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1968:革命狂欢(上) -- 三个C盘

共:💬13 🌺9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1968:革命狂欢(上)

1966年,太祖在天安门上振臂一呼,造反有理革命无罪。广场上红旗翻腾,无数革命青年心潮澎湃。太祖此时或许已经意识到,这样的场景还会出现在罗马、巴黎、纽约、华沙、法兰克福以至遥远的墨西哥城。

这一幕的出现时间是1968年。

这一年,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校园内充满了学生运动,学生们静坐、游行、示威、举着红旗的学生占领校园,驱逐学校当局,3月,意大利学生举行抗议,关闭罗马大学12天。4月,马德里大学学生关闭了大学38天。

这一年,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受到了严重挑战,学生们嘲笑并质疑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就业乃至一切体制,法国学生们的口号充满了怀疑精神而又如此热烈,“要做爱,不要作战”,“社会是一株食人花”,“你们虽富犹惧,虽生犹死”。

这一年,是左翼思想达到顶峰的一年,法兰克福学派和毛派思潮都成为了运动指导思想,马尔库塞、毛泽东等都是学生的精神偶像,格瓦拉、胡志明的画像高高举起。学生们以此为思想依据反对异化,反对单向度的社会,反对工业社会对人尤其是青年的压制。

这一年,学生运动与民族解放、妇女解放纠结在一起。2月,南非获得参加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的资格,引发关于种族隔离问题的抗议,奥委会考虑后重新决定不邀请南非队。整个夏天,墨西哥的学生和警察展开了持续冲突。4月4日,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身亡,引发了超过115个美国城市的暴力抗议。9月,女权运动组织在抗议美国年度选美,一周的抗议导致选美中断。

这一年,反战运动继续成为学生运动的动力。2月,哈佛、波士顿等大学举行4天的绝食抗议和反战游行,10000名西柏林学生静坐抗议美国越战。3月6日,6500名纽约大学学生举行反对道氏化学公司的游行,因为其是美国越南战争中凝固汽油弹的主要生产商。3月17日,格罗夫纳广场,伦敦的反战示威中,86人受伤,200名示威者被逮捕。

这一年,知识分子因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产生分野。法兰克福和萨特等人以思想武装了学生,又以走上街头的姿态,去拥抱革命,知识分子成为学生偶像,而福柯等结构主义者在风暴中没有直接投身街头,被学生们讥讽为“结构不上街”,此后数十年这句话一直是结构主义不支持“五月风暴”、在社会革命中“失足”的身份标记。

也是这一年,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在社会主义的探索中,觉察出苏联社会主义的弊端,开始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3月8日,华沙大学学生游行要求学生权利遭到镇压。第二天,2000名学生游行抗议警察卷入校园,被大量逮捕。3月11日,公众卷入了学生与警察的街头对垒。8月在捷克,震惊世界的布拉格之春依靠苏联的坦克才得以平息。

一切都需要从60年代的大背景说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二十年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化,一方面,战后生育高峰带了婴儿潮,发达国家,这些婴儿经历了一个和平与富足的时代。他们目睹了物质繁荣和技术进步。这是第一代在家中与电视机一起成长的一代,电视给予他们一种看待世界的共同视野。孩子们共享新闻和节目,互相看到他人的世界。电视使得他们共同经历重要的公共事件,他们可以更加容易参与到这些公共事件中。类似KFC的连锁店和联营店给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带来了相同的购物和进餐经验。无论是美国、法国或者其他哪里,青年们更加自我觉醒而又在精神上彼此相连,在价值观上更加容易相互理解,形成了比他们的先代更加紧密的群体。另一方面,富足的物质生活没有掩盖资本主义乃至现代工业社会内部的深刻危机。学生与青年认为,教育是为了训练出驯顺的劳动力,大学压制了学生的包括肉体和精神的自由,工作只带来无助、孤立和自我疏远的异化,政府是权力精英或者统治者的工具,一句话,所有的一切都在压抑自由,使不平等永远保持下去。核恐怖更是这代人挥之不去的阴影,以此为契机,青年们对工业社会和技术发展对人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质疑。

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质疑的声浪同样不断,中国的继续革命自不必说,太祖号召青年反抗权威。在苏联和东欧,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上过于集中,政治上过于集中而忽视民主,思想上缺乏活力的弊端都开始暴露出来,在东欧,更有着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控制自主发展的思潮。

在更广阔的第三世界国家,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非洲、东南亚,到处都是新兴的独立解放国家。这些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运动,也深深影响了西方的青年。奇迹般的古巴革命的成功,更是使不少青年相信,他们是下一个卡斯特罗和格瓦拉,学生相信自己可以推翻政府,创造出新的代替压制性政权的社会形态。西方的青年们关注东方的解放,而美国的越战更是导致了美国的反越战运动,有无数人就是在反战运动中走向了左翼政治,美国最大的持不同政见者乔姆斯基就是从反战走向美国左翼政治的。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1968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开始的。那一年的新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还自信的宣布,其余地方或许有问题,而我们国家只有稳定和繁荣。但他没有想到,这一年的五月,巴黎便会迎来革命的风暴。

