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虎头虎脑】开车在黑角(1) -- 馒头笼子

共:💬14 🌺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虎头虎脑】开车在黑角(1)

拉票贴。兄弟正在申请认证。谢谢支持

................................................不算华丽的分隔线

黑角(Pointe Noire)是刚果(布)的一个沿海城市。因为工作的关系在哪里待了几年。刚开始的时候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每天上下班都是坐公司的班车。下了班也不到处胡晃。后来慢慢的熟悉环境之后,还是觉得不方便。于是就开始琢磨着自己开车。

想合法开车首先得有个当地驾照。不过这倒不难,公司里养着一个据说是总统远亲的人。平时也基本不干事,作为公司足球队的主席周末张罗张罗大家踢踢球。后来人们都忘了他本来的职位是什么,干脆都叫他主席了。公司凡是需要和政府打交道的事情就交给主席负责。把国内驾照和一张照片交给主席,过了几周却丝毫没有消息。经人提点,人家主席日理万机,估计给忘了。于是每周定时到主席办公室聊天,顺便提醒一下俺驾照的事情。三周之后驾照终于到手。

驾照是有了,还得搞台车先。自己买车就不要想了,黑角的所有车都从国外进口。政府黑心收一笔关税,零售商也不是什么善良角色。车价贵也就罢了,前几年政局也不是太稳。为了要做好迅速收拾包袱跑路的准备,连财大气粗的油公司都宁愿租车,尽量减少固定资产投入。租车也不便宜,2,3万公里里程的雷诺Clio一个月的租金就是1200美元。稍微好点儿的四驱就得2000+了。不过这种暴利行业也不是谁都能随便进的。所以开公司的车成了唯一的选择。

开公司的车,各种麻烦的安全规定就像紧箍咒一样如影随形。除了每年必须和负责安全的同事做一次路考来衡量驾驶的安全程度以外。车上更安了一个小黑匣。黑匣的一端连接到车轱辘上,24小时记录车子的加速度,减速度,最高速度,每天行驶里程,和每次行驶时间。而且每次加速度和减速度超过0.3G,最高速度超过60km/h它就会哔哔一下,警告一次。并且记录在案。到了月底,负责安全的同事就会把每台车的数据下载到数据库了,给每人打分。一旦高于某个值,当月就黄牌警告。连着两个月黄牌,那就红牌了。必须重新做一次路考。要是再拿一张红牌,就自动取消驾驶资格。你要说在一般驾驶环境里面也还罢了。黑角的道路除了城里那条戴高乐大道以外,到处坑坑包包。到了雨季,有些大坑能把车给淹了。常常进坑哔一次,出坑哔一次。外加上如蝗虫般乱窜的中巴和出租车。一脚刹车就是一个哔,上班路上哔上5,6次都不稀奇。到了月底红黄牌满天飞。作为工程师,怎么能被机器玩弄。于是我们开始和小黑匣坚决而漫长的斗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黑角的火车站,曝光稍微长一点画面下方的蝗虫中巴就开始虚影了:)

第一招,釜底抽薪。收拾不了小黑匣,我还不能收拾你传感器么。直接把小黑匣和传感器的连线拔掉。嘿嘿看你怎么着。结果没想到,这个小黑匣还很阴险的记录每次和它亲爱的传感器失去联系的时间。于是到了月底,负责安全的同事就发现某人的传感器一到上下班时间就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这如何了得。抓过来大刑伺候。

第二招,借刀杀人。人在做,天在看。老子收拾不了你,天还收拾不了你了。于是把小黑匣从冬暖夏凉的空调出气孔挪到了挡风玻璃下,让阳光和湿度来给我们出气。不到一个月小黑侠们纷纷挂机。正当我们得意之际,突然接到通知,小黑侠不能工作的车子不准开了,直到小黑侠被修好为止。俺们泪牛满面啊

第三招,美人计。对小黑侠当然是没用的。对象当然是负责统计数据的同事了。月底的时候几个mm工程师就赖在小黑侠总管的办公室里面控诉街上的弹坑越来越大,蝗虫中巴和出租的司机越来越无法无天。总管大人鼠标一抖,记录立马变绿。可惜对俺们不适用。

第四招,瞒天过海。经研究每个月的分数和被哔的次数成正比和行驶里程成反比。于是乎,常常看到周末夜晚,某人乘月黑风高之际,一人寂寞的游车河。不过据反映这样的效率不高,晚上出来飙车的不少,再加上从夜店出来醉驾的。一不小心就被哔了,整个晚上的心血就白费了。最终这招在我的发展下进化出了2.0版本。找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借上一个千斤顶。把车子开到某海滩。享受日光浴的同时,把车子驱动轮都给支起来。然后挂个3档,让它慢慢空转。日落时分手工回家,保证每月都在绿区。不过不要以为2.0版本很容易,换档是关键。离合油门配合一定要精准,操作要轻柔。否则空转的驱动轮,一不小心就来一个1G的加速了,月底还得被总管请去谈话。

开车在黑角2链接出处

关键词(Tags): #刚果惊魂#行车交通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哈哈,我原先工作的公司也是

也有那么一个黑匣子,主要是记录行驶时间、最高时速什么的,而且连着卫星,公司的安全部门能即时掌握,一旦违规,马上短信责问。一个月有5次的,上一天不计薪安全课;连续5个月的,重新路考。没加入工会又出了责任事故的就很可能开除。

于是就有司机动歪脑筋了,找铝箔纸什么的屏蔽卫星信号,这样超时超速,公司就发现不了了。公司就更狠了,没有你的卫星信号,就干脆把你的车报失,让警察抓你。司机也琢磨出了升级版,遮一段路放一段路,然后就怀疑接触不良什么的,公司也没辙,升级系统太贵了。

家园 据说这是小黑侠二代

连GPS,车里还有一个摄像头记录你的驾驶动作。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

其实小黑侠的目的是好的。开车还是要尽量守规矩。只不过在那里的驾驶环境太恶劣,让我们不搞小动作都没办法。

家园 果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不过万一公司知道这招后把评分系统升级成根据违规次数的绝对值而非违规次数与行驶里程的比值打分那就完蛋了……

比较一劳永逸的法子是自己搞一个传感器和小黑匣连着,这样小黑匣虽然有输入信号,但啥也监测不到。

家园 哇哈哈哈!

