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黑船来航(一) -- xxxxxxxx

共:💬41 🌺3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得宝
家园 日本江户时代不是没有过英国人的

著名的三浦按针就是,只不过由于锁国以及荷兰人的排斥导致英语不成为主流。

家园 【原创】黑船来航(四)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殖民地

在19世纪,东亚及东南亚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沦为了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只有泰国和日本2个国家能够幸免于难,没有被占领或者瓜分。泰国由于介于英属马来和法属印支之间,作为英法之间的缓冲地带,被保存了下来。日本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总的来看是英,美,俄三国在此博弈。不过三国的利益重心各不相同。

当时西方各国对日本的一个普遍看法是:好战。这大概起源于日本的战国时代。战国时代日本与西方的交往远远比江户时代要多,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都和日本有商业来往。从应仁之乱到元和偃武,近150年的战乱不可避免的会为诸国留下好战的印象。

虽然英国并不是本文的主角,不过作为19世纪的霸主,英国的态度无疑为日本的未来定了一个基调。英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利益是印度和中国,其次是马来,马来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控制着欧洲到中国必经之路 -- 马六甲海峡。日本和这3者比重要性要差很多。所以对英国来说日本更象根鸡肋。因此,英国政府对促使日本开国这个问题一直表现不积极。

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态度又有一些变化。原因无非是英国在亚洲的两大核心利益,中国和印度同时出现了问题。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而印度则爆发第一次独立战争。约翰牛在亚洲暂时陷入消化不良,需要停下来“反刍”一下。而英国在中国总结出来的另一个经验教训就是,一个被列强瓜分的日本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必须全力阻止这种行为。

Earth and water

看过《斯巴达300勇士》的人一定不会对这句话感到陌生,而殖民时代的沙皇俄国对土地的贪婪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这一点,天朝子民的体会尤为深刻,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19世纪初,沙皇的国土攫取队开始进入依阿努人的居住区域,这让德川幕府高度紧张,幕府先后将东西虾夷地改为直辖,以对抗俄国的扩张。所以,沙皇俄国和日本的主要冲突是领土问题,具体说就是北方领土的划界问题,俄国对其他问题的兴趣则要小很多。

太平洋航线

1848年位于加州的金矿被发现,引发淘金潮。人们从世界各地潮水般涌来,旧金山从一个只有几百人的村庄迅速成长为拥有人口15万的城市。

另一方面,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早在1795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毛皮交易就已经超越英国跃居首位。1821年,在上海靠港的美国商船也增长到48艘。不过这些商船前往中国并不是向西穿越太平洋,而是首先向东穿越大西洋,途经好望角,再穿越印度洋,经过马六甲海峡和东南亚,最后到达上海。这条漫长的环球航线让美国政府头疼不已,不仅耗时甚多,而且沿途的停靠港几乎全部掌握在英国手中,只要英国人稍微动点儿手脚,这条航线就会断掉。

1852年,巴拿马地峡横贯铁路完工开通,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的距离忽然之间缩短了很多。而将于1869年修通的北美大陆横贯铁路必将大大加快西部的开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巴拿马地峡横贯铁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北美大陆横贯铁路

高速发展的西海岸,稳步增长的美中贸易,日趋便利的交通。看上去开通从西海岸穿越北太平洋到达上海的航线已是箭在弦上。不过先别急,这里还有一个难题要先解决掉。19世纪中叶的商船多为帆船,不过风帆蒸汽混合动力船也逐渐多了起来。但这些船都无法从西海岸直达上海,必须在中间靠港补给。因此,确保为商船提供补给的中继港,成为北太平洋航线能否开通的关键。而日本有很多良港,正好适合这个角色。

还有,我们前面曾提到的捕鲸,1822年只30多艘捕鲸船在日本近海捕鲸。而到了1846年这个数字暴增到736艘。这些捕鲸船长期在海上活动(通常要在海上停留1-3年才会返回母港),需要不断补充淡水,食品和燃料。这些中继港的存在将会为捕鲸船提供很大的便利。另外,捕鲸船(商船也是如此)如果不幸遇到风暴,这些中继港将成为他们唯一的希望。在闭关锁国时代的日本,那些海难幸存者被象囚犯一样对待。这也令美国政府大为不满。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美国迫切希望开通北太平洋航线和为捕鲸船找到补给港,这成为美国逼迫日本开国的首要原因。而通商则次之。

荷兰的选择

作为和日本唯一有官方往来的国家,荷兰的境况则有些尴尬。看上去各国逼迫日本开国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而德川幕府则一直在顽抗。如果这种对立演变成武装冲突,则无论结果如何荷兰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

