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使用氮肥可能引起的问题 -- 方解石

共:💬74 🌺19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西河水深,深不可测,深不见底
家园 也许以后会峰回路转

以前我有个朋友,学兽医专业的

大学毕业家里给介绍个朋友,去见人家家长。那时候兽医也没啥前途,女方的家长直接来了句:一个掏畜生屁股的有啥前途。就这样关系断了,我那朋友当时差点郁闷死。

后来城市里开始有人养狗养猫,我那朋友开始有点小的额外收入。又到后来,开始有规模化的养殖 ,他开始有用武之地。现在生活已经过的很不错了。

家园 这个变废为宝的项目有点可惜了。

后来又看到河南项城莲花味精为了处理味精废水,将自己的废水加工成复合肥料,结果因为含水量和含氮量不达标被查过,才进行了一点关注。

其实使用中含水量高一点,含氮量第一点也无妨,只要销售时明确标注具体含氮量就好了,可惜复合肥的标准门槛高了点。

家园 没有什么太深的研究,仅仅了解一点

一般投饵的养殖业都是比较污染的,比如养鱼、养虾、养螃蟹等一些需要投饵的海珍品。这些种类一般要投入高蛋白的饵料,这些残饵和养殖动物的代谢都会对海区产生污染。所以目前很多地方发展综合养殖,提倡贝类、鱼类、藻类和海参等混养,提高饵料利用效率,进而控制海域污染。在混养系统中,藻类的残渣和死亡分解部分,可以被底栖的贝类和海参部分摄食,鱼类的残饵也可以被部分摄食,从而减轻对海域的污染。同时,动物排出的氨氮可以部分作为藻类的养料,从而降低海域水中的总氮含量。

但是,在市场上看到的有些养殖品种是不需要投饵的,比如扇贝、鲍鱼(幼苗期需要少量投饵,主要意义在于质量而不是绝对数量)、海参、牡蛎、蛤蜊等。所以后几个种类从饵料污染的角度来说要稍微好点。但是并不是说后者就没有污染。拿牡蛎、扇贝、蛤蜊来说,它们在生长过程中,要排出大量的氮和磷,尤其是氮,通常水生生物是以氨氮的形式排出氮,这些氮元素主要来源于海水中的浮游藻类和悬浮物。这样,底栖的贝类,实际上将浮游的藻类和悬浮物中的有机物中的氮转变为水中的无机氮,进而造成水中的总氮升高。

至于淡水,跟海水差别比较大。在淡水养殖过程中是施肥的,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以上是我的粗浅认识,虽然跟海洋水产养殖生态的人一个办公室,但是也不够深入了解,还望专业人士轻拍。

家园 呵呵,硅限制现在可是海洋藻类学研究热门
家园 所以很多搞复合肥的呼吁制定合理标准

从内心来说我觉得他们的项目还是有道理的,虽然技术过关没有我不好说。如果要含氮量过关的话,往里面添加氮肥就可以了。有时候死抠某些规则,也未必就是合理的。

家园 那可能是记忆有误了

毕竟我去农大玩,是03 or 04年的事情了。

家园 科研不要追热点

真正做科研的必须耐得住寂寞。方兄对土壤、污染有担忧,愿意去了解和推动,甚至呼吁,都是很好的事,但没必要嫉妒其他人。全球变暖曾经是非常小的一个冷门,事实上,我知道的早期专家在全球也不超过20个。大家开会吵得一塌糊涂,会后还是好朋友,因为就那么一个小圈子。后来是机遇来了,变成政治话题和科研热门,美国副总统高尔特别感兴趣,联合国气象组织介入,国内也是一样,当年国家制定基础科学战略方向,大气专业的元老叶笃正先生好像正在做科学院副院长,还是政协领导,结果5个重点方向中,与气候、环保相关的有3个(纯凭当时印象,可能不准确)。

话说回来,科学家和科研从业人员是不同的,大部分热门专业的都是从业人员,靠煽情、吹牛、跟风和抄书来抢经费,IPCC报告里印度人的(有意)失误是个典型例子。橡树村兄对IPCC最新研究的介绍非常详尽,我个人收获也很大,但闭上眼一琢磨,20年前的主要结论还是没变,大部分新突破是在原来的边缘问题和细节上。

科学上真正的积累靠的是科学家的执着和钻研,这样的人通常是严肃和默默无闻的。

顺便说一句,网上信息、BBC、Discovery等宣传与科研资料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家园 除了杂交稻,现在又出来一个杂交谷子

就是小米,说是高产田能出产800公斤,这个也很厉害

因为很多地方缺水,小米可是旱地粮食作物的首选

家园 很反感现在政府部门推广的所谓“测土配方”

纯粹是走形式,瞎忽悠

家园 复合肥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价格

先从身边一个农民的施肥方式说起:底肥用自己堆沤的作物秸秆,配合磷酸二铵,氯化钾、碳铵。

追肥用尿素。叶面喷肥用磷酸二氢钾配合硼肥进行。每亩肥料成本也就是100块左右

基本上很少用商品复合肥。

复合肥中除含有标明的40个左右的氮磷钾养分之外,还有大部分是对作物没有用处的物质,那些大部分是磷石膏,对土壤的结构和微生态环境会起破坏作用的。这才是复合肥的最大问题。

另外,不同意化肥是面污染的主要来源,其实畜牧养殖业才是面源污染的罪魁祸首,现在农村鸡鸭猪羊的粪便、死尸等包括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根本都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水体中,给我们农村环境的污染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当然,化肥农药的污染也很大,因为现在水产养殖业也在用化学肥料和化学药物。

家园 这个我不太了解了,我首先假定了复合肥的肥效是好的

每亩100块的肥料总成本与我父亲的施用方案相符合.问题是大多数农民并不能达到用100块左右的成本获得同样的肥效,全都是被肥料商忽悠的结果,所谓的农技专家大部分也是这些厂商的托儿.磷酸二铵这种肥料我父亲在其价格较合理的时候也用,但价格太不合理时没办法只能用磷肥配碳铵了. 还有肥料中的标明成分和真正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我父亲并不太知道,毕竟文化水平有限,而我也是一知半解,所以也没提供过什么好的建议.

另外你讲的面污染,我想凡是知道这些行业利润的人都明白,农民自己去治理污染是多么不现实,一个污染处理系统的价格和维持成本是这些养殖业的几倍呢.

推荐我的另外一个帖子: 链接出处

家园 磷肥其实用高含量的磷矿粉最好

但是很难买到,二铵是常见的。

农村面源污染不能让农民自己治理的,只能政府出面组织。讲句老实话,政府出钱兴建农村垃圾处理厂和水处理厂,并组织运行,比把钱用到什么高速公路、飞机场和厅堂楼馆上好得多

家园 浙大的土壤学还是全国重点呢,可是出来的学生没有几个从事自

可是出来的学生没有几个从事跟本专业相关行当的

家园 估计得到高速公路,飞机场,楼堂馆所建的没得可建才能开始吧

其实从改开来政府就没有对农村定居点儿进行过规划,都是村里面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村委会大部分也根本不行使这样的职能.

从我老家的经验来看农村的垃圾处理和水处理难阿,主要是村民出不起钱,政府更不会给投资.别说处理垃圾了,村里每几户人家外边的垃圾收集桶都溢出了也没人给收拾,根本雇不到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