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1 -- 桐桐木

共:💬146 🌺9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1

公元873年7月, 是14岁的准青年李俨人生中比较值得纪念的月份之一。 就在这个月,大唐帝国的第17任一把手,他的老爹懿宗皇帝李漼两腿一蹬,跳上一支黄鹤, 驾鹤西去了。李俨在一群太监的拥护下,在太极殿正中的椅子上就座,成了唐朝的第18任皇帝,细心的朋友们可能知道,这也是唐朝的倒数第三位皇帝。

从此, 年轻人李俨将告别啃老族,成为一个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养活自己的人,现在他面临的难题是,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起点很高,对任何人都是个严重挑战,对他这个般成年人来讲尤其如此。他原来饱食终日衣食无忧什么正事都不用干只用当王爷的幸福时光,到此结束。走上了工作岗位的李俨,生活将完全不同了。

此时的唐朝,经过200多年的折腾,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当下的境况,好比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一样,已经垂垂走到了暮年,老年人一般病多,年迈的唐朝也不例外,概括得说: 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这两个就好比高血压和心脏病,任何一条搞不好都会要命。李俨这个时候坐在龙椅上,以青少年的身躯品尝老年人的病痛,估计滋味不会太好。 要想重温天可汗时代的辉煌,千载难逢的开元盛世,我对李彦陛下进言只能有两个字--做梦(请恕微臣大不敬之罪)。

大唐帝国换庄了,作为非常崇尚和艳羡贵族生活的我们,肯定很想知道李俨从他老爹手里接过来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付好牌呢?

为了把这个情况长话短说,不妨来借用一下拍电影的惯用手段:

先来一个长镜头:这个时候李严同学举起望远镜(倍数要足够高)极目远眺的话,看的情况是大概这样的:

经济上,各个藩镇正忙忙碌碌的发展地方经济--主要是收税, 要来点外水也可以去抢,有些藩镇钱财比国库还要多,府库充盈;老百姓的生活基本没有达到小康水平(按晚唐代标准);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贩私盐当强盗这两个行当年年当选为从业人员增长最快行业。

军事上,不少藩镇的府兵比皇帝能指挥的禁卫军还多;为抢人争地盘,藩镇之间时有火拼,拼不下去了就找皇帝当裁判(我们以后将会看到因判罚纠纷而追打裁判的例子);藩镇内部也是内讧连连,小弟抢老大位置的时有发生;朝廷为了惩办个别性质特别恶劣的,几乎是连年用兵,搞得国库空虚,财政赤字丝毫不逊于现在的美国。

政治上,藩镇的节度使们各自为政,俨然一个个独立王国,自己任命下级官员,掌握庞大的军队,对中央的命令向来是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置若罔闻,一把手的号令能出长安,大家就可以击掌相庆了。

文化上:空白(真的是空白吗?)

镜头切换:放下望远镜,手搭凉棚再极目远眺,如果裸眼视力不错的话,朝堂上又是另一番景象:

特写镜头一:没大事儿的时候,大臣们个个衣冠楚楚,道貌岸然,风度扁扁,谈论起国事来,一个个浓眉大眼,义愤填膺,振振有词,各抒己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特写镜头二:有大事儿的时候,大臣们就哼哼哈哈,你指我,我指你,唯恐自己的六脉神剑不灵光,中了别人的一阳指;

特写镜头三:大事儿不妙的时候, 请看下文(请允许鄙人卖关子哈)。

最后把镜头拉到跟前和身后,跟前没什么好看的,看看后面, 则是一群老熟人,很熟悉也很特殊—官方的称谓叫中人,按现在的叫法,应该加个性字,叫中性人,算了说白了吧,就是太监了。这些人估计是唯一一群让李俨这个新皇帝心理舒坦的, 一个个一看就是修理的非常到位的模样。奴颜婢戚,唯唯诺诺, 看着就让人放心。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认为李俨的这个工作也就是外部环境差点,经常打交道的有业务往来的,其实还是一些老熟人兼老仆人—太监嘛! 嘿嘿,要这么想那您就太乐天派了,透露一下,自武宗以降的8个皇帝有7个是太监立的。魏忠贤厉害吗?这个至今仍活跃在荧屏上的模范太监, 虽然牛到9千岁,也没有抢到皇帝在继承人上的话事权不是? 比起唐朝的老前辈们,魏忠贤是算不得老几的!

好了,恶补了一下背景知识,上班族李俨陛下 开始上班.