荷兰在远东的海军非常弱小,不足以保护荷兰的商船和海上交通线。如果荷兰在有可能的冲突中站在日本一边,那么他在东亚脆弱的商业网必将被完全破坏。如果他选择站在日本的对立面,那么荷兰和日本两百多年的“传统友谊”将会毁于一旦。如果选择中立,根据胜者通吃的原则,荷兰在日本的利益也会被严重削弱。因此,避免武装冲突,促使日本和平开国,成为维护荷兰利益的最好方法。事实上,在鸦片战争之后,荷兰对敦促日本开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本帖一共被 8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句话没看懂

1852年,巴拿马地峡横贯铁路完工开通,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的距离忽然之间缩短了很多。

=========

美国东西海岸是如何通过巴拿马地峡减少交通距离的?

家园 发现一个错误

本来我是想在原来发的“铁手送宝”帖上改的,但是因为我的帖子要人批准,可能还没有通过批准,也找不到地方改,就再发一个帖来说一下吧

简介:1972年10月,沙皇俄国陆军中尉Laxman,

这里1972年应该是1792年吧

家园 已改正,谢谢
家园 首先,当时并没有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

象牛仔那样骑着马穿越北美大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选择乘船前往西海岸,不过,坐船需要绕行南美的合恩角。

在巴拿马地峡横贯铁路修通之后,人们首先乘船抵达地峡东岸,然后换乘铁路穿越巴拿马地峡,再换乘另一艘船前往西海岸。这比绕行南美合恩角要方便。

家园 又得一宝
家园 其实现在看起来非常简单

日本的那个时代有较强大的市民阶层,由于藩国挑战的存在中央集权比较衰落。而中国中央集权还是完整的,市民阶层比较薄弱,并且商人阶层与中央集权关系密切,形成官商勾结,进一步破坏市民阶层的成长,所以不管是文化还是经济上的活力有很大程度上的区别。

家园 日本大名历来都拿商人没办法

中国商人官方看不顺眼了,直接就可以抓到牢里勒索,日本大名最多也就是赖账不还,商业贸易还得依靠他们,特别是和中国朝鲜的进出口贸易,那些武士哪里懂这个?

家园 【原创】黑船来航(五)

马休·C·佩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马休·卡尔布伦斯·佩里(1794/4/10 - 1858/3/4)

马休·卡尔布伦斯·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美国海军将军,于1794年出生于美国罗得岛纽波特(Rhode Island Newport)的一个海军世家。他的父亲克里斯托弗·雷蒙德·佩里(Christopher Raymond Perry)曾经是一名私掠船长,后加入美国海军。他的二哥奥利弗·哈泽德·佩里(Oliver Hazard Perry)也是一位美国海军英雄,而且成就并不在马休之下。众所周知的美国海军佩里级护卫舰就是以奥利弗的名字命名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奥利弗·哈泽德·佩里(1785/8/23 - 1819/8/23)

马休·佩里于1809年加入美国海军,跟随他的哥哥转战大西洋。他们一起参加了1812年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战争。1845年,佩里作为舰队副司令参加了美国对墨西哥的战争,这是佩里参加的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美墨战争之后,佩里的军人生涯也步入暮年。佩里曾私下向美国海军部表示有意出任美国地中海舰队司令一职。佩里希望以这种方式为自己的职业军人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1851年11月佩里突然接到命令,让他即刻启程赶往华盛顿,佩里以为自己的请求已获批准。所以意气风发的踏上了旅程。

不过当他见到海军部长格拉汉姆(William Alexander Graham)时,格拉汉姆用一种非常军人的(格拉汉姆本人不是军人),简明扼要的方式告诉佩里,他已下令解除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约翰·奥利克(John H. Aulick)上校的职务,并有意让佩里接替这一职务。佩里上任后的主要任务将是设法促使日本开国。虽然这一任命还未正式公布,不过看上去留给佩里的回旋余地已经非常小了。

关于为什么要违背佩里的个人意愿,任命他这一新职务的具体原因不太清楚。可能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佩里的外交经验。佩里长期率领舰队在大西洋活动。打击海盗,调停纠纷,与其他国家海军交流等等。处理各种外交事件的经验丰富,手段多样,应变能力也很强。美国政府希望用和平手段而不是武力逼迫日本开国。所以佩里的外交能力倍受瞩目。

