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一) -- 陈经

共:💬237 🌺77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人不是说了吗

中国政府的下一个要求就是:“要有光。”

家园 政委的“估算”在哪儿?

恕我没有看到。您老要是看到了,不妨给我指出一下。

把国债加上一个新闻报道里的5万亿城投债就算做公共债务总额,不好意思,我觉得这个方法连我这儿都过不去,不要说投行。投行再怎么混蛋,人家起码是多少亿真金白银在你这个市场上转着,人脉关系上达决策层,下至农村养猪,不把上下搞清楚也未必敢进来。这儿好歹是经济版不是时政版,是西西河不是天涯,大家来这里应该多半还是为了能讨论学习提高,不是为了发泄,振臂一呼跟添哥上这样的风格,建议还是少来。

家园 你所谓的这个“笑话”在全球影响以千亿计的资金流动

各国的机构投资者们做决策的时候,不好意思,不看西西河,看评级。

当然大概也有看西西河的,因为我们这里影响力蛮大嘛。

家园 除了说明这帮机构投资者傻X

不能说明别的。

这次金融危机前,没啥说的,因为没被骗过嘛。被骗了一次,接茬还死心塌地相信那帮骗子,那只说明智商有问题。下回再被玩死,就只能自认傻X了,连个同情的都找不到。

家园 宏调到2008年中是收到了效果的

通胀和货币增速、投资增速被控制住了。只是后来没想到雷曼来这么一下子,出口一下子全面停滞(部分是因为信用证问题),于是一片恐慌。

其实我现在是真有点不理解政委的思路。你不怕通胀,未必那些低收入群体也不怕,经济过热不见得就能热到他们头上,反之猪肉涨一涨,小孩子说不定就没有肉吃了,像这位河南的偷肉母亲,你不会因为通胀去做出格的事,未必人家就不会。我党在80年代、90年代因为通胀是出过大乱子的,决策层当然会怕,这一点很难理解吗?

政委研究经济也是很有心得了,难道就不明白这个“货币似蜜,最后还是水”(周其仁)的道理?你无论是财政投资还是放松银根,在货币角度看都是注水,但水注进经济体之后,它的流动并非是均匀的,更非是你所期望的,在近中期反而往往是热者愈热,凉者愈凉,因此其在社会层面上有可能产生的结构性负面效果,是决策者的一个约束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不觉的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

不觉的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

虽然很久以来一直都没有正经看什么书,但还是一直在努力想“经济”这个词汇代表的本质含义,尤其是大萧条之前美国社会蒸蒸日上、人民富足的本质原因(因为与中国现在的形势有些类似),以及福特T型车流水线生产、并且给工人发高工资所代表的含义。

我的结论是,即使没有外部市场,只要中国自己的生产力在不断提高、并且能同时搞好收入分配的工作,那么仅仅通过内部自我循环就已经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经济就可以持续繁荣下去。(有个可笑的假设,如果世界就中国这么大,中国经济就只能衰退了?地球也只有一个,那“地球经济”就只能衰退了?)中国那么大,有那么多国土面积有待整治(与日本不同),还有7亿农民没有进入现代化社会(与西方国家不同),军队的历史欠账那么多(保家卫国的责任基本尽到了,可是国际责任呢),经济结构还有很大上升的空间等等。以前那是没办法,一部分地区和人的生产力提高了,但是其它地区还是很落后,拿不出太多的等价商品进行交换,这才不得已倚赖出口带动经济发展,虽然是不入流的借船出海(要不然2万亿的外储哪里来的),但如今其势已成,全国很多地方都普遍发展起来了,人民思想也有很大转变,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已经形成,看看汽车和钢铁业就知道了。若不是确实存在这么大的消费能力(也就是说,消费这些东西的人本身也已经有很强的生产力),这么大规模的钢铁和汽车生产是不可能在中国内部就消化得了的(现在这两个行业几乎没有出口没有疑问吧)。

不仅如此,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可能出现还有其它很多发展经济的新的思路和新的行业,比如大规模提高军备建设,带动和促进经济质量和经济发展;比如发展健康的金融业,培育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公司,这个月刚在深圳开张的创业板就是一例;此外,拥有巨量的外储和其它货币资源,仅靠资本运作也能在全球得到相当大的利益;在经济技术上,如果能出现陈经说的可控核聚变、太空开发、智能机器人、个人飞行器,以及他没有提到的生物技术革命,还怕经济不发展?更何况中国占了这么大份额的初中级产品的全球市场,事实上还有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潜力,形势这么好,为什么就中国经济不能持续增长呢?

家园 农合

确实是个好东西,农民、很基层的医院都得到了好处。前些年底层的人都不敢看病,乡镇医院既无病人也无收入,医生都跑了,若看比感冒大点的病,都得到县医院。造成基层医疗卫生业的恶性循环。农合后有所好转。

家园 我记得

通货膨胀是洗劫穷人最好的工具,哪位指点下是我记忆有误了,还是这位高呼“通胀是先富的敌人”一点点经济常识都没有?

家园 先花
家园 相当得无语

如果一个国家能“自己的生产力在不断提高、并且能同时搞好收入分配的工作”,那自然可以成功,但世界上做到的有几个?你所说的“可笑的假设”,如果套用在任何一个大国的任何时期,都应该适用,按你的逻辑,就不应该有失败的,但成功的有几个?

你的条件设置的实际极高,想要达到,是很难的。

如果把以前的发展视为理所应当,然后再依据以前的成绩,把未来的发展也视为理所应当,把经济视为永动机,这不是很奇怪吗?

家园 补充今年汽车销售的一个细节

正好半个月前参加一个讨论,谈到今年汽车销售状况时有一个与往年不同的现象,汽车销量在大城市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中小城市。具体数据记不太清楚了,大概一、二级城市销量增幅20%,三至六级城市增幅达到60%

讨论的结果,今年汽车销量增长,政策效应是次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人口浪潮。

家园 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圆不错,中国的月亮也不比外国圆啊

我支持skywalker J, 政委这篇文章中的很多论断是出于直觉,统计的样本很小,比方说通货膨胀,几十万和几百万,到几十亿的各个阶级反应完全是不一样的,政委这样一言以蔽之,是不客观的,或者说只能代表他的阶级,而政委的题目却很大,要覆盖整个中国的。

一个有数据,一个没数据,你宁愿相信别人没有数据的,除非你能指出数据失真的厉害还真不如没有,那就是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家园 通胀的确是先富的的敌人吧

但是这个过程没有这么美好

1.是边际效用递减,同样的10%的损失,富人只是少买一匹马,穷人恐怕会没有饭吃

2.更加恐怖的是,这个消灭先富的过程是不平衡的,会制造更多的先富,更加失衡的先富吧

家园 每袋化肥几百?

五十公斤的?

没买过化肥,这个价格太可怕了…………

家园 我并非人可政委关于政府债务的估算是准确的

原话:

与其相信他们的数据,我宁愿相信陈大的估算

也并非是: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我的意思是,国外唱衰中国的文章版本多了去了,其中不乏来自国外投行的各种数据支持,但结果都是让那些投行精英们大失所望。具体例子我就不举了,马上下班回家了。

陈大是我在西西河最佩服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葡萄大,原因是渊博的知识),陈大数据也许不严密,经济学知识也许不够专业。但从陈大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此人相当聪明,逻辑思维能力过人。看问题站的高度总比别人高一截。

我们还是将来看结果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