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管中窥豹,中国科技发展之大趋势 -- 明石

共:💬148 🌺1080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赤字没表面的那么严重

日本的国债确实是个大问题。每年的财政支出有20%多是还国债的。不过新国债发行占财政收入也就30%多。只能说日本的财政有大概20%是无效的借新债还旧债,实际的赤字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过财政动员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是肯定的。

家园 讯飞前景如何?
家园 还是得先把基础打好

走路走不快, 就别想跑。 口号谁都会喊。 可要是

想把口号转成实际工作, 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这

是一分汗水, 一分收获换来的。

家园 明石兄说的正好。

越是在公司里往上走,越是觉得一些人素质之低,出乎想象。

家园 鉴于语音识别仍然是世界性难题

这方面似乎没什么进展,不过他们的语音发音做的不错,很多公司都在用,据说市场份额是最大的。所以目前看道路是曲折的,前景的光明的

家园 将来有没可能公司大规模扩张,或者和什么大公司合并?

呵呵,我这么问简直是...

家园 这个

咱真的不知道……

家园 我的一个朋友竟然跟你是校友,我感到不快

虽然他的同学里也有你这样的。

(注:不是说你在这篇帖子里的表现。)

你的一个校友现在所在的国内的地方,一年的投入已超过此领域世界顶级的大学相应的投入。

相信你不甘心,又会说“国内这种烂体制下,有钱不一定能做出东西”。

那么,走着瞧。

家园 原来也是师弟呀

和胡伟武搞龙芯相似(可能因为都是一个学校出来的,哈哈),实验室里摸爬滚打

你在讯飞呆过一段?

家园 中国科学技术何时可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689360&extra=page%3D3

摘个文章,说明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估计

首先要说明,科学跟技术还是不同。一项科学成果最后要转化成技术成果,一般都要不少时间,所以有的时候存在科学上赶上了,技术上还落后的情况。另一方面,有时候技术又可以引进,所以存在在产业技术上已经领先,但后续发展不足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首先来看一看中国什么时候可以赶上日本的科学水平,再看看什么时候可以赶上日本的技术水平。

我们大概把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为两类型。

第一种是那种重大的原创型。这种往往依靠天才。说起来,就是那种依靠美国人的所谓“创造性思维”的那种。由于被批评甚多的国内教育制度,导致这方面中国在未来也不会改善太多。

第二种类型就是试错改进型。即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取得成果的那种。这种并不需要太多的天才,但需要积累以及投入。这是中国未来可以大大改善的。

那么日本是哪种类型的?如果跟美国比较,日本人的科学技术进步显然主要是第二类。按照一位网友说的,凡是日本擅长的行业,都是发展成熟的行业,日本人善于把它改进。但却对原创不太内行。

以上说法并不是要贬低第二类科研的重要性,而是要说明,对于第二类型,在科学上只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技术上保持积累,有市场需求,那就一定会进步。就算中国维持现在的教育制度,包括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普通科研成员。而对于第一类型,也许需要在教育,社会文化上大改进不可,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创造性天才出来。就算日本也达不到美国欧洲的水平。

对于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而言,以上两类都很重要,往往是一些科学家有天才的想法,然后其他科研人员迅速跟进,扩大了科学研究的整个积累,并为下一个天才想法奠基。比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普朗特,伽罗瓦 等等。但是此类天才想法,就算是人类中著名的科学家,一生中有那么一两个也是很了不起了。占据主要地位的还是第二类型。

英文里面研究就是"research",熟悉英语的就知道了,这是"re"-"search"。就是“重复搜索”,搜索啥?搜索答案,从种种迷雾中找到正确的答案。科研的本来面目就是不断试验,把不对的道路排除掉。在绝大部分研究中,“天才一现”都是比较少的,都是反复做,找到最佳的。爱迪生改进电灯,据说找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找到了竹丝,再后来又找到了钨丝。这里没有太多天才想法,就是慢慢试出来的。任何一种错误的结果,其基础是要投入 人力,物力,财力。

