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的数字 -- 橡树村

共:💬160 🌺2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的数据解读方法很有趣

还是给引文出处吧,不要只给一张图。看数据需要了解更多背景。并且你的解读看起来很不合理。

并且你给的两份资料,出入很大,你究竟信哪个?

家园 图上不是给了reference吗?

2004年的论文,还有链接呢。

关键是二氧化碳浓度不变而温度大幅度变化如何解释?

家园 要看co2eq

而不是二氧化碳自己。

你的第二张图,明显温度变化与二氧化碳相关,你的解读有问题。

家园 你能解释公元700-1600年二氧化碳和气温的关系吗?

我看不出任何关系,我承认我不行。

家园 我也看不出

1 说过了要看co2eq

2 相关性本来就有滞后。

3 人类的影响集中在1750年以后

4 工业时代前的数据可靠性有问题

家园 那你的结论二氧化碳的增温效应从哪来的?

另外你能从下面这张图看出二氧化碳的增温效果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链接出处

家园 这个时间跨度太大了吧?

难道影响气温的只有一个因素?

家园 人类能干预长期气候趋势吗?天行健,人类当自强不息啊

我们解决气候问题的方向有问题啊,限制自身发展的减排后,气候就不变了?地球气候突变是一直存在的,人类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如何应对突变后的气候问题,而不是去做什么虚无缥缈、原因都搞不清楚的阻止气候变化的无用功。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天道变化根本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强大的生命才能在天道自然选择的法则下生存。个人以为,未雨绸缪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不是想办法搞什么自缚手脚,引颈待戮的减排。中国在哥本哈根的政策完全对头,欧洲真的老了,他们不能适应变化了。

家园 云是液态水和固态水的混合体,不是气态水,所以不是温室气体

云不是气态,怎么谈得上温室气体呢?

液态固态水的光谱吸收频谱如下两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图上看,云对紫外光谱有强烈吸收作用(阴天就没有必要涂防晒油了),而且对可见光频谱段吸收强烈(有云天气光伏太阳能电池发电减弱90%),在红外段液态水是广谱吸收,不过云层高度基本在数千米高,(地球温室效应发生在离地面0-100米范围),所以云层的温室效应很低。

微波段液态水的吸收也是广谱的,这就是微波炉工作的原理。

地球的辐射主要是平均303K黑体造成的红外辐射,当热源是303K时,不管热源热值有多大,辐射热吸收体的温度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303K。二氧化碳的吸收峰值是15微米波段,相应的黑体辐射峰值温度是200K(零下70C),在这个频谱段二氧化碳吸收的热能怎么会高到303K呢?

有人嘲弄IPCC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效应计算模型,根据其模型发明了一种红外波炉。这种红外波炉可以在没有外加电源的情况下,利用室温将食物加热到185摄氏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PCC的温室效应模型同走火入魔差不多了,完全背离了物理学原理。

家园 IPCC的结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你关于云的作用理解是对的。

IPCC认为云的作用太复杂,目前的认知程度不高,所以数据的可信度不高,但是正负方向还是问题不大的。

我只考虑了温室效应的变化,对云反射理解是错的。

家园 你这已经是在故意误导了

符合韦小宝说谎话的原则,真假掺在一起说,结论完全误导。

除了你这里,谁说过云是温室气体呢?

家园 我在回答楼上渔樵山人河友的一段话

请看他的原话:

你一下儿把我说糊涂了。水蒸汽是温室气体,云不是。

为什么云不是气体是因为云是液态水和固态水的混合体,连气体都不是,更谈不上温室气体了。这就是我的回帖的一个论点。

由于还不是认证会员,不能发主贴,我是抓住一切回帖机会攻击全球变暖大骗局的。

有机会我会写一些完整的揭露IPCC骗局勾当手法的文字。

家园 希望见到系统的文字

云自然不是温室气体,这句话没任何错误。不过云具有温室效应是没错的。云同时具有增温和降温的作用,最终净效果非常复杂,与云的具体状态有很大关系。

从目前你提供的反驳来看,说服力很差,希望能看到有说服力的文字。

家园 这样很好

比起冠以韦小宝这样比喻的好得多了。

家园 那个温室微波炉的确是在故意误导

这类政治笑话,看看可以,就不要拿出来做讨论依据了。

IPCC目前大气能量平衡的示意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