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教】手里的枪好漂亮啊! -- 赢政

共:💬18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请教】手里的枪好漂亮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为在海地维和的中国警察,样子看上去非常的现代,尤其是手里拿的家伙,有点象美国佬用的什么M4,从来没见过,请教河中军友此枪的型号,叫什么名字,威力多大,射程......寡人先谢了。

家园 我国的98式狙击步枪

5.8mm口径,世界唯一

家园 更正一下

KUB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 (图)

2001-12-05 13:57:55

  狙击步枪是步枪系列中的重要成员,然而我国在狙击步枪的发展中有一段空白。50年代只有少量的来自苏联的纳甘1930式步枪,配装瞄准镜,使用53式枪弹,权作狙击步枪。至56式半自动步枪装备后,在生产线上选取一定数量射击精度好的枪,在其机匣左侧铆装燕尾槽插座,配装瞄准镜来代替狙击步枪,但因威力不够,远距离精度也不理想而没有正式列装。到1965年有感于狙击步枪的需要,才正式提出自行设计狙击步枪,要求使用53式枪弹,手动直拉枪机,枪上带有折叠刺刀,在机匣上面的燕尾槽装瞄准镜,木托,10发弹匣供弹。全枪外形是一支细长的非自动步枪,质量比1930年式苏狙击步枪轻,800米射击精度尚好,但由于该枪是非自动武器,又是直拉式枪机,操作不便,抽壳困难,因此没有定型生产。

  直到1979年,我国才参照国外产品设计定型了79式7.62毫米狙击步枪,于1981年装备部队,很受欢迎;1985年进行改进,重新命名为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该枪后坐力大,易使射手疲劳,枪太长不便携行。

  我国的5.8毫米武器系统定型后,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独立研制具有中国特点的5.8毫米狙击步枪就提到日程上了。经过周密论证,确定了战术技术要求,研制了KUB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

  该枪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硬铝合金等材料制造,同时还提高了枪身的防腐能力、减轻全枪重量、简化了生产工艺,具有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持枪郐适、使用方便等优点。

  该枪独特的优点,使它具有其它枪无法比拟的可靠的战斗性能。该枪加装了用于支撑枪身的脚架,狙击手可根据地形选择打开或者折叠脚架,便于战斗行动。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该枪具有便于隐蔽、发现目标快、射击指向快、消灭目标准等诸多特点。

  瞄准装置的优劣,不仅影响武器的射击精度,也间接关系到战场生存能力、人机效能的发挥,对狙击武器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当代轻武器的瞄准装置正向观、测、瞄一体化方向发展,KUB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当然不会落后。

  该枪除了安装了当今世界通用的孔式瞄准具外,还配备多普勒变倍望远系统,实现放大变倍。一般讲,由于狙击手执行任务地点的光线不定,所以客观上要求配备一具体积小且重量轻、光强度够的瞄准镜,而瞄准镜内的光照度与透镜的直径和放大倍率有关。当瞄准镜的直径、目标距离一定时,放大倍率越大镜内的光照度就越弱,并且还大大缩小视场,使射手无法观察到目标周围的环境,而这种观察又是射手必不可少的。固定的放大倍率不能使各种距离上的目标都达到镜内光强度适合的要求,KUB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瞄准镜可以通过距离远近、光线明暗程度对800米以内的单个目标进行快速调节,实施昼夜精确瞄准。

  KUB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瞄准镜的使用非常方便,在瞄准镜内垂直方向上的7个“^”形立标即为瞄准分划,“^”的顶点为瞄准点。100米、200米合用一个瞄准点,300-800米射距每一百米有一个单独的瞄准点。瞄准分划右侧的数据为射距。瞄准时根据光线强弱及射距远近,调节变倍手轮,用相应射距段上的“^”顶点,对目标即可射击。瞄准镜的矫正更加方便、快捷,射手只需打开方向转动护盖,就能准确地进行矫正,十分简单。

  KUB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现已装备驻港、驻澳部队。

外链出处

家园 不喜欢无托,特别是阻击步枪,不明白无托有什么用
家园 便于携带算一个有点吧,

现在士兵乘坐输送工具的时候越来越多。一个人一只枪省那么十几公分,一个班就能省出不少呢。

家园 的确有些争议

下面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您可以参考一下

谈无托枪

无托枪最早出现于1945年的英国,为EM1 7mm自动步枪。20世纪70年代末,无托结构在全世界被广泛用于小口径枪族。当时比较著名的是:法国的FAMAS 5.56mm自动步枪、奥地利的斯太尔AUG 5.56mm枪族等。我国也于1979年开始研制无托枪,并最终推出了95式5.8mm枪族。尽管目前各国开发的无托枪已有数十种之多,但是使用小口径枪族进行了多次战争的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俄罗斯),以及枪械制造业内的另一个“大哥大”――德国,他们配备给野战步兵的步枪却依然是有托枪,比如M16系列、AK系列、G36系列,这其中缘由值得深思。笔者认为,相对有托枪而言,无托枪用于大规模野战是弊大于利。

