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少林拳法·论劲法》·注解·点评 -- 京城马国兴

共:💬1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少林拳法·论劲法》·注解·点评

论劲法

拳术之至胜者,在于技击之精战。技击,乃柔术直根基也。其本在于精壮、神威、功法精到。然拳法之用,重于整劲,如矢之离弦,其透于身也。常云:“七分巧劲三分力”,又云:“善用兵者,贵之神速。”然搏技之玄妙,均在此耳。绝非尽平生之力而拼之,用劲故难。然劲大于敌,用之不当反为敌用;用之过早空耗而不中,用之过迟易被其制。因而无论何时,拳势应如弓满待发静以待动。

初时练法,务先求步法拳法之正确,按其拳势,细心揣摩,习之日久,肩背之力,腰胯之力,腿足之力,自然贯通一体,劲道顺达而整矣。然柔法,意态舒缓,松沉自如,神气含而不露,手法严谨,动如旋流,柔中寓险,其势如蓄中藏锋;而刚法凌厉,震神怒眼,拳势险峻遒劲,如干将莫邪,其锋应刃而催,其势为刚,威也。行拳存于刚柔之间,必至气韵浩然,刚柔合一。拳法始终,气宜沉荡,而不宜浮。万不可妄动拙力而攻之。用之法,则逢柔刚进,逢刚柔化;内刚外柔,刚柔相济,方懂其拳路之玄妙。最忌以力相抵。然施以巧,顺其力善以沉、托、封、闭、起、顿、吞、吐八字用法而行,贯穿于六劲,斯术功法其深也。然以导引之巧,使之失以平衡,重心不固,得势而攻,以柔顺为主。得势迅疾而发,使敌无喘息之机,多以刚劲为主。

又然武技者,仅以功架一味求低,又误两腿间重心平稳,角度之优劣,劲力发而僵滞,其搏技甚难持久,将有习之多年,败于一旦者,此误不可不慎。欲得少林拳术身法之稳固,结体工整而坚挺,劲力之顺达,攻防敏快自如,故劲力取于根,腰为枢纽,传于肩背,贯于手足与内法相通,故以意运腿臂,以气贯指足是也。然观其拳法之胜败、知优劣,绝无南北诸派内外家之分,其基均取于功法深浅,力坚神速。故善用劲者,乃终至胜者。

【题名解】

谈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的内容,能不谈“内劲练用法”的内容吗?看一看前贤的论述内容,是否如此?只有精心观读文章内容的精义,才能知晓其中的精旨妙谛以为己用。

【注解】

①、拳术之至胜者,在于技击之精战。技击,乃柔术直根基也。其本在于精壮、神威、功法精到:

拳术之所以能够至胜者,在于技击之“精”的战都能力。攻防较技的击打之技术,乃以外形柔弱无骨乃为运用内劲的根基也。其本在于“内劲的战斗能力” 具有“无有入于无间,无坚不摧”的能力,不立有形法而能破解一切有形法。“神的功能作用具有能够使人敬畏的气魄。”乃是内外功法精明独到也。

技击:攻防较技的击打之技术。

精战:精者,内劲也;战者,战斗能力也。内劲的战斗能力。

柔术直根基也:外形柔弱无骨乃为运用内劲的根基。

精壮:内劲具有“无有入于无间,无坚不摧”的能力,不立有形法而能破解一切有形法。故以“壮”言之。

神威:精者,言“物”之名也;神者,精之物的功能之名也;一气灵明不昧,谓之神。威者,使人敬畏的气魄。神的功能作用具有能够使人敬畏的气魄。

②、然拳法之用,重于整劲,如矢之离弦,其透于身也。常云:“七分巧劲三分力”,又云:“善用兵者,贵之神速。”然搏技之玄妙,均在此耳:

