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答某妹妹的问题 -- MRandson

共:💬69 🌺3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回答某妹妹的问题

我今年24岁,2007年毕业于一所211大学文科,在企业中工作了一年半,机缘巧合在09年3月来到了一家房地产相关的事业单位工作,一直任文秘一职,属于编外人员。对于下一步发展,我的分析如下:

一是继续留在这里。这里的情况跟您说的类似,基本就是实行的世袭制,还得是有实权的人才能为自己的儿女谋到编制。因此,这份工作在现阶段对我来说,能学到一些官场礼仪和为人处事,且家里强烈要求我留在这里。但作为编外人员,这里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在这里工作处处要看人脸色,却没有真正的机会锻炼能力、操作项目,这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至多只能做过渡,做久了易生惰性、降低竞争力、消磨掉青春。

二是考公务员。优势的一面是,我在未经复习的情况,这次国考的成绩是109分,未进面试线,离我报的中央直属差了7分,离另一个当时备选的省级职位面试录取线差2分;劣势是我没有关系,长相普通不算美女,虽然在机关工作一年学会了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事,但在待人接物仍然不够主动。我现在正准备参加4月的省考。您能帮我分析分析,我这种情况考公务员机会大不大吗?

三是趁早离开,我原来在企业中,一直是被上级认为很有潜力和能力的,如果回到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我能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如果侥幸赢了,那是最好的结果;不幸输了,我也能更了解自己,有多大盘子装多少菜,我也服气~

我现在的做法是先继续做好手中的工作,它本身与考公务员相辅相成,然后争取在今年能考上公务员。我担心的是,如果两次三番都考不上公务员,而我在事业单位呆久了也丧失了竞争力,连企业也进不了。

现诚信向您求教,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

其实目前你的工作的前途你自己也看得很清楚了,无须我多言。

企业也未必公平,这个你也应该清楚。而且现在经济萧条,你回企业是否还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再者,现在这些年轻人一旦积累够足够的经验,迟早会顶替下目前这些中高薪的“成功人士”。毕业生的杯具会一代代向后延伸。

家长不让你随便换工作,很有道理。你自己选择骑驴找马,这样很稳当。

家里如果能花钱为你买个编制,也是很好的选择。别舍不得花钱,有正式编制的和没有正式编制的待遇上必定会不一样。离体制越近,你越不容易吃亏。

既然你有考公务员的念头,建议你先复习,另一面家里也要积极运动。报哪个单位不是看这个单位如何,而是看和你家的关系如何。

另外,我向推荐你一个更好的选择。

高级官员,部级、副部级、正厅级,在职的,刚退下来的,不少人都带研究生。人民银行、财政部、外交部若干领导都是博导,有些是硕导。其他部也有很多。我建议你打听一下,考中这些人的学生的机会比公务员的机会多得多。每年这样的机会究竟有多少,没人统计过,我估计在一千到五千之间。中央部委每年留给“寒门”的机会不会超过这个数。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也是一种关系,而且是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尊孔,师父师父,师生关系不是一般的关系能比的。他们日理万机,你不要指望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重要的是建立关系。

对你来讲,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势比登天。对他们来讲,吹口气的事情。有他们罩着你的前途必没有根基的公务员好得多。即使他们退下去,影响也能延续很多年。

还有些老师,虽然自己不是很牛,但是自己的弟子中有很牛的人。我的师爷,虽然学术很牛,但是年事已高,已经阅读很困难了,但是他桃李满天下,好几个副部级、十几个厅级。这样的老师的研究生,也值得你报考。将来老师推荐一下,去投靠师兄、师姐。

我知道某美女在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不顺利,后来考了自己顶头上司的博士,在职三年,现在已经毕业。

某男,在民办大学教师,后来考了某副部长的博士,现在直接进了某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总部。

某男,硕士是某大学校长的学生。毕业的时候,这位校长调任副市长,他直接给校长当秘书去了。现在十多年了,已经是副厅了。

某高校,毕业生分配困难,校长直接找了某得意门生,这个门生在某省作财政厅长。该省正成立省属银行,这个门生把自己的几十名没有着落的师弟都弄过去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考博士和硕士,比公务员的门槛高得多,所以相对普通人家的聪明孩子机会也多得多。