谁说只有异想才会天开

家园 专业司机得不干了

我们也就上下班开开,一个月300公里顶天了。他们至少两千多。绝对值来的话对他们就不太公平了。

自己搞传感器在资源匮乏的黑非洲有点恼火。我觉得那玩意儿的原理其实和自行车的码表差不多,就像把俺在轮子上的磁铁给拆了。给过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丫藏的挺好

家园 【原创】【虎头虎脑】开车在黑角(2)

响应铁手号召。另开主题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82056

家园 这啥公司这么狠啊,花不少银子折腾自己人

会招人骂的。

家园 【原创】【虎头虎脑】开车在黑角(3)

在非洲开车,安全是另外一个大问题。刚果的治安还不错,城里半夜从酒吧出来还敢一个人在大街上走。出了城区就是另外一份天地了。沿路的村民在路上扔块大石或者巨木,就开始收买路钱的生意。大家客客气气有商有量,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一般也就是花钱消灾的事。相对于村民,军警更让人头疼。这些人胃口一般比村民大得多,加上平时作威作福惯了,手上又有暴力工具,打起交道来难缠的很。

因为是前法国殖民地的关系,这里的交通规则照抄法国。不过交通标识啥得由于缺乏养护,基本上看不见。所以开汽车来也就只能随大流,该怎么开在很多地方只能靠猜。交警同志们当然不能放过这种好机会,常常埋伏在一些规则很模糊的地方。拦下来,编个理由就使劲敲竹杠。有事没事,就说要没收驾照,拖车。按照公司给我们的指导方针,这种情况要驾照就给驾照,要拖车就让拖。完了给公司报告,自由专人去处置。不过这样费时费力,几天开不了车不说,指不定人家一个“不小心”弄丢了驾照。所以很多人就选择直接给钱了事。给多给少就看个人砍价本事了。一般说来10美元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后来公司来了一个意大利工程师,刚来也不了解行情,直接给了20美元。给某当值的警察留下相当美好的印象。于是这个警察哥哥就开始专门找他来堵。找的借口也越来越烂,比如stop标志停的时间太长。到后来干脆只要看见他的车就拦下来。搞得这个意大利工程师,天天在基地加班,不到晚上7,8点绝不回家。回家还得专挑小道。我们常给老板开玩笑,这警察是不是他雇的。这个工程师发现这边的交警很少有摩托或者汽车。貌似每天上岗的时候被车子扔在某个地方,到了时候再被接走,而且也没有配步话机,互相联系不上。于是在一次被逼急之后,他勇敢的驾车逃窜。那个警察居然从此再也没有找他麻烦。看来做亏心事还是理不直气不壮。

正常出来执行任务的也就罢了,最怕那种自己出来的,如果再加上喝了点酒那就不好玩了。话说一个同事晚上加班到半夜,自己开车回家,着急着回家就走港口边上的近路。这条路上正好有个军营,在离军营不远的地方,他就被俩穿着军服的人拦下来了。谁知道车刚停下来,那两人就想打开后座门进来。幸好门都锁了起来。两人进不来,就开始砸窗户。把同事吓坏了,一脚油门赶紧走。两人毫不死心,拦了一个出租追了上来。于是就在午夜的黑角上演一场警民追逐大戏。还好这个同事车技很好,平时也爱飙车。愣是一直没让出租给追上。不过那两厮也肯放弃,死死跟在后面。最后同事想到公司晚上也有保安公司的人在,把车子开回来公司,那两人才不得不放弃。第二天看同事的小黑盒子,居然在黑角的破路上飚出了一百多公里的时速。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在黑角开车。老老实实坐公司小巴。看着他的车比俺开着的好,本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俺就不顾死活的要过来继续开。没过两天,遇到一个周末下午,俺开着这台车去踢球,正好要经过那一片。突然觉得有个出租好像一直在跟着我,赶紧提速准备摆脱。出租发现我想逃,立马追了上来,通过后视镜俺隐隐约约看见一军警模样的人从前排探出半个身子,让我停车。肯定是上次两厮还没死心,又来了。不过还好是白天,俺不用跟你飙车。直接往大路人多的地方开,看你们能把我怎样。这一片离市中心也不远,一会儿就到了最热闹的戴高乐大街。一上这条街,丫就把身子缩回去了。跟了我一会儿就悻悻的转到一条小路上去了。事后总结,还好这边的哥身手没有国内的好,开的车也差(都是n手,开了几十年的二,三代花冠)。要是从国内随便一个大城市找一个的哥来,俺们哪儿还能脱离魔爪。

家园 总的来说还是省钱

出了事,虽然有保险,但是重新招聘,形象损失之类的潜在损失还是很大的。老出事保费也高啊。石油行业号称航空业之外最重视安全的行业。客户都非常在意安全问题。而且搞这些安全措施也能营造一个重视安全,尊重规章制度文化氛围(虽然我们也在小黑匣子上动动歪脑筋:))。

家园 明显是个巨无霸的石油公司

估计是道达尔、BP、壳牌、斯伦贝谢之类的吧

家园 安全第一,不要飚车
家园 好看,等第4。先花着。
家园 您这是警匪片啊

别误会,我不是说您是匪。黑角还真是黑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