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八卦中国金融组织(续)——商业银行(3) -- 上古神兵

共:💬37 🌺2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八卦中国金融组织(续)——商业银行(3)

接上文上古神兵:【原创】八卦中国金融——商业银行(2)

说到这么大的窟窿,难免就要说起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内部)的犯罪问题。我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没有那么大的视野,但可以说说我知道的一个案子,大家可以自己琢磨一下窟窿里边有多深的臭水。

这是某个银行基层储蓄所在90年代初的案子,那时候好多网点还没有计算机联网,甚至相当部分存单还是手工填写,即使联网了,也因为网络刚刚运行,有不少程序上的漏洞。这就给了一部分人可趁之机。这个储蓄所的主任利用自己值柜台的时候,遇到存款期限长的客户来存钱(那个时候人民群众就认储蓄,消息闭塞一点连国库券都不信任,所以很多都是存定期,三年五年是一般,七年八年不罕见),就只把客户联给客户,其他的单据作废,电脑的记录作废删除。这种作案手段其实是很低劣的,因为银行的单据什么的是要定期审核的,但不知为什么这家伙搞了将近两年,(具体犯罪手法行里没描述,一是丢人,二是肯定有人玩忽职守),弄了不到100万,还是因为有人要提前取款露馅了,他就跑了(至今不知所踪,说句没原则的话,太不值了)。而银行呢,甚至连案都没报(报案估计这小子就被逮住了,但还得有其他人进去),只要是这家伙涉及的存款,取一笔,登记一笔,注销一笔,慢慢消化呢。

窟窿归窟窿,到2008年,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三家都已经上市,这1.4万亿中的部分已成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包袱,实际上是由纳税人买单了,至于这些不良资产的最终去向将在资产管理公司那篇再说。目前农行也要上市,银行有限公司的牌子已经挂出来了,但估计上市的进程不会很快,怎么也得2年以后了吧!

除了不良资产,银行改制和其他企业改制有个共同之处就是人的处理,仅中国银行在2004年就分流了7万人,中行还是四大行中员工最少的。怎么分流呢?中国银行某省分行是这么干的。

“对73个存款余额低、亏损的机构网点,实行撤、并、迁。年内已撤销16个储蓄机构,富余人员分流到其他业务一线或充当外勤人员。”这是该行年终报告中的一段话,实际是怎么操作的呢?省中行在周一开门前,派出大批钦差大臣到要关闭的网点(大部分是不发达地区),堵在大门口,宣布该网点撤销,人员实行分流。所有员工根据年龄、工龄划线,或直接提前退休或买断工龄,反正就是不要你了,给你点儿钱,爱哪哪去吧!你还别说,保密工作做的真好,事发前,居然连该网点负责人都没得到丁点风声。宣布完,直接将大门封了,等待清算组来对账清算。也就是说,这些银行职员们过了一个周末,就再也进不了他们服务多年的银行大门了。这么突然,据说是为了防止银行的账目和资金安全。工作了多年却被当贼防着,你说这帮人窝火不。更窝火的是,那些划的线经常被某些人以种种原因突破,最后下岗的就是些没过硬关系的老实人;而且不少把所在网点干的一塌糊涂的行长主任们换个地方继续干。所以距离该省分行一街之隔的我就看到百十号人在那示威呢,哦,咱们国家这叫上访。

这种情景不止中行有,各行都有。网上有不少关于对工行员工在工总行示威发表的评论,其中颇有些受过银行衙门气的网友刻薄的评论,并认为他们比起当年工矿企业的下岗职工应该知足了。但说实在的,好歹我也在工行系统干过,兔死狐悲——这些被买断工龄下岗的员工也是很可怜的,尤其是那些在银行柜台后面数了十几年钱的老柜员们,四十几岁的他们,子女要就学,老人要赡养。可他们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他们除了银行柜台的工作,什么其他的技能都没有,他们唯一拿手的就是点那些不属于他们的钞票。

好了,离题有点远了。

上市还有个问题,这即是上市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上市的目的之一,那就是核心资本充足率。所谓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就是到底有多少钱是银行自己的,而不是老百姓的存款和这些存款吹出来的肥皂泡。根据国际标准,也就是《巴塞尔协议》规定,必须超过8%。好像不多,可对比下这几个行的资产规模,你就知道这笔钱的数目有多可怕了——工商银行目前的资产总额为11万亿。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发钞票?一下增发几千亿的钞票是会通货膨胀的。更何况发给谁啊?