知识改变命运很难,关系能改变。用知识建立关系,也是一种成功的手段。考研究生不是去学什么知识,而是建立关系的一种手段。当然,知识也要学,不然站不住脚。

通宝推:小乌龙,五陵年少,逍遥探花,风中笑,Levelworm,
家园 补充两个例子

某男,朝鲜族,8年前211毕业,在三星短暂工作过,当时的工资大约2000。按照当时的标准不低。但是,母亲有病,觉得没有前途。当时得到消息,日本资助中国留学生,于是出国留学。进入筑波大学,读硕士。毕业后进入第一劝业银行,现在工作3、4年了,被派驻回中国,年薪50万。给父母买了房子。

某女,毕业后工作不理想,出国留学,学校很好,成绩优异。毕业后搞it。两年前,年薪接近40万。目前在海外,收入不清楚。

对一般人家的孩子来讲,出国留学也是一条路。不过,一定要选名校,不要心疼花钱。选一些考试成绩在计算方面比较多,论述少的专业。如果你语言超强,另当别论。

如果我是老板,我为什么要高薪雇佣你呢?第一个可能,你能力出众,高薪雇佣你,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利润;第二个可能,我人傻钱多。

第一个可能,需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且你要能力出众。去国外名校深造,然后进入外资大公司,基本属于这条路。

第二个可能,我是体制内的管理者,你是我的人。我的收益与你的能力没有直接关系。你的待遇取决你和我的关系的远近。

不能发挥特长,做高中毕业就能做的普通文员,不会有很高的待遇。想提高自己的待遇,就要向体制靠拢。如果不能钻进体制,那么去国外发展相对公平一些。

家园 您讲得可能是事实,但是让人看得心寒.

去国外发展的话,语言能力(口语能力)一定要强,这甚至于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另外,考试成绩非常不重要,工作能力才是关键。

家园 兄弟,你这是职业指导还是吓唬群众啊?

给群众做职业指导,我跟你的思路很不同。

你这么分析,会让人觉得很悲凉无助滴~

我更多的是从个人的发展来分析的,实事证明,这总是让人充满希望的,所以,我看到的,也基本是一片光明。

对于可教导的小青年,我一般是鼓励他们先用三年时间去尝试,去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主要是看到自己的兴趣点,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准确的做事思路……主要是完成学校教育所缺乏的一部分内容:社会适应能力。

然后,在前五年,一定要明确职业定位,要找准自己的行业轨道。

一般工作5年的时侯,会有一个转型期,也基本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的职业指导,就是领导和管理能力的提炼啦~~

尽管你看到的也是实事,但是与其说用来指导小青年,还不如说用来打击小青年所特有的激情和期待。多数时侯,这种20岁出头时侯的激情和期待,是很珍贵的,值得鼓励的,因为这会带来不可思议的积极作用。不然,若从一开始就夹着尾巴做人,人生,太压抑了,积累到一定时侯,会受不了的。

个人尽管很渺小,但无论如何,最终还是个人的行为决定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定位的。所以,尽量不要拿统计学的数据和主流中的个案们来为难自己。

可能我是一直太尊重自己的个性一直太任性了,所以,在这方面也是如此,也可能跟我在职业生涯中一直比较幸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该来的都会自动出现自动送上门的,而且从不用送礼花钱走后门潜规则出卖人品等在我看来是不入流的路数)有关系吧。所以对此我也只能坚持:只要尊重内心,找对方向,做对的事,就会心想事成。真的,俺看到的人,多数如此。怀疑你真是住在月亮的那一面啊~不如偶尔搬到这一面来旅游旅游~~~现在东北是冰天雪地寒冬腊月,而南方,已经是春暖花开了~

家园 这就让你寒心了?神经太脆弱了

我知道的某位老师,在任期上出了点事情,经济问题说不太清楚。当时双规了,结果一个弟子也不和他家人联系了。后来查明白了,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他夫人的说法,这些弟子只是不联系了,还没划清界限……。打一个电话,问问师母需要什么,能把你也抓起来啊?

师父迟早会退休,退休以后,影响力会逐渐消失。自己有师父的提拔,会不断向上走。迟早有一天,师父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会改变。那个时候,别忘记当初栽培自己的人就可以了。师父有一天会先走一步,他的后人遇到困难需要人帮忙的时候,找到你,别把脸转过去,当没事人就可以。

许多人平时道貌岸然,讲什么仁义道德,关键时刻自己怎么合适怎么来。这才让人寒心。

家园 官场哪有人情?