然传统拳法之运用,重于自身外形六合一体,谓之“形整”;内劲九节一气贯串,谓之“劲整”。两者匹配如一的攻防拳势,谓之“整劲”也。所以,才有拳势如矢之离弦,其具有透于彼身之功能也。常云:“七分巧劲三分力”的说法;就是“巧劲者,内劲也;三分力者,外形占位的功能”也的意思。又云:“善用兵者,贵之内劲腾挪之神速。”然手搏技击技术之“无形法身道体及此道体之“有化无,无生有,有无相生的机制秩序、法则”之制胜的奥妙,均在此中耳。

整劲:外形六合一体,谓之“形整”;内劲九节一气贯串,谓之“劲整”。两者匹配如一的攻防拳势,谓之“整劲”也。

七分巧劲三分力:巧劲者,内劲也;三分力者,外形占位的功能也。

神速:外形动变疾快缓慢皆称为“平常速度”,内劲腾挪快慢皆称为“神速”。

玄妙:无形法身道体及道体之“有化无,无生有,有无相生的机制秩序、法则”之名称也。

③、绝非尽平生之力而拼之。用劲故难,然劲大于敌,用之不当反为敌用,用之过早空耗而不中,用之过迟易被其制,因而无论何时,拳势应如弓满待发:

与人攻防较技绝非尽平生之力而拼命之能取胜的。运用“内劲”的方法故然难了一些,然“劲力”大于敌,存有用之不当反为敌用,用之过早空耗而不中的,用之过迟易被其制矣等诸多弊病呢!因而,无论何时,拳势始终应如弓满待发的蓄势状态。才能保证自己无失,真乃妙言哉!

劲大于敌:是说“劲力”大于敌。

④、初时练法,务先求步法拳法之正确,按其拳势,细心揣摩,习之日久,肩背之力,腰胯之力,腿足之力,自然贯通一体,劲道顺达而整矣:

初期时的修炼方法,务先求步法、拳法之姿势正确,按其拳势攻防技术规矩、变化法则等内容,都要精心细致入微的认真揣摩之,如此演习之日久,肩背之力,腰胯之力,腿足之力,自然一气贯通内外虚实相须匹配犹如一体,这样“劲道顺达”而整矣。也就是“坤为吾母乾为父,太极一气贯来衡”的功夫艺境。

⑤、然柔法,意态舒缓,松沉自如,神气含而不露,手法严谨,动如旋流,柔中寓险,其势如蓄中藏锋;而刚法凌厉,震神怒眼,拳势险峻遒劲,如干将莫邪,其锋应刃而催,其势为刚,威也:

然柔弱无骨的法式,意态舒缓,松沉自如,神气含而不露,手法在胸肘抱肋的防守严密谨慎,动如旋转流水一般,柔若无骨的拳势中寓涵无数险滩陷阱,其势如温和含蓄中藏锋锐利;而刚健法凌厉无比,震神怒眼,拳势险峻而又遒劲,恰如干将莫邪,其锋应刃而催,其势为刚、威风凛凛也。

⑥、行拳存于刚柔之间,必至气韵浩然,刚柔合一。拳法始终,气宜沉荡,而不宜浮。万不可妄动拙力而攻之:

行拳用招存势于刚发他力前柔乘他力后之间,必至气韵均匀浩然,内外刚柔匹配合一天衣无缝。拳法实施之始终,气宜沉实鼓荡,而不宜浮而无根也。万不可妄动拙力而攻之,以免出现资敌取辱之弊也。

⑦、用之法,则逢柔刚进,逢刚柔化;内刚外柔,刚柔相济,方懂其拳路之玄妙。最忌以力相抵:

拳势运用之法,则逢柔则刚进,逢刚乃柔化;自身内刚外柔,刚柔相济匹配如一,方能懂其拳术攻防进退的路数之玄妙也。最忌讳以力相抵抗争的法式。

⑧、然施以巧,顺其力善以沉、托、封、闭、起、顿、吞、吐八字用法而行,贯穿于六劲,斯术功法其深也:

然实施以巧,乃顺其力的法式。善以“沉、托、封、闭、起、顿、吞、吐”八字用法而行之,贯穿于“刚柔、虚实、直横”六劲法式中,这样的拳术功法其功夫艺境精深也。

⑨、然以导引之巧,使之失以平衡,重心不固,得势而攻,以柔顺为主。得势迅疾而发,使敌无喘息之机,多以刚劲为主:

