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谈朱温 -- 清风席卷

共:💬749 🌺2634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家园 取消500亿农业税,转手向农民子弟收10万亿房产“捐”

影帝确实给力。

家园 温上台后

土地开始招拍挂,然后逮住机会就大放货币

调控手段就是收紧供给,已经够呵护了吧

家园 好担心哟

猪还有果子可卖,用来填窟窿。现在地产的窟窿可没有果子卖了,剩下的再卖他们PP下的凳子就没鸟~~

家园 温的任务是产业升级。结果他搞出一堆房奴。

这个评价我认可。温接手时,朱也不是很风光(好像没有连任?记不清了,我记得是89那年上的吧,够十年的),两次通胀都让朱赶上了,呵呵,那时听的最多的国民经营运行调控,现在少听了,也是进步。朱上任后碰到两个挑战,第一个是经济双规制、地方分权、国企改制等混乱(20多年了,也记不住了,凭印象写了),那个时候乱,和埃及差不多。第二个挑战是入世和东南亚经济危机。基本上都撑过来了,入世以后,碰上日本搞的那个四小龙碰壁,后面的巧基本上让中国得了。我是看着宝哥哥上台,这马上又看着宝哥哥下台,我都能看出的前景,楞是让宝哥哥玩出幺蛾子了,入世后凭借劳动力低成本获得第一桶金,进行产业升级呀,人家劲头没有往这上使,最终整个房地产大卫星上来。

家园 这个才是智者之言

挺猪挺瘟都是毛糙。

家园 嗯 我认为

是不是TG没有把握住08年经济危机呢.

家园 江朱的事情啊说不得,一说就郁闷。俄罗斯求着我们修管道,

江朱认为我们石油够用,不理人家

家园 一般百姓对朱观感并不好

讲一下本人的亲身感受:记得当年朱“改革闯关”、“趟地雷阵”时,所谓“知识分子”叫好的人据多,其中也包括本人。

我当时已经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工作。过年回老家时与家人偶然聊到朱总的“趟地雷阵”时也是赞不绝口,而当时还健在的父亲---一个只上过高小的老共产党员低低地说了一句:“好是好,可多少人都下岗了!”,言语中透出许多无奈。

我当时吃了一惊,可是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人,除了父母退休外,几个姐姐及姐夫居然一不留神、大部分都成了“下岗工人”。由此我算是切身体会了朱总的改革对普通百姓的影响,也了解到一般百姓对他老人家并不感冒。虽然如此,我至今也仍然认为朱总的改革及造成的牺牲对于中国发展来说是必须的。

前年我又回家过年,又与家人谈及温相。母亲提及在河南农村老家的小姨可以享受每月几十元的低保;大姐谈到自己和姐夫的下岗工资都已经涨到近九百多;小妹说女儿上小学的学费免费等等。。。

大姐明言:在一般百姓心中,温相是除了周相之外最好的老总!

一般百姓在生存艰难时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状态”,对“地雷阵”之类的要“炸伤”自己的东西很难引起共鸣。中国的成功也包含太多普通百姓的牺牲。中国普通百姓也是善良的,对于温相这些其实是政府“还债”的作法,充满感激之情。

我感觉当下中国的所谓“知识分子”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下层百姓的想法?当下备受媒体关注的所谓JY,许多人不是一些“空谈误国”书生,就是一些资本家的“乏走狗”而已。

家园 朱折腾粮食部门,结果是粮库都空了

他以为是满的呢

家园 在汽车站讨饭的乞丐写在地上的打油诗对中共领导人评价

这个诗,应该是在民间流传的

从毛到胡温,只是对江朱评价低。

记得一句是“朱**像星星,下岗工人满天星”。

总理只提到三个“周朱温”。

中国老百姓,明白着呢。

家园 庸醫殺人

庸醫說:我是說了我可以治療駝背;我可不管病人死活。

家园 呵呵,所以说沉默的大多数嘛,闹的凶的和民众的利益完全相左
家园 这种话只能当谣言来看

检察院的一个官员?最高检的检察长?如果真有这样的文件的话(当然是不可能的)省检察院的院长都基本接触不到,不知道那位检察院的官员是那里的神圣,这也拿来当论据就有点不太好了。这种事情只能是中央政府不当工作重点进行打击,地方政府也就放任,然后相关的官员比如文强那样的捞钱而已。

家园 其实先富带后富然后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出现两极分化就是失败

才是谣言。

家园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用在江泽民和朱镕基身上很合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