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语里边的父亲母亲的称谓 -- 一一一一一一一

共:💬7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汉语里边的父亲母亲的称谓

俺的女儿快要出生了。最近在思考如何教她说话的事情。才突然发现,原来,俺们的汉语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光是父亲母亲的称谓,在俺的小家庭里边,就有至少三四种。

先说俺自己家。俺父亲这一系是粤东的客家,所以称呼父亲为阿伢(发音)。但是原来俺怎么也想不通,这是哪两个字。后来才明白,这是阿爷的发音。母亲倒简单了,叫做阿娘。

但是到了俺母亲那个家族,就变了。那是从闽南来的。父亲被称作阿Dia3,也是想了好久,才明白,大概应该是阿爹的吧。母亲是被称作阿母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得闽南话里这么称呼,就像俺父亲那一系一样,都是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的时候迁到蜀地的。几百年了,俺从小都是四川话,也就是在长辈的称呼里边还保留了原有的称呼。

跟俺老婆一说,她也乐了。因为她是上海的,称呼倒简单,就是上海话里边的爸,娘两个字。

好了,再说普通话,就变成爸爸,妈妈的双音节了。想来以后的宝宝还可怜了。阿公阿婆(爷爷奶奶)来的时候,听四川话,外公外婆倒是会说普通话,但是通常他们都是给俺讲上海话的,因为俺听的懂的。俺和老婆在一起的时候是普通话的。俺们在外面的时候是德语的。一想起来就头疼,以后可怜的宝宝。。。

家园 上海?

隐约记得是阿爹(DIA4), 姆妈。。。

家园 好像是有不同的,上海话本身就是吴语普通话

原因在于,上海话本身就是吴语普通话。现在上海人的来源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分别是江苏,也就是苏州一带的,和浙江,主要是宁波一带的人为主。两地的吴语在近代融合而成上海话,再加上一些普通话的影响。上海的小学中学要讲普通话的。这让俺当初吃了一惊的。因为在俺们那里,除了语文课堂上,其它时间都是地方方言的。俺老婆称呼她父母也有不同,好像当面称呼爸,妈,而背后就是阿拉爷(ya),阿拉娘的。

家园 这对宝宝是个考验啊
家园 其实偶就是这么叫的...
家园 闽南语的爸爸发音应该是个闭嘴的音吧

我这边的发音是阿Bie,二声。不过也难说,在那块地方一个村子一个调。

家园 历史上这种称呼还变化过很多次

比如在宋朝的时候,爹是父亲,“大爹”是爷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