其次,佩里在不久前刚刚和时任美国总统的菲尔莫尔(Millard Fillmore)有过一面之缘。双方曾谈到关于日本的话题,而且见解相当一致。看上去菲尔莫尔总统有可能向海军部举荐了佩里。

还有佩里做事严谨,服从命令。美国政府既想敲开日本的国门,又不想开战。这一要求本身难度很高。万一碰上个性情火爆如巴顿的,或者桀骜不驯如麦克阿瑟的,很容易擦枪走火,想不打起来都难。

最后还有一点,或许这一点看上去有些无稽,就是佩里身材高大,嗓音洪亮,还长了个将军肚,看上去威风凛凛。这对身材矮小的日本来说会有一种威压感。佩里有个绰号叫“熊老爹(Old Bruin)”,名副其实呀。

佩里不是华盛顿那些满脑子城府政客,他是一名职业军人,虽然这一意外变更让佩里很不高兴,不过佩里选择了服从命令。数日后,佩里致信海军部,表达了自己对这一任命的看法。

首先,佩里对未能如愿出任地中海舰队司令一职表示遗憾(不满?),紧接着佩里指出,依靠目前东印度舰队的实力,想逼迫日本开国几无可能,自己对一个几乎没有成功希望的任务兴趣渺茫。但是(万事总逃不过一个但是,世界通用),如果能够按照他的意愿增强东印度舰队的实力和他的权限,则他本人乐意接受这一挑战。之后,佩里简要记述了他的计划。虽然是简要记述,不过也需要A4纸若干才能写完,我嫌敲的手疼,再说和本文也没啥关系,略过吧。总之一句话,佩里有条件的接受了这一任命。

只要能把佩里骗上贼船,海军部长格拉汉姆就算大功告成。打一棍子还要再给个甜枣呢,更何况这种别人跳火坑,自己围观把风的事情。所以格拉汉姆对佩里的要求一概满足。官衔足十加五,在佩里本职东印度舰队司令之外,经总统同意再授予具有外交权力的日本远征队司令一职。人马辎重任意挑选,空白支票放这儿,随便填。不过,最终批不批准国会说了算,那是本部长权限之外的事情,万一不准,就只能残念了。

既然海军部长大开方便之门,佩里也就没有什么好客气的啦,他随即在海军中展开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首先是圈船,佩里几乎把美国海军的所有最新舰船全部圈到自己名下。其次是圈兵,他将自己的得力部下搜罗搜罗,大笔一挥圈走。最后是圈人,医生,翻译,博物学家,传记作家等等,三教九流也是稀里哗啦列了一堆。不过这个让国会给枪毙了。国会议员们看着名单还琢磨呢,是让您老去日本公干,不是去公费旅游!这银子花的哗哗的。人家天朝那边钱多,大可不介意,本邦国小民疲,无力负担呀。不过话不能这么说是吧,那多打击积极性啊。官话得这么说,兹事体大,不宜过多民间人士参与。

民间人士虽然不宜参与,军方人士总还是可以参与的嘛。佩里的对策就是,要求各位民间人士以士官身份暂时加入海军。不过这次民间人士又不干了,为啥呢?这帮人怎么说也属于稀缺人才,年薪要价最低也是2000起。士官才挣多少钱 -- 月薪25刀。待遇不行到哪里也是留不住人才地。最终,佩里只圈到了几只热血小虾米。

以上,主要是大棒方面的准备,我们再谈谈胡萝卜。

为了表示友好,佩里精心准备了礼物若干,从王宫贵族,朝廷大员,到皇后嫔妃,大小老婆人人有份。另外,为了彰显美国的国力和先进技术。特备大百科全书,摩尔斯码电报机,蒸汽动力火车模型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佩里赠送给日本的火车模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佩里赠送给日本的摩尔斯码电报机

在情报收集方面佩里也是不遗余力,他把西方出版的为数不多的介绍日本的几本书全部研究了一遍。并专程拜访了当时欧洲最有名的日本通,德国人Siebold博士,从Siebold那里佩里搞到了当时最精确的日本地图。佩里原来准备聘请Siebold担任顾问。不过鉴于Siebold曾被日本驱逐,目前尚未被允许入境,所以最终佩里放弃了这个想法。

另外,佩里还和荷兰政府取得联系,搞到不少日本的一手资料。另外,佩里还委托荷兰人,将自己即将前往的消息通告了日本方面。

OK,万事具备,佩里要上路了。

通宝推:铁手,

本帖一共被 8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是这个意思

纽约黑帮中的那对男女最后说去加州,也是说要座船去的.