然以劲力顺势导引之巧妙的法式,使之失以平衡,重心不固,得势而攻之以制胜,乃以外形柔顺为主的法式。得势迅疾而发之,使敌无喘息之机,发之多以阳刚之劲势为主。此正是《太极拳论》中所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的一点子黏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法式。

⑩、又然武技者,仅以功架一味求低,又误两腿间重心平稳,角度之优劣,劲力发而僵滞,其搏技甚难持久,将有习之多年,败于一旦者,此误不可不慎:

又:然武技者,仅以功架一味的追求低架式,又耽误了两腿间重心攻防动变平稳、平衡的功夫了;何况腿法直弯的角度存在大小之优劣,角度小者劲力发而呈僵滞的态势,其与人攻防较技时搏打技术甚难持久战之;将有苦心用功修炼演习之多年,败于一旦者,此误区不可不慎也。

⑴、欲得少林拳术身法之稳固,结体工整而坚挺,劲力之顺达,攻防敏快自如,故劲力取于根,腰为枢纽,传于肩背,贯于手足与内法相通,故以意运腿臂,以气贯指足是也:

欲得少林拳术身法功夫之稳健坚固,结体工整而坚挺,劲力之顺达通畅,攻防敏捷疾快攻防动变自如,故劲力的运用取于足根,腰为枢纽,传于背肩过肘,贯于手足与内劲方法相互贯通,故以意运腿臂,以气贯指足是也。此正是“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法式之论述。

⑵、然观其拳法之胜败、知优劣,绝无南北诸派内外家之分,其基均取于功法深浅,力坚神速。故善用劲者,乃终至胜者:

然观其拳法之胜败、知其攻防功夫之优劣,绝无南北诸派内外家拳之分,其基均取于拳术功法功夫之深浅,力坚神速。故善用劲者,乃最终至胜者也。

【译文】

拳术之所以能够至胜者,在于技击之“精”的战都能力。攻防较技的击打之技术,乃以外形柔弱无骨乃为运用内劲的根基也。其本在于“内劲的战斗能力” 具有“无有入于无间,无坚不摧”的能力,不立有形法而能破解一切有形法。“神的功能作用具有能够使人敬畏的气魄。”乃是内外功法精明独到也。

然传统拳法之运用,重于自身外形六合一体,谓之“形整”;内劲九节一气贯串,谓之“劲整”。两者匹配如一的攻防拳势,谓之“整劲”也。所以,才有拳势如矢之离弦,其具有透于彼身之功能也。常云:“七分巧劲三分力”的说法;就是“巧劲者,内劲也;三分力者,外形占位的功能”也的意思。又云:“善用兵者,贵之内劲腾挪之神速。”然手搏技击技术之“无形法身道体及此道体之“有化无,无生有,有无相生的机制秩序、法则”之制胜的奥妙,均在此中耳。

与人攻防较技绝非尽平生之力而拼命之能取胜的。运用“内劲”的方法故然难了一些,然“劲力”大于敌,存有用之不当反为敌用,用之过早空耗而不中的,用之过迟易被其制矣等诸多弊病呢!因而,无论何时,拳势始终应如弓满待发的蓄势状态。才能保证自己无失,真乃妙言哉!

初期时的修炼方法,务先求步法、拳法之姿势正确,按其拳势攻防技术规矩、变化法则等内容,都要精心细致入微的认真揣摩之,如此演习之日久,肩背之力,腰胯之力,腿足之力,自然一气贯通内外虚实相须匹配犹如一体,这样“劲道顺达”而整矣。也就是“坤为吾母乾为父,太极一气贯来衡”的功夫艺境。

然柔弱无骨的法式,意态舒缓,松沉自如,神气含而不露,手法在胸肘抱肋的防守严密谨慎,动如旋转流水一般,柔若无骨的拳势中寓涵无数险滩陷阱,其势如温和含蓄中藏锋锐利;而刚健法凌厉无比,震神怒眼,拳势险峻而又遒劲,恰如干将莫邪,其锋应刃而催,其势为刚、威风凛凛也。

