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跟燕庐敕兄瞎聊:文革实践,由斯因,结斯果,不算坏 -- 起于青萍之末

共:💬46 🌺1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毛泽东对苏联好像一直都不感冒

要是当初能和美国建交,也不会有后来的一边倒政策.事实上苏联在建国前对中共做的事很是恶心人.毛泽东要不是手段强,还真就被王明给整倒了(井岗山就倒了一次).所以毛对苏联的感情也是唯政治所逼,不见得毛就认高苏联.

毛对斯大林也是呕过气的,从毛的性格来看,估计毛对斯也是无甚好感.只不过时态所逼,再加斯的手段不差,且对中国也算是有恩惠,也就罢了.

到了赫鲁晓夫自乱阵脚,毛就是彻底的对看不起赫鲁晓夫了.

苏联倒台都多少年后的事了,扯不上毛泽东明见万里的道来.

家园 就算一切按照您所指出的逻辑运行

两个问题,第一,瓜没熟的时候摘下来,您是得不到来年还能发芽的种子的;第二,您所提到的太祖做遵从的这个逻辑,根本假设上有严重的漏洞,那就是不成为统治者而永远成为革命者,国家的政权究竟是那个阶层来掌握。如此不断革命,这样就会彻底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深渊。而掌握了政权的阶层革自己的命,根本就是给自己创建一个对立面,真的是在培养掘墓人了。

从柏拉图到马克思列宁,都没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限制政府的权力恐怕是必须的,然而中国政府从古至今的权力一直过大。文革中踢开党委闹革命,人民自己管理自己也被证明不可行,这个问题非我所能,就到此为止吧。望河内其他大牛发表高论。

家园 这个问题的确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我再简单说两句,看能不能把问题说得更清楚一些。

上面的帖子里区分了“领导”和“统治”两个概念(当然没有给出定义,感兴趣的可以参考马克思或毛泽东的相关论证),没有“统治者”并不意味着无政府状态。事实上,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都是反对无政府主义,主张一定的权威的合理性的。革命党避免无政府主义的方法是建立领导革命和代表民众的“权威”(在马克思的意义上),以此获得民众的授权,作为“领导者”引导、管理社会。

家园 乌里杨诺夫同志说,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

的暴力工具。

只有领导和被领导,没有被压迫阶级,在阶级社会里是不成立的。这也是一个悖论。

其实,如何建设国家是一个难题,在什么社会政治体制下建设更是一个难题。当年的毛,后来的邓,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虽然,在我看来,都回答了一部分,但是,他们恐怕自己也知道,都答不全。“中国道路”也许是多少年后中国对人类的一个贡献?不知道。

文革的可贵,在于实践证明,有一个无比英明的领袖和一群无限忠诚愿意献身的群众,有一个在逻辑上似乎部分自洽的指导思想,结果还是这个行不通。后人没有毛的伟大,更没有群众的支持,却还要津津有味的希望能重现,不啻梦呓啊。文革本身是灾难性的,但是人类从灾难中活下来是希望能够接受教益的而不是重复或者走到另一个极端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对目前的快速向右同样抱强烈的批评态度。

家园 花如此代价,加一个如此条件,一时多少豪杰
家园 或许不少人能在一生里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那样

del

家园 当前

是人类历史上代沟最大的时期

大学毕业生们的日子很难过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家园 我试图理解毛泽东的思想逻辑

同时对这种逻辑的实践后果抱持悲观态度。或者说,我认为毛泽东的文革思想和实践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我并不认为它们能够在现实中顺利展开,最后通达毛泽东期望的目标。

在这个意义上,我总体上也是反对文革的。

但我也反对从官方到社会思想界至今为止对文革的处理方式,概言之,一是一概否定,二是避而不谈。这样一来,文革作为一个全民族事件的价值(对我们民族正面的或负面的启示)就被忽略,而其负面影响因为缺乏真正的反思反而会得到放大。人为地造成一段历史空白只能使这段历史永远不能成为历史(过去),时过境迁三十余年,文革仍然象幽灵一样时不时纠缠于我们的社会现实,也算是这种处理方式的不良后果之一罢。另一后果可能更加严重,就是我们不能从这样一个深刻影响民族社会的历史事件获得真正的教训。历史被封存,整理和反思无从展开,由此获得有效的经验和教训也几无可能。从文革这样的大事件中,作为后来者,我们所得到的精神成果至今也未超出“哭哭啼啼、没有出息”的“伤痕文学”的境界太多吧?

所以,我不主张昔日再来,却不得不为我们不能从昔日获得教训感到悲哀。

家园 避而不谈才给那些伤痕文学留下了空间

有争议的事物总是要争论的,你不去争论,那么参与争论的自然只剩下别人了。

可以鸵鸟般没听到,但大多数人是听到了的。

为什么不参与意识形态的争论呢?令人遐想连篇啊。

家园 全部赞同

但我也反对从官方到社会思想界至今为止对文革的处理方式,概言之,一是一概否定,二是避而不谈。这样一来,文革作为一个全民族事件的价值(对我们民族正面的或负面的启示)就被忽略,而其负面影响因为缺乏真正的反思反而会得到放大。人为地造成一段历史空白只能使这段历史永远不能成为历史(过去),时过境迁三十余年,文革仍然象幽灵一样时不时纠缠于我们的社会现实,也算是这种处理方式的不良后果之一罢。另一后果可能更加严重,就是我们不能从这样一个深刻影响民族社会的历史事件获得真正的教训。历史被封存,整理和反思无从展开,由此获得有效的经验和教训也几无可能。

而且只许官评文革,不许民评;还有30年了,也不许对改革进行深入的反思。

我真的怀疑,这样能否接受教训,变得聪明一些?

毕竟,无论什么文革改革,大部分代价是要“民”来承受的,“官”这样的态度,是不是过于霸道了?

家园 史料要都 公开了

del

家园 不看文革史料是很难理解现在发生的事情的

del

家园 两次?

文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