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元欠条比不上实物欠条 谈美元之一 -- hwd99

共:💬2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美元欠条比不上实物欠条 谈美元之一

美元欠条比不上实物欠条 谈美元之一

我们国家的大量财富换成了美元欠条,手里积存23000亿美元,无法使用,还搞出口退税,补贴外国消费者,增加更多美元。一些所谓经济学专家还为此辩护,网上还有众多学过经济学的网民,还为这样的荒谬政策辩护,笔者特此谈谈美元欠条。

所谓实物欠条,就是欠条上标明欠的是一件实物,例如,欠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百斤大米等等,还需要表明欠款人和还帐时间。到了还帐时间,你拿欠条可以要回来不多不少一件实物,决不会减少,也不会欠的是一百斤大米,还回来的是一百斤玉米。

在金本位时期(就是以货币代替金银,货币是以金银为基础)时期,英国1英镑货币上印着这样的话:“我将付给持币者1英镑”。其含意是英国政府付给持币者1英镑(=454克)白银。换句话说,这张纸条是英国政府给持币人的收据或欠条,表明政府欠他1英镑白银。它不仅说明了所欠的物品和数量,还告诉你欠债的是谁,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兑付这张欠条。你愿意持有这张欠条,表明你信任英国政府的欠债承诺。

二战以后,大英帝国衰落,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在美国主导下,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所以1美元等于一张欠1/35盎司黄金的欠条。

在该体系下,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但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

在这个体系下,对美国最有利的是,国际上流行多少美元货币,美国就免费获得了相应数量的财富。由于各国为了参与国际贸易,必须储备国际货币,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国际货币需要量就日益增大,美元作为世界上主要国际货币,美国人免费得到的财富也不断增长。

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在朝鲜越南受挫,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也就是说,美元与黄金之间无关。现在的美元代表美国政府赎回这个美元的一个承诺,用什么赎回?用另外一个美元。所以,美元这个欠条与历史上的实物欠条性质彻底不同,它不管兑现。

1971年以前,各国出口物质财富到美国,换回的美元欠条等于黄金欠条。但是,自从尼克松政府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以后,拿黄金价格做参照,我们可以看到,美元欠条具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性质,欠条上所代表的黄金会随着岁月而不断减少,现在1美元只能换回1/1200盎司黄金了,38年前的美元欠条,现在兑现,能拿回来的财富只有当时3%不到。占欠条97%以上的财富都消失了,消失的财富都被美国人拿走了。

黄金在人们心目中代表了财富,由于黄金本身对人类来说只是一个工具,本身并无使用价值,古代曾发生过一个真实故事,蒙古人将俘虏的阿拉伯最高首领哈里发关进了哈里发的黄金仓库,结果哈里发在他的黄金仓库里饿死了。人们还需要将黄金换成人民所需要的财富,例如,粮食,衣服或房屋等。如果我们拿北京的房屋价格做参照,则情况对手持美元或黄金的老百姓就更不利了:郎咸平举例说,民国初年,1两黄金可以买2亩良田,5两黄金就可以买北京一个四合院。但100年后的今天,1公斤黄金等于25万元人民币,只能买北京四合院的半个厕所。“如果你在100年前没买四合院,而保留5两黄金,那你今天将是一个穷人”。

欠债还钱,似乎天经地义。然而,在这个西方主宰的普世价值时代,古代社会“欠债还钱”,到了现在,债主们所还的已经不是当时欠的债了,看起来一分不少,实际上已经偷偷赖掉了大量债务,这就是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行自由贸易的目的之一:欠债赖帐与免费获得财富。美国推销的西方经济学,将通货膨胀作为经济运行的法宝之一,杜绝人们的质疑,从而为赖帐和掠夺财富提供遮羞布。推销贸易一体化,加大国际贸易,从而让各国心甘情愿拿物质财富送给美国,换回美元欠条,从而被美国悄悄掠夺。

最近朝鲜贬值朝鲜货币,由于朝鲜货币只在国内运行,其他国家老百姓手里并没有朝鲜货币,因此,这种贬值行为与其他国家老百姓无关,只是对国内老百姓财富进行一次重新分配。历史上,美国也干过类似大幅度贬值货币事情,而且一直到现在,都一直在悄悄贬值美元,贬值最严重的一次是1971年8月,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实际是宣布美元贬值。当时1盎司黄金价格为35美元,而到1980年,一盎司黄金的价格增加到800多美元,也就是说,不到10年时间,以黄金价格计算,美元贬值二十多倍。以实物计算,美元贬值可能就更多了。美国贬值美元的结果是,国外持有美元欠条的人被赖帐了,美国免费抢劫了大量财富。

手里积存的美元已经达到2万3千亿,都无法使用,我们为什么还要搞出口退税,补贴外国消费者,贱卖物质财富,换更多美元,使手里的美元日日增加?这样搞下去,我们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兑现不断贬值赖帐的美元欠条?没有,在当前政策下,我们不可能有机会使用美元,我们所使用的美元都是当时拿物质财富换回的,而历史上储备的美元是不可能有机会使用的。而自己的老百姓,85%买不起住房。相反,占美国人口11%的穷人,很多人没有工作,大都有房有车。我们还不断增加出口退税,补贴美国消费者,其意义何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因为我们需要让货币流动起来

首先有一个假设:因为社会保障缺失,所以国人不敢花存款。存款能在生病、失业的时候立即取出来应急。其他的东西要么流动性不足,不能解燃眉之急,比如房子;要么比存款贬值的还要快,比如股票。

例证是降息这个刺激经济的法宝在我国一直效果不佳。

好,现在政府发现,没有办法真正靠内需维持经济运行,就只好依靠进出口。拿美元高价购买原材料,生产出产品再贱卖换回美元,在境外,卖出原材料的企业用卖资源的利润购买中国廉价的工业品。这个循环建立起来了,经济才能不断循环发展。一旦这个体外循环断裂,早就不存在的内循环支持不了国内经济。

结论:高价买原料和贱卖产品,本质是为体外循环支付费用。现在国家的情况,没有外循环就离死不远了。那么付费也就无可奈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