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冷血龙应台! -- holmers

共:💬209 🌺99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龙应台自身的立场

使她不可能看清自己所属的阶级本就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绊脚石。

家园 我要的是忏悔!

是那一群在大陆犯下累累恶性的罪人的忏悔! 龙介绍的那些故事, 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造成的? 犯下这许多罪孽的, 不就是当年手里端着枪的龙爸们吗?! 她用不着去翻箱倒柜的找别人, 身边人问问就行了!

我再说点龙不愿提起的. 1949年正月, 我的姥爷就惨死在这样一个混蛋手里, 尸体还被大卸八块! 那个浑蛋就生活在台北, 龙眼里的外省老爷爷! 他当然愿意忘记过去, 当然希望一笑泯恩仇, 因为他是施暴者! 那一个晚上, 七条人命就没了, 到今天那些尸骨也还无法辨认. 这样的人, 不忏悔行吗?!

他这样的还要回归故土? 那些冤魂怎么办!

对这样的人们宽容迁就, 非冷血而何?

通宝推:呆鹅,踢细胞,
家园 这书确实是得看,骂龙女士的事先暂且放放

先不论立场的问题,这书里的事例还是有些实用价值的。不过关于北辰MM的希望嘛。。。。

這本書,若是台灣的年輕孩子都能讀一讀,我想會對中國,我們的國家,有更多的認同。

我看够呛,台湾年轻孩子读了会不会认同不好说,大陆年轻孩子读了会不会气炸肺倒很难说。(先说下,气人的绝对不是作者龙应台,是书里的某些人某些事)

去网上看了书的节选,看完之后,就是对龙应台的立场再不满意,我也顾不上找她了;更可气一百倍的人就在书里,哪还顾得上作者。

原因以及链接引用如下:

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节选

大概在同样一个时候,二十二岁的彭明敏也正从日本的海军基地佐世保驶往基隆港,很可能搭的就是小鲍布那艘登陆舰。

  战前彭明敏在东京帝国大学读政治学,不愿意被日军征召上战场,所以离开东京想到长崎去投靠兄长,却在半途遭遇美军轰炸,一颗炸弹在身边炸开,他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日后成为台湾独立运动领袖之一的彭明敏在基隆港上岸,第一次接触祖国,觉得不可思议:

  一路上我们看到一群穿着褴褛制服的肮脏人们,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台湾人。我们的人力车伕以鄙视和厌恶的口吻说,那些就是中国兵,最近才用美军船只从大陆港口运送到基隆来。

  中国人接收以后,一切都瘫痪了。公共设施逐渐停顿,新近由中国来的行政人员,既无能,又无比的腐败,而以抓丁拉来的“国军”,却无异于窃贼,他们一下了船便立即成为一群流氓。这真是一幅黯淡的景象。

  基隆火车站非常脏乱,挤满了肮脏的中国兵,他们因为没有较好的栖身处,便整夜都闲待在火车站。当火车开进来时,人们争先恐后,挤上车厢。当人群向前疯狂推挤的时候,有人将行李和小孩从窗户丢进车里,随后大人也跟着凶猛地挤上去占位子。我们总算勉强找到座位,开始漫长而缓慢的行程。从破了的窗口吹入正月冷冽的寒风,座椅的绒布已被割破,而且明显地可以看出,车厢已有好几星期没有清扫过了。这就是“中国的台湾”,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日本的台湾”。我们一生没有看过这样肮脏混乱的火车。(彭明敏〈自由的滋味〉)

如果彭明敏看见的七十军可厌可恶,那么杨逸舟眼中的七十军,就是可笑可鄙的了:

  有的用扁担挑着两个笼子,一个装木炭、炉灶,一个装米和枯萎的蔬菜。士兵们有的是十几岁的少年兵,有的是步履老迈的老兵。大家都穿草鞋,有的只穿一只而一只赤脚。跛脚的也有,瞎一眼的也有,皮肤病的也有,因为都穿着装棉的绿色军服,看起来像包着棉被走路似的,所以台湾人都叫他们为“棉被军团”。背后插着雨伞,下雨时撑着雨伞行军,队伍东倒西歪,可谓天下奇景。(杨逸舟著,张良泽译《二二八民变》)

  从宁波来到基隆的七十军,就以这样一个几近卡通化、脸谱化的“经典”定型图像,堂堂走进了台湾的当代史。六十多年之后,台湾一所私立高中的历史考卷出现这样一个考题:

  台湾有一段时局的形势描写如下:“第七十军抵台上岸,竟是衣衫褴褛,军纪涣散,草鞋、布鞋乱七八糟,且有手拿雨伞,背着锅子,赶着猪子的,无奇不有。”

  这是台湾历史上哪个时期?

