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厉以宁:资产泡沫是一定要破的 房屋贷款危机将出现 -- wolfgan

共:💬108 🌺8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问题是他明明是迷信股份

厉股份, 吴市场

推而广之, 他这里讲的还是政府不该管的少管, 着重点并不在"培育市场体系"之类的话.

家园 现实中确实政府有些东西不该管的还在管。

譬如说那个工商行政管理,我就不知道除了收费干了什么事。政府现在在很多场合下是能收钱的就要管,不能收钱的就不管,而不是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判断管与不管。

家园 让我们见识一下某人的高论。

http://news.163.com/10/0119/04/5TC7GAV80001124J.html

大洋网-广州日报1月19日报道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昨日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说,房价高涨带来了社会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但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

姚景源说,我国在短时间内抑制住经济下行趋势,并在金融危机中率先企稳回升,不是经济学家所猜测的“W”形或“L”形而是“V”形。

姚景源说,很多人担忧单靠汽车和房地产两个产业来拉动经济不可持续。而他认为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不但不能动摇还要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们关联度高。“汽车关联100多个行业;房地产上游可以拉动钢铁、水泥,还可以一直拉动到家用电器,甚至纺织业也被它拉动了。家里新买一个房子,要换一个电视,窗帘也要换新的。”

据说这位现在比厉以宁要受重用多了。

家园 再来看看两种不同的意见。

钟伟:房地产未绑架中国经济 《蜗居》扭曲现实胡说八道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fangjiapaomo/house/20100119/1726597.shtml

到现在为止,除了拆迁征地存在着争议以外,我们还不能看出房地产真正损害了谁的利益。

吴晓灵:人为托起房地产泡沫 将走美国日本老路

http://news.eefoo.com/zt/ptlz/200810/20-1071140.html

“如果我们现在不愿让房地产泡沫缓慢破灭,而是人为托起它(房价),那麽日本失去的十年、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

中国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财经》杂志举办的论坛上称,中国存在房地产泡沫,目前房价(专题)下调是房地产泡沫的缓慢破灭过程,不应该人为托起。“如果我们现在不愿让房地产泡沫缓慢破灭,而是人为托起它(房价),那麽日本失去的十年、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

目前,中国房价的回调及部分城市出现的断供现象亦引发市场是否救市的讨论,因房地产市场是中国支柱产业。官方最新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7月下降0.1%,同比涨幅比7月低1.7个百分点。

而在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致使日本经济十多年来一蹶不振。而此次由美国“两房事件”引发的次贷危机亦将华尔街圈入金融风暴中。

家园 钟伟啊

以KFS的代言人闻名,不过这次他说的至少有部分是对的

举个例子,大家普遍认为2009年房价上涨过快,也正是这一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大概8亿平方米,平均套型面积大概100平方米/套,大约是800万套,我估计现房大概占1/3,大约是260万套,与此同时城市新增的大约1500万人,假定这1500万人全都是三口之家,他们在城市需要新的500万套住房,而现房只有260万套(期房到现在还住不了)。远不能满足城市新增人口的住房需要。

此外,目前全国120-150亿平方米的住宅中,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建成年代早于1995年,也需要买房,所以房价上涨过快首先是供求矛盾突出。

其次,《蜗居》试图反映民众生活的可怜,这是胡说八道。现阶段,包括城市大多数的原住民、中高收入阶层,都是有房的。

在城市化进程中,住房困难的主要是城市的新增人口,也就是从农村进入城市以及在城市留下来的大学生,他们的住房才是困难的。

在《蜗居》当中,恰恰表现的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想在大城市的核心地带居住。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不工作10年8年,靠什么去拥有自己的房子?任何一个大学生,在刚毕业阶段,若不依靠外界条件,根本不可能得到城市核心地段的商品房

这两处还真没说错

家园 不知道这类人睁眼说瞎话是受了上层的指使还是被利益集团拖下

总之脸皮很厚,良心没了

家园 经济利益导向造成的

无利不起早,雁过拔毛

家园 强哥貌似厉的学生?
家园 你这不是让他们当阿Q吗,他们吃不着葡萄就让他们认葡萄酸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城市比农村好,你去数数城市能方便使用的公共资源而农村无法享受或者降低几个层次享受的东西就明白了。你一笔带过的社保和教育这两样意味着什么你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太肤浅了。社保意味着养老,教育意味着下一代。古语讲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儿子混的不好能好好养你的老?不要给我讲精神层面的幸福感,物质基础是最不能忽视的,离开经济基础谈什么和谐都是屁话,忽悠。

家园 人活着还真累

虽然是城市户口,可是因为不在本地,养老教育一样没着落。现在也想开了,人想那么远干什么,活那么大干什么,老到路都走不动了还赖着一样是浪费粮食,不如嘎嘣一下死了干脆,如果能轰轰烈烈些更好。

家园 没有人说不需要建房、买房,而是不需要“港式炒房”-

钟伟-KFS的代言人:

此外,目前全国120-150亿平方米的住宅中,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建成年代早于1995年,也需要买房,所以房价上涨过快首先是供求矛盾突出。

香港当年炒房不就是“供求矛盾突出”吗?结果是什么?现在香港已经被高房价捆的死死的;谁都明白:如果不是大陆还在翘着那个杠杆,香港早就下沉,被水淹了。

家园 和姚总经济师一比,老厉就明显跟不上形势了。
家园 呵呵,中国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太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意识太浓,其实管理比较费心.全民享乐,无忧无虑不是更好吗.统治者希望你做的往往就是你被驯服的途径.

家园 对于私企的小白领,他们能享受到什么社保和教育资源?

城市肯定比农村好,但是要适应,说难听点,就是要有能力呆下去才行。我反对为了留在城市而不惜任何代价,那样不值得--北京上海也比中国别的城市好,总不能都要去北京上海吧?那么多北漂,海漂,真正混出头的有多大比例?

社保不好说,现在拿退休金的,都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的。私企的员工现在交社保这个钱了,但是真到他们退休,不见得会怎样--十年前国企的退休/下岗工人,享受到多少好处?

再说教育,我看同事几乎都是花钱去找个好学校解读--而不是就近,这和农民工的子女没什么区别。再好的城市,优质资源也是少数,大家都去抢,身边的资源都看不上,这和没有区别大么?

多说一句,我家是农村户口【小县城】,有宅基地,自己盖的房子感觉很好。如果不是现在的工作很稳定,我还想回老家呢--收入不高,又不够稳定,如果一定要留在城市,代价太高

结论就是一句话:尤其是现在的房价太高,要么收入很高,要么很稳定,否则在城市也享受不到什么社保和教育资源--我觉得绝大部分农民工都属于这种情况

家园 但大家在搏希望阿,国家也不没颁布

劝诫农民工留在城市的文件,而是弄了好多似是而非的享受同等待遇啦,买房入户啦等等东西.人的理性不是常态,不然传销组织怎么能吸纳那么多人呢?不能因为种种困难就对人们追求幸福的诉求及行动,哪怕有时候并不理智.什么叫为了留在城市不惜任何代价?现实情况是他们中的相当部分除了买房这一项以外,房租,水电煤气,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等这些以当前收入水平是能够支撑一个基本条件的,并不是他们一点经济能力也没有,也绝不是赖在城市混吃等被天堂接纳.有困难要解决困难,而不是你说的这种退缩心态,谁一辈子就必须是城里人,谁一辈子就必须是农民?说到底还是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有些人付出的多,得到的却很少,还处处受排斥.要是县城阿,农村阿个方面比大城市差不太多的话,去的自然不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