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少见多怪才拿芦笋片说事 -- 花大熊

共:💬76 🌺1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呵呵
家园 就玩意卖200多

还好意思叫板辉瑞、史克,国外药厂的药是老了一点,但基本上是当年的一线药,治病还是有保障的。

芦笋片的萜类化合物能抗癌,那绿茶呢?芦荟呢?西红柿呢?那个没有抗癌成分,看样子都能做提取物了。

家园 绿茶已经通过FDA了

不过跟癌症无关。对付尖锐湿疣的。呵呵

貌似当年这些大佬的研发水平也不比我们现在强多少。

现在设这么高的门槛,到底为什么,恐怕很多业内人士也是心知肚明的。拼命打击阿三的药企也有类似的含义在里面

家园 已有的药厂要活下去啊

所以在现有体制下就想出那么多变态的路子。

还是那句话,欠债到了换钱的时候了。以前没有能力背的责任,可以先放下,但是现在还说没有能力背,就是无耻了。

被杀的不过是替罪羊。

家园 绿茶的FDA

是作为药品吗?我不是药物研发的,不太了解FDA对药品的定义,印象里应该有成分明确吧,起码要把有效成分和含量搞清楚,否则怎么工业化生产或指导临床剂量?

药物筛选是没什么好办法,但筛出来后的研发就有名堂了,比如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后面的工作。

家园 第一个天然药物的药品

曾经给国内的研发人员很多鼓舞。可惜是德国的

后来发现是个大坑

家园 我生气的是不仅占便宜,还卖乖——往别人头上推

除非自己是医生,或圈里人。否则自己管治病不可能的。医生是个知识和经验都很密集的行业。一个好医生得出好多次错才能培养出来。咱自己管,弄不好一次就挂了。代价太高,所以各国才有政府介入的。

家园 是啊

完全没有点现代政治的风采,倒是有点末世政府的味道。

唏嘘不已

家园 其实国内这些芦笋片,薏米油

都是糊弄病人,治不好也吃不死。单靠它治病不行,少了它该治好一样能治好。医生、厂家、销售商大家一起挣钱,有医保的就挣国家钱,没有的就挣病人钱。

感觉这种药的回扣是最高的,本身成本就低。

家园 那是忽悠,圈里人是不信的

美国药品审评实行的是宽进严出。我国相反是中国特色的“严进宽出”。国外新药开发费高,大部分都在临床试验上。所以某药通过FDA,圈里人都知道是啥意思。

家园 这样的药物其实医生也喜欢

用的没有风险啊。

药品的市场接受度,是个很多因素决定的东西。非常奇妙。

便宜的,好的药物,反而是没有市场的

家园 圈子里

刚开始也曾经被忽悠过,我曾经也热血沸腾过。

现在李嘉诚也用这一套来忽悠股民和国资委

家园 当初确实是为了轻装前进。

当初确实是为了轻装前进。可尝到甜头,很难戒的。其实4万亿里,在教育和医疗有大投入就好了。可现在的人都浮躁。只想摘果子,种树给后人的事绝对不干。

家园 国内最早忽悠的是丹参滴丸。

国内最早忽悠的是丹参滴丸。当初天士力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忽悠效果,结果他发了。接着又有几家企业跟着忽悠了一下,从发改委、科技部骗了些钱。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大家都门清。

股民好糊弄,国资委肯定是假装被忽悠的。

家园 其实拉动内需最有效的就是让大家敢花钱

不背住房、医疗、教育这些大山的人才敢花钱,否则吹出天来,有什么用?

我早就说,把这4万亿全放到教育和医疗上,带动的消费绝对大于4万亿。

不过这么大个国家,要转型起来也慢,虽然时间不多了,还是有那么一点,看看能不能转得好吧。

家园 忽悠总是绵绵不绝的

第一个总有好些处的。

貌似丹参滴丸现在开始做三期临床了。

估计是死马当活马医,死在三期的太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