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天祥:无论什么样的理由或冤曲都不会选择作汉奸 -- 风兮兮

共:💬3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文天祥:无论什么样的理由或冤曲都不会选择作汉奸

  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兵败被俘于张弘范之手,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抄录《过零丁洋》一诗。张弘范大约是觉得胜券在握,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张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文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由此至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九日,三年大狱,其间留梦炎,宋恭帝赵显,元丞相孛罗纷纷召降文天祥不果,直至十二月八日忽必烈亲自招降文天祥而不可得。次日,殉难于大都柴市。文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其衣带中有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亡之际,岂独文天祥一人之忠烈?不降即戮者,不知凡几。为何元廷独此钟爱文天祥?或有元廷感其才干,然而主因,还是因为元廷知道文天祥是深受宋朝行在排挤之苦,所以心存幻想,以为有机会招降文天祥。

  文天祥其实一直算不得是大宋的实权人物,虽然世人皆知文天祥的忠诚和才干。元军兵临临安之际,文天祥为谢道清所遣,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和左丞相吴坚、右丞相贾余庆、知枢密院事谢堂、签书枢密院事家铉翁、同签书枢密院事刘岊,押解到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与其门客杜浒十二人,夜亡入真州。

  时李庭芝镇守扬州,文天祥还没有到扬州时,有逃兵入扬州,说“密遣一丞相入真州说降矣”。李庭芝信之,以为文天祥来说降,遂令手下苗再成立即杀之。苗再成未轻信,以制司文示之,闭之门外。此后,复遣二路抓文天祥,果说降者即杀之。二路分与天祥语,见其忠义,亦不忍杀,以兵二十人道之扬,四鼓抵城下,闻候门者谈,制置司下令备文丞相甚急,众相顾吐舌,乃东入海道,遇兵,伏环堵中得免。然亦饥莫能起,从樵者乞得余糁羹。行入板桥,兵又至,众走伏丛筱中,兵入索之,执杜浒、金应而去。虞候张庆矢中目,身被二创,天祥偶不见获。浒、应解所怀金与卒,获免,募二樵者以蒉荷天祥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这样够委曲的吧,可是文天祥至南宋行在后,虽然官拜右丞相。然而虽历尽艰难,却为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所疑,屡次上表要求入朝,陆秀夫又总是虚言推脱。文天祥一怒之下,与书予陆秀夫:“诏令皆出诸公之口,岂得以游辞相拒?”因此,文天祥被排挤,不得已而出,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先入湘西后入赣南,虽有小捷,屡败屡战,终没于海丰。虽九曲而不改其志,宋末不乏其人,而明末独李定国,张煌言也。叹哉!

  明初洪武永乐或暴戾,然而晚明党争纷纷,东林以清流自居,而降清者众。真是其妙莫明也。要作汉奸的,没啥理由都会作汉奸,不作汉奸亡国奴的,无论什么样的冤曲都不会作汉奸。其实选择作奴隶的,也一样是这个道理。所以,蒙元满清两次入主中原的遗害,流毒甚远,到了现今这个时代,唯以利而取之鸟。文明究竟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唯余叹尔。

  早前,于DSWC杂议袁崇焕而有感于东江三狼与吴三桂降清。

通宝推:方天化几,
家园 沉宝!
家园 文天祥在当时还是很牛的

整个宋朝只保存下来两份完整的进士题名录,其中一份就是文天祥中第的那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