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网笔记 -- frnkl

共:💬68 🌺7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不认为工业化本身应否定

我的意思是,工业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革命,本身不是错的,要抛弃的。主要的问题是与之相配合的社会制度。为避免误解,我要表明,一般理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倡的那种社会化大生产是有问题的。而西方左派谈得较多的“异化”,在理念上也是很有问题的。

家园 肯定一下

其他,咱们就笑而不语了。

家园 今天看了邢玉思那篇文

朱写的东西太壮观了,一个小节根本没有几句话是自己的

对比之下,费尽找出来的汪晖抄袭的"铁证",根本不算什么。包括vivo指出的那篇50年代李龙牡文献,是粗浅历史背景的回顾,而且给出了参考资料,戏肉还是自己的。相较之下,朱的理想国如果删掉对布拉姆或明或暗的引用,没法看了

所以,政治策略上说,我想汪晖的下一个悲剧是拿汪晖的失误给朱的无耻背书,只能采取学术不足政治补的策略,只能把这两个不同性质的事情混在一起说,以求一个乱站的局面。所以,从策略上说,朱跳出来让复旦背书是不明智的,因为汪没有说话,那么自己也可以不说话,学术机构也可以不说话,那么就能等事情冷却下来

于是,现在的烫山芋在复旦手上了,从复旦对公开不公开的一日三变来看,估计也是内心充满了矛盾,事情还在发酵中,稍一不公都将导致大量的讨伐,自己被架到这个位置,背书不背书将是一个伤人品和伤人脉的艰难抉择

为我旦悲剧一个

家园 我模糊记的有人说在汪晖的博士论文里

有注说那一段出自什么资料汇编。不知是不是你说的“汪晖在论文的参考文献里面列出了来源资料”?

家园

不过没有做脚注。

家园 常混北大未名的人应该很多人都熟悉啊

读书,哲学,好几个版的常客,印象里是张祥龙的学生

家园 两封信

国际学者致清华校长的信公布以后,不断有人写信给签名人,下面是两封学者的回信

南都记者李军与台湾何春蕤教授就海外支援汪晖联署信的问答这个南都记者李军小姐把人家的私人回信加上按语和附录,授权豆瓣网友公开了。无语。此信可能被删,特备份在外链出处

另一封是沙培德(Peter Zarrow)的公开信Me, Wang Hui, and Liberal Wishy-washy-nes,登在china beat上。备份在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历来不喜欢茅

看过一些茅的文章,不喜欢,有时确实自相矛盾,有时太过武断。

家园 感谢你孜孜不倦的追踪这个事件。看来真相越辩越明
家园 能否多解释几句?

为避免误解,我要表明,一般理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倡的那种社会化大生产是有问题的。而西方左派谈得较多的“异化”,在理念上也是很有问题的。

这些不是很明白,有劳您多解释几句?

另,可能我的帖子给了你某种误解吧,我在说工业化的时候,想到的是河里某人中国电影应该“工业化”的帖子,倒不是什么专业文章。

家园 方广锠:关于汪晖问题的通讯

方广锠:关于汪晖问题的通讯

×××先生:

您好!

因新浪信箱的垃圾邮件太多,我早已弃用。今天偶尔进入该邮箱,发现有7月4日寄来的就汪晖事件征求签名的信件。

汪晖的书,我没有看过。本来应该是一个纯学术问题,不知怎么总觉得有点变味。上次张弘就CSSCI采访,提了几个问题,我做了回答。后来《新京报》没有全部刊登,这倒无所谓,我在“学术批评网”及自己的博客上发了。但不知怎么在没有通知我的情况下,刊登在今年3月28日的《南方日报》,发表以后依然不通知我。这且不说了。《南方日报》的大标题赫然为《“中大学子”曝史上最牛论文抄袭,《读书》杂志前主编汪晖博士论文被指多处抄袭,多名学者呼吁―――“现行的论文与职称体系必须废止了!”》。按照这种标题,好像我的对CSSCI的答问完全是针对汪晖的。

我觉得《南方日报》这种做法非常不好。我的答问针对的是CSSCI,丝毫没有涉及汪晖。因为汪晖的书出版在20多年前,当时根本就没有CSSCI的问题。《南方日报》把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扯到一起,想达到什么目的呢?网上有人讨伐所谓南方报系,说他们攻批汪晖的动机不纯,我原来颇不以为然。因为经常有人用批评者的动机来推卸自己的错误,我对此非常反感。拙作《佛教志》说:“在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时,追索当事人的动机是最危险的,往往会把探寻者引向歧途。所以除了有确凿证据外,本书更倾向于从客观效果上来考察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但《南方日报》这种做法,倒使我觉得他们对汪晖的批评的确有点不择手段。所以,我当下给张弘打电话,表示了我的不满。

注:方广锠是佛学专家。1948年7月7日生于上海,江苏邗江人。1981年毕业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亚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於同院世界宗教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2年~1988年,任助理研究员。 1988年~1997年任副研究员。1997年起任研究员。佛教研究室主任(2000~)。(来自互动百科)

家园 季风书讯:海外声援汪晖信有一部分是迫于种种压力而不得已

【季风书讯】NO.195 编后小记

就最近发生的“汪晖涉嫌抄袭案”来说,那封90多人签署的“海外声援信”中就有一部分是迫于种种压力而不得已的。据一位签了名的汪晖著作译者坦言,她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很多问题,后来,还发生过因为发现抄袭太多而取消了汪晖某篇论文的翻译计划。然而,她还是由于某些原因签名了。其他的签名者最近也有一些来大陆的,询问之下,受到压力无奈而不得已往往是他们的主要回答。

证据有否?呵呵呵呵。。。

反正正儿八经写了文字解释这件事的(见两封信),似乎都不是这个意思。

是不是“被不得已”的啊?不知道,真得不知道。

家园 郑也夫的愤怒

郑也夫:为涉嫌剽窃担保 比抄袭更严重的学术丑闻

老郑把题目就搞错了,其实应该是“为涉嫌剽窃担保”。难道不可以吗?

老郑名句:

聚焦在剽窃上面的言论有可能成为攻击吗?大家见过攻击一个人靠诬陷其剽窃进行和展开吗?

家园 郑也夫早早就站边了,好!热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