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少林拳法·演拳之法·注评》 -- 京城马国兴

共:💬2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少林拳法·演拳之法·注评》

演拳之法

演拳之法,总要讲明,学之不讲,犹食而不知其味者也。虽多亦奚为!演拳之法,虽经师讲,犹须自参。盖拳中之理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必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方能自善其用。

演拳之法,务要讲明“劲法”所谓劲法者,绵软硬萃滑也。其外如:崩、冲、裹、压、捋、挂、磕、内发等劲,均不外五劲法。绵劲者,彼进我退,彼退我进,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专用伸缩,不事遮拦,巧如无此心。软劲者,练拳之际,不逞强,不架硬,两膀软如绵,若不着人则舒散自由,一着人则力从内发,有推墙倒壁之势。硬劲者,硬攻直进也。硬磕、硬撞、硬托、硬架,而要之所由来,能活腕,能伸膀力由内发,故不失于拙笨。萃者,聚也,将劲全贯于手腕,而膀与身毫不带力,灵活快便,故着人最捷。滑劲者,溜滑也。随机应变妙如转环能使敌人望空扑影,无从摸索,手至则神而神矣。

演拳之法,务要将劲法演真,习练精纯,细心揣摩,不可任意打走。不然,劲一走,则数年功夫结成画饼矣!

演拳之法,以心灵为上。盖心灵则手敏。心灵手敏,妙如转环,逗引埋伏,出没无端。果能如此,方不至为死手所拘。

演拳之法,务要练气。盖气者身之主也。气若练到,不惟无俑出,且能使筋骨强壮,脚底有根。所谓气壮则体健,气舒则百病除是也。

演拳之法,身体要灵,步数要清,手腕要活,膀子要伸。身体灵则跳跃必便,步数清则进退不乱,手腕活则变化无穷,膀子伸则手可及人。

演拳之法,要识阴阳。阳手变阴,阴手变阳,阴阳不晰者,万不可与人交手。

演拳之法,不可贪多。盖恐博而不精,务广多荒耳!只要吃紧之,如习练纯熟,自可制胜。所谓兵贵精,不贵多也。演拳之法,要将师传演真,不可任意改变。如贪拳势华丽,游场好看,自作聪明,将师所传妄加损益,此必至乱真传。

演拳之法,尤宜缜密,将师所传每日默为参考,暗加习练。古云:“君子之不可及者,其为人所不见乎?”

【题名解】

此文章全面的论述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及攻防功夫艺境升华的系列方法、准则,躬身自厚自学成“文兼武全将相身”的济世人才之系统工程。是否如此?只有精心观读文章内容精义,方能知道其中精旨妙谛如法习之以为己用也。

【注解】

①、演拳之法,总要讲明,学之不讲,犹食而不知其味者也。虽多亦奚为!演拳之法,虽经师讲,犹须自参。盖拳中之理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必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方能自善其用:

学习、演炼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总要讲明道理。如果学之而不不讲,犹如食而不知其味者也。虽多亦不能施为以制胜也!演习、修炼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虽经师傅讲解清楚明白,犹须自己如法修炼印证参悟。就是因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之理本一贯而法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也,必须具备“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方能自善其用也。

②、演拳之法,务要讲明“劲法”所谓劲法者,绵软硬萃滑也。其外如:崩、冲、裹、压、捋、挂、磕、内发等劲,均不外五劲法。绵劲者,彼进我退,彼退我进,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专用伸缩,不事遮拦,巧如无此心:

学习、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务必要讲明“劲法”。所谓“劲法”者?“绵、软、硬、萃、滑”知诸法也。其外如:“崩、冲、裹、压、捋、挂、磕、内发”等劲,均不外“五劲”法式。绵劲者,彼进我退,彼退我进,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专用伸缩,不事遮拦,巧妙运用自如则随用此法而“无此心”矣。

③、软劲者,练拳之际,不逞强,不架硬,两膀软如绵,若不着人则舒散自由,一着人则力从内发,有推墙倒壁之势。硬劲者,硬攻直进也。硬磕、硬撞、硬托、硬架,而要之所由来,能活腕,能伸膀力由内发,故不失于拙笨。萃者,聚也,将劲全贯于手腕,而膀与身毫不带力,灵活快便,故着人最捷。滑劲者,溜滑也。随机应变妙如转环能使敌人望空扑影,无从摸索,手至则神而神矣:

所谓“软劲”者,即是练拳、用拳攻防之际,不逞强,不架硬,两膀软如绵,若不着人则舒散自由,一着人则力从内发,具有“推墙倒壁”之势。硬劲者,硬攻直进也。硬磕、硬撞、硬托、硬架,而要之所由来,能活腕,能伸膀力由内发,故不失于拙笨。萃者,聚也,将劲全贯于手腕并具有“不撄人之力”的功夫技巧,而膀与身毫不带力,灵活快便,故着人最捷。滑劲者,溜滑也。随机应变“妙如转环”能使敌人望空扑影,无从摸索,手至则神而神彼不知已落败矣。

④、演拳之法,务要将劲法演真,习练精纯,细心揣摩,不可任意打走。不然,劲一走,则数年功夫结成画饼矣: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务必要将“劲法”演炼真切实在,并演习修炼精纯。这就需要修炼者“细心体认、揣摩”,不可任意打走了法式。不然,劲一走了法式,则数年功夫便结成画饼不可充饥矣!

