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讲讲我对工厂中层的看法 -- wqnsihs

共:💬171 🌺827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
家园 采购和技术的矛盾是天然的

参加过采油平台的招标,最开始讲技术和商务打分各占最后分值50%。

等一操作起来技术的分值就越来越低,到最后搞成了技术评议通过,然后完全按最低价中标。

交货的时候出了不少事。

以前海油的次低价中标感觉倒是不错的方法,虽然也有很多问题。

家园 当年俺还一标准懵懂

就看见老朱在电视上满怀信心的说 三年之内解决裁员 完成机构改革

而且这个三年解决不是说裁完了就算了 是要把人裁了而且都在新的岗位上安置完了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人太搞不清状况

以邓小平的威望手段资历 搞个单纯简单的多的百万大裁军还战战兢兢 如临大敌

朱镕基遇到的问题要比单纯的裁军困难多了 他却如此满不在乎

当时我就跟身边同事们说

或者是他神武天纵 神一般的存在

或者他就是个典型的无知者无惧

结果 不出我所料 三年放了个蔫炮仗 不声不响 就蔫了

家园 商榷一下

商榷一下,我觉得国企的问题在邓。80年代是在邓的思路指导下,对西方无条件打开市场,又把企业破产拆小,这是国企困难的主要原因。老马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就是生产过剩,所以市场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不能随便打开。市场变成自由市场,结果一定是弱肉强食,西方垄断资本凭借资金、技术、管理的优势,肯定把你玩死。90年代末,老朱说,胶卷行业全行业亏损,所以要卖掉。我要问,这是怎么来的?你把柯达、富士这种大老虎放进来,国企怎么搞得过?现在凡是效益好的国企,都是垄断行业的国企,体制变了么?没变,管理、技术追上去了吗?没有,但是依然盈利,为什么?市场保住了!所以根本不是什么体制问题。

我本人在国企呆的时间非常短,了解情况不多。以我在国内国外的经验,我大部分职场经历都是在外企和私企,亲眼看到这些企业内部的种种弊端,和国企其实是大同小异。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近百年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这些和市场比较都可以忽略!没有市场,再先进的技术都是狗屎;回头说,只要有市场,再烂的技术都能生存。

所以我觉得国企的困境是从改革开放初的思路开始,一路错下来的。现在终于能回头,重走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宏观上守住国内市场,在微观上逐步调整提高国企的技术和管理,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家园 总算知道了管理层在忙些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执行力出自何处。

家园 国企的工厂中层?与其他企业的中层相差很远啊,

接触到的非工厂性质的中层,一般能力强、压力大,可以说公司的运转,基本上都是在这一层次的人手中。

中层强,则公司强。

中层弱,则公司弱。

因为公司的所有目标、方针、策略、制度,都要在这些人手中执行下去,并且这些人是最基本的考核单元,也是基层的监督者。

当然,中层与基层的收入也拉开的比较大。

但是你说的国企的工厂的中层,就不清楚了。

家园 以银行人员

出任工业或者技术公司的总经理,好象不太合适把。

不懂行业和技术,银行如何能去做工业或者技术公司的尽职调查呢?

只是明白财务行政人事就可以了吗?还是有行业技术人员作为CONSULTANT?

家园 人是可以学习的,没有人天生就会什么。银行的人照样会学习
家园 朱被骂,主要还是国企改制上。

我估计是不是因为朱当年被划为右派,受了点儿气,因此对国企这种TG特产感到本能的排斥。客观来说,大学扩招是绝对有好处的,在今天各省录取人数不平衡的情况下,扩招提供了一个缓解矛盾的有效办法,同时,极大地发挥了大学的作用,虽然也培育了不少次品。朱被批,主要还是国企问题。其在出售或贱卖部分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上,可说是错误连连。至于工人下岗,我自己的看法是,之前根本没有做好统筹管理和定量研究,太过随意,很多用心工作的好员工,也成了各种势力角斗的炮灰。但裁员并不是一件坏事,依我看,国企确有相当多的人,不称职,下岗是应该的。还有WTO ,这对中国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但朱镕基的错误在于,之前未给中国长远发展制定一个根本方针,因此,使得之后中国经济过分受制于发达国家制定的不利规则。

总之,朱镕基,只能说是一个技术官僚,坐到最高位置的技术官僚,其一生工作,都在围绕着“技术”打转,没有给中国制定一个高屋建瓴的发展路线,也许是能力所迫吧。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家园 竞争力不够的原因是什么?

或者说,为什么国企的竞争力就是比不上外企和私企?

关键词(Tags): #企管
家园 那些欧洲的国营企业效益如何?特别是法意的。
家园 human beings are similar in

nature and different in appearance.

http://www.erisk.com/learning/casestudies/creditlyonnais.asp

google "credit lyonnais scandal". You will be pleased.

家园 忙总出山吧,有1840个河友盼着呢。

还有更多的人也等着大作呢。

家园 除了这种例子,有对欧洲国营企业的整体评价吗?

如果多想一点,美国大银行们,当然他们可能在原则上都是不是国企(但是我相信他们中的一些如果还能活下去,应该像两房一样越来越国企化),就不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吗?

如果也可能有同样的问题,那么对社会或者纳税人造成的影响与“credit lyonnais Scandal”有什么不同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