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高房价悖论—房价断裂的背后是社会资源分布的断裂 -- 沧海笑

共:💬24 🌺13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高房价悖论—房价断裂的背后是社会资源分布的断裂

本人出生在四川的一个二级城市,本科就读于上海,研究生就等于北京,对目前的房价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房价并不是真的每个地方都高到了那么恐怖的地步,比如在我工作的成都房价在6000出头,大家的工资水平在3000左右。在老家资阳,房价2000出头,公务员基本享受单位住房,市区人均工资1800左右。在四川的另一个二级城市宜宾,房价3000左右,市区人均工资2300。最近到了重庆、郑州、济南等地,房价水平基本在每平米价格=当月工资*1.5的水平。房价真正的重灾区是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广州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几个城市。而其很多城市,比如我的家乡一类的中西部二级城市房地产总体价格不可难出现多大的上涨。我的很多同学老家在四川农村,宅基地上房子随便建,爱建多大建多大,2000平米的宅子在那荒着,人全都跑到了大城市。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房子处于白送都没人要的状态,这些房子你说贵不贵?

可以看出一个房地产价格的梯度“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南京、天津等三大区域的二级城市”>“成都、太原、长沙、呼和浩特等热点区域的省会城市”>各非省会地级市>各县级市>各地农村。这几级台阶的房地产价格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比如北京现在四环内30000了,苏州则1万多,成都基本还低于1000,非省会城市的宜宾则3000-4000,宜宾市下的江安县则1000—2000,农村则基本不要钱。

本人在研究生毕业于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接触过很多相关调研数据。工作后,先后与这几级地区的房地产都发生过关系,在北京龙湖、世联工作过,目前又在成都中海地产工作。在不同地区接触过不同的客户,了解过他们不同的置业动机。从这些经历中,自己明显的感觉到“高房价是个伪命题,真正的命题是不同地区房价的断裂。而房价断裂背后的原因则体现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严重失衡。”

在北京接触的客户来自全国。小小一个学院路聚集了全国60%的最好高校,说实话,北大、清华、人大、社科院、五道口人民银行研究生院这些高校搭建出的学术平台的确是诸如川大等散步于其他地区的高校无论如何努力都望尘莫及的。其结果是,来自全国的富豪,如果有条件都愿意在北京置业,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享受高人一等的教育条件。清华东门口,龙湖有个项目叫“唐宁ONE”,现在已经均价40000多,很早以前的出街巨幅广告叫“当代中国领航者,皆是清华读书人。”多牛B的煽动,当时一个购买唐宁的客户反问我“你要有我这么多钱,你不愿意给你儿子在清华门口、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对门买套房。我就是要让我儿子从小就和这批最NB的人接触。”再看看长安街沿线的各部委大楼。“跑部前进”何止是对官员,哪个商人不想手眼通天。在北京接待过很多客户,为了和北京的某某官员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专门在北京购置房产。北京是一个例子,用来说明为啥北京的房价这么疯狂。简单说,房价到了让人骂娘地步的几个城市都积聚了可怕的资源。北京—教育、政治资源,上海—经济资源,广州、深圳—政策资源,杭州—自然资源和温、台等地的经济资源。

再看次一级资源聚集地——成都,成都购房者中50%来自异地,20%来自四川或周边二线城市。不管在笔者长大的资阳还是老家宜宾,在成都有一套住房都是大多数有点钱的人们的理想。为什么?成都积聚了四川甚至整个大西南,包括云南、青海、西藏、宁夏等地最顶尖的教育、经济、政治资源。这种积聚现象笔者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从教育的角度进行过论述。当年笔者所就读的资阳中学是资阳的最高学府,其中的确不乏名师。但是,近几年这些老师们都陆续被成都的学校挖走。曾经,在资阳中学中,聚集了资阳最有权势者的子女,他们和我们一起在这接受相对较好的教育。但是现在这些人们都将子女送到了成都。不客气的说,资阳中学破落了。其后果是,我当年班上有一半的同学来自农村,在这享受过较好的高中教育,而现在他们在资阳中学已不太可能享受这么好的教育,却又无法进入成都的那些名校。这就是资源集聚的马太效应。这些资源能够支撑成都的房价冲到6000,甚至将来会超过一万,但是无法支撑资阳冲过3000.

那么像资阳这样地区的房价又是谁在支撑呢?资阳的购房者,主要有几部分人:1、当年我同学中的混混,无法外出就业,在本地厮混,小有所成;2、来自周边乡镇的,在乡镇或外出打工挣了钱的那部分人,他们是资阳市场的主流。3、城市中的富裕阶层、权势阶层的改善置业。也就是说,资阳虽差,但与农村相比聚集了相对较多的资源,而农村则几乎没有任何资源,使得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农民通常无法习惯回到农村生活,而他们又无法在房价疯狂的大城市立足,只能退而求其次落户在此。

最后讲讲农村,你别说是因为宅基地没有产权,所以农村里的房子没法涨。它就真是商品房也没人买,因为它没有任何的资源来支撑。

最后,笔者想说“房价断裂的背后是社会资源的断裂、是出人头地机会分布的断裂。”高房价的命门有两点:1、各地区资源分配的相对公平;2、不能整个社会只有一种价值尺度,人们才有可能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两者都很难、很慢,所以房价接着慢慢涨。

通宝推:Wjwu,苍野,我爱莫扎特,真狼,老老狐狸,赵括他弟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NB

当代中国领航者,皆是清华读书人。

家园 好文! 花!