⑤、演拳之法,以心灵为上。盖心灵则手敏。心灵手敏,妙如转环,逗引埋伏,出没无端。果能如此,方不至为死手所拘: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以心灵真知为上。盖心灵真知则手必然敏捷。心灵手敏,妙如转环,则逗引埋伏,出没无端矣。果能如此,方不至为死手所拘。此正“枢得环中,应变无穷”精旨妙谛矣!

⑥、演拳之法,务要练气。盖气者身之主也。气若练到,不惟无俑出,且能使筋骨强壮,脚底有根。所谓气壮则体健,气舒则百病除是也: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务必要修炼内功养生之道的修炼真元之气的功夫。盖真元之气者乃一身之主宰也。真气若练到“神以知来,智以藏王”的自动化的功夫艺境,不惟无呆痴若木偶、拙笨似泥俑的现象出现;且能使筋骨强壮,脚底有根基。所谓气壮则体健,气舒则百病除者是也;触类旁通功能亦出于此也。

俑:泥塑造的人物,比喻没有灵性之木呆也。

⑦、演拳之法,身体要灵,步数要清,手腕要活,膀子要伸。身体灵则跳跃必便,步数清则进退不乱,手腕活则变化无穷,膀子伸则手可及人: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务必要身体轻灵敏捷,步数要清晰有眼,手腕要灵活善变具有不撄人之力的能力,膀子要伸。身体灵活则跳跃必便,步数清楚有眼则进退不乱,手腕灵活则善变无形又无穷,膀子伸则手可及人触之即可制胜矣。

⑧、演拳之法,要识阴阳。阳手变阴,阴手变阳,阴阳不晰者,万不可与人交手: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要认识辨明阴阳法则。阳手变阴,阴手变阳,如果阴阳法则不晰者,千万不可与人交手。

⑨、演拳之法,不可贪多。盖恐博而不精,务广多荒耳!只要吃紧之,如习练纯熟,自可制胜。所谓兵贵精,不贵多也。演拳之法,要将师传演真,不可任意改变。如贪拳势华丽,游场好看,自作聪明,将师所传妄加损益,此必至乱真传: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运用方法,是在建立攻防机体、机制秩序,故而对于攻防招法的修炼不可贪多也。就因为恐怕是“博而不精,务广多荒”于戏耳!只要认真修炼吃紧之这一点,如修炼纯熟与人攻防较技,自可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以制胜也。所谓“兵贵精,不贵多”之精义也。演拳之法,要将师传诸法精义演炼真实确切,不可任意私自改变。如贪拳势华丽,游场好看,自作聪明,将师所传真传秘法妄加损益,此必至“以假乱真”传矣。

⑩、演拳之法,尤宜缜密,将师所传每日默为参考,暗加习练。古云:“君子之不可及者,其为人所不见乎”: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尤宜缜密无间一而贯之,将师所传每日运用“默想”的法式作为参考,暗自如法加强演习、修炼。正如古人所云:“君子之不可及者,其为人所不见乎”的法师修炼则功成艺就有望矣!

【译文】

学习、演炼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总要讲明道理。如果学之而不不讲,犹如食而不知其味者也。虽多亦不能施为以制胜也!演习、修炼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虽经师傅讲解清楚明白,犹须自己如法修炼印证参悟。就是因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之理本一贯而法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也,必须具备“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方能自善其用也。

学习、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务必要讲明“劲法”。所谓“劲法”者?“绵、软、硬、萃、滑”知诸法也。其外如:“崩、冲、裹、压、捋、挂、磕、内发”等劲,均不外“五劲”法式。绵劲者,彼进我退,彼退我进,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专用伸缩,不事遮拦,巧妙运用自如则随用此法而“无此心”矣。

