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俺就是不相信有减排的必要,谁来说服一下俺? -- 白鹤

共:💬38 🌺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俺就是不相信有减排的必要,谁来说服一下俺?

按:在商讨给地球降温的哥本哈根会议举行期间,欧洲遭遇特大寒流,数十人冻死;美国遭遇特大暴风雪,奥巴马回国时直升机因雪无法开动,被迫乘汽车回白宫;奥地利、捷克、德国、意大利部分地区创下史上最低温度记录。即使如此,把CO2排放当成一种污染,将减排作为环保事业一部分的热心者们并未因此而减少其热情。

对于减排人士所主张的“地球温度比几十年前有明显的上升”这种说法,我并不质疑。然而对于这种气温上升究竟意味着什么,几十年前的气温是否就是地球正常的气温,这篇初中语文课文值得减排人士读一读。事实上,气候的变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作为世界上延续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留下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为人类的气候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些资料不仅在中国的史料当中,甚至还出现在诗歌和汉字本身之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告诉我们,唐代的四川温度高的足以种植荔枝;河南省的简称“豫”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形象,而现在的河南对大象来说则太冷了;同理还有另一篇课文《勾践灭吴》中“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使我们知道当时的吴越之地有大量的犀牛出没。本文中提到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就是在这些资料的支持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FLY]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两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FLY]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白夜 柏生

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他研究物候的目的,是要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服务。

他来到北海岸边,细心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他都作了翔实的记录。遇到工作紧张或者外出,就让他爱人帮着留心燕子什么时候飞来,也让他女儿帮着观察北海的冰什么时候初融,还让邻居的孩子向他报告哪天杏花开了第一朵。

每天早晨一起来,他就把那支放在白铜套子里的钢笔式的温度表拿到院子里放好,然后做早操。做完早操,又把温度表拿进屋里,记录量得的气温。这支温度表,他经常插在外衣左边的小口袋里。长久地插来插去,小口袋的盖布总是先磨坏了。这样,做衣服的时候,他爱人就请成衣工人多做一片小口袋盖布,留着拆换。

经过多年的观察,他积累了丰富的物候记录,绘制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的曲线图。这幅图表明了1950-1972年的23年中北京春季物候变化的迟早顺序,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义的曲线图。

为了使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竺可桢并不限于在北海观察。他在70多岁的时候,还换上耐磨的网球鞋,到野外去工作。去时总带着那钢笔式的温度表,还带着罗盘、高度表和照相机。这是他的随身四宝。每到一处,总是先拿出罗盘定方向,接着用高度表测量海拔,用温度表测量气温,再用照相机把一些景观照下来,作为科学研究的资料。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他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这篇学术论文,综合地分析了光、温度和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还有很大潜力,指出发挥这些潜力应采取的若干途径,给气候工作和农业生产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1964年2月6日,温度1℃-4.4℃,气压764毫米,地上积雪半寸。”竺可桢用红笔写了一段日记。这天下午1点半钟,他应邀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他走进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笑容满面,同他握手。他在毛主席床前的椅子上坐下,正要问好,毛主席先说话了。毛主席说,看到他写的《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就想到农业八字宪法管地不管天;除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以外,还可以加上“光”和“气”两个字。

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谈起太阳光怎样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的问题说,光辛辛苦苦地工作,不充分利用它,可惜。竺可桢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研究的经过和结果。一会儿,李四光和钱学森两位科学家也应邀先后来到。屋里的气氛更加活跃了。毛主席同3位科学家广泛地谈到地球形成和生物进化,地质时代和历史时代的气候变迁,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正电子和负电子的辩证法等等问题。3位科学家用心聆听毛主席的话,得到新的启示。座间谈笑风生,不觉已是暮色苍茫。临别时,毛主席对大家说,还有什么著作,送给他看看。第二天,竺可桢写了一封工工整整的信,把《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和《物候学》两本书送给毛主席。

“自由王国”没有止境,科学家的探索也不会停步。70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他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部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推重。它的价值在于充分掌握历史上气候变迁情况,古为今用,对气候的长期预报很有好处。竺可桢在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新的成就,为祖国博得新的荣誉。

1973年5月27日,已是燕子归来、布谷鸟报到的时候。这天最高气温已达27度。下午5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美国科学家代表团,竺可桢也参加了。周总理亲切地告诉他:“你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我看到了。你还可以对世界气候变迁作些通俗的解释。”临别时,又对他说:“现在到21世纪还有1/4时间,郭老还有19年才100岁,你还有17年才100岁,章士钊写书写到92岁。你还可以写出不少书来。”