忙总落难时,上门拜访,都差点让人轰出门吧?

家园 所以说在官场上混得开的人,比较冷漠

世间人情薄如纸,官场人情比纸薄。比这个雷人的故事有的是。这个只是不联系,还有更让人齿冷的。

官场上的人情,是权力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之间的权力决定的,是赤裸裸的权力的关系。你手中没有权力了,关系也就消亡了,或者说你应该换个朋友圈子了。

我是忙总的话,我不会去找其他人的。官场上起起落落的消息传得最快,一个人出事了,最多一个月,地球人就都知道了。如果对方想拉你,会主动找你的,如果不想拉你,去找他也没有。彼此装傻,比捅破窗户纸强。

呵呵,不过,我讲人情。栽培过我的人,我不会忘记的。

家园 你在宁波招待我,我就去找你

有什么节目?海鲜就免了,我吃多了过敏。美女有没有?这个可以有。

家园 懒虫,偶觉得,他说的打开眼界,因为偶一个都没遇到

相反的,我身边出身农民子弟,没有大树可乘凉的更多

也没觉得比别人低人一等,也没觉得清华北大或者什么大的,就一定是英才,或者官拜什么的,就一定是英才,咳咳

定位很重要,一般从学校出来,没有个三年五年,确实看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可以做到什么

同意你说的,个人的行为决定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定位的,依附终究不可以长久,不论是关系还是其他

另,我觉得他说的都是个案,所占比例终究是小,开始就走少数人的路,也许轻松,但是命运终究是公平的,所得所拿是定数,嘿嘿,我比较迷信

最后,我喜欢吃海鲜,宁波的口味估计跟我差不多

家园 你这是母性教育,鼓励为主

安达是父性教育,现实是残酷滴。

针对不同的人而已。

家园 很正常,因为他的这些弟子,出于的当弟子的想法

跟你假设的,估计是一样的

所谓因果,叹息

别人怎么做,我们确实无法控制,所能控制的是,尽量选择信义之人;而同时,也尽量的理解别人的难处,是的,只是不联系,不是划清界限

你说的,其实河里正面反面都有描述过各自心理,都有难处,昨天与朋友还讨论过,对于你说的这些弟子,他们也许只是觉得,自己能够保护好自己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无谓的浪费

记得我对《往事并不如烟》的怀疑到厌倦,不过是因为那个作者在自己没事后,听说康同壁的女儿当时很凄惨,却自己说,抽不出时间去看望一下,当年她可是躲人家家里吃住很久,但是连最后的一面,都抽不出时间来了,人性本来就如此,过高的期望,才是失望的源头。

只是至少,我们还有选择的权力啊,当你放弃了选择的权力时,就不必怪别人了

不过,人不是生下来就平等的,这点,不仅仅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有从小可以从父母亲人那里得到的亲情,关怀上,感叹一下,也许是近来看黑暗面多了,感觉自己太幸运了,所以才会对一点点的丑恶都难以容忍。

家园 义理人情

如果没有事情,他弟子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送点东西,就会被抓起来?如果有事情,不打电话,就能跑得了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人们推崇关帝爷,其实许多人做不到,许多人都是胆小、懦弱、见利忘义、见风使舵的。呵呵,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人人都是关公,就没有人供奉关公了。

老师和师母也没责备这些弟子。不过,这件事情过去以后,彼此之间的关系疏远了。

家园 因为他们所为所求,不是义理人情啊

所谓义理人情,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因此,一到有事情,就看出来了而已。

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很容易,不过有些人担心的是,万一你的电话被监听了,岂不是连累了我了?

不过话说,我这种弟子估计更可怕,离开后就再没有音信了,还不如人家那些锦上添花的呢

人生境界吧,很多层,比没有电话更可怕的,是落井下石,比落井下石更可怕的是推人入井,所以有时,我们的宽容底线,不得不一步步的后退,安慰自己说,这个人其实还不错,你看,最起码当时他/她没有落井下石啊

只是自己知道,自己对自己要求的底线不要低于自己对别人宽容的底线,就可以了;当然越高越好。

社会没有那么可怕,还是好人,苯人多一些的,那里来的那么多的聪明人,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昨天与朋友还说过呢,你说的这些聪明人,其实就连他们自己,都害怕他们同类型的人的,因为谁会喜欢一条冻僵的蛇始终在自己身边呢?

人还是渴望义理人情,因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并非妄语。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