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聊《大盛魁》(上) -- 老拙

共:💬68 🌺3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盛魁的研究价值

现在是经济学家最没有自信心的时代了,经济学已经没剩下多少没有窟窿的常识了。

话说楚古拉大会,不就是公开竞价嘛?跟现在相比,不就是象国债公开拍卖嘛?形式完全一样,就是金融机构可以参与竞标,普通老百姓不能,官方主持。金融机构自身没有定价权。这跟“官商勾结”有什么关系?官方提成吗?官方有提价意愿吗?

研究大盛魁的意义,当然不是仅限于大盛魁自身成功的秘诀,更大的意义在于对经济形式的研究。

比照现在的经济模式,大盛魁内部类似于麦当劳的经济形式,外部类似于个人住宅房贷市场。

从大盛魁的结局来看,大盛魁的内部经济完好无损,大盛魁歇业时还能剩下钱来是个证明,老拙对此耿耿于怀,是有道理的。即使放在现在,如麦当劳的分店扩张方法,不仅是有效的,实际上还在推广的过程之中。现在中国的银行也会很快地走这条路。这将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商机,值得大家关注。

大盛魁的真正问题,是其外部经营环境问题。跟次贷问题一样,在经济情况恶化的时候,贷款方大规模破产(不一定指完全破产,蒙民赊账无力偿还,美国人交钥匙,都是相对于其交易形式的破产),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环境能不能恢复,就成为最关键的因素。

美国次贷,现在是由联邦政府完全承担风险,政府能不能最终摆脱,还需要拭目以待。从现在的形势来看,非常不看好。

大盛魁当时,蒙古王爷、政府完全无能力承担这种交易风险,最后的结果是大盛魁提前撤出。这等价于美国两房公司在次贷问题爆发以前宣布破产。

从这点来看,大盛魁一帮人可比华尔街一帮人聪明得多。当然这里有个不同,华尔街有个too big to fail的保护,当时的中国各种政府都接近破产了,无法提供保护。

大盛魁还有一个极其特别的经济形式,就是政府参与对破产蒙民的管理。这种管理是大盛魁这种单独的商家做不了的。仔细观察这种破产管理,其实非常现代,跟美国的个人破产形式完全相通。

非常可惜的是,不光现在的中国社会没有做到,就连当时的大盛魁老家山西也没有做到。

原因说穿了也简单,就是个人的经济地位问题。当时蒙民的经济地位高,破产以后恢复能力强,汉民做不到,现时的中国也做不到。

温家宝提出的增加个人财富性收入,就是指的这个问题。

大盛魁经营模式,对中国农业银行或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相信对此感兴趣的人会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当代银行经营形式无法解决农民的借贷问题。

大盛魁的“让利”,就是个人破产方式的出借方管理内容,不必要神秘化。在当时的中国就能做到,研究一下还是很值得的。

所谓"仁","诚信",都是很简单的经营形式,感兴趣的话可以再讨论。

关键词(Tags): #大盛魁
家园 不一样的

del

家园 商业竞争其实在今天实际是国家环境与商业环境的一体两面

del

家园 大染坊里的陈六子,

能把德日英三国商人耍得团团转,最后还是吐血而亡。。可惜有些可怜的香港人(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但又高大陆人一等的那种)到今天都不懂这一点。。

家园 国和家的关系如此简单,可惜不是谁都懂。
家园 用两房类比大盛魁不妥当。

del

家园 同意,从没有道义上的公平竞争,只有实力上的平衡,独木难支

这是国家实力间的较量。新中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还经常在经济上受制于人,更不要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落后和受制于人的政治和经济体系,在这种国家里再好的企业,也不可能同发达国家的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相对抗。仍以钱庄为例,也许你的钱庄很厉害,但你的上下游客户、其他同行都受外国控制,你怎能不受影响和控制。这时更谈不上公平竞争。人家心里想的是:谁跟你公平竞争。