再举例来说,假如某个科研人员发现了 纳米铁粉末 有某种特别的属性。由于他是第一个做到把金属做成 纳米 这个尺度,所以他这算“灵光一下”。但接下来,很快其他科研人员跟进了,把他的方法稍稍改进一下,就做了 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等等等等。这就主要属于第二类。那日本人的科技进步,看上去主要还是第二类型多点。杨振宁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倒是天才的想法。

---------------------------------------------------------------

说了那么多,核心就是 如果我们投入跟 日本 一样的或者更多的科研经费,我们的科研成果就可以超过日本。至少在第二类科研上。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这已经很够了,足以保证中国的产业升级到现在日本的水平。

那就来看一看各方面的情况吧。

家园 从国际论文看中国科技发展趋势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689360&extra=page%3D3

先看科学研究的情况:

从1996年到2006年各国/地区SCI论文总数

Total papers in all fields from 1996 to 2006

Country Total Papers, 1996-2006

United States 2,907,592

Japan 790,510

Germany 742,917

England 660,808

France 535,629

China 422,993

Canada 394,727

Italy 369,138

Spain 263,469

Australia 248,189

India 211,063

South Korea 180,329

Taiwan 124,940

-----------------------------------------------

中国的论文增长的非常迅速,事实上,中国从2000年的全球SCI论文总数中3.9%上升到2008年的9.9%。

当然很多人会说,这是中国科研人员大量“灌水”,炮制垃圾文章的缘故。这里我要说明,在任何国家,那些精品都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此类灌水文章。但这并不说明这些灌水文章就不重要。就跟开头说的,很多第二类型的科研文章就是把错误的路堵上,或者改个思路,换种材料再做。也许没有很多重大创新,但这就是积累。

假如爱迪生写论文的话,找到竹丝的文章无疑可以获得高引用率,但其他1600种材料,也就是所谓的灌水文章了。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些灌水文章打底,精品也就缺乏来源。

在国际上评价好论文,重要标准就是引用率了。各个领域引用率排在前1%的,应该可以算是“精品文章”了。就是"highly cited papers"。这是世界各国的的排名:

Total papers among top one per cent most cited in all fields

Country Papers among top one per cent most cited

United States 54,516

England 10,090

Germany 9,427

France 5,967

Japan 5,662

Canada 5,301

Italy 3,825

Australia 2,804

China 2,189

Spain 2,155

South Korea 929

India 694

Taiwan 550

-------------------------------------------

Percentage of total papers in all fields among top one per cent most cited

Country Percentage of papers among top one per cent

United States 1.87

England 1.53

Canada 1.34

Germany 1.27

Australia 1.13

France 1.11

Italy 1.04

Spain 0.82

Japan 0.72

China 0.52

South Korea 0.52

Taiwan 0.44

India 0.33

--------------------------------------------

这个就是所谓“精品率”,别光说中国的论文中垃圾多,事实上,全世界的论文中,有重大价值的也不多。大家都在“灌水”。

现在看来,中国100篇论文中有0.52篇精品,美国1.87篇,大概3.6倍。美国不愧是世界超级大国。

但科研不光靠精品率,有时候精品数量也很重要。如果中国的论文数量能是美国的3.6倍的话,也许两国的总精品量就差不多了。

从综合国力的角度看,精品的总量最重要。考虑的一来中国现处于工业化追赶阶段,二来毕竟英语不是母语,影响了中国人的论文表现。

从上面的精品率来看,日本其实也并不比中国好多少。之所以日本的总精品是中国的2.6倍,跟这个统计是从1996-2006年这个时间段有关。中国之前的表现不佳拖了后腿。那个时候中国的论文总数都不多。但这两年进步飞快。

那么这两年进步如何呢?

Among physical science fields, the relative citation impact for China for 2004-08 ranged from 68 per cent to 90 per cent of the world average, with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at the top.