竺可桢深受感动,向周总理含笑致意。他想,我也写到92岁吧!然而,他的身体渐渐不好了。他仍然关心气候的变化。他在这一年12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苏联气候界又在宣传地球变冷的消息,说列宁格勒近年比1940年左右低1℃。我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早已指出,这类1℃上下的变迁,过去5000年中极为普通,算不了地球变冷的证据。”他还用红笔在这段话前面写下“杞人忧天”4个字作为标题。这可以说是他的最后的著作。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当时他已经不能到室外亲自观测温度,这是依照气象局的报告记录的,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这位卓越的科学家,一直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他留下了人民需要的科学遗产。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家园 大胖子沙发
家园 湖南提前一个多月进入冬季

从十一月初开始,气温经常降到10度以下,这是近二十年来罕见的。

家园 同意你的看法,

俺湖南这些年来,气候变化的确很大!当冷的时候不冷,不当冷的时候又太冷了,用句湖南话形容:像得了打摆子的病一样,找冷热不到了!

家园 不是变冷变暖,而是冷暖无常

今年2月12日,武汉气温达到30度,随后进入连绵的阴雨天气,一直持续到3月7日。

而今年夏天,也是最难熬的一次:我日记里记录到共七波高温天气(自定义,以晚上不开空调睡不成觉为原则,一般室温超过35度才开),最短四天,最长的长达16天——从7月6日一直持续到22日日全食!

家园 这种所谓“主流”科学是为政治正确服务的
家园 这种所谓“主流”科学是为政治正确服务的
家园 简单说说好了,

很早以前水泥生产有种湿法生产工艺,粉尘少,但能耗高,现在那些生产线都改成干法了(当然现在的干法生产,粉尘也很少)能耗下降了不少。能耗下降有什么作用——节约成本,产品有竞争力。如此而已。

如果发达国家愿意帮我们改进工艺,愿意做技术转移,哪怕不是无偿的,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这是产业升级,工艺改进的一个好机会啊。

有些东西也就是换个说法,比如说你家的灯泡,一样的支数、价钱,但功率从80W变到10W,你有什么理由不用呢?看着自己电费帐单减少的同时,无论需要不需要一顶绿色环保的帽子都是无关紧要的。

中国本身就有十几亿人,如果真的要搞社会主义,要共同富裕,过上像美国人一样的生活,很重要一点,算一下现有总的资源和人均能耗,就知道是不可能。那么共同富裕只能是一个谎言吗?就此来说,欧洲、日本的那些新鲜科技对于中共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为什么不翻脸,为什么要讲规则,原因大致如此。

目前水是很浑,但再浑也要保持住哪怕一点常识吧?

家园 减排还是必要滴。

  地球变暖我也不相信,但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减少污染、为后代多留点化工原料还是有必要滴。

  但不能用抑制经济发展的办法来减排。

家园 支持,我也很怀疑。
家园 还是有必要的。。。

大量的温室气体 ,主要是CO2的排放,改变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比例,那个是确定的。

这个过程短期内没到导致大灾难的程度,但是从长期来看,一旦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也就是无法解决的时候。

有必要是有必要,就看怎么整了。。。

家园 减排会不会是西方限制中国或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阴谋
家园 先捉个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是四川渡口地区,由于地形原因,那里一直是属于亚热带气候,现在也产荔枝。

家园 有什么能证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高是造成冷暖无常的原因么

假如这些根本没人家CO2什么事呢。比如说有种新的技术,能降低能耗,能减少污染,但是要多排CO2,那么还做不做呢?

家园 减排清污还是要的,对我们老百姓的健康有好处嘛!

CO2跟大气温度的上升有没有、有多大关系,这是欧美要设立碳金融、碳关税的关键因素。我们现在之所以处于守势,是因为我们的经济结构主要是进口原料和技术,出口加工品。一旦我们自己减排清污的技术发展起来了,经济不再主要依赖于出口加工,不怕碳关税的要挟,我们就能够更强硬了。

前两天,河里还有人提到,气温下降对农作物的影响不仅是在人类的衣食住行,而且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是在气温比较低的小冰期,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都有关呢。

给你的文章加一张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绘图:任成英

从南北朝至今的中国气温变化

2009-11-23

来源:中国天气网

历史时期的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非常丰富的中国历史文献为研究我国古代气候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专家学者们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摄氏度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3摄氏度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这种气候变迁是全世界性的。气候变冷时先从太平洋西岸开始,由日本、中国东部逐渐向西移到西欧。温度回升时则自西向东行。充分认识历史上气候的变迁情况并掌握其规律,“古为今用”,对气候的长期预报是有所补益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