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许,可以从一个车工做起(中) -- 月色溶溶

共:💬84 🌺3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说说我见到的情况吧

首先说明一点,德国的设备也一直在更新,二战时代的机床那是很少见的。

德国工人光从学历上讲,一点都不高。先介绍一点传统的德国学制吧。德国小学四年之后就分流,最好的去上全科中学(Gymnasium),中小学一共上13年后可以直接上大学。次好的学生上实科中学(Realschule),中小学一共上12年后通过培训成为职员。最差的学生进普通中学(Hauptschule准确的中文翻译忘了),中小学一共上11年后通过培训成为工人和手工艺者。这是历史上的情况,现在Hauptschule毕业的人一辈子很难混。

既然我们这里说的是专业工人,所以我就对最后一种情况进一步介绍一下。一个普通中学学生毕业后可以向企业申请培训位置,申请成功直接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一般培训时间为三年左右,第一年在职业学校读书和公司学习的时间差不多平分秋色,接下来逐渐把重心转到公司里的实际操作。培训期间公司发培训工资,在德国西部的机电行业大概是税前800欧元左右。培训毕业之后,公司经营正常的话一般都会和本公司培养的培训生签订终身合同。

德国上一定规模的公司对培训很重视,都觉得自己培养的人好用,有专门的培训车间,设备比较新。德国工人的流动率比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流动率低很多。而技术工人的收入也不差,工程师收入能比技术工人高20%左右,但是工人加上夜班补贴什么的就差不多了。

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上升空间,基本上有两条路。一是技术员的路子,要在工余上学校,学出来之后可以干工艺员,调度什么的活,算是脱离一线操作了。另一条路就是车间主任,也要上学校,然后找机会当班组长,工段长什么的一路上去,算管理人员了。

总结起来,德国专业工人的培训比较到位,工作位置稳定,队伍稳定,社会地位也不低,所以技术可以一代代很好地传下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技术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没有飞跃阶段。我见过的老师傅经历了各代机床技术,从完全手动到初级数控,到全自动,所以他们的经验也在逐步发展。而我国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数控机床还凤毛麟角,但是现在已经遍地开花了。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们的工人师傅在这方面的技术传承就有点问题了。

通宝推:atene,
家园 请教几个问题

1. 这条街附近有几个大厂?这些大厂应该是他们的主要订单来源吧

2. 这种小店(厂)的质量如何?你们是大批量订货,还是只是出少量样件?

3. 这种小店的换手率高吗?我的意思是,据你的观察,这样的小生意,一旦开始做,成功的几率高吗?这里成功是指能够维持下去,甚至可以发展的。

家园 我说的和你的情况很不一样的

如果想做PI的话做postdoc当然很正常。像我们专业一般不做上2个postdoc能找到教职的都算比较牛的了。

我知道一些人不是把postdoc看成一种学术上的training,只是看成一种工作,拿postdoc的钱,做technician的活,即没有做PI的打算,也没有科研的激情。

老大在美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千老这个词?

家园 送花
家园 简单点,都创业成功了,都当老板了,都组织者了,谁干活啊

既然这样是不可能的,就一定有人干活,一辈子创业不成。一定有人变成组织者。接着就要讨论组织者和干活的人的分配问题。

然后就要说:组织者的劳动是复杂劳动,干活的人是简单劳动,组织者劳动一个小时等于干活的人劳动1w个小时。所以老板是组织者,老板拿那么多钱是天然合理的。

家园 确实没听过千老

不过,如果像你说的,都做到postdoc了,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那我看还是自废武功重练算了.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不喜欢做科研,postdoc这种工作对你来说无异于煎熬啊.费了这么多年功夫,却愿意做technician的活,这个确实超出我的理解力之外.

家园 冷门专业,不好找工作呗

又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转行,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就走到这样了。

如果对科研没有激情,对工资要求又不高的话,postdoc做的还是蛮舒服的,哪里也没有学校好混日子啊。

不过postdoc做了久了工资也还是蛮高的,据说NIH的标准高的能有6w。

家园 postdoc能一直做下去么?

如果资金到期了怎么办?