在所有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国论文的篇均引用率从世界平均水平的68%(04年)进步到90%(08年),可见跟中国论文数量的大增长同步,中国论文的水平也提高了。

换句话说,就算是灌水,这些水的质量也高了。起码基本上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了。

从1999-2008年的所有科学跟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发表了4.3%的“高引用文章”(就是上面说的精品级文章)。在这两年的“热点论文”中,中国占有7.3% (热点论文定义为两年内引用率前0.1% 的文章,热点不一定代表精品,有些成果需要时间积淀,但也说明中国开始跟上潮流了)。

再看一下中国科研的人力积累情况:

——1983年,正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达37,100人

——1981年到1983年,共授予29人博士学位,授予18,143人硕士学位。

——1987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万人,在学研究生12万人,毕业研究生2.8万人。

——1997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735个,招生6.4万人,在学研究生18万人。

——2001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7万人,比上年增加4万人,在学研究生39万人。

——2005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7万人,在学研究生98万人。

——200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4.6万人,在学研究生128.3万人,毕业生34.5万人。

——2009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7.5万人,其中博士生6万,硕士生41.5万。

-------------------------------------------------------------------

要知道美国每年毕业博士5万人,而且积累了那么多年了。中国的博士水平是差点,而且很多都是“假博士”。但不管如何,起码整体上数量提高了。相比于自身,还是进步很多的。今天的博士跟10年前的博士相比,到底水平谁高谁低,还很难讲。这也是一种积累了。

除了这个前1%的“精品论文”以外,还有一种分类是采用“一区论文”,所谓一区论文,就是指发表在各个领域排名前5%的杂志上的文章。算是不错的论文,2007年的数据如下:

台大 144

清华 139

浙大 124

北大 108

科大 94

复旦 84

南大 80

上交 68

南开 50

--------------------------------

可见那个时候国内最好的大学还差台大不少

那今年的情况如何呢?到目前为止(2009/9/17):

---------------------------

港大 57

台大 124

北大 147

清华 126

浙大 104

复旦 109

科大 109

上交 83

南大 65

武大 55

厦大 58

南开 59

吉大 52

----------------------------------

可见各大学全面超越了2007年(还有3各月呢)。而且相比于台湾的大学,已经开始有所超越了。

中国在5大杂志: Cell, The Lancet, Natur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and Science 上每份杂志发表文章从2000年平均7篇,增长到2009年上半年的25篇。到2009年7月,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已经在Nature 上发表了81篇,在Science上59篇。以及少量的NEJM文章(5篇)。这5大杂志每年总共大概有3000篇文章,大陆的文章已经从2000年的1.2% 上升到2009年上半年的8.3%。我有点怀疑这个数据,好像进步太快了,比例也过高了,也许这里不光第一作者,把第二第三作者也统计进来了,但不管怎么统计,只要标准是统一的,那中国学者的进步很明显。

能在这5大顶尖杂志上发的文章,绝对不属于“灌水文章”。

家园 从国际专利上看中国科技发展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689360&extra=page%3D3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9年6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世界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量前四名的国家是美国、日本、中国和韩国,受理发明专利申请件数分别是456154、396291、245161和172469。

2007年世界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量前五的国家为日本(164954)、美国(157283)、韩国(123705)、中国(67948)、加拿大(18550)。

2007年世界国外发明专利授权量前五的国家为美国(77756)、中国(36003)、韩国(32060)、日本(19914)、加拿大(16741)。

2008年,中国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为289838件,其中国内194579件,国外95259件,比2007年分别增长18.2%、27.1%和3.4%;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3706件,其中国内46590件,国外47116件,分别比2007年同比增长37.9%、45.8%和30.9%。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009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平稳增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42.6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3.1%其中国内申请37.5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8.9%;国外申请5.1万件,比上年同期下降7.3%。

