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游曲阜孔林容易忽略的东西 -- 桃李不言

共:💬5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说游曲阜孔林容易忽略的东西

多年前有机会去山东,就顺路去曲阜拜了拜孔圣人。去之前一个去过的朋友说那没什么意思,也就是些墓啊碑的,一会儿就转完了,什么印象也留不下。我运气比较好,在孔林遇到个估计是想法子打发时间的老人,给我当了次义务导游,使我知道了许多容易被忽略的东西。

进门前先要经过一条长长的“神道”,老人提醒我,数数路两边分别有多少棵树。好长的路,好多的古书,我都快变成了东张西望兄了,还是没数清楚,只数了个大概,每边大约七八十棵吧。老人告诉我,一边七十二棵,一边七十三棵,问我猜不猜得到代表什么。我猜到了七十二代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出了七十二贤人,那时候还真不知道孔夫子是七十三岁归天的,打那之后也顺便知道了“七十三、八十四”是说孔孟两位呐。

孔林内有一条洙水河,河上有一桥,桥端有一石坊,都是有来头的。据传那条河是秦始皇赢政下令挖的,他焚书坑儒还不够,还打算断了孔家的风水,于是挖了这条大沟。老人说桥是朱元璋修的,石坊是孔家后人衍圣公孔闻韶立的,而石坊题的字是严嵩写的。这小小的地方涉及到的人还真不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没什么特别的景点按下不表。

孔夫子的弟子子贡守墓的时候种了棵楷树,已经长得好大,旁边有一碑,上书“子贡手植楷”,是那个喜欢到处乱题诗题字的乾隆皇帝写的,在下对书法一窍不通,看不出好坏,但是对错还是认得的,怎么看那几个字怎么觉得别扭,终于发现那个“植”字右半边少了一横。估计是皇上一不留神写错了,下边的人不敢说,也不敢擅自给改了,就那么给刻上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来到孔老夫子的墓前,墓碑上刻的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特别的地方在于其中的“王”字与众不同,那一竖特别长,下面的那一横被完全遮住了,从正面看到的是“大成至圣文宣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什么要弄成这样呢,老人告诉我,以前很多皇上们都是要来这里拜祭的,大家都是王,王不能拜王,所以就弄成了这个模样,你说这不是自欺欺人么。

孔子的儿孙也跟他葬在了一处,孔子墓的一侧是他儿子的墓,而前方是他孙子的墓(我分不清出东南西北了),这个布局也有个名头,叫做“携子抱孙”。

我现在还记得的就这么多了,至于颜庙(颜回的)之类的景点没有人指点,只能自己走马观花,现在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家园 孔氏后人还住在那儿么?谢谢桃兄,长知识了。
家园 活的还是死的?

死的有不少住在里边的,活的就不知道了

家园 孔子后裔在曲阜的很多

原来去“三孔”时,听人介绍,曲阜1/5的人姓孔。当地的孔姓分两大类:一类自然是是孔老夫子的后裔,另一类来源于当年在历代衍圣公或其以前的孔家服务,且该随主人姓氏的奴仆。孔家枝叶茂盛,恐怕曲阜城墙一块砖头掉下来,起码能砸着三个圣人之后。

桃李文章一直有趣得紧,只是有一点小疑问:记得子路死在孔子之前,当时老孔同志正在吃肉酱。“三孔”怎么还能有子路手植树?我印象中好像也有这棵树,不过记不清是谁种的,有什么来历了?

家园 多谢老兄提醒,我记忆有误

刚刚查了一下,是子贡,非子路,我还笑话乾隆呢,自己也写错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