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形意拳·歌诀·虎风一·注解·点评 -- 京城马国兴

共:💬1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形意拳·歌诀·虎风一·注解·点评

撼山容易撼军难,只为提防我者完。

猛虎施威头早抱,齐心合意仔细阅。

【题名解】

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应该具备猛虎的威风,就是达到“撼山容易撼军难”的艺境。是否如此?只有精心观读文章内容精义,方能知道其中精旨妙谛如法习之以为己用也。

【注解】

①、撼山容易撼军难:

他人的劲势撼山容易做到,而撼动我的“神气形”三军之势难矣!

撼山容易撼军难:语出自“撼山容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中。

②、只为提防我者完:

双方攻防较技善变无形又无穷者必胜,只是为了一味的提防我而专注防守而没有攻击能力的人注定要落败了。

③、猛虎施威头早抱:

猛虎猎物实施“出爪不见爪、物不能逃”的威风的时候,头早就抱定必能成功的信念了。

④、齐心合意仔细阅:

内气、外形虚实相关,一而贯之以制胜也。只有齐心合意仔细阅读歌诀的内容精义方能清楚明白“虎的威风”何在?就在“听探之良知,顺化之良能及其相互为用的自动化”能力。

仔细阅:仔细阅读歌诀的内容精义,按前贤的说法就是:“驭静以动,动中亦静,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迭神其用”也。

【译文】

他人的劲势撼山容易做到,而撼动我的“神气形”三军之势难矣!

双方攻防较技善变无形又无穷者必胜,只是为了一味的提防我而专注防守没有攻击能力的人注定要落败了。

猛虎猎物实施出爪不见爪、物不能逃的威风的时候,头早就抱定必能成功的信念了。

内气、外形虚实相关,一而贯之以制胜也。只有齐心合意仔细阅读歌诀的内容精义方能清楚明白“虎的威风”何在?就在“听探之良知,顺化之良能及其相互为用的自动化”能力。

【点评】

“撼山容易撼军难”矣的精义论

从来散之必有其统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而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事有必然者也。

且拳事之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侔,而气归于一。夫所谓一者,从首项至足底,内而有脏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肤、五官、四肢百骸,相连为一贯之者。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左右相应。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

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当时而动,如雷如崩,出乎尔而疾如电闪。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后左右,并无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佩然莫能御之也。若火机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是岂无所致而云乎?

盖气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方成。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豁然之境,不费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进,不可躐等,不可急遽;按部就班,循次序而进。夫而后官骸肢节自有相通贯,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矣! 《九要论一要论》

【阐释】

本文乃《九要论》之首篇。即为首篇,必有提纲挈领之意义,精通此篇论述之宗旨,才能通读以下各篇,自有一气贯通之感。然在本篇,最关键紧要之句,乃“观圣门一贯之传”。何谓圣门一贯之传?一贯之传的内涵能辨析清楚,本文宗旨就可以明白了,也就能抓住前贤所论之精义。

一之为言,兼上下,会古今,联物我,统内外,是无可分别之名,所以谓之为贯。圣人之道尽在《易》象、《春秋》。《易》象则体现大本大用,全具无遗,天人合一之道,尽在其中;《春秋》乃全显大用,天人感应之机,尽在其中。读《易》而不达天人浑一之道,读《春秋》而不达天人感应之机,如何能识“一贯”之道哉?

孙录堂先生在《拳意述真自序》中说:“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曰内劲。”其根据自己修炼的经验体会描述了完善的内劲之性状,他说:“惟身体如同九重天,内外如一,玲珑剔透,无有杂气搀入其中,心一思念,纯是天理,身一动作皆是天道。故能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此圣人所以与太虚同体,与天地并立也。拳术之理,亦所以与圣道合而为一者也。”

自然法则告诉我们,松散的一切,必然有其能够统一的道理;分离的一切,必然有其能够集合的机制。所以说,天地间四面八方多而杂乱的一切,都各有其所从属,这样可便于我们认知和掌握;千头万绪的事物,虽然纷乱复杂,自有其生法的根源。我们探本穷源,就可以把千头万绪的事物,条理清晰。因为,一本而有万种不同之表象的现象;万种不同之表象的现象都归于一本之根源,这就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与表象在演化过程存在的必然规律。我们人类能够完成我们所能够完成的一切,其根本原因就是遵守客观规律,遵循自然法则。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亦不例外。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及其攻防功夫艺境的升华内容论说起来太复杂了,我们从其最重要的千变万化之攻防拳势来认识,往来运用无非是拳势而已。拳势,无非由外形之势与中气之势所组成,那我们先认识形、气的关系。易数,一二三四五,气之生也;六七八九十,形之成也。生者在内而握机,成者在外而具体。拳势,莫不生于气而成于形,迨形之既成,莫不气中而形外。可知拳势者,中气生者在内而握机为主;形态成者在外故为臣。

