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96号潜艇》并未从海底出击 -- Janet

共:💬10 🌺4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96号潜艇》并未从海底出击

战后60年来,战败国德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这一页,进行了全面和深刻的反省。

《Das Boot》《潜艇》是八十年代初中德国为数不多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战争题材影片,影片一经公映,立即受到热烈好评,在西 欧、美国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涵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获1983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等6项奥斯卡奖重要提名(那年最佳影片是英国/印度史诗性传记大片《甘地传》<Gandhi>) ,和1982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以及被称为“英国的奥斯卡”的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大奖提名。

《96号潜艇》以纳粹德国海军潜艇官兵为创作核心,细腻真实地地刻画了在数百米水下海底棺材孤立无助一群潜艇船员。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也不再脸谱化的有正义和邪恶之分。只是为了下一秒还活在人间的潜艇船员,象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钉近乎机械地完成各自的任务,以职业军人的责任感,更出于求生本能,去完成你死我活的任务。

《Das Boot》的制作者既没有谴责亦没有讴歌这些船员,只是忠实详细,巨细无遗地把记录呈现在观者眼前,由观众自己判断。

国内把《Das Boot 》把它翻译成《从海底出击》,或《 潜艇风暴》,其实完全违背了创作者的本意。不如直接翻译成《潜艇》,或《96号潜艇》更切题一些。

汗流满面,胡子拉碴的潜艇官兵,忽明忽暗的灯光里那惊恐万丈的眼神,歇斯底里叫声,和舰长阴沉冷静的命令贯穿了整个影片。

庆 功会上那酷似警报的电话铃却让刚硬冷酷的舰长大喊警报,但 很快他又控制住情绪。导演这一巧妙安排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暗示着战争给这位别着铁十字勋章,肩负一舰之长责任造所成精神压力和艰辛。

点看全图

当潜艇为躲避深水炸弹和敌方舰艇的攻击,最后失去了控制,跌入280米海底的时候,远远超过90米设计深度。多个系统相继失灵,潜艇外壳因水压而发出的吱吱嘎嘎声,像利刀那般击在各个将士随时崩溃的神经线。久经沙场的轮机长大难当头竟精神失控擅离岗位,差点就被艇长枪毙。突然间压力迫使潜艇内部管路阀门四处崩裂漏水,冰冷的海水激射而进。。。。。

奇迹发生了,所有泄漏点被艇员在最后一刻拼命的堵住。而此时,舰长已经放弃了一切希望。

每次躲过死亡的泪水与欢呼,在无非是等待着下一个死亡的到来。在黑幽幽的海底除了这一层‘金属外壳’的保护之外,他们无处可逃。

纵观西方近三十年来的战争片,有这么一个趋势。七十年代的《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猎鹿人》(The Deer Hunter),已经融入了战争对人性异化的反思,赤裸裸展现战争的无意义和摧毁一切的本性,毫不留情地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当时,越战似乎还是美国人不愿触及的伤口。所以它们备受争议。

八十年代末期《生逢七月四日》《野战排》(Platoon) 更是高举反战大旗,中心思想是是美国人自己打败了自己,反思是美国文化自身的矛盾导致了这场战争,导致美国人与越南人之间相互杀戮,导致美国人与美国人战友自相残杀。电影控诉了这场战争,导致了整整一代人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而八十年代初期一部由战败国德国的《96号潜艇》以悲怆的细节描写来揭示战争中人性脆弱,烘托出战争残酷无情和残暴。《96号潜艇》对战争的反思,无疑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重温了《野战排》,导演斯通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斯通表示:“这真是令人羞愧,因为你拍了这些影片,你就会希望人们能够更充分地意识到战争是什么。这部影片做到了这一点,当时让全世界为之震撼,这部片子改变了我们这些人的职业生涯。可是,20年后,准确地说,其实只过了10年,15年,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又开始发生转化,人们忘记了战争的种种灾难,他们又站在军国主义的立场上看问题……直到伊拉克战争爆发。”

人类总是在竞争中求进步,人类总是通过战争中证明民族的价值,

但不管谁输赢,战争以士兵的生命筹码进行的政治赌博。

结局无非是杀人,或被杀。

活下来的人,其心灵的创伤,将伴随他们终生。

人类总是一种或另一方式,在走向自我灭亡。或许这就是人的本性吧。

当96号潜艇九死一生驶入码头,军乐队奏起凯歌,全体将士接受着凯旋归来的礼仪时,却被盟军的飞机炸沉于港湾,眼望着舰桥最后也沉没在水中的时候,舰长也闭上了他的眼睛。。。。。

关键词(Tags): #电影(meokey)#96号潜艇# 二战#潜艇#战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并送花:)

顺便推荐一篇河里密码兄的影评:1001n:【原创】海狼的末日:漫谈军事名片Das Boot

家园 谢谢,我将仔细拜读。
家园 一点U96的八卦

DasBoot的原作者Lothar Buchheim 在1941年11月因纳粹宣传需要登上U-96参与了一次巡逻行动,期间拍摄了上千张照片,回来后就写下了畅销小说“das Boot”,外加一部短片“像树叶巡逻(参加过一次巡逻的人员,都会获得一枚像树叶勋章)”,3部影集。

U-96那次巡逻指挥官为Heinrich Lehmann Willenbrock(14 Sep 1940_1 Apr 1942),亦是U-96首任指挥官。双骑士十字勋章,活到战后并参与DasBoot拍摄。战绩22沉,1重创,2击伤,总18万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uchheim在海上目击了U-96与U-572在暴风雨中的相遇,U-572比U-96晚出发几天,当时指挥官为Heinz Hirsacker,43年因“敌前畏缩”被枪决,唯一遭此命运的德国艇长。

Buchheim本人极瞧不上Uboat,尤其是邓尼兹,发表过不少言论,整到最后一圈老兵不得不联合起来写了本“我们和Uboat不得不说的故事”呃....大意如此...(Wir U-Bootfahrer sagen: "Nein! So war das nicht!" We U-boat men say: "No, it wasn't so!"),尤其提到在UCrew士气上,即使到了最困难的44,45年,也是依旧高昂。

家园 片子拍的很真实,看电影都让人觉压抑

真的在水下的潜艇兵们恐怕更压抑了。

家园 最棒的潜艇片

德国人拍的《斯大林格勒》也不错。

家园 想当年刚买了DVD机去淘碟,

店主给了这张盘,我心里还犯嘀咕,这是什么片啊?结果越看越喜欢。唉,当年几乎买了能看到的所有关于潜艇的片子,其实自已没有当过潜艇兵,为什么对水底生活那么感兴趣呢?

家园 最好的潜艇片 最好的战争片之一

很真实,像纪录片.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处在哪种环境,能撑住几天不崩溃.

德军海军的军服比陆军漂亮,软檐帽+高领白毛衣是二战中舰长的标准打扮?很多部片子能看到.为什么国内很多德国纳粹的粉丝?偶觉得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因为纳粹军服帅.

再看看我们的,尤其是空军.活脱脱的邮递员制服.脑残 杯具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同意这说法。从历史深度而言,无出其右者

如果处在哪种环境,能撑住几天不崩溃?

影片真实地反映出这种绝望的挣扎。

家园 对。影片真实地反映出潜艇官兵绝望的挣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