  (A)日本治台时期

  (B)国民政府时期

  (C)行政长官公署时期

  (D)省政府时期(海星中学考卷)

  正确答案,当然是C。

 军舰进港,放下旋梯,胜利的中国军队,走下船来。

  彭清靠、吴新荣,和所有高雄、台南的乡亲,看见胜利的祖国的军队了:第一个出现的,是个邋遢的家伙,相貌举止不像军人,较像苦力,一根扁担跨着肩头,两头吊挂着的是雨伞、棉被、锅子和杯子,摇摆走下来。其他相继出现的,也是一样,有的穿鞋子,有的没有。大都连枪都没有。他们似乎一点都不想维持秩序和纪律,推挤着下船,对于终能踏上稳固的地面,很感欣慰似的,但却迟疑不敢面对整齐排列在两边、帅气地向他们敬礼的日本军队。

  彭清靠回家后对家人,用日语说,“如果旁边有个地穴,我早已钻入了。”

  彭明敏其实洞穿历史,他知道,这些走下旋梯的胜利国军,其中有很多人是在种田的时候被抓来当兵的,他们怎么会理解,码头上的欢迎仪式是当地人花了多大的心思所筹备,这盛大的筹备中,又藏了多么深的委屈和期待?

  彭明敏说,这些兵,“大概一生从未受人‘欢迎’过。带头的军官,连致词都没有……对他们来说,台湾人是被征服的人民。”(彭明敏《自由的滋味》)

  彭清靠“不对”的第一感觉,其实就是两个文化的对撞。接收的国军和期待“王师”的台湾群众,“痛”在完全不一样的点,历史进程让他们突然面对面,仿佛外星人的首度对撞。这种不理解,像瘀伤,很快就恶化为脓。短短十四个月以后,1947年2月28日,台湾全岛动乱,爆发剧烈的流血冲突。彭清靠是高雄参议会的议长,自觉有义务去和负责“秩序”的国军沟通,两个文化的剧烈冲突--你要说两个现代化进程的剧烈冲突,我想也可以,终于以悲剧上演。

  彭清靠和其他仕绅代表一踏进司令部,就被五花大绑。其中一个叫涂光明的代表,脾气耿直,立即破口大骂蒋介石和陈仪。他马上被带走隔离,一夜苦刑之后,涂光明被枪杀。

  彭明敏记得自己的父亲,回到家里,筋疲力尽,两天吃不下饭。整个世界,都粉碎了,父亲从此不参与政治,也不再理会任何公共事务:

  ……他所尝到的是一个被出卖的理想主义者的悲痛。到了这个地步,他甚至扬言为身上的华人血统感到可耻,希望子孙与外国人通婚,直到后代再也不能宣称自己是华人。(彭明敏)

看完的诸位感觉如何?

反正我看完了之后,在电脑前几乎发起癫痫,坐在那里抽了3分钟,鼠标差点捏碎。

至少看了这些可以明白搞台独的那帮王八的嘴脸。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龙女士如果曾经要她的父辈KMT人道歉

龙女士如果曾经要她的父辈KMT人为在大陆造的孽道歉的话,她现在说的话还多少有点Creidt。否则,不得不鄙视之。

家园 如果龙女士真的是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就不应该说出这种无聊的话。

家园 花宸MM,现在记者的报道不能太相信

看了宸MM的介绍,这本书是对历史的记录,但是加了一些书生的酸气,对这种书,看故事就好,夹带的私货丢一边,一句话还是得有判断能力啊。

另外萨苏有对龙应台的评论:

今天我不看龙应台了,我不能相信当年悲天悯人的潇湘女子龙应台,今日在文章中的傲慢和优越感。“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己国家的专注可以狂热到中国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中国、除了中国之外什么都不存在的地步。说得刻薄一点,这是一种对自己肚脐眼的狂热和专心。”