或许真的跟专业有关。

postdoc做到6W不稀奇,一般postdoc做两三年后可以做research associate,就可以自己申请经费了,当然必须要找别的教授做PI,我做associate时候最高一年能到7W,因为那两年自己还有consultant的活,后来觉得consultant太浪费时间就给辞了。

可是问题是,简单的混日子是不太可能维持住这种位置的啊,因为像research associate这种位置不是tenure track的,需要每年签约,这个要根据项目经费情况来定。我们专业一般一个项目最多也就是5年,再以后还要再写proposal。一方面,这类人水平并不差,一般早晚能找到合适的永久位置,另一方面,这类位置不可能混混就可以的。

或许真的跟专业有关。但不管怎样,能踏踏实实作postdoc,也能做出成绩的啊,还是不能算浑浑噩噩。

家园 小本本记下来

最近正在犹豫毕业干吗。呵呵,很有指导意义。

因为像research associate这种位置不是tenure track的,需要每年签约,这个要根据项目经费情况来定。我们专业一般一个项目最多也就是5年,再以后还要再写proposal。一方面,这类人水平并不差,一般早晚能找到合适的永久位置,另一方面,这类位置不可能混混就可以的。

这个我赞同,我们组老大就这么过来的。

如果资金到期了怎么办?

到期了就换个组。。。。。我印象中生物或者医学的组都蛮有钱的,只要自己不是太水,应该是做不完的博后。

可是问题是,简单的混日子是不太可能维持住这种位置的啊

做postdoc,又不喜欢做research,老板让做啥就做啥,自己一点idea都没有,不算混日子吗。。。虽说不算完全的浑浑噩噩,但也是浪费了5年的phd训练啊。

家园 车工创业就是这么简单

在我们这里,一般同行业的厂会凑到一起。我附近有条街道,就全是五金加工的小店,有几家店是车床,铣床。旁边一些就有线切割设备等。他们之间其实有很好的分工合作。

很多人就是这样创业的,先到某家店做学徒,慢慢上手了,和一些客户也熟了,这样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等机会成熟,如老板不想做了,或者接到一个订单,就可以把原来的店顶下来,或者直接开新店。月色mm有几十万就是高起点了。其实可以这样操作,买二手设备,还分期付款,房租是不多的,这样就开业了。象一台线切割两万多,分一年付,每个月就是两千多。只要有客户,这个费用可以承受的。你在这个行业几年,有一点信誉,那些设备供应商是愿意分期付款的,实在还不上了他们就把机器拉回去。

实际上很多活是没有图纸的,我就经常拿着样品,或是几样零件跑过去,和师傅说:我要在这个零件上装那个零件,如何如何。他们理解了我的想法就帮我加工出了零件了。

如过有月色mm的条件,就直接上台数控冲床,客户可以省掉开模的费用。对一个行业熟的话,这台数控冲床就是印钞机了。今年,就是现在,我所在的行业去五金厂订货交货期是40天,五金厂里天天加班都忙不过来。

通宝推:月色溶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等下文——
家园 我们这边

也有这种私人机加工的,不过没有关系,你就是死路一条,那有什么固定的客源给你?即使有工厂委托你加工,想拿钱可是很难得。加工费年底结30%,明年再结30%,后年结清。而且找工人极难。

家园 回答几个问题

根据我的观察,回答你的问题。

1.这些街道周围一般都是工业区,区里的很多小厂是他们的主要订单来源。一般工厂的产品的主要配件都是有一些厂配套提供了,但每个厂的一些小零件有不同,或者没有配套完全的。就要找他们加工了。我的感觉大厂自己配套完整,批量产品出来找这些小店加工的订单不多。但在试制样品时也会找他们帮忙。

2.这些小厂的质量就因厂而异了,质量好的店慢慢有了口碑,生意好,价格也会贵一点了。对我来说是出少量样品;或是将其他地方的批量产品,拿来改,如将某个开口改改尺寸等,比自己加工质量好。

3.换手率倒没有感觉高,至少一两年去那些师傅还在。

4.我觉得一开始做的关键是有基本客户,能让你基本维持,你就可以坚持着寻找机会了。我觉得维持的几率还可以,发展就要看机会了。

家园 按你的说法就没有什么工厂有活路了

你这次加工的活干得漂亮,下次就是回头客。

机加工费你还想拖两年,真是开玩笑了。拿货就结了。

小小店老板自己不干活?如果活多,工资合适也请得到人的。

家园 不是信息不足,是没有先例。

以前没有见过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见着了就已经晚了,现在农村有很多考起大学不读去打工的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