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走向胜利(十三) -- 朱百山

共:💬6 🌺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走向胜利(十三)

这时,五地委各县,还有其他地区,都在搞一种“大轰”政策,乱干一气。当时,山东、河北各种各样的南下队来了。他们大都由各级地方干部组成,又没有多少水平,对中央政策理解偏差太大。自以为是老区来的,真是满怀一腔革命热情,采取当年红军打土豪的方法。每到一处,地主老财携家带口的全跑光了。南下队把群众召集起来,把地主老财家里的粮食,财物,所有的东西全部分给群众。南下队只是路过,时间不长,南下队走了。地主老财又回来了,群众又把分到手的财物送还给地主老财。城里也跟着搞,这种倾向把形势搞得很乱。

朱平球在扶沟不搞“大轰”,不搞那种形式主义的斗争。他认为:没有稳固的政权,统一的政策,群众未发动,不经过斗争,群众敢拿地主老财的东西?但扶沟是黄泛区中心,穷人多,这年又是灾年,不搞“大轰”群众没有饭吃。

那时区政府包括区队,几乎没有识文断字的。朱平球找来几个秀才,写了一张公告。区长公告:为维护本城治安,同时本着人道主义,本城许多缺粮断炊之户,希望尚可支援者,慷慨解囊,给予支援,以解燃眉之急。区政府为此专设收救小组,在xx门xx号。望各阶层能踊跃参与,自报自捐粮款,多少均可。

公告贴出后,在扶沟城引起了不小反响,得到社会各阶层响应,人们纷纷到收救小组捐粮,多少不等。

过去的扶沟城是民不聊生,暗无天日,一片乌烟瘴气。朱平球来扶沟后,为老百姓做了一些事情,消灭了土匪,根治了鸦片,使社会秩序,治安得到稳定,人们看到了希望。现在人们积极捐粮,也是表示对共产党的支持和信任。

一周后,收救小组共收到社会各阶层捐粮3000担。

朱平球到五地委回报捐粮情况。情况汇报后,地委组织部陈玉田部长对朱平球说:“你不经请示,私自搞3000担粮食是不对的。”

朱平球立即反驳说:“这有什么不对的?我又没有强迫大家捐粮,只是把有些人没有饭吃的情况告诉大家,要大家帮帮忙,有什么不对的?”

“你这是无组织无纪律,是一种右倾做法。”陈部长加重了口气说。

朱平球不客气地说:“我是区委书记,区长,我有权这么做。要是什么事都请示地委,那还要我在那干什么?”接着又说:“群众未发动之前,先解决群众吃饭问题。总比前面拿回家,后面再送回去要实惠得多吧?这有什么不对的,有什么错?”

陈部长气愤地说:“你这是强词夺理,不承认错误。”

“我没有做错什么事,我承认什么错?”

施德生书记眼看着两人吵起来了,打断了他俩的话说:“这样吧,朱平球你回去,先把3000担粮食分给群众吃着,再说吧。”

朱平球回到扶沟后,积极组织分粮。先由各街道造册,统计缺粮断炊户人口,然后一条街一条街发放。粮食全部集中在南门口,何家大院(清朝尚书家)。

平时朱平球在城内办公,四门外,东西南北方向都设有瞭望哨。这天上午,瞭望哨报告:新五军由许昌直往东开。下晚,又接到报告:新五军离扶沟城尚有三十里。晚上,朱平球把区政府,区队及干部全部转移出城,过双喜河街,往吉鸿昌同志老家,吕潭去了。

朱平球没有随队转移,因城里只有200担粮食还未发放,不需太多人手。朱平球带两名通讯员住在城外,敌人来了,好撤。只要敌人明天上午不来,半天时间就可以把200担粮食发放完了。