所谓“软劲”者,即是练拳、用拳攻防之际,不逞强,不架硬,两膀软如绵,若不着人则舒散自由,一着人则力从内发,具有“推墙倒壁”之势。硬劲者,硬攻直进也。硬磕、硬撞、硬托、硬架,而要之所由来,能活腕,能伸膀力由内发,故不失于拙笨。萃者,聚也,将劲全贯于手腕并具有“不撄人之力”的功夫技巧,而膀与身毫不带力,灵活快便,故着人最捷。滑劲者,溜滑也。随机应变“妙如转环”能使敌人望空扑影,无从摸索,手至则神而神彼不知已落败矣。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务必要将“劲法”演炼真切实在,并演习修炼精纯。这就需要修炼者“细心体认、揣摩”,不可任意打走了法式。不然,劲一走了法式,则数年功夫便结成画饼不可充饥矣!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以心灵真知为上。盖心灵真知则手必然敏捷。心灵手敏,妙如转环,则逗引埋伏,出没无端矣。果能如此,方不至为死手所拘。此正“枢得环中,应变无穷”精旨妙谛矣!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务必要修炼内功养生之道的修炼真元之气的功夫。盖真元之气者乃一身之主宰也。真气若练到“神以知来,智以藏王”的自动化的功夫艺境,不惟无呆痴若木偶、拙笨似泥俑的现象出现;且能使筋骨强壮,脚底有根基。所谓气壮则体健,气舒则百病除者是也;触类旁通功能亦出于此也。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务必要身体轻灵敏捷,步数要清晰有眼,手腕要灵活善变具有不撄人之力的能力,膀子要伸。身体灵活则跳跃必便,步数清楚有眼则进退不乱,手腕灵活则善变无形又无穷,膀子伸则手可及人触之即可制胜矣。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要认识辨明阴阳法则。阳手变阴,阴手变阳,如果阴阳法则不晰者,千万不可与人交手。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运用方法,是在建立攻防机体、机制秩序,故而对于攻防招法的修炼不可贪多也。就因为恐怕是“博而不精,务广多荒”于戏耳!只要认真修炼吃紧之这一点,如修炼纯熟与人攻防较技,自可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以制胜也。所谓“兵贵精,不贵多”之精义也。演拳之法,要将师传诸法精义演炼真实确切,不可任意私自改变。如贪拳势华丽,游场好看,自作聪明,将师所传真传秘法妄加损益,此必至“以假乱真”传矣。

演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方法,尤宜缜密无间一而贯之,将师所传每日运用“默想”的法式作为参考,暗自如法加强演习、修炼。正如古人所云:“君子之不可及者,其为人所不见乎”的法师修炼则功成艺就有望矣!

【点评】

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必须按照这篇“演拳之法”文章中的精旨妙谛修炼。方能达到“触类旁通”的圣贤真人艺境。否则,误入旁门“戕贼自害”而不知也。

然而,关于“演拳之法”的内容,历代前贤多有明确的论述,以资对照,录而并解之如下:

太极分文武三成解

盖言(拳)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成也。然又分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

文修于内,武修于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成也。然独知体育之文,不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

《清代杨氏传钞老谱》

【题名解】

本篇文章以“太极分文武三成解”立名,着重说明了太极拳术攻防之道的法分三修的内容,内功修炼建健之体,外功修炼建顺之体,内外功修炼建健顺德之体;游历三境,小成的法身形之体的形拳招熟,中成的法身德之体的气、意拳懂劲,大成的法身道之体的神拳神明。最终达到无形无象的无极艺境,具备神化之功,乃成功一也之精义。这是修炼太极拳术攻防之道者,必须精读细研的一篇传统拳学论文。明白此论中的精义,修炼过程中自己心中有个准的,可以不糊涂了。

【注解】

①、盖言(拳)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成也:

如果说修炼太极拳术攻防之道,非得自己发挥自己的主官能动性来修炼自身,是没有理由能够成功的。

②、然又分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

然而,太极拳术攻防之道又分三成之修炼方法,一是建体的三成修炼方法,一是至用的的三成艺境之修炼方法,这就是法分三修,成功一也的说法。

建体的三成修法:内功修炼建立健之体,谓之大成之修法,因为天大;外功修炼建立顺之体,谓之下(小)成修法,因为地小而又在下;内外功修炼建立健顺德之体,谓之中成修法,因为上天下地人在其中。只因不能唯道适从,而志在必得唯道适从之能力的人,故而谓之诚之者。

攻防至用的三成修法:法身形之体的形拳招熟之修,谓之小成;法身德之体的气、意拳懂劲之修,谓之中成;法身道之体的神拳神明之修,谓之大成。达到无形无象的无极艺境,具备神化之功,是为拳道合一的无上境,谓之成功一也。

③、文修于内,武修于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

健之体的建立,在于内功修炼;攻防的武事技能,在于外修的实践。正如前贤所云:“人为万物之灵,其即仰观天以执行,俯察地以建极,居天覆地载之中,首出庶物者也。仰人何谓乎先?涵养之以静以蕴其继,灵妙之以动以畅其用。体非无以立其大本,用非无以彻其元功”。