行拳用招存势于刚发他力前柔乘他力后之间,必至气韵均匀浩然,内外刚柔匹配合一天衣无缝。拳法实施之始终,气宜沉实鼓荡,而不宜浮而无根也。万不可妄动拙力而攻之,以免出现资敌取辱之弊也。

拳势运用之法,则逢柔则刚进,逢刚乃柔化;自身内刚外柔,刚柔相济匹配如一,方能懂其拳术攻防进退的路数之玄妙也。最忌讳以力相抵抗争的法式。

然实施以巧,乃顺其力的法式。善以“沉、托、封、闭、起、顿、吞、吐”八字用法而行之,贯穿于“刚柔、虚实、直横”六劲法式中,这样的拳术功法其功夫艺境精深也。

然以劲力顺势导引之巧妙的法式,使之失以平衡,重心不固,得势而攻之以制胜,乃以外形柔顺为主的法式。得势迅疾而发之,使敌无喘息之机,发之多以阳刚之劲势为主。此正是《太极拳论》中所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的一点子黏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法式。

又:然武技者,仅以功架一味的追求低架式,又耽误了两腿间重心攻防动变平稳、平衡的功夫了;何况腿法直弯的角度存在大小之优劣,角度小者劲力发而呈僵滞的态势,其与人攻防较技时搏打技术甚难持久战之;将有苦心用功修炼演习之多年,败于一旦者,此误区不可不慎也。

欲得少林拳术身法功夫之稳健坚固,结体工整而坚挺,劲力之顺达通畅,攻防敏捷疾快攻防动变自如,故劲力的运用取于足根,腰为枢纽,传于背肩过肘,贯于手足与内劲方法相互贯通,故以意运腿臂,以气贯指足是也。此正是“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法式之论述。

然观其拳法之胜败、知其攻防功法功夫之优劣,绝无南北诸派内外家拳之分,其基均取于拳术功法功夫之深浅,力坚神速。故善用劲者,乃最终至胜者也。

【点评】

关于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论劲法”体用之内容,历代前贤多有论述,以资对照,录而并解之如下:

“波浪劲翻浪劲” 功法“体、用”精义解

或问曰:心意拳和形意拳,都强调攻防较技之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波浪劲”和“翻浪劲”的用法;王芗斋先生更强调攻防拳势“无往不浪”。但是,什么是“波浪劲”、“翻浪劲”的法式呢?在攻防较技中施手用招、施招用手中“波浪劲”和“翻浪劲”确实有什么优势吗?这是为什么?“波浪劲”和“翻浪劲”功夫容易修炼成功吗?这些问题敬请您老不吝赐教!明白的开示!

答曰:是的!心意拳和形意拳都是遵从“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内家拳法宗旨修炼、建体、至用的拳种,这一点从拳谱中就可以明确的看得出来。

懂劲:

意拳是内功拳之一种,其气沉丹田,着意蓄发内劲,不论横,竖、斜、缠、松、悍、合、坚等劲,均得成为周身一体之整劲,富有弹力之抖绝打击,对方即会腾空跌出,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否则,徒具优美之姿势和理解应用之方法,但敌人不为所动,而失去攻防艺术的价值,这就是不懂劲之缘故。

从这段懂劲的认识之论述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来了,心意拳、形意拳都是极为重视内劲修炼、运用方法的。而“波浪劲、翻浪劲”只不过是内劲运用中的两种方法的名称而已。

“波浪劲、翻浪劲”名称的来源及运用方法

为什么名曰:“波浪劲、翻浪劲”呢?

因为古拳谱《易筋经贯气诀点气论》中有:

似梦地着惊,似悟道忽省,似皮肤无意然火星,似寒侵骨髓打战悚,想情景,疾快猛,原来是真气泓浓。震雷迅发,离火焰烘,洪水波涌。欲学不悟个中窍,丢却别寻哪得醒?

