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笤帚疙瘩成了精 -- 履虎尾

共:💬40 🌺15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知道东北的笤帚啥样啊,北京用的也是那种

但是我小时候在山西太原市内扫地的时候是用和图片里类似的笤帚。

到北京后貌似没见过卖的,所以探讨一下 :)

家园 糜子就是东北的黄米啊

做粘豆包的。还真不知道笤帚疙瘩是用糜子做的,惭愧啊,还东北人呢。虎老师说的这个讲究还真没听说过,长见识了。

家园 韦兄啊,

粘豆包确实是用糜子做的。

东北的粘米有好几种,如果不算糯米(东北人说江米)的话,还有“粘高粱”,“粘玉米”,以及“大黄米”和“小黄米”这两种“粘小米”(谷子)。

一般来说,做粘豆包用“粘高粱”(笤帚糜子),大黄米和小黄米用来撒粘糕(切糕),或者直接煮粘米饭吃。

家园 是啊,呵呵——

此帖就是商兄那篇风俗帖勾引起来的——:))

家园 错,楼主所说的糜子并不是出黄米的那个黍子

这个糜子俗话叫"粘高粱",整株最高可超过4米,根部一米左右的直径最大可达3cm以上,只有穗部与高粱区别较大,而且整株都是宝,很长一个时期都是农村北方手工业的重要原料,穗部下面的较细部分非常光滑均匀,俗称"箭杆儿",而且长度能到40cm以上,用线穿起来三层或两层用作锅盖,摆放饺子的器皿都非常优秀,俗称"盖帘儿"或"箭杆盖帘儿",由于箭杆儿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纤维,所以不沾面,清洗方便,不易变形,且较耐高温,在农村直到现在仍有地方受欢迎.

除去穗部的整个秸秆用途也很广泛,由于其长度客观(超过3米),韧性好,有光滑表皮,且容易加工所以被大量用于制作各种席子,帘子,无论围粮仓,遮阳,铺底,做斗笠都很受欢迎.

家园 不过啊好像有点不同

我得去找找我那篇——因为有点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我没写清楚——

我们那里是:一家可以有好几把扫帚。但在打扫时,不要动用两把或以上的扫帚,也就是说,只能一个人扫地。别的人可以帮忙,但不能拿扫帚扫地。。。

家园 是极!盖帘子,箭杆儿
家园 原来是这样啊

各地风俗,大不相同啊

家园 呵呵,你说的对

我记错了,黄米是黍子,不是糜子。

家园 虎兄,是我记差了

黄米是黍子,不是糜子。粘豆包有粘高粱做的,做出来是青色发暗,有大黄米做的,做出来是金黄的。我老家用大黄米做得多,不过两种味道都不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