这种结构将来会变吗?变的话又如何去变呢?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送花有宝
家园 宝推,老兄数据可能保守了点

成都主城区一季度价格已经在8千多了,二级城市新房上4、6千的不少,宜宾不熟悉,最近去了德阳、雅安,房价着实让俺吃了一惊。一个仁寿(川中丘区农业人口大县)新房房价已超过3000了。

另外,个人认为,你的收入数据乐观了。

家园 “房价水平基本在每平米价格=当月工资*1.5的水平”

你这个“当月工资”大概是和统计局一个口径,仅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内职工。

家园 不错,是有这么点意思

我老家荆州下面县城的房子也没啥人要,都要在武汉买房。

家园 确实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但“高房价是个伪命题”这个结论本身不是很清晰。你可以提出高房价是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不能说高房价其实并不高,还可以更高(也许只是我的胡乱引申)。

各地富裕起来的人向上一级经济文化中心的迁徙可以看作支撑房价的一个重要力量,与此相类似的是海外购买力量。我认为,可以把这个看作一种特定的刚需。而这类刚需是需要和这类人的炒房行为区别开的,前者的力量可能比后者要小。至于他们的行为所带动的其他群体的炒房行为,可能就要更大了。这对在各个城市中原有普通居民和大学毕业生类的新移民,则变成了巨大压力。

再说回到各地富裕起来的人向上一级经济文化中心的迁徙这个问题上,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作为社会本身来说,也会有自身调节的机制。只是我们现在都还看不到罢了。当然,政府部门确实有必要考虑这一问题,毕竟社会公平是非常重要的。

家园 总结一下,也许不准确

房价实际上是个表象,既不是单纯的供需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投机问题。背后的根子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说的三大差距,即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

这三个差距不解决,房价问题的根子就一直都存在,简单的打压政策就只能是一时之功。

看起来,我们还任重道远啊!

家园 【商榷】高房价是个伪命题这个提法的确不妥

高房价是个伪命题这个提法的确不妥,个人的意思只是“高房价”这个问题本身是需要加以界定的。

“作为社会本身来说,也会有自身调节的机制。只是我们现在都还看不到罢了。”这点我是赞同的,而且从最近与很多刚毕业的大学和一些打工者的接触来看,从上一级中心“反流”进下一级的现象在部分人群中也开始出现了。比如,本来可以留在北京且工作不错的笔者回到成都就是一例(身边有几个朋友也是这样)。

家园 至少有两个关系没有解决好

权自何出,政自何出。

权自上出,资源自然向上集中。

在行政权力配置方面,该政出中央的时候政出诸侯,该政出诸侯的时候政出北京,都不对。

资源优越地区和群体不回馈,则国家没有希望。

家园 我晕,资阳中学得校友顶一下,哈哈。。

另外你说的价格有些偏差,资阳房价已经过了三千了

成都均价6千恐怕也是低估了,新政前几天陪我表姐去看房子,本人住东门的贫民窟,旁边的高地附近的房都是9千多。。。

家园 想回流的人其实真不少

本人也想回流,要不是专业特殊,说不定就行动了.

其实对教育\医疗这些资源来说,大小城市的差别并不一定都是在扩大的,很多地区也是在缩小的.

家园 这个视角不仅独特,而且打中了关键。真是受教育了
家园 你这篇却是真正的伪命题。

小小一个学院路聚集了全国60%的最好高校,说实话,北大、清华、人大、社科院、五道口人民银行研究生院这些高校搭建出的学术平台的确是诸如川大等散步于其他地区的高校无论如何努力都望尘莫及的。
请问,北大、清华、人大、社科院、五道口人民银行研究生院等高校立在那里多久了,它们成名又多久了?所以你说的
来自全国的富豪,如果有条件都愿意在北京置业,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享受高人一等的教育条件。
这种愿望是近5年才有的,是近10年才有的,是近20年才有的?你后面说
北京是一个例子,用来说明为啥北京的房价这么疯狂。
请问北京的房价是近5年,近10年还是近20年才疯狂的?请你回答上面的问题后自己对照一下看看年数是否能符合得上。

借用一个网友说的例子,某开发商要开8000的楼价,当地政府要他们开15000的楼价。这和神马教育,政府部门,医疗资源沾一点边儿吗?

由此不难想象,想让楼价高的会有N多种势力,可这些都和您说的社会资源不沾边。至于社会资源在(高房价)其中所起的作用或者说百分比,倒是个可以商榷的事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