  我分明看到龙应台的背影,不屑回头。

  观点的不同,并没有什么可以让人介怀的。但是,今天台湾的文字里,我只能看到激烈,看到谩骂,看到浮躁,看到傲慢与偏见,昔日的清丽,如滚滚东逝水,我看不见。

  看到今日龙应台,我感到的不是不满,而是另一种情绪 – 悲伤。

  怀念外婆的澎湖湾,和那个时代,虽然有人说,那个时候台湾是“白色恐怖”。

  以龙应台当年敏感的心灵,应该能够体验到大陆的同样的中国人们,为了今天,做出的怎样努力和牺牲。民主的发展是要人努力的,经济的发展同样是要人努力的。今天大陆所有的,是大陆人用他们的汗水和辛苦换来,同样,大陆人也在用他们自己的努力走向自己的民主,这种努力看不到,然而结果也许将会比台湾今天的民主更为坚实。起步于一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大陆只有比台湾走得更有勇气。你可以反共,但是你如果受过民主的教育,应当知道尊重每一个灵魂的平等和尊严。

  不要伤害大陆人的感情吧,龙应台先生,假如你是个中国人,伤害我们就是伤害你自己,握一握手,希望你还是当年那一蓬炙烈而燃烧着爱心的野火。

家园 LOLI的时候看她的散文还对她有点好感

但是自从见她的政治向文章以后,好感尽失,尤其是关于文化的一篇,简直是NC。居然还有“当代鲁迅”之称,真是ORZ。

家园 但这确实是当时国军的真实面貌.
家园 您家裡的事我感到歉意。

龍應台這本書的介紹視頻裡,我看到一個女兒訴說她父親夜夜的惡夢,半夜裡頭猛撞牆,嘴裡叨唸著死了好多人。

雖然不清楚細節,但若那是自己造的孽,心裡的苛責也許一輩子跟著。

我所知道的龍應台,曾在2000年舉辦過追思國民黨到台初期,被國民黨殘害的共產黨人追弔會。

這應該可以說在台灣,頭一次在反共五十多年的教育下,讓共產黨以正面的形象展示出來。

在追弔會裡,當時的馬英九對展示照片里,赴刑場從容淡定,視死如歸的共產黨人深深的一鞠躬。

追弔會結束後,台灣許多人對龍應台的攻訐排山倒海,批她為"文化希特勒","共產黨的同路人"。

家园 铁受也同意你的说法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只因为对方身上的“褴褛制服” ,就大肆“鄙视和厌恶“

至今也不以为有何不当,这也是台湾人“温柔敦厚”的真面目。

家园 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倒是她该说出来的话。

从整体上看,国民党和国民党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是中国的城市和代表着中国的城市精英。

他们的眼光和立场,只能是代表中国资产阶级以上的人们,自外自赏于中国的大多数人之上。

从这个角度看国民党,包括看龙应台和马英九,也许可以理解他们的许多做法和结果。

当然,这也包括当年国民党在大陆的政治军事经济人心的全面溃败,和在台湾曾经的败于草根出身的民进党。

家园 我和这个人群还有点交集

比方說12歲的漁村小孩,被抓上船當兵,和他年紀差不多的就有2萬個。到了基隆碼頭,因為年紀實在太小,討了一陣子飯,後來孫立人將軍將他們編成幼年軍總隊。是"在台老兵"裡,年紀最輕的一群了。

一个台湾师兄的老婆的爸爸(有点绕啊)就是这种老兵。很快军队裁员,就退伍了。拿退伍金从山上买了个老婆,两个人都听不懂对方的方言。

最让我感动的是后来解严以后,那个时候老头可能已经离婚了。听说可以回大陆,老头立刻准备变卖家产回老家。当时几个孩子都很大了,就小女儿,也就我这个师兄的老婆啦,年纪小。老头就带着这个小女儿动身上路。回到家才知道父母都不在了,就有一个弟弟在。一切也已经都不一样了。老头没办法,又回到台湾。

家园 同样是褴褛制服的共军去接收台湾

台湾人的观感肯定不一样.

家园 然也,摘录的那部分看看故事就好,观点不敢苟同

就摘录的那部分看,大陆人看了这本书,估计没有不生气的。

萨苏的那一段话,说到心坎上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