这个问题的解决直到今天仍很有争议。解决办法之一是成立了汇金公司,汇金公司的本钱来自财政部,然后又跟人民银行借的外汇储备。你说汇金公司算是个啥?为了解决法律的程序问题(实际还是没解决利索),转了这么多圈,可看着还是那么别扭,无他,再转圈还是老百姓的钱在里边。

解决办法之二是招外鬼——引入国外投资者,比如建行找的是美洲银行(Bank-America Corporation ,全称是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现在叫美国银行了),中行找的是头上插羽毛的(瑞银)和穿花格裙子的(苏格兰皇家银行)。由此引发了国有银行是否贱卖的争论。

原主贴上古神兵:【原创】我也来科普—中国金融组织

通宝推:小豆豆,西伊,
家园 沙发

您老还想这坑哪

沙发
家园 其实是早写好了,不知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呵呵

不过当初没发,也是因为觉得写的不怎么样,拿不出手,不过这回既然找到了,就厚着脸皮发了,等大家用砖头砸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出来找两块继续填。

家园 我有个亲戚在工行, 也曾面临下岗

后来总算挺过去了.

现在下岗的好处是亲戚朋友都有了点钱, 饿不死也穷不死. 坏处也是这个, 在"盛世"中失业, 落差太大, 心理很难平衡.

改革这么多年, 能出奔的恐怕早就走了, 剩下的也确实没什么好办法.

家园 下篇别让河友们等这么久了

期待您的大作

家园 既然他老人家想起填坑了,还是要表扬地。
家园 【讨论】

谢谢LZ了,学了和知道了不少东西

家园 猛回头,上一贴是2008年,现在已经是2010年了!

您老也创了西西河的记录了

家园 【原创】八卦中国金融组织——商业银行(4)不是银行的银行

在我看来,贱不贱卖只是相对而言,对于中国这么个畸形赌场似的股市和中国如此规模的市场容量来说,的确是贱卖了;但对于这几家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来说,就很难说了。

不管贱卖与否,好在我们还有好多银行可以卖,可以吸取教训嘛!大块头的农行还没卖(农行的事和那几大行差不多,就不多聊了),好多个地方商业银行还没卖呢!没有“贱卖”烦恼的是俗称“股份制银行”的那一帮——交通、中信、招商、光大、兴业、华夏、浦发、民生、深发展等等,这些银行除了交行算是正统国字号的出身,其他的身份背景那可算是五花八门。中信、光大、招商这三家银行的后台是香港四大中资公司的三巨头——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招商局集团,隐隐约约浮现的是前国家副主席,前国家主席的大舅子和二代领导核心的左膀右臂。兴业原名叫福建兴业,以前是一家名叫福兴的财务公司,听这名是不是以为是香港的高利贷?差远了,人家翻过牌子来,就是福建省建设银行(这个百度里写的详细,我就不说了);华夏银的主子是如今搬到曹妃甸的首钢;民生则是工商联的手笔;浦发是应时应运而生,占尽天时地利;深发展历史虽早,底子却最差——农村信用社,所以至今仍然最弱。没上市的暂且不表。

既然已经说到第四回了,那也得给商业银行正个名了。在中国,商业银行是个独特的概念,不是名字叫银行就是商业银行,除了银行的概念外,还要狭义地限制为,按照公司法要求组建或改制,并按照商业化原则,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银行。这样就把两大块给划了出去,一是政策性银行,二是合作银行。

其实目前几乎所有地方银行的前身都是合作银行,比如我所在城市的某某银行以前叫某某市商业银行,再以前那叫某某市城市信用社(联社)。所以地方商业银行的出身和遭遇与四大国有银行是完全不同的,从表面看可比之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或佛陀的法、报、应三身。