第二天清早,和瞭望哨取得联系,新五军未动,朱平球立即带通讯员小陈和小邓进城。两个通讯员都只有十七岁,非常机灵勇敢,是六纵的老兵。

三人来到城里何家大院,向群众发放粮食。八点时光,有群众来报告:敌人骑兵已到城门口了。朱平球到门前一看,城门上敌人已架了好几挺机枪,还有敌人高声喊着:“不要动。”群众丢下粮食,四下奔逃。城门离何家大院只有六十步。这时敌人的机枪,步枪一起向何家大院疯狂扫射,大门被弹雨封死。紧跟着,一群敌人端着冲锋枪对着大门边扫射,边冲锋。大院内,朱平球和两名通讯员想往后退都来不及了。

朱平球和通讯员小陈,小邓死守着大门,敌人上来一个,就干掉他一个,上来两个,就干掉他两个。不一会就放到了十几个敌人,敌人停止了冲锋。朱平球和小陈,小邓赶忙退到后院。小陈,小邓说:“区长,赶快上房。”

“要走我们一块走。”朱平球不肯先走。

两名通讯员不容分说,把朱平球硬往房上推,并说:“区长,你先上,我们马上就上来。”

这时敌人不从正面进攻,而是从大院两侧接近大院门,一哄而进,冲入了大门。敌人端着冲锋枪,对着屋里猛扫。小陈,小邓还没来得及上房,已身中数弹。就这样,两个年轻的通讯员,勇敢的战士,一个靠在门框上,浑身流着血,端着冲锋枪,对着院内的敌人扫射。另一个倒在地上,躺在血泊里端着冲锋枪向敌人扫射。

敌人向小陈、小邓投出手榴弹,几十颗手榴弹在屋里,屋外爆炸,小陈和小邓两位年轻的战士英勇的牺牲了。朱平球亲眼目睹了两个年轻的战友在弹雨中倒下,当时真想跳下去和敌人拼了。但又想到地委,中原局对自己的期望,扶沟的工作和群众。其实也没有想这么多,只是一闪而过。胸中充满了仇恨,在心中狠狠地说:“我不能死,要活下去,一定要为两位年轻的战友报仇。”

朱平球从北边上了房顶,子弹像刮风一样在身边呼啸而过。打的身前,身后,身左,身右的瓦片乱飞。城里的房子是一间房子接着一间。一个院子接着一个院子。在屋顶上奔跑难度太大,再说后面还有追兵,身边还有弹雨。朱平球心里明白:一定不能趴下,一趴下,敌人很快就会调整好火力,封锁住,让你头都抬不起来,再想爬起来跑,不可能。跳下房去,等待的是蜂拥而上的敌人。只有跑出一段距离后,才能想办法脱身。

朱平球在屋顶上一直往北跑,一口气跑到十字路口南,这里是天主教办的春帆小学,朱平球跳下屋。旁边有一个教师,被吓了一跳,一看是朱平球,忙说:“哎呀,是区长啊。”一把把朱平球拉进屋里,舀了盆水,拿条毛巾,说:“快把脸洗洗。”拿出一套校服给朱平球换上,别上春帆小学校徽,又搞了点油在朱平球头上搽搽,用梳子梳梳。两把手枪,身上带的文件也藏好了。这时街上的人到处乱窜,不止一处还有枪声。

刚才还是满身硝烟的朱平球,现在已是气定神闲的教师打扮。这天是清明节,朱平球和那位教师提着个篮子,里面放些纸,香烛,碗筷,还有酒。一副上坟的样子。两人来到了东门,把门的士兵拦住搜查,浑身上下搜了个遍,没有搜出什么,把朱平球身上几十块国民党钞票拿去后,让他们走了。

朱平球过了双喜河桥,直往吕潭去了。在那位教师的掩护下,朱平球脱险了。

家园 头一次

坐沙发。

家园 大拇指

nb!

不知道在河里这两个字母是否犯禁。

但是除了这两个字母

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家园 说个想法

朱平球没有随队转移,因城里只有200担粮食还未发放,不需太多人手。

我想用 还有200担粮食还未发放,需要留下几个人

合适一些

家园 吉鸿昌的老家是吕潭,不是白潭
家园 谢谢“杨子”

谢谢扶沟老乡再次指正,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