元宝推荐:铁手,海天,张七公子, 通宝推:路边,要你命3k,不远攸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新兵原创,照例送花:)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竟然沉了个宝

家园 送花得宝啦
家园 花待下篇。
家园 花赞
家园 好!
家园 谢谢
家园 谢谢。
家园 谢谢。 。
花赞
家园 谢谢。 。。。
好!
家园 谢谢。 。。。。
家园 好!《五代十国那些事》正式开篇,加油!
家园 【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2

新皇帝走进全世界最大的那间办公室--长安城太极殿,员工们跟他寒暄一阵,马上就有一大堆人迫不及待的找他签字盖章,俺翻了下资料,替他归纳总结了一下, 有实质内容的其实就两条:

1。天灾:

四月辛卯,以旱理囚, 免水旱州县租赋

十二月,震电。癸卯,大赦,免水旱州县租赋,罢贡鹰鹘。

2。人祸:

云南 蛮寇黎州;

魏博节度使韩允中卒, 其子简自称留后。

十二月,党项、回鹘寇天德军。云南蛮寇黎、雅二州,

此外,在办公桌上还堆放着他老爹没来得及处理的文件一堆,文件夹上贴一只红标签,摘要内容大概是“咸通末, 仍岁饥荒,盗兴河南”这么句话。

这个班上的皇帝很不爽, 要是换了俺也想骂娘, 表面上风头正劲,看起来好像继承了金山银山,其实只有坐上去才能感到股间阵阵热气,才发现下面还有一座火山, 三座大山 一个都没少。

好在李俨也非等闲之辈。火山虽然厉害,也得按照周期来发脾气不是? 谁说朕就一定撵得上趟咧?只要能赶在火山爆发之前,把金山银山掏空就可以了。上班枯燥无聊,好在可以用业余生活来弥补,回到宫里,李严同学工作服一脱, 立马就是一个生龙活虎的马球明星,此外他还是客串歌星,舞蹈明星, 作曲家,演奏家,等等,只要是对将来给他争取僖宗谥号的项目,他统统都玩得有模有样,如果生在现在觉对气死刘德华。

照说如果一切正常的话, 在加上适时给几天好天气,僖宗完全可以跟他的老爹、爷爷、太爷爷一样,风光无限又碌碌无为的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混上一辈子,可是到乾符2年,也就是李俨当皇帝的第二个年头,老天爷偏不想碌碌无为, 跳出来掺和了一把—又发了一把旱灾。结果这么一掺和,把唐朝幸福的晚年给搞黄了。

喜欢看史书的人多半有这样的感觉,凡是大灾之后,多伴随着大乱, 天灾跟人祸就像两个难兄难弟,总是形影不离。

从懿宗末年开始,中原大地几乎连年旱灾, 老百姓吃不饱肚子,靠种庄稼没法活命,沦为匪盗的遍地都是,所幸都没有闹出大动静,州县的府兵往往可以搞定。 挨到僖宗朝的第二个年头的这一个,终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这一连串的干旱,让一个人对唐朝的红旗还能扛多久产生了疑问,他的这个疑问, 指引他最终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这个信天命的人叫王仙芝。

此时的王仙芝拿着唐公司的名片接私活已经有几个年头了,从贩私盐到聚众为盗,托老天爷帮忙,业务发展的还不错,在唐公司里靠天吃饭的人,频频跳槽到他的麾下。面对老天爷一轮又一轮的强烈暗示,他真觉得自己有责任来领会和承接天意,带领弟兄们走出一条小康道路。

于是就出现了下一幕:

乾符2年四月的一天夜里,月明星稀,一阵夜风缓缓地吹在濮州濮阳郡的X村庄,一个浓眉大眼的彪形大汉推开房门,缓缓度步到屋后的小山坡上,他一下子仰望星空,一下子低头沉思,喉咙里咕咕作响,突然他双手捶胸,发出一声清脆的长啸, 划破长空,伴随着清澈的啸声,冒出来一句话,好比砖头砸在脑壳上,振聋发聩:

“老子要吃肉!!”

紧接着镜头给了个特写,借着点点星光,此人正是王仙芝!

吼了一嗓子,老王觉得胸中的纠结一消而散,非常之爽快, 正待转身回家睡大觉,哪知回头一看,身后霍然聚集了黑压压的一大群人,

“王哥,你吃肉,俺们跟你吃骨头可好??。。。。。”

现在的俺们都已经知道了,老王这一爽, 从此天下人开始遭殃。

经过短暂的准备,乾符2年初, 王仙芝带领尚君长、柴存、毕师鐸、曹师雄、柳彦璋、刘汉宏、李重霸等, 在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这个地方搞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活动的形式跟今天基本没有两样,无非就是找个人多地地方,敲锣打鼓把一些爱看热闹的观众忽悠到现场,看看人数差不多能够保证这个八卦在短时间传播出去了,然后就开始骂政府, 什么税负太重,纳税人负担太大,公务员素质太低,贪赃枉法腐败成风,社会不公平,房价太高,找老婆太困难等等等等,总之怎么狠就怎么骂,怎么煽情就怎么来,会议最后,老王一伙儿通过了一个重大决定—造反。筹备工作结束,老王一伙儿聚集了大概三千人, 开始了他们的造反生涯。

家园 【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3

造反的大旗竖起来了,下一步怎么办?具体一点,造反的方针路线是啥?是打哪儿指哪儿,还是指哪儿打哪儿, 或者是坐在这儿挨打?