地方商业银行的法身即是他的前身,城市信用合作社。但和我佛如来的理法聚而为法身正相反,它是个无理(道理)无法(无依据和约束,没办法)的家伙。

这是因为城市合作信用社实际上是比着农村合作信用社的思路搞的四不像。首先,城市信用合作社是有股东的,基本是本地企业,但它却不是股份制(有限责任)企业,而是类似当年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东基本上是摆设,说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可每家信用社都有上级主管单位,业务上一般是建行,行政上则是地方经贸主管部门。其次,城市信用社成立的初衷是解决城市里集体企业和后来的个体工商户的结算和资金需要,但我们知道,在当年的中国,中小企业的资金规模很小,票据结算除非强制,一直不怎么流行,而由于信用社的规模有限,经营范围有限,甚至不能签发超出本市结算范围的银行承兑汇票,即使是支票和汇票,在人民银行结算时也低人一等——那个慢啊!

所谓功德法聚而应身,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城市信用合作社(联社)摇身一变,成了城市商业银行。但和法身一样,功德法这三样,它一样也不粘。不说全部也是大多数,城市信用合作社基本上都把自己干成大窟窿,直至干“黄”,功从何来?勉强可以从政府工作报告的“悼词”部分找到一点——“为解决本市企业的资金困难,为本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还用说“德”吗?

大多数地方政府的领导都明白一个真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从哪来?钱在银行里,四大行根子在中央,动不得;股份制银行是过路财神,逼急要走人;只有自己家的银行最可靠,所以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是不遗余力,但自己家没钱怎么办?上市!圈全国股民的钱,这不动点脑筋和血本是不行的,这就叫“智法聚而为报身”。北京和宁波率先修成正果。

还远不能修成正果是另一个挂上银行牌子的非银行(严格意义上的现代银行)机构——农村信用社。哦,现在大部分叫农村合作银行了。农村信用社不同于所有的金融机构,因为它早,早在建国初就有了,不幸的是,它不仅早产,而且严重营养不良。如果说别的风雨,大家都共同走过,但被强暴,这就是农村信用社的独家经历了。不仅被强暴,而且还两次。农村信用社从法律上说,是个人信用互助合作的独立个体。但这种互助的金融形式很显然是与公有制的精神不符的,于是农信社很快沦为人民公社的小金库,此为第一次强暴,尽管如此,本乡本土的性质和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可虽然不太好,但也损失不大,要知道那时候都被鼓励存到人民银行,而且不要利息哩;第二次就不是那么幸运了,人民银行和农行离婚分家,人民银行把所有的农村营业部都分给了农行,把农信社也作为财政的一部分划给了农行,但毕竟农信社是独立个体(那钱从根本性质来说是当地农民的集资款,也叫股金),所以是与农行一套人员、分账经营,也就是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农信社就这样被农行当家当到96年,又被农行始乱终弃,农行自己的业务还搞不明白呢,更何况是代管的业务,责任心可想而知,这下农信社是彻底被搞惨了——留下的烂摊子都归农信社自己收拾。要说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虽然大,但还基本上有个数,而农信社呢?一、不是什么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机构,更非一个系统的整体——每个县甚至每个乡都是独立的实体,业务统计审计和稽核非常麻烦;二、中国的小农经济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落后造成业务本身又十分零散,债务索偿成本非常高;三、地处偏远农村,它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也都非常低。有这三点,再有这两次折腾,它的窟窿之大甚至没有人能够彻底统计,只能估计。

所以农信社尽管纷纷挂出银行的牌子了,但只要没人愿意为历史买单,要把“合作”这两字去掉,像深发展那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日子还长着呢!

家园 又沙了个发。
家园 您老终于想回来填空了,花
家园 有些城市的农村合作银行叫农村商业银行

比如北京和上海。

家园 先花后看
家园 【讨论】

花一个,知道了银行的前生,谢谢

家园 两年前本地农信社变身后

以招股的方式大量向私人募集资金,盛传若干年后可以上市云云,身边不少公务员朋友都入了股,现在想来这农信社是以毒攻毒呀,窟窿小了是自己的错,窟窿大了是爹娘的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