运用自身培育自己的健之体、顺之体、健顺德之体,皆名之为文体,是内在的主要之根本;攻防技法能力的培养、获得,皆为与人喂手、盘较的外事活动而成之,故曰:外事末技也。

④、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

其修炼方法虽分为内修建体之法,外修至用之法,只要修炼到健顺和之至,太和一气,达到全体透空的太极艺境,即“毛发松弹守三阳”的神拳神明艺境,具备浑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发的攻防能力,就是表里成功集大成的人了。

⑤、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成也:

凡由内外功法建立法身德之体,而又求得比武较技之功能的人;或由攻防招法的修炼,而获得法身德之体的人,就是中成的功夫。

⑥、然独知体育之文,不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

然而,独之内功建体修炼而成,不知用于攻防武事的人;或专习攻防招法而成,不建法身德之体的人,都算是小成的修炼者。

五字诀解

五字者:静、灵、敛、整、聚。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不能进退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在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身能从心,谓之由己;后,身能从心,从人不从己,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全彼來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无间隙的意思)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运化于胸,发于脊骨,形于手指。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私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而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清代李亦畬太极拳论》

【题名解】

这是对静、灵、敛、整、聚,五个字的诀言所进行的详细注解。是太极拳修炼、建体、至用,及攻防功夫艺境升华之入手进道之系列方法的论述。这篇文章是是修炼太极拳攻防之道者必须精心阅读,如法而修的经典著作之一。尤其是初入太极拳门的修炼者,更应当每日必读,细心揣摩每条论述中的练、用之精义,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补益。更要与后面“撒放秘诀”一文相互参照阅读方得其妙。

【注解】

①、一曰心静:

太极拳术攻防之道要求:静则无不应,动则无不灵。静则听探的清楚,动乃顺化的明白。心静则能专心至志,故曰心不静则不专。志者,真元之气也,志不专则动静变化不灵敏。太极拳术要求心静形动而志专,才能应物自然。故曰: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曰心静。心静才能随其所动而无误,这是要求心静的理由。如果刚开始练拳就与人动手、推手,自己的攻防机制不健全,举动不能由己。由己者,自练时心领体会动静变化内外合一,谓之由己。这时须要精心体认各种攻防机制动作的要领;再求与人动手、推手的顺从的功夫。这就是“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句的精义。也就是由己仍是从人,能够随人所动的无过不及,才是功夫。顺从而动的基本法则,就是“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的得先之方法的精义。正如拳诀云:“起伏进退,得先者王”,此乃传统拳学之真谛。

故而,在自己修炼、与人对练时要刻刻留意对手挨着我何处,心要用在何处以观(听)其动静变化的情况,顺从随其动静屈伸运动之。须向彼去则即时跟进而不丢,彼来应之使进则不顶的顺随法中,讨得明白其劲形虚实变化的信息。从此法作去,经过一年半载的时间之修炼,便能以顺随法实施于身而能与人合机的动变了。遵此法坚持久之,功夫纯属了,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但是,此顺随法的修炼之关键,全是运用心意听探的清楚,运用顺化之良能的明白,才能做到的;不单是运用劲力的方法而能成功的。此条的关键在于听探之良知的功能之培养,故曰:“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②、二曰身灵:

有形者,虚则灵。身形乃有形之物,故应虚灵为尚。太极拳要求的全体透空的虚灵妙境,就是身灵的基本态势。身体滞慢拙实就不能灵动敏捷,进退自如了。其下面说出了“举手不可有呆像”。那何为不呆之像呢?就是“彼之力方碍(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之灵动敏捷。这就须要两手劲意支撑,而能一气贯串。方能做到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的顺随之法之实施。才能自身具备气如车轮的周身运转自如,外形之周身俱要上下相随。何谓上下相随?就是以腰为中枢的手起足要落;手落足要起的虚实匹配。如果手足有不能上下相随的所在,身法便散乱了,便在攻防动静变化过程中又不得力的现象产生了。其病源在于腰的虚实不明,双腿足的虚实不分而造成的,故曰:从腰腿求之。所以,要根除此病,在自己修炼时先以心使身体如法的运作,当身体的动作能从心而运作的时候,谓之由己的筑基之功夫;而后,身能从心了,再求从人不从己的功夫。有了由己的功夫仍是从人而用。因为身法功夫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者,才是身灵功夫的所在。只有能从人之屈伸动静的变化,手上便有了明确的分寸。才能做到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全彼來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这样用功弥久而攻防技艺弥精矣!此段论述,关键在于顺化之良能的功夫

家园 武术这东西

吆喝过头,就当杂技看好了。

门派众多,互不服气,还动不动就抬出:偶见过某高手,要不就是:在某名川大山里不求名利。古语还讲:神龙见首不见尾。这帮子高手是:更上一层楼,连“首”都没影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