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佛教为何没有在古代欧洲发展起来? -- 任爱杰

共:💬61 🌺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西方学者研究了吐火罗文也就是龟兹人的语言还有楼兰美女

得出的结论是汉唐时新疆的白种人是非常纯正的西欧白人,四五千年前移居来的.现在的白人经过匈奴,蒙古两次征服,已经带有黄种基因.

家园 纯正的西欧白人?西欧如何确定?

现在只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人类学家迈尔DNA检测楼兰美女为高加索人种,没有确定是来自西欧吧。

家园 先问一句:你信佛的吗?如果信,

信奉的程度去到哪里?如果仅仅是皮毛,或临时抱佛脚之类,那么你就象我,明明是半文盲,却不时厚着脸皮对文化人士的文章评头论脚,诸多意见。

当然,如果你是吃素的,好些年了,到现在都已没脾气了。对佛教有很深的了解,洞穿世事,法力高深,可以随时送我归西,中途不用停站的大师级人士,我想你也不至于对我这种无聊之人生气的。

而佛教不事生产。不事生产,就需要世俗的供养。

另外,奉养这件事是需要经济基础的。

然而这个模式在西方那种小邦、领主林立的环境下未必能行得通。第一领主的财力未必能够供养寺院,

归纳起来,信佛教,就得有些余钱才能信。无钱作香油钱的话,还是信中国共产党比较好。我是指文革前的中共。起码有饭吃,有房子住,没老婆的,组织说不定还能帮些忙。

家园 和尚吃菜乎?种菜乎?

不管是吃菜还是种菜,和尚不会去变为一颗青菜吧?

家园 佛教不是说转世吗?转世变成颗菜也不是不可

以的嘛。按照你的菜论,你是不信佛的。

顺便多说一句,现在我挺喜欢吃菜的。消化能力不行了,吃多了肉的话,那可真是吃不消的。

家园 这和转世没关系

和尚下辈子想作青菜,那也由得和尚。不过和尚吃的菜都是自己种出来的吗?

和尚知道菜的滋味,那是因为菜吃到了嘴里。和尚知道菜的形状颜色,那是因为菜看在了眼里。和尚知道菜的生长规律,可能是自己的种植实践,也可能是从书上看来,或别人传授的。

这些虽然都是皮相,但和尚没有必要变成一颗菜才能知道这些皮相。说起来,真变成一颗菜也未必就能认识本质。所谓旁观者清。我们人类又对自己的本质认识了多少呢?

家园 吐火罗文中关某种鱼的词,此鱼只有大西洋才有,西方学者据此

判断龟兹等白人来自大西洋岸

家园 啊,你这是把我拐进菜园子,然后跟我说:

旁观者清,谈佛教得让不信佛的人来谈,才能讲得清楚。以和为尚的我继续洗耳恭听,看看各位网友是怎么看佛教为何是东成西不就。

家园 哎,佛教要是没有俺们中国~哎,不说了.
家园 是鲑鱼吗?严格说来远没有这么简单

估计你说的是语言古生物学方法,"按照Paul Thieme教授的说法,印欧语“鲑鱼”一词是原始印欧人发祥地的有力证明。这种鱼来自南大西洋,成郡结队地游进注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河流里,至今还以其原始意义存在于俄国、波罗的海各国、斯堪的纳维亚和德国。根据共同日耳曼语lax和波罗的语laszisz,可以构拟出原始印欧语laks。吐火罗语有lax一词,泛指一般的鱼类。"

虽然只用一种方法有局限性,不过即使从语言比较的角度上来说,我还是相信刚过世的季羡林先生的观点,即吐火罗语的起源非常复杂,未有定论。

他的《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1993年)书目就很说明问题:

 Ⅳ 吐火羅語兩個方言之間的關係 252

  V 吐火羅語同其他語言的關係 253

a 同印歐語系其他語言的關係 253

1 同印度伊朗語族的關係 255

2 同波羅的———斯拉夫語族的關係 257

3 同日耳曼語族的關係 258

4 同拉丁語族的關係 259

5 同凱爾特語的關係 259

6 同希臘語的關係 259

7 同赫梯語的關係 260

b 同非印歐語系語言的關係 260

c 同新疆其他古代民族語言的關係 263

d 同漢文的關係 264

  Ⅵ 命名問題 270

  Ⅶ 吐火羅語第三種方言——跋祿迦語 271

详细的内容明天再续

关键词(Tags): #吐火罗#季羡林
家园 这个假设有个问题,西藏的自然环境恶劣,佛教为何崛起

日本韩国的生产环境都不行,为何佛教也能大行其道呢

家园 印欧语中关于某种树的词,这个树只有中亚东欧才有

这又如何解释呢?焉知西欧白人不是最早从中亚出来的?(貌似这个已是公论)