这一年,学生运动在世界各地展开,校园成为寻求社会变革战役的最前沿。学生们为公民解放而斗争,为反对种族性别歧视而斗争,为反对越战而斗争。学生们说:“当下这个革命不但质疑资本主义社会还要质疑工业社会。消费社会注定得暴毙。将来再也没有任何社会异化。我们正在发明一个原创性昂然的全新世界。想象力正在夺权。”

各个国家都有反对大学行政管理的抗议,并向其他领域扩展。德国学生运动主要是对权威主义、德国政府及其他西方政府的伪善,要求改善学生的贫困生活。美国的民权运动从南方扩展到到北方城市,伴随着黑人觉醒运动的兴起,黑人运动得到了国际认同。抗议者们以暴力作为抗议的手段,民权运动暴力化。 意大利、西班牙乃至遥远的南美,所有的地方,都是学生运动和抗议。而1968年革命的标志性事件和高潮,是法国的五月风暴。

元宝推荐:宁子, 通宝推:文化体制,
家园 一说五月风暴,想起那张有名的照片了

第一次看到照片,觉得中间举旗的MM真漂亮啊----现在想想,恐怕主要是那股“精气神”比较阳光。

纪念五月风暴三十年的时候(98年),有杂志还专门采访了那位MM。

家园 黑衣人说,1968年是外星人移民地球的高峰期
家园 婴儿潮 PK 90后

90后的孩子,跟当年的他们真有点象……

家园 66~68年刚好是战后一代青年成长的时刻

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父辈和他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思想代沟,在不愁衣食的情况下这种代沟的爆发只是时机问题。文革中改天换地的红小兵们也一样。

家园 【原创】1968:革命狂欢(下)

当时的法国,学生们与所有发达国家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同样的,大学扩招,就业减少,而学校当局采取对学生压制性的管理方式。学生们形容说“母校,我甜蜜的母校,私通的母校,父祖的母校”。学生中压抑着对社会的不满,而政府对此似乎还浑然不觉。

1月,法国巴黎十大,一段有关性与游泳池的对话拉开了五月风暴的序幕。法国青年和体育部长为新建成的游泳池剪彩,

一个红头发的德裔社会学青年问:“我读了阁下的白皮书,600页的荒谬之言中,根本没讲一句青年的性问题。”

部长回答道:“如果您有这个范畴的一些问题,您最好还是再三地扎进这游泳池里。”

红发青年说:“我们得到了一个完完全全的法西斯式的回答。”

学生群中立刻爆发出怒吼:“打倒性别隔离区!”

红发青年叫科恩-邦迪,当时正是英气勃发的时节。5月,萨特代表一家左翼周刊访问他的时候。萨特就像一个新手那样小心发问,而科恩-邦迪则侃侃而谈自己的世界观与革命观,自信而坚定。

2月4日,法国校园里掀起了拥护男女宿舍自由流通的浪潮,男生们冲入女生宿舍抗议性别隔离。 3月21日,一个左翼突击队为抗议越战袭击了在巴黎的美国捷运公司大楼。

22日,科恩-邦迪遂率众占领了学院行政大楼以示抗议。革命组织“三月二十二日运动”成立,各种团体开始汇集起来。

5月,一系列的事件如同电影般发生了,要描述这些事件的话,镜头应当是跳跃的,场面应当是宏大的。

5月2日,当局关闭了巴黎索邦大学,并要求科恩-邦迪等八名“三月二十二日运动”成员到巴黎大学总部纪律委员会接受训斥。

3日,学生们以集会抗议回应。

6日,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大学教员联合会号召游行和总罢课。超过20000名学生教师和支持者开始游行。并与警察发生冲突,警察使用了催泪弹,数百名学生被捕。学生和过往青年们一起用石块在卢森堡广场建起了第一处街垒。

7日,高中生与工人加入进来。高中学生联合会宣布支持6日大学生的行为,高中生和大批年轻工人聚集并要求释放所有学生,警察离开学校,官方重开大学。

8日,知识分子加入,萨特、波伏娃等发表声明,号召“所有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物质和道义上支持学生和教师们发起的斗争”。

9日,萨特、波伏娃等联署一份宣言,“向用一切手段摆脱异化秩序的学生们致敬”。阿拉贡奔赴奥居斯特·孔特广场,在科恩-邦迪陪同下发表演讲。塞纳河所有桥梁被警方封锁,左岸爆发更大规模示威。

10日,星期五,又一次大游行,又一次与警察的冲突,又一次被逮捕。学生们高喊“占领拉丁区!”,事件开始迅速被媒体所传播,学生们开始焚烧汽车,使用燃烧瓶。

此时,许多主流歌手和诗人加入抗议活动,美国艺术家也开始跟进。在后来的15日,国家剧院奥德翁更是被青年们占领,一群作家占领了作家协会办公室。“几乎同时,戛纳电影节在戈达尔、特吕弗等导演的强烈抗议下草草闭幕(当我们的同志在巴黎的街垒前倒下时,我们不能再继续节日了!)。戈达尔旋奔回巴黎,同阿伦·雷乃等开始摄制一系列反映当下运动的时事短片“电影传单”,在学校和工厂巡映。”