文中的“洪水波涌”之说法,就蕴含着“波浪劲、翻浪劲”修炼和至用的方法。犹如海水波浪向海边扑来撞击的方向,称之为“波浪劲”;海水撞击海岸反向大海方向形成的回浪,称之为“翻浪劲”。

以身中劲势的用法为例,内劲由会阴起向后背运动的劲势名之曰“波浪劲”,乃从“打人全凭盖势取”的意思而得名;内劲由会阴起向前胸运动的劲势名之曰“翻浪劲”,乃从“探马势顺势揭掀”句的意思而得名。

其实,就“波浪劲、翻浪劲”的得名因由的方法中,已经清楚的说明了“波浪劲、翻浪劲”的基本运用方法了。例如:崩拳、劈拳运用“波浪劲”;炮拳、钻拳运用“翻浪劲”,效果最佳;而横拳则是“波浪劲”或“翻浪劲”的运使中,再附加以“螺旋”的劲势,就更为浑厚了。所以,形意拳门诀言:“横拳出手不见横”的意思,就是指内劲势螺旋的左右横移而说的。

“波浪劲、翻浪劲”的修炼方法

“波浪劲、翻浪劲”都是由内功养生之道的“子午周天”法中内气“腹背周天”运行法修炼演化出来的内劲功夫。下面具体介绍“子午周天”功法和“腹背周天”功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子午周天法

【功法步骤】

1、站、坐、卧的姿势皆可以,必须全身放松,平心静气,息气凝神。

2、双眼目视正前稍下方,凝神注视瞬间,将眼神收回睛中,垂帘闭目,此时以心意观注在双睛中眼神处;用心意以眼神内视自己的心脏,将心脏视为一团气;就用心意将此团气搬到膻中穴的胸中处,而眼神一直观住在此团气的移动之始终,瞬间未有离之;再用心意将此团气下放到少腹丹田处方好,而眼神一直观住在此团气的移动之始终,瞬间未有离之。此正是:“虚胸实少腹”的“坎离相交、阴阳合和、水火相济”之“炼精化气”的法式。乃一切内功心法的内炼之预备式。

3、眼神内观注以沉入丹田的内气,心意使此内气沉到会阴穴,由会阴穴向后入尾闾穴在至命门穴经大椎到百会穴;由百会穴向前运行到印堂穴,再有印堂穴向下沿鼻中表面至人中穴,一股内气由人中穴向内运行由舌尖接引使内气顺舍系到咽喉再到膻中穴;一股内气分左右两股沿嘴角会聚承浆穴向下至咽喉再到膻中穴,内气继续向下运行至神阙穴,在由神阙穴至会阴穴,是为一周。如法而运行内气行81周,即可收功了。内气在任督二脉运行的直径3cm。如果在会阴处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运行,名曰:“活子时”;如果在百会穴处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运行,名曰:“活午时”。这可以控制一下内气运行的速度,以免神意跟不上达不到修炼的目的。

4、收功,眼神内观注视着会阴穴处的内气,意念使内气升到丹田中,眼神内视观注丹田中的内气,运用心意将此气幻化成一乒乓大小的气球,运用心意活动揉化着此气球,此气球越揉越小,越小越亮。经十来次的心意活动之揉化,此气球小如黍米粒般大小而又贼亮贼亮的耀眼之亮点。此时,以心意活动将此亮点往下一放,眼神内视不见此亮点了,是为藏好了,是为“服食”,以备下次练功时启用。

将亮点藏好了,抬起双手小臂,两手掌心面轻轻前后相搓,同时心中和悦欢喜,脸面眉开眼笑(注意:不要睁眼,不要张开嘴巴),要笑得极为轻松自然开心时就用双手轻轻上下搓搓脸面,随用双手的搓着脸面随即睁开双眼,随即轻轻的从头开始依次活动全身直至移动步履,恢复常人状态,此为一次的练功完毕。

