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因对“哲学定义”提问而导出的哲学史话 -- 涉雪之狐

共:💬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因对“哲学定义”提问而导出的哲学史话

【哲学】的定义众说纷呈。

但清晰的是: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而以哲学史来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就有不同的哲学理论面目:

1、本体论阶段:

核心问题:世界从何而来,本质是什么?

基于这一问题,哲学的研究,主要对所问的对象——世界,进行所谓的本质或本原解释。

而因此有不同的说法。

在此阶段,哲学起到了现代的科学的社会作用。提供——知识

2、认识论阶段

核心问题:知识怎么可能?

这一问题,由上一阶段(本体论阶段)的遗留问题而来。

本体论阶段的哲学,出现了众多的对世界的解释文本。这些解释文本都自诩为:正确的知识。却彼此攻击,否定其他文本。而哪一种文本是正确的?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这就是新问题。

而由此产生了:

知识怎么可能的问题。

而这一问题,拷打地是:知识来源的可靠途径。

确定下来的两大途径:一是逻辑。二是经验。

在这一阶段,产生了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执。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争执。

而在这一阶段:

哲学与纯粹的自然科学研究,范畴分离,哲学与宗教神学的范畴分离。

康德的三大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这一阶段的最高成就著作。而朴素唯物主义,因为其理论逻辑与神学难以区分,而逐渐退出思想界的主流视野。

辩证唯物主义同样因为其理论根本逻辑难以与神学区分,而它回避神学所做的辩护,与科学范畴又无法区别。所以也不在哲学视野的焦点。虽然马克思享有盛誉,但这一盛誉是其在社会学上的开创性导致,与哲学无关。

而其自然辩证法有不能忽视的先验错误。与马克思在知识范畴的认识论思想有严重的逻辑矛盾。

3、前语言哲学阶段

哲学研究在康德的三大批判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之后,出现了极端困境。由于康德将认识论推进到了极限,他设定了四大二律背反,成为了认识论范畴哲学的无解问题。

哲学研究在他之后陷入了停滞。

而这时,在哲学范畴之外,生力异军突起。

首先是:

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两大几何学体系的对峙。

该对峙,导致了唯理论的崩溃。

唯理论观点的基础:数学与客观世界的对应关系,被解构。

数学被证明为:逻辑学的分支。

此处著作有大数学家彭加勒的《最后的沉思》

大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的《概念演算--一种按算术语言构成的思维符号语言》(1879)《算术的基础--对数概念的逻辑数学研究》(1884)《算术的基本规律》(l卷 1893,2卷1903)

以及大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与数学家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与《数理逻辑导论》

然后是:

物理学范畴,因【光学】而导致的微观对象是波还是粒子的解释对抗。

而在此阶段,量子物理与宏观物理,相对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理论逻辑基点冲突!

对抗双方为:

量子物理的支持者:大物理学家波尔,大物理学家海森堡

宏观物理的支持者: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最终的结果是:

量子物理完胜。

从此,在物理科学范畴,世界观的变化是:决定论让位于非决定论、概率论。外部实在论让位于经验论。确定性让位于不确定性。必然性让位于偶然性。

此部分著作可见:

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H.赖因巴哈(此人是波尔、海森堡,与爱因斯坦的学生)的《科学哲学的兴起》

4、语言哲学阶段:

此阶段据我所知,有两个起源:

1、是索绪尔的语词学(此人了解不多,不铺陈了)。

2、德国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德国人。他是一个在学问钻研态度上相当诡异的哲学家。

他半途出家,因为忽然觉得哲学有意思,就跑去找了当时已经成名了的伯特兰.罗素(在英国三一学院),伯特兰.罗素和他相处不久,即认为这鸟人的智力即使不在他本人之上,也不会在他本人之下,于是也就不把维特根斯坦当纯粹的学生看,也邀请他一同参与了自己的研究工作。

但维特根斯坦参与到一半,后来在一战时,去服兵役了。又被俘虏。乃至于罗素也不知他是死是活。可这鸟人不仅活下来了,还居然在战俘营里,写下影响了整个哲学界发展的著作——《逻辑哲学论》

而在维特根斯坦从战俘营出来后,就将自己这本作品寄给了罗素。可惜,虽然这本书的基础之一就是罗素的《数学原理》所述,可罗素居然也只能看懂一部分。但是,仍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只是他的评价,在后来的哲学家看来,有一部分内容是理解错误。

但维特根斯坦依据逻辑学,指出了造成认识论哲学困境的那四个由康德设定的二律背反,是形而上学问题。是超验问题。

这一观点,立刻引起了哲学界与科学界的轰动!

于是,哲学史中,现代最著名的也是影响力最持久最深远的一个学术研究小组,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成立,史称:维也纳学派。又名:逻辑实证主义学派。

维也纳学派引领了哲学界的巨变,而以德国哲学家H.赖欣巴哈所创的柏林学派,波兰的塔茨基所创的华沙学派。紧随其后。

其最显著的也最被强调的观点即:

对形而上学的无情批判。

在这一阶段,从哲学的范畴,又逐渐分离出: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语言学,语义学等学科范畴。

而哲学的研究将各个学科所研究的范畴划分得更加清晰,各学科理论所能成立(被称为正确的条件)也提供出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哲学家A.J.艾耶尔所提出的科学的证实原则

与波普尔所提出的科学的证伪原则,享有极大的声誉。

伽达默尔结合语言哲学与黑格尔的学说,建立了交流理论。

针对伦理体系的分析学,建立

针对计算机人工智能的语言学研究,建立。(美国哲学家赛尔的中文屋假说)

此阶段著作是: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A.J.艾耶尔《语言,真理和逻辑》《二十世纪哲学》

普特南《实在论的多种面目》

奎因《从逻辑的角度看》

【注】:我在此说明几个问题——

1、这篇文章依然如我前几个主题,本是回复,而我现在升格为了主题,所以开头有点生硬(我不喜欢写主题,我喜欢跟在别人的主题后写回复,若觉得写的还行,就直接升格了,也不修改,版主们就喜欢我这个类型的,当然,是在我不给他们挑刺的时候)

2、我的师友批评我这文章里“恶意地”省略了20世纪的另一个主要的哲学思潮——现象学及存在主义。

对这批评我部分接受,我的确没有论及这一思潮,一个字都没给它,但坚决否认:是“恶意地”。

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明明知道我对现象学不很了解,还非要我写,这不是逼我胡说八道吗?

当然一点都没写,这是我的错。毕竟【现象学】这三个字及它组合起来的意思及它的指向,我还是懂的,没写的部分原因是很无奈的——

我忘了。大概是我对它很不熟悉,所以忘了。

3、有朋友说——我对伽达默尔的交流理论的由来的说明是错的,伽达默尔是依据海德格尔的说法建构了交流理论。

但请原谅,明明知道我对现象学不熟,还要我来说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的关系,实在是为难我。

我之所以在这篇文字里说——【伽达默尔结合语言哲学与黑格尔的学说,建立了交流理论。】

原因在于,我是把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费希特的主体二元——黑格尔的主体二元——伽达默尔的交流理论——作为一条脉络来观察的。

我并不知道这对或不对。

有人反对,我听着。以后在学习中验证与体会。

毕。

家园 大关节是

需要经过实践证明,并且已经经过实践证明的那类是科学。

除此之外的各种学说、想法都可称作某种哲学。

所谓美学,艺术,儒家,宗教,中医,马恩列斯。。。

为了在中国强行推销马恩列斯,某集团强行混淆了哲学和科学之间的这个大关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