家园 从经济结构上说两者相通之处太多了

就连你说这些发展过程都是相通的。

“为退伍军人住房提供专门服务”,其中的退伍军人借贷,具有一定的政府担保含义。

大盛魁从政府采购开始,也是结合了政府担保。

然后两者都从业务扩大到普通民众以后开始急剧扩张。

至于说两房是半官半民形式,问题不大,至多说大盛魁就类似于私有化了的两房就是了。两房私有化曾经也是可能的,反过来说,说大盛魁有半官方性质也很难反驳。

联邦政府当然有义务保留两房,蒙古王爷也有义务保留大盛魁一类的服务机构,只是最后破产了就是了。

以上是操作程序。

可复制是另一个问题,这也正是探讨大盛魁模式的唯一意义。

大盛魁和两房都是当时商业模式的特例存在,虽然不符合理论,但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发展,同时又都存在了原超过预想的时间段。因此,这种特例复制应该是有可能的。

商业模式,也只有特例值得研究。惯常模式,实践当中,增减、取舍也就是了。

话说其实华尔街繁荣到现在也已经超过了预定时间段了。现在中国政府也在犯愁。华尔街已经明显不能原样复制。看起来,现时中国的资本输出还是要走对方政府担保的路子。

家园 浪费了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这背后的问题其实可以深挖的

中国商人为什么最终都选择官商结合,为什么只有官商结合的才可以流传民间,这里面当然有其必然性,可不是一句聪明不聪明,跟不跟得上时代就能解释的.

其实有一句话很直白,西方的金字招牌是教会,东方的金字招牌是官府.说历史上西方一直小国寡民,没统一过,如果从教会的角度考虑,就显得不太一样了.本质上,东西方其实都在走一条稳态的刚性社会之路,只是结果西方教会失败得早,所以有文艺复兴,所以被教会压迫千年的官权和商权才会携手一起缔造了近代西方社会.我想三权分立以及自由思潮的根源就在于此,说白了,就因为官权和商权阶层在西方就是两个爆发户,丝毫没有为未来考虑太多,所以才形成了社会力量无限制爆发.(有关这个问题,我想可以引申很多,尤其是为什么西方的官权无法独立发展到东方的地步)

而对于东方来说,随着理学的确立,使得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人文理念的发展,所以社会虽然光明,绝对不愁前进的动力(东方社会从古自今有过多少世界毁灭说呢?),但是发展却越来越趋向恒速.由于东方官权阶层维系几千年的绝对权威地位,使得其他任何妄图染指权力的阶层通通靠边站,成了完全的附属品,因此,商业想要发展得好,唯一的可能就是绑定官权,可是偏偏无论你怎么发展,如果一直呆在商业里,注定就是社会边缘人.

没有能够撼动统治力量的能力,自然也就无法更近一步,所以说中国商人没眼光,那实在是有些冤枉人了.(如果有眼光,走你说的伍家道路,勾结洋人,依仗洋枪洋炮,几乎就是唯一选择~~)

家园 从自己的历史中发掘整理可以借鉴的部分,永远是捷径

这并不意味着古胜于今,而是用这个方式最容易理解和把握其精髓,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的进行创新。

即便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和今天的西方某些经营模式有类似之处,但是对外国成功模式的理解和把握总是有些偏差,不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法有效。西方人也是一样,他们的文艺复兴,也是发扬光大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其实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在创立之初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古希腊的范畴。

家园 你说的东西和大盛魁当时的处境不是一个层面的

双边贸易恰当的比喻应该是一个人如果不能够用现金等价物买苹果电脑,那么用信用卡买苹果电脑,透支的账户结算规矩不是苹果定的吧?一个人如果用分期付款方式结算的规矩也不是苹果定的吧?

大盛魁当时参与的就是制定双边贸易准则,官方主导是必需的,现在也是。特许经营古今中外都有,罗斯希尔德和被肢解以前的洛克菲勒也是。你可以说大盛魁是垄断,就像wintel制定了行业框架,在过去的20多年里就是出于近似垄断的地位,这个垄断地位是人家先下手为强,我们只好竖大拇指。

家园 晋商就是官商勾结起的家

晋商的钱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清政府的影子,结果清政府一挂,立刻就全完蛋了

家园 官商捆绑地紧密,恐怕还是因为官商不对等

使得商对官要做主动的依附,现在也是如此,使得择官站队有时候较商本身的经营才能对商的生死存亡更有决定意义----葡萄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解决思路么?

家园 思路和办法总是有的

de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