这个曾经让无数有志于天下的好汉们想破脑袋的问题, 好像没有难倒王仙芝。

早先为了配合起事,王仙芝们找托儿创造了首蛤蟆歌,歌词只有两句,“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老实讲这首歌也确实忒俗了点,完全没有欣赏价值。 但考虑到当时即没有中宣部,也没有电视收音机,更没有手机发短信,民歌民谣是民间传递消息的不二媒体, 所以俗不要紧,只要传得快。这首蛤蟆歌估计是霸占当时金曲榜太长时间,以至于堂而皇之的进了史书。

但是,如果你看到这首民谣后还在琢磨金蛤蟆怎么努眼,那你的政治觉悟跟我有得一比,有识之士估计已经料到了--曹州要倒霉了。

王仙芝的第一刀,砍向了邻居曹州(治今山东曹县)。

对于王仙芝的“突然”发难,曹州的官员根本就没来得及组织有效的抵抗,王仙芝顺利攻陷曹州, 接着乘势攻陷濮州, 俘获政府官兵和当地居民近万人,势力一下子就膨胀起来, 成了当时一支最大的反叛力量。

老王的这第一枪真是打出了轰动效应。 听到老王这边的动静,“时议畏之,宰相耻之,僖宗不知也”(新唐书)。 但是有个人非常非常高兴, 这个人,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估计能猜到,没错这个人正是黄巢。

跟王仙芝一样, 黄巢的职业也是贩私盐的, 贩私盐虽然不害人,但是按当时的法律, 贩私盐跟现在贩毒差不多。同为贩私盐,黄巢的本钱比王仙芝还要大一点,因为他们家世世代代都干这行,史载黄巢“世贩盐,富于赀”, 而且他为人“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 一看就是那种坐等天下大乱的问题青年。等到王仙芝造反的消息传来,他迫不及待的发动起来,跟自己的追随者8人, 招募了几千人响应老王,在河南一带边闹事边播洒造反的火种。

王仙芝攻克曹、濮后,继而进攻郓州(治今山东东平),袭沂州(治今山东临沂),到十一月农忙双抢完毕,起义军也赚得满满当当,清点一下收成:“剽掠十余州,至于淮南,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

王仙芝起事不到一年,燎原之势已成。

不过事情闹大了,也有大的坏处,眼看地方叛乱发展成全国性的了,凭一州或几州之力就想讨平已经不可能,这个事儿最终还是报到皇帝耳朵里。同年十二月,僖宗任命平卢节度使宋威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前去镇压王仙芝。为了表示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皇帝还特赐禁军3000,甲骑500, 并命河南诸藩镇所遣各军均由宋威指挥。

到了乾符三年七月,政府军终于准备完毕,开到了沂州, 二话不说就跟叛军在沂州城下打了一仗。结果连一点悬念都没有,史书上实在是找不到什么精彩之处, 总共就这么5个字:“王仙芝亡去”。

可见此时王仙芝的部队, 虽然对付地方武装有优势,但是跟朝廷的正规部队对砍,就好比业余的碰到职业的,所以在沂州城下只好上演土遁。

第一回合就把匪首都打得无影无踪,宋威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志得意满之余,他没有忘记给朝庭报喜,奏章的内容无非是把领导歌颂一番,把自己给猛吹一番,把对方猛扁一番,最后得出结论—-- 朝廷又可以安享太平了。 收到前敌总指挥宋司令的捷报,大家都非常高兴,“君臣皆入贺”

可能是第一个照面王仙芝给宋威的映像太差,太不经打,宋威宋司令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为了不让其他兄弟部队分享自己的外水和奖金,他把其它的兄弟部队遣返回各自的驻地。此时的王仙芝和他估计都没有想到,这个决定,让王仙芝在他眼皮子底下又多活了两年。

和本拉登一样,王仙芝绝对不是那种有人希望他死他就去死的人,就在宋司令和朝廷都觉得王仙芝应该死了的时候,没得意几天,附近州县的加急电报就又送到跟前了,说又发现了老王翻山越岭带头革命的矫健身影。这回,剿匪前线总指挥宋司令着急了,赶紧下令把刚遣返的部队再召回来,要求大家把前不久的剿匪工作重新返工。

上班族估计都有这样的体会,上班中最生气的事,莫过于被老板忽悠。当兵的也是人哪,怕分奖金把俺们撵出项目组,现在搞不定了又把俺们叫回来,你动嘴俺们跑断腿,难道俺们没有尊严吗??

通宝推:路边,
家园 多谢兄台鼓励,

咱只是票友啊,看看书打发时间而已。谢谢鼓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