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小处着眼说东北(系列一) -- 王小棉她妈

共:💬354 🌺8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小处着眼说东北(系列一)

看northeast(东北兄)说东北都是从大处人文气候等方面来说的,我也手痒,从小处写写东北的风土人情以及自己的感受---是为序。

从哪里说起呢?故事竟然还有东北热炕版,那就先说东北的房子与大炕吧!

一、东北的房子与大炕

看云南的房子许多都盖成四面漏风八面漏气的,刚来真是有点看不惯。我们东北人盖房子以保温为第一要务,房子可以不高不大,不砖不瓦,但冬天必须要暖和。

东北的房子绝大多数是坐北朝南,短进深,大窗户,为的是冬天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热。小时候农村的炕也都在南窗下,太阳一上炕,屋子里就不冷了。窗户素虽然大,但是夏天一是因为纬度高本身气温就不高,再加上太阳夹角高,所以夏天也不觉得有多热。

我小时候在农村住的是草房,小时候不知道啥,也不羡慕人家大房大院的,就是个傻淘,等长大回老家看到我们家那个还没有寿终正寝的房子,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何其小也---村子里最小最破的房子,难道就是当年那个其乐融融的家吗?回来问我妈为什么那么小,我妈回答说,小房不废柴火,冬天暖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东北的农村民居,早年房子通常都叫做两间房,或者三间房。这些年经济发展了,农村人的房子也越盖越大,四五间的房子也有很多了。一个房架一个房梁算作一间房,跨度大概在3米左右,比如两间房东西宽就是5-6米,三间房东西宽就是8-10米了。房架的梁上头有檩子,檩子上面还有密布的椽子。林子和椽子也都是木头的。那时候山上有树,大队批准就可以上山去砍。我们家小时候住的是草房,过得好的人家都住瓦房,黄泥墙红瓦或者灰瓦,蓝天下很是好看,但是草房也有好处---还是暖和。

东北的大炕是正房内土砌(现在也有砖)的顺着窗子搭的土台子。但是土台里面是空的,有烟火的通道,俗称炕洞。房子灶台叫外地下,锅台上是大锅,烧饭做菜,下面烧火烟道就是屋子的炕洞,烧柴做饭时把炕也就烧热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做饭取暖一次性完成,节省能源,坏处也有---有时候炕的周围会冒生烟,很呛人,冬天还不能开门放烟,只能挺着。东北话“灶坑好烧”就是外面烧火做饭屋子里不冒烟的意思,不过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吃饭不挑,什么都能吃。--我就是一个经常被称灶坑好烧的人。

东北的大炕确实承载了过多的生活功能,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东北那个贼拉拉的冷,除了炕上,就没地方呆。当年确实有许多人家一大家子睡在一个炕上,虽说不好,但是条件限制嘛,好歹还有一间房是自己的—怎么说人家也不是房奴。现在条件稍好的人家也注意私密性了。男女老幼,能分开的都分开来住了。

[IMG]http://www.google.cn/images?q=tbn:8m2_A-q7w6tlfM::img.blshe.com/resserver.php%\东北民居.jpg

[/IMG]

东北的热炕绝对是养生的好东西。别管白天多累多冷,热炕上睡一宿,第二天全好了。也不容易的肾病和风湿。睡热炕解乏我有亲身体会。我妈妈家那个大耗子就有一个热炕,我们在地里干完活回去,如果是睡炕,第二天啥事没有,要是睡床,第二天胳膊腿就全都抬不起来了,百试百灵。

[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URL=][/URL][URL=][/URL]

元宝推荐:马鹿, 通宝推:红松塔,神仙驴,肥狐,踢细胞,二宝,
家园 坐王妈妈家的土炕
家园 抢热炕头~~~~~

我家里也有炕,冬天有时回去,跟爸妈挤一个炕上,可惜现在大了,自动就会被踢出到自己屋里的床上了,电热毯怎么也跟不上炕舒服啊。

对了,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据说最后一样应该是一种什么草的,这种草非常的暖和,可惜现在绝迹了?

家园 再上来二个搓麻将吧

王妈,上酸菜!

家园 第三個,來鬥地主吧

熱炕是不是有益于活血,所以容易消除疲勞?

家园 乌拉草,原来是拿来垫靴子用的
家园 乌拉草,老家的山上还有,就是没人用了。
家园 回头我写写看纸牌,那才是东北特色呢
家园 据说,打麻将是那个啥啥啥

啊,就是那个啥,啥,啥~~~~暧昧~~~~

俺们山东,炕上小桌子一放,打的是保皇和勾机

家园 好像是这个,据说很保暖的
家园 这边沈阳的朋友打414,俺木搞懂
家园 应该就是这个,据说很软的
家园 414是扑克牌的一种打法,看纸牌类似于打麻将

但是玩法随意简单,且有好多种一个人的玩法。

家园 看漏了,以为就是说“纸牌”呢

回头我“写写看”纸牌。。。。。。没断好句

家园 质感十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