明白,参加这次活动是为了试听,然后决定将来是否报名,所以先要问学费,销售部以各种借口,当然是客户不逼问的情况下,让客户来了之后再详细介绍每一块的收费,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可以接受的,都说是先过来看看。包括活动本身也是没有详细的做出介绍,而是给出了一个大的框架,还有就是这次活动的亮点。思路就是引起客户的兴趣,类似评书的:突然上来一个人,让六位英雄呆呆发愣。然后就不说了,想听的话就要下次再来。我的思路也是如此,如果把活动的所有细节都说的很清楚,反而可能误导了客户,因为销售的水平毕竟有限,索性就让他们不知道的地方就说不知道,如果客人想了解详细,那最好的方法就是上门来听免费课。这个逻辑一般人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实际上客人也没有损失,并非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是确实的能认识一些行业内的人,听一些知识,当然不会太深,因为一次课本身也不可能很深入的了解一个问题。要想很深入的,当然就是要包我们的实际课程了。

按照这个思路实施一下之后,打来的电话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约见上门成功,可以说是非常有效果的。但我也感觉增加了一些可能不是想报名的,纯粹是因为好奇想过来看看的。这部分人能不能转化,就要看销售的跟进水平了。

关键词(Tags): #市场营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