功法分析

又名:任督周天法,任者,任脉,奇经八脉之一,总司任诸阴之谓也;督者,督脉,奇经八脉之一,总司督诸阳之谓也。虽然真气在任督二脉的所在部位运行,非任督二脉之气也!由于真元之气具有“大药”之名,当然具有“大药”的“驱邪补正”的功能作用和相应的效果。所以,每天修炼此功法,自然具有调节改善、强化任督二脉功能作用的能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能效果,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如欲修炼内劲功夫,则可相应的改为“内气腹背周天”法式,命题论述如下:

内气“腹背周天”运行法

1、站、坐、卧的姿势皆可以,必须全身放松,平心静气,息气凝神。

2、双眼目视正前稍下方,凝神注视瞬间,将眼神收回睛中,垂帘闭目,此时以心意观注在双睛中眼神处;用心意以眼神内视自己的心脏,将心脏视为一团气;就用心意将此团气搬到膻中穴的胸中处,而眼神一直观住在此团气的移动之始终,瞬间未有离之;再用心意将此团气下放到少腹丹田处方好,而眼神一直观住在此团气的移动之始终,瞬间未有离之。此正是:“虚胸实少腹”的“坎离相交、阴阳合和、水火相济”之“炼精化气”的法式。乃一切内功心法的内炼之预备式。

3、眼神内观注以沉入丹田的内气,心意使此内气沉到会阴穴,由会阴穴向后入尾闾内成片状气流样形态在向后内后臀、腰、背腔壁向上运行至大椎穴咽喉龙、双肩内腔壁向前胸腹内腔壁下行至会阴,此为一周。如此循环往复的修炼,此为“波浪劲”的法式,为乾阳顺行;内气成片状气流样从会阴穴向前少腹、大腹、前胸内腔壁运行至喉咙、向后过双肩内腔壁,沿后背、腰、臀内腔壁下行至会阴,此为一周。如此循环往复的修炼,此为“翻浪劲”的法式,为坤阴逆行。

如法而运行内气各32周,即可收功了。内气在腹背内腔壁运行的厚度3厘米-10厘米;宽度乃左右前胸腹与后腰背的阴阳交界处为度。如果每一周在会阴处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顺逆运行,名曰:“活子时”;而在喉咙处不用停留。这样就可以控制一下内气顺逆运行的速度,以免神意跟不上达不到预期修炼的目的。

4、收功,眼神内观注视着会阴穴处的内气,意念使内气从会阴处升到丹田中,眼神内视观注丹田中的内气,运用心意将此气幻化成一乒乓大小的气球,运用心意活动揉化着此气球,此气球越揉越小,越小越亮。经十来次的心意活动之揉化,此气球小如黍米粒般大小而又贼亮贼亮的耀眼之亮点。此时,以心意活动将此亮点往下一放,眼神内视不见此亮点了,是为藏好了,是为“服食”,以备下次练功时启用。

将亮点藏好了,抬起双手小臂,两手掌心面轻轻前后相搓,同时心中和悦欢喜,脸面眉开眼笑(注意:不要睁眼,不要张开嘴巴),要笑得极为轻松自然开心时就用双手轻轻上下搓搓脸面,随用双手的搓着脸面随即睁开双眼,随即轻轻的从头开始依次活动全身直至移动步履,恢复常人状态,此为一次的练功完毕。

“波浪劲翻浪劲”配合攻防招法的系统修炼

自我修炼法式

内功修炼“腹背周天”功法将“波浪劲、翻浪劲”的顺逆运行法式修炼纯熟了,就要及时的配合具体攻防招法来修炼运用法式的内容了。

就是在每一攻防招法的实施之始终都要与内劲“波浪劲势、翻浪劲势”做同步的攻防运动,要求内劲、外形,虚实匹配如一的同步运动丝毫不差。而且,同一个招法,即可先用“波浪劲势”顺步打出,复接以“翻浪劲势”拗步打出;又可以先用“翻浪劲势”顺步打出,复接以“波浪劲势”的拗步打出。这样周而复始的修炼,基本上运用十个左右的攻防招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