可以看到中国这两年来的急剧增长势头。再来比较金砖四国的专利统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毫无疑问,这些专利中绝大部分也是垃圾专利,但不要紧。当年日本人就采用过“专利池战术”, 在没有核心专利的情况下,把应用的相关专利申请了个遍。欧美的核心专利拥有企业也就只好妥协了。这些专利,在未来10年将逐渐发挥作用,帮助中国的产业升级。

从以上各项科研成果,专利申请,研发强度来看,跟现在中国现在的人均GDP是不相称的。换而言之,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当前是超越了人均GDP水平的。完全可以保证现在的产业升级到下一步,就是人均1万美元的水平,即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没问题的。

至于能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要看是平均还是总体了。看上面的“精品论文数量”,如果中国的精品论文总数能够超越英国,那么就算这个“精品率”不是很高(现在是0.52%),从综合国力的角度来看,你说科研水平超过英国也是可以的。看上面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精品率都不是很高,说明东方式思维确实在创造性上有缺失。但不要紧,质量不够很多时候可以用数量来补充,而且看上去中日之间科研差距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巨大。谁都承认日本是科研大国强国。所以如果中国可以赶上日本的话,说中国的科学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也未尝不可。

再来看PCT专利:

------------------------------------------------------------

1995-2004, 中国共申请PCT专利7299件, 此时间段,世界共82万件。中国占0.9%。

其中,95年,中国106件,0.3%。 99年240件,0.3%,02年1124件,1.0%。

04年1782件,1.5%。

-----------------------------------------------------------

WIPO网站报道,2005年全球PCT专利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共计134,073件,较上年增长9.4%。其中美国以45,111件列第一,占33.6%;其次是日本、德国和法国。中国以2,452件超越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首次跻身十强,增幅为43.7%。日本25,145件,德国 15,870 法国 5,522

-----------------------------------------------------------

2006年全球《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国际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在2005年首次跻身十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飞跃,以全年3910件的申请量,超越瑞士、瑞典,排名居世界第八位,同去年相比增幅为58.6%,增幅居国际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之首。

  WIPO数据显示,从各国情况来看,PCT申请量居前三位的国家与上一年度相比没有改变。美国以49,555件的申请量,稳居第一位,日本以26,984件,继续居第二位,德国以16,929件,排在第三位,其后依次为韩国、法国、英国、荷兰、中国、瑞士、瑞典。

----------------------------------------------------------

2007年全球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的总量达到15.6万件,比上年增长4.7%。根据WIPO的统计,我国200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5456件,同比增长38.1%,增速居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首,排名从2006年的第8位升至第7位,占全球的比重从2006年的2.6%升至3.5%。

-----------------------------------------------------------

2008年,中国企业和机构PCT申请比2007年增加11.9%,总数为6089件,居世界第6位。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美国(5.3521万件)、日本(2.8774万件)、德国(1.8427万件)、韩国(7908件)和法国(6867件)。

----------------------------------------------------------

9月1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向媒体透露,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PCT申请数量增加了19%。而美国的申请数则下降14%。同时,他预测,今年全年全球的PCT申请总数会减少5%左右。

---------------------------------------------------------

可以看出中国的PCT申请量从2005年的美国的5.4%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5.7%。四年时间快三倍了。进步相当快。如果上面这样的上升势头可以再持续5,6年,达到美国的一半。再说中国不是科研大国就说不过去了。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1年的总经费都接近20亿美元。MIT的林肯实验室,它在2003财政年度的经费是5.226亿美元。而中国985计划中,清华北大的经费是3年18亿人民币,2008年清华科研经费突破20亿元大关,而大学的科研也不说今年有钱了,立刻水平就上去了,总还是要一些时间积累的。所以总体而言,中国科研,缺钱还是主要问题。简单的说,如果清华能够有MIT的经费,持续10年,那就算赶不上MIT,有个50,60%还是没问题的。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还是很多的

国外大学能拿100万刀的教授不多

我们学校startup package就是50万。

家园 有事实,有真相,花一下。

关键是不浮躁,沉得下来做东西,迟早会有收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