家园 犹太教聪明在基本经典(托拉)的规定比较概括

主要的具体规定则是在犹太法典上,而犹太法典历史上一直在更新。

伊斯兰教则不同,基本经典古兰经规定的东西多了点,后人发挥起来余地小得多。

家园 佛教是东亚第一个把游方,说法系统化传教的宗教

你听说过别的宗教说法说得天花乱坠的传说吗? 释迦牟尼本人王子出身,苦行不得法, 菩提树下得道后, 一路上三言两语收服了比他修行久多了的弟子,不乏早就盛名在外,名噪一时的名人。 一天就把老爸,老妈,一大家子亲戚归入门下。此后四处说法, 弘扬佛法。只能说传教传到哥传的不是教,是寂寞的份了。光弟子凭记忆写的就一堆一堆的,估计他除了吃饭睡觉就没停过口。比起老子五千字就交差上路, 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所以原始佛教门下, 估计也都是吃完供养,就逮到谁就可以说三天不带重复的系统训练出来的侃爷。一直到说得人家不耐烦了,打他又不是,就指着别人说大师你去他家吧。中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大藏是靠说法吃天下的人侃出来的。到了中国,光侃不干的被人看不起,灭了几次佛后,学乖了,清静了,讲修心顿悟了。在印度继续侃的近千年都没有进步,释迦牟尼后有阿育王,然后呢?后来就被不光侃还加砍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收拾了。

家园 这已经在正文里做了解说

佛教东传后不再是原始佛教完全靠人奉养的模式。在日本佛教寺院占有大量的土地人口,拥有僧兵,类似于独立的封建领主。

而日本会让佛教征服,另一个原因也是日本本身的文化落后,到佛教传入时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宗教能够抵御。而日本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当基督教传入后,风头一时无二,上到大名、下到百姓不少都开始信奉基督。甚至连造反的都借了基督教的名义(中国的洪秀全也是这么搞的。)

至于西藏,其自然条件并不比西域更恶劣。事实上西藏属于可耕作的地带。吐蕃王朝能够崛起并和唐朝争雄百年靠的就是西藏的资源。西藏只是难以到达,而不是难以生存。

佛教传入西藏后和当地的苯教斗得很厉害,但获得大发展却是吐蕃王朝式微之后。

从公元842年起,吐蕃陷入了分裂。不仅占据长达百余年的河西陇右地区被唐朝收复,很快各地诸侯纷纷独立,王朝彻底崩溃。吐蕃王朝崩溃后,藏传佛教开始了漫长的政教合一的过程。政教合一的途径有很多,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借用宗教势力取得世俗权力。例如达垅噶举派的创始人扎希贝(1142― 1210),以“调解争端”为名,将达尔域、绒二地置于其统辖之下,二地人民都变成了他的属民。到13世纪初叶,扎希贝的族侄仁钦衮(1191― 1236)继任达垅噶举的座主。仁钦衮采取订立契约的形式,将乌思地区南部的部分农民变成其属民,为其服劳役。不久,仁钦衮的属民即由82户增至 5000人之多。

2.领主建立寺院,自己兼任寺主或者活佛。例如吐蕃王室后裔永丹的六世孙意希坚赞占据桑耶(今西藏扎囊县)一带,自称“阿达”(领主)。同时,他又是著名的桑耶寺的寺主,于是形成集政教权力于一身的割据势力。

3.领主夺取寺院权力。例如吐蕃王室的后裔雅隆觉卧家族控制了噶当派的怯喀寺和基布寺(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一带)。

4.原来的平民或奴隶,在新的形势下靠自耕起家,逐渐上升为封建领主。如11世纪时,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1012―1079),出身于洛扎(西藏今县)自耕农民家庭。他靠经营农牧业,去印度和尼泊尔等地倒卖黄金及其它土特产品发了财。在做生意的同时,玛尔巴还在印度学习梵文及佛法,返回家乡后,即以译经和传授密宗教法为业。玛尔巴要求门徒必须向他献上大部以至全部财产,还要替他耕地、修房,服多种劳役。依靠这种侵吞他人财产,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等做法,使他迅速上升为封建领主。

5.宗教首领通过自己的俗世亲戚建立庄园制度,或者翻过来宗教首领的世俗亲戚依仗宗教势力获得经济利益。例如萨迦派教主萨班.贡噶坚赞之弟桑擦.索南坚赞,在斯塘等地设立市集,修建民舍,在仲堆、仲麦、达托、芒卡寨钦、藏哇普、夏堆麦、大那等地建立庄园;在绛迥、喀索、果斋、客尔普等地建立了许多牧场;在热萨等地牧养马匹。

6.寺院之间互相兼并,形成巨大的寺院集团。例如拉卓微衮波(1186―1259)利用其家族势力,兼并了工布、塔布地区的数十座寺院。拉卓微衮波既是领主,又是众多寺院的寺主。这些寺院此时都有了寺属农奴,拉卓微衮波有权指派寺院总管和管理寺属农奴的官吏。

由此可见,藏传佛教到13世纪时已基本掌握了世俗政治,各教派寺院已经成为握有大量土地人口的领主。这比日本的情况有过之无不及。自然已经不需要别人供养了。

通宝推:oboeman,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