家园 献花得宝

这次弹出的窗口文字是左对齐而不是居中了,这几天河里的美工方面的改变幅度不小呢

送花 关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送花 关闭

家园 【原创】黑船来航(六)

孤独的密西西比

要说佩里这点儿也够背的,他亲手圈定的5艘蒸汽动力战舰,除了他的坐舰密西西比号(USS Mississippi)和已经在东亚执勤的东印度舰队旗舰萨斯奎哈纳号(USS Susquehanna)之外,其余三舰全部趴窝。

在19世纪50年代,蒸汽动力战舰还是个很先进的玩意儿。先进的弊端就是不成熟,反映在实际问题上就是制造经验不足,技术故障多多。这三艘趴窝船后来都被证明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海军部没有办法,只好拆东墙补西墙,从本土舰队抽调萨斯奎哈纳的姊妹舰波哈坦号(USS Powhatan)交由佩里指挥。当时美国海军能够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蒸汽动力战舰只有4艘,其中3艘划给了佩里(剩下那艘没给佩里的是:USS Saranac)。美国海军为了恐吓日本也算是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密西西比号蒸汽动力战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密西西比号的1/500示意图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波哈坦由于有其他任务在身,所以无法和佩里一起启程。佩里只好率密西西比先行,波哈坦在完成任务之后,再赶往东亚与佩里会合。

其实波哈坦号即便没有任务可能也无法和佩里一起出发。前文我们曾提到,美国商船去往东亚必须绕道好望角,穿越两大洋。战舰也不例外,而这途中并没有美国的殖民地,所以补给非常困难。以当时美国海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似乎还无法同时为两艘蒸汽动力战舰提供补给。大家别看这种很原始的蒸汽明轮船跑起来慢的跟牛一样(这些船不使用风帆的话速度大概也就8节左右),吃起煤来那绝对是魔兽级的,想玩儿这东西,一定要有金山进去,秤砣出来;盖茨进去,洪七出来的心理准备才行。要不怎么叫“黑”船呢。

目标正西,航向正东

1852年11月24日,佩里坐乘密西西比号离开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开始其远征日本之旅。

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密西西比的旅途吧,也许这可以让大家对19世纪的远洋航海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顺便说一句,密西西比号原来的最大载煤量是450吨,这次远征之前,经过改装,最大载煤量扩大到了600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密西西比号的航路

1852年12月12日,密西西比号抵达马德拉群岛,12月15日出港,补给燃煤440吨。

1853年01月10日,密西西比号抵达圣赫勒拿岛,次日出港,补给燃煤130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密西西比号抵达圣赫勒拿岛

1853年01月24日,密西西比号抵达开普敦,2月3日出港,补给燃煤588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密西西比号抵达开普敦

1853年02月18日,密西西比号抵达毛里求斯,2月25日出港,补给燃煤470吨。

1853年03月10日,密西西比号抵达斯里兰卡,3月15日出港,补给燃煤少量。

斯里兰卡当时为英国殖民地,由于此地是去往中国的必经之路,所以有大量船只需要在此补给。因此,英国政府规定,只为英国船只提供燃煤。即便佩里找到当地的殖民政府,也只能得到了极少的补给。

1853年03月25日,密西西比号抵达新加坡,3月29日出港,从当地的海运公司买到230吨燃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密西西比号和英国战舰相互鸣礼炮致敬

1853年04月07日,密西西比号抵达香港,与在此等候的美国东印度舰队主力会合。其中包括风帆战舰普利茅斯(USS Plymouth),风帆战舰萨拉托加(USS Saratoga)以及补给船输送号。而东印度舰队旗舰萨斯奎哈纳号由于有其他任务,已先期驶往上海。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舰船都将随同佩里前往日本。

1853年04月28日,佩里率领密西西比,普利茅斯和输送号离开香港,赶往上海与萨斯奎哈纳会合。而萨拉托加则留在香港等待翻译威廉姆斯到来。

1853年05月23日,佩里将旗舰改为萨斯奎哈纳,带同密西西比和输送号离开上海,向第一个目标硫球进发,留在香港的萨拉托加将直接驶往硫球与舰队主力会合。

因为当时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高潮期,应上海的美国侨民请求,佩里将普利茅斯留在上海执行护侨任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风帆战舰普利茅斯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普利茅斯号的1/500示意图

这里有一个花絮,佩里在出发时带了5吨中国铜钱,5吨!单位不要搞错啦。据说这是唯一可以在日本流通的外国货币。

通宝推:液化,

本帖一共被 8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