故而说,拳势攻防之往来,莫不是中气所为之;所成拳势形态各有不同的类别,皆由中气所主。 这就是所谓的“一”者,从头顶至足底,内而脏腑、筋骨,外而肌肉、皮肤、五官、四肢百骸,皆由中气一以贯之,而达虚灵妙境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中气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正中和,与形体结合而不失接人拳势劲力之功,故其所成之拳势具有破之不开,撞之不散独特功能;又能使自身拳势变化达到上欲动而下自随,而下欲动而上自领,上下动而中节应,中节动而上下和。

练形以合外,炼气以实内,气形虚实相须,内外一以贯之,是谓内外相连。即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气动形随,自身各处三节前后之动静有序,皆内气为主、外形为臣,君臣相需而成,这就是形成各种攻防拳势而一成不变的法则,由此而能达到一虚灵妙境的艺境。

这种“虚灵妙境”的功夫不是刻意造出来的,也不是模仿他人而装出来的,这是要依靠法分三修,游历三境,系列方法系统扎实的递进修炼而获得的,此即后人所说的全体透空的“太极”艺境。

达到大成的神拳神明之虚灵妙境的攻防功夫艺境者,与人比武较技,当静而不动时,寂静的像清水无波,清澈透底,居其所处之位,稳如山岳而不可侵;当时而动,动势如震雷,如山之崩塌,出乎人的意料而疾如闪电。当他一静下来的时候,,神意气劲形无有一处不静,其表里上下没有一点参差不齐、相互牵扯之意;当他动的时候,他的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没有一处不是按序而动,其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没有一处存在抽扯游离移位之形态,故能全力以赴而战之,但又并非是力量之大。其实实在在的一身攻防功夫,若动起来,就像决堤之水一泻千里,其拳势浩浩荡荡,不可抵御;其劲势犹如火药一般,使人不及掩耳。拳势攻防之变化,不及思索,应物自然,方圆曲直有感而应,触之随势即发,无不中的。这种拳术攻防功夫艺境之修得就是每日坚持以正确地方法修炼、积累在自身中能够独立存在的中气,而成之的法身道体。法身道体不单对健身、技击有益,更可以修炼成“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的神拳神明的上乘艺境。

除修炼内功、外功,还要观习圣门的《易经》天人合一的一贯之传统学说,用以研修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等内容。要博学广知、审问清晰、慎思独见、明辨是非、笃行不移。运用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方法,才能做到以文观法,以形鉴真,洞察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之精髓,揭得其奥谛,而达到豁然贯通的“虚灵妙境”,具备文兼武全将相身之才能。凡事没有难易的分别,只有知与不知的差异。习拳而能成功,是件难事,如果从容易的地方着手修炼,也就成为容易的事了。这就须要习拳者尽心、尽意、尽力的坚持如法的练功,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要超越自身之力所能及而冒进。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万不可急功近利、而急于求成,牢记欲速则不达的古训。一定要按内功、外功、内外合一之建体、至用的步骤,循序渐进,假以时日,自身内外自会由中气而贯通,内外上下自然就成为一个有机的善于攻防之整体了。这就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中气一气贯串、由始至终、顺随为法的上乘艺境之“一贯”的道理。有关这方面内容,前贤早有明确的论述,以资对照,录之如下:

故戕贼成者,终难深造乎道。绵长者久必显达。过急则锐,恐多退速之虞;太缓则疏,未免作辍之清。然二夫准期何在?诗云:

休逞欢来歇力行,免将过役倦容生。

中庸万古传心法,中以庸行戒律清。

气欲足兮精为本,神光无滞天地春。

四肢鼓荡皆符道,力量增加要日新。

《浑元剑经剑髓千言》

尤其是文章中的:“夫所谓一者,相连为一贯之者。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的说法,已经将“撼山容易撼军难”的猛虎之威风凛凛的气势之根本原因论述清楚明白了;修炼方法内容亦阐述清楚明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