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制药行业和世界制药行业一点事实 -- 花老乔

共:💬18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台湾中药产业也不行,不知道什么原因!

中药产业发展可能不太好做!

可能做品牌胜过作药.

家园 摇曳

我留意制药业很久了,总的印象是很不乐观。

制药行业研发很重要,是药厂的生命之源。国内药厂可以说没有研发。原因很多,我主要分析我认为根本的问题。

一,基础科学能力不强,比如化学,生物学等;

二,应用科学脱节,不能有效的把基础科学和实践相结合;

三,疾病研究做得很是不够。实验室软硬件实力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以及多学科基础研究跟不上;

四,缺乏学术带头人,那种权威性的。这些人不仅有很深的学问,而且,可以预见并引领发展的方向;

五,资金匮乏。可以说国企没资金实力在研发上和别人竞争。 国外大药厂:首席科学家百万年薪,最先进的实验室,外加股权;数千人的研发队伍;如果开发不出新药,可以花数亿美元去买。国内药厂如果不能另辟蹊径,前途堪忧。国家的政策性补贴我不是很清楚。

六,国内科研基础不扎实。包括:严谨的理论和操作系统,良好的科研风气,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等;

七,行业秩序很乱,恶性竞争屡禁不止,假劣药充斥市场。这种环境下,有心做好的企业反而失去了竞争优势;

八,行业准入标准低,且监管不言。这造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九,国内的整个健康保健系统有待完善。不仅要保证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而且要有助于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一味的要求低价不是解决之道。

暂列了九个问题。

解决的方法有哪些呢?由这几年的医药市场变化,我发现国家有些举措。

首先是市场化,不仅药的市场,还有医。现在的情况大家也耳闻目睹了,不是很理想。

其次,引进外资和外企。先合资,后独资。希望外企可以拉动国内的医药企业,不仅在管理和运作方面,尤其在研发上。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国企的整体实力提高了多少呢?有几个药进入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了?再看看外企,八大药厂把高端市场瓜分,坐等中国医药市场变大、成熟,把“知识产权”守的滴水不漏,就算过了期,还可以享受远高于国内产品的价格,(虽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仿制品,但较高的利润空间留给他们很多优势)。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一样,可能会引领下一轮产业革命。它面对的问题是投入大,产出低。而且“知识产权”也是核心。胜出者我认为是美国,不会有太大的意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雄厚的基础上的。希望中国不要被拉得太远。

我一直认为医药是战略物质,和飞机导弹一样,落后就会被人欺负。我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敌人研发了基因武器,我们没有,后果将不堪设想。

希望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如何改善目前的医药状况出谋划策。

家园 好文,花花老乔!

国内的生物科技公司不是没有,搞出来的冬冬也挺有意思,但是遗憾的是这帮人对风投的概念太差了。曾经和国内的一个公司谈过,很多这边的习惯性做法,国内都接受不了,简直就是要把风投当成银行贷款那样来做,他们才能接受 - 这样的话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合作的,要知道这也的确是个高风险而且是开发时间很长的行业,一般的风投还不敢碰, 技术性还很强,国内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有这样的资金来源,一般国内的有钱人,一看你只有无形的技术他还不懂,有形的资产几乎是零,看都不会看你一眼;所以他们的日子还真难过。搞新药,很多人以为就是个技术问题,实际上更紧缺的是钱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融资,也是不可能干出来的。国外的新药开发,也是拿钱堆出来的,哪个企业都是一大堆博士,光人工就不得了。要明白一点:国际水平,不仅仅是国际的技术水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