13日,超过1百万人开始在巴黎游行,总理宣布释放学生,重开学校。索邦大学重开,学生占领校园并宣布其为人民大学。大约有401个委员会在巴黎建立。

14日,工人加入,开始工人示威,

16日,工人已经占领了50个工厂。

17日,20万工人游行,抗议工人几乎占法国工人的三分之二。

接下来的几天,工人继续占领工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抗议并非由工会领导,工人更为激进。要求政府和总统滚蛋,自主管理工厂。

25、26日,政府提出为工人增加工资被拒绝,游行继续。工人和知识分子持续加入加入。

27日,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了,法国社会党人、左翼联盟领袖密特朗建议组织由他和著名左翼政治家法朗士为首的临时政府。抗议者们要求武力推翻政府。提出了替代政府的方案。但此时,右翼力量开始反扑了。

29日,戴高乐到德国巴登—巴登,会见了驻德国法军总司令马索,取得了军方的支持。

30日,40到50万示威者通过巴黎,高喊“再见,戴高乐”的口号。戴高乐下午四点三十分发表对全法人民讲话,宣布:解散国民议会,下月进行大选。右翼力量组织了支持戴高乐的游行,当日,右翼发动了“为总统进军”的百万人反共大示威,右翼集团与左翼示威者持续冲突。

6月1日,工会试图组织“选举=背叛”的示威,但警方采取严密措施禁止示威和集会,防暴警察占领了雷诺工厂,大批罢工工人被解雇,两名工人被杀。许多外国学生和工人被驱逐出境,工会领导人被开除,左翼组织被查禁。

“6月10日,选举开始。拉丁区布满了警察,

14日,青年们撤离奥德翁剧院;

16日,撤离索邦。

30日,议会第二轮投票,戴高乐分子大获全胜。左派撤退前留下的最后一句口号是:“这只是一个开始,让我们继续去战斗!””

如同在法国一样,各地的学生运动都以当局的强力介入的结束。8月,民主党大会在芝加哥被学生抗议队伍打断,并升级为骚乱,国民警卫队和军队参与了镇压。10月2日,墨西哥警察和军队向抗议的学生开枪,导致超过100名学生死亡,墨西哥学生运动结束。

于是,1968年,连同自由、革命、青春、狂欢、反抗、青年的血,如梦幻般的革命结束了,仿佛夏日的暴雨,无征兆的来,又匆匆的去,来时席卷天地,但尚未涤尽天地间的秽物,却又匆匆离场。

有人退却了,回忆当年的行为不过是一次虚幻的乌托邦,开始忏悔革命,并成为保守主义者。当年美国乔治敦大学有个男孩,1968年毕业去英国留学,参与组织反对美国政府越战政策的抗议示威,20余年后成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克林顿。另一名美国女孩,参与民权和妇女解放的学生领袖,组织抗议不许男生进出女生宿舍的禁令。这个人如今是美国的国务卿,她的名字叫希拉里。

有人变得更为激进,学生运动后,北爱尔兰的反英斗争暴力化尤为明显。失败的学生们在德国等国都建立了诸如红军派这样直接以暴力反抗政府的组织。在意大利,有一个叫库乔的社会学学生,参与游行中亲眼目睹警察的燃烧瓶夺去好友的生命,两年后,他创建了大名鼎鼎的红色旅。

有人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找社会解放和自由的途径,比如环保。如今的环保运动的开端便可从反对生物和核武器的运动中找到轨迹。又比如女权运动,如今的女权组织已经成为西方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也有人尚在深刻的总结,2008社会主义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左翼活动家热烈讨论如何继承1968年革命和当下的资本主义危机中复兴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时说“当时的运动虽然遭到挫败,但表面上获胜的反动势力(戴高乐、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已经成为行尸走肉。而“变革精神的觉醒”作为1968年的重要遗产留存下来。”

那是政治性的一年,“我们不询问,我们不要求,我们把它拿下,接着就占领”。

那是反抗与寻求解放的一年,“前进,同志,旧世界已经被你抛在脑后”。

那是追求自由的一年,“能意识到自己的欲望就叫自由”。

那更是青春浪漫化为人间大爱的一年,“吻你爱人的时候,枪不要离手”。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我们就是救世主。”

1968,革命万岁。

1968,青春不死。

家园 沙发兼首花?吱一声
家园 希拉里组织抗议不许男生进出女生宿舍的禁令

自传里没见着,现在不提这茬了哈

家园 ..
家园 日本,还有日本
家园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家园 对于68年的革命者和传统的革命这的区别,有这样的说法

两代人都是既革命,也做爱。

区别在于:传统的革命者做爱的时候都在想革命,68年的革命者革命的时候都在想做爱。

家园 青春万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