  关于无托枪的优势,一般认为无托枪便于缩短全枪长;全枪质心在水平方向上接近握把后方,射手据枪瞄准方便,不易疲劳;必要时可单手射击,有利于战士腾出一只手来完成诸如投掷手榴弹、驾驶车辆等其他任务。上述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就全枪长来说,枪托可折叠或伸缩的有托枪,其托折/托缩时的全枪长同样能达到无托枪的水平,并且在枪管长度相当的情况下,有托枪托折/托缩后的全枪长比无托枪更短。我们对比几种枪的有关数据,便可略见一斑.

  射手据枪瞄准不易疲劳的确是无托枪的长处,而据枪瞄准是否方便就很难讲,因为无托枪和有托枪一样需要双手才能正常瞄准。至于单手射击,则只能在非常近的距离才可能有效,因为突击步枪毕竟不是手枪,无论质量还是后坐力都要大得多,单手射击时枪口跳动难以控制,因此可以认为,无托枪的这一优势在野战中不会很明显。

  无托枪还有几点明显的不足之处:

  第一,无托枪不能很好解决握把、提把与光学瞄具之间的矛盾。为便于单手携行,很多无托枪都设置了提把。但是,扳机、握把上方正好是通常安装瞄具的地方,两者位置

  发生冲突,于是无托枪的瞄具又不得不移到提把顶面,这自然又带来了瞄准线过高的缺点。有很多人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不过笔者认为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因为瞄准线升高,射手会因暴露面积增多而导致被枪弹杀伤的概率加大,而且由于地面爆炸的枪弹、榴弹、地雷等和地面之间有一个杀伤死角,暴露部位增大还将增加被这类弹片击中的可能性。单就机械瞄具而言,这一弱点似乎尚可容忍,如采用光电瞄具,问题就更加突出了,而现代枪械广泛采用光电瞄具已成定势。光电瞄具有捕捉目标快(准直式瞄具)、看得远(望远式瞄具)、全天候(夜视瞄具)等优点,故不少新近研制的单兵枪械,不但以光电瞄具为主,有的甚至干脆取消了机械瞄具。如果把光电瞄具装于无托枪提把之上,不但瞄准线升得更高,而且枪身高度增加,外形更不紧凑,提把的携行功能也被消除了,即便如此,由于提把长度有限,多个光电瞄具还不能组合使用。对此,有些国家和地区如奥地利、新加坡采取补救措施,把望远式瞄准镜与提把结合成一体,但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有的国家索性取消提把,加装光电瞄具导轨,如法国的FAMAS改进型,但这样一来,单手携行不便的缺陷就更为突出了。

  第二,无托枪枪身后部非常宽厚,单手不能有力握持,因此无托步枪基本不具备非射击杀伤功能,比如上刺刀格斗,比如用枪托击打对手。尽管这些克敌招术在现代其作用有所减弱,但并不能说这些功能可以被取消,无法射击(枪弹打光、枪出故障或狭窄环境里的近身搏斗)和不能射击(对敌偷袭之初或敌我双方混战一团)的情况不但在现代,即便在未来的战争中也将存在,非射击杀伤功能的丧失,不能不说是无托步枪的一大“软肋”。

  第三,无托结构用于轻机枪,还有一不尽如人意之处。轻机枪在卧姿射击时,如果地面坑洼不平,机枪脚架和射手肘部很可能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需要射手靠手肘内收(使身体上部抬高)或外张(使身体上部降低)来调整。无托轻机枪的扳机、握把在弹鼓前面,而弹鼓的直径和厚度都较大,必然限制射手手臂的内收角度,影响射手身体高度的调整。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遇到上述情况,射手可以调节脚架或另选位置。但是“发现即意味着消灭”,如果考虑到现代战争的侦测手段和精确、快速打击能力,轻机枪手欲在战场得以生存,就需要经常变换射击位置,而不能像过去一样总处在一个固定阵位不动,因此,希望轻机枪手能快速完成射击准备决不是苛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托枪比较适合城区内或特定条件下作战,至于大规模野战,有托枪则更胜一筹。

  以上分析,依据的只是无托枪的自身结构和以往的战争经验,无托枪的优劣长短,尚有待未来战争实践检验。正因如此,笔者建议我国野战部队暂时不要列装无托枪。

家园 要比较就把优点缺点一起比啦,不要光列举无托的缺点

不明就里的一看还会以为兵工部的人脑子都进了水,这么简单的道理,连网上随便一人都能想明白,咋他们就想不到呢???都是一个脑袋,有人要以为自己比兵工部主管装备论证的一大群人脑袋加一块还要聪明那也是没办法啦...

装备论证是非常烦琐的事情,总参总后各研究所已及装备单位方方面面都得参加,尤其是步枪这种几乎人手一枝的装备,你可以想象能参加咨询的人全部到齐。所有人把能想到的优点缺点全部列举出来,一一点评。最后的结论是无托利大于弊。

就楼上说的三点而言吧,一,无托瞄准基线高,射手暴露。M16又好到哪里去了?这个瞄准基线高的问题根本和有托无托无关。人的眼睛和贴腮之间有一段高度差,所有枪支设计都要考虑如何容纳这个高差。老式步枪以及AK是把这个高差给补贴到枪托下凹里去,而且因为贴腮和肩托之间还有个高差,所以老枪们的枪管基线都高于贴肩位置,导致打一发跳一下 -- 单发步枪无所谓啦,但是对于连发步枪这就很严重。AK47的问题是如此严重以至于毛子们不得不把枪口斜向上削掉一块,利用枪口焰补偿上跳的毛病。M16倒是很聪明地把抵肩抬高到枪管基线位置,但是两个高差无法抹杀,只好加了个提把,把瞄准具抬了上去。所以,无托的提把根本是为了补偿瞄具高差,而并非是瞄具去就高提把,本末倒置了。所谓“射手暴露面积”,可以看看所有现代步枪,大家的脑袋暴露在枪管之上的都是那么高,有人非要坚持说95枪暴露得比M-16要多,不知道他是怎么量出来的。

第二,无托不利拼刺和近身格斗。问题是拼刺和近身格斗从战争的角度来看,是不可能作为一支部队的主要杀敌手段 -- 甚至连次要杀敌手段都算不上,其重要意义也就是和军体拳列到一块。在现代战争中如果一支部队说我们主要靠刺刀见红和枪把子砸敌人后脑勺来歼敌,那么这说明(一)这支部队的指挥员的脑子还停留在上上个世纪;(二)瞎JB扯淡,吹牛皮不上税。再说,无托大幅度减轻全枪重量,省出来的重量可以让战士多带上三五十发子弹,真要到紧急关头子弹不比刺刀和枪把子管用么?

第三,无托轻机枪弹鼓碍事不利于射击。这一点非常之同意。轻机枪因为需要提供持续火力,必须带个大弹鼓或者弹匣。这一点相当不利于无托设计。英国的SA80只配用30发弹匣 -- 其实是以牺牲火力持续性来就无托设计。法国人干脆用起了传统的minimi。不过呢,枪械设计要服从于整个国家大战略的需求。ragtime兄弟说得非常之好:老美一贯在别国领土上打仗,所以武器设计走精品路线 -- 由此带动西方枪械设计师们专走精品一路,不计工本;老毛子总是用空间换时间,所以必须侧重于生产工艺的简化。鬼子们评AK47时说:“This is not a gun to w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Competetion, it's a gun to win the war.” 中国情况跟老毛子类似。将来要打仗的话不能指望兵工厂不受敌人干扰一心生产。所以枪支的简化生产非常重要。与其重新设计一支有托式的轻机枪,还不如走枪族路线,使轻机枪大部分零件与普通步枪通用,这样简化生产和装配工艺,有利于大量生产。当然,这样做的确是牺牲了枪支的性能和适用性。但是,again,枪支设计不是去赢什么机械设计大奖赛,而必须服从于国家战略。

家园 是啊是啊. 关于瞄准基线高不高的问题

我一直就想知道95比M-16系列和G-36系列到底能高多少, 可是一直就没有准确数据, 无托枪的反对者们也没有答案.

另外, 记得似乎是Dboy(也可能另外的人)说过, 他看到资料说88式狙击步枪的精度超过SVD(这个很正常)和加利尔狙击步枪(这个就比较牛了).

不过看主帖的图片, 似乎88式的两脚架还是直接安装到枪管上了, 除了这一点, 我就没什么不满意的了, 呵呵.

家园 个人感觉,还是有托好

看03多漂亮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除了枪口太丑的说

老麦讲讲?

家园 没啥好说的,很多数据没有公开,部队也根本没打算装备

看来不过是研究所拿出来的很多设计方案样品之一。

其实有托也罢无托也罢,看网上的爱好者们争得面红耳赤觉得很好笑。因为(一)现代战争基本上不是靠步枪打赢的。让美国大兵重新装备上大八粒,伊拉克军队一样屁滚尿流。什么巴拿马格林纳达一样如砍瓜切菜一般 -- 现代战争是飞机大炮加坦克导弹唱主角。普通步兵只能演清场的配角 -- 就象饭馆里的bus boy,少了他不行,可一屋子全是bus boy你这饭馆也玩不转。网友们喋喋不休地争论G36的拉机柄如何的比95的好或者03步枪何时能装皮卡汀尼导轨,在偶看来就象是两个bus boy在炫耀我的抹布比你的干净2.15%你的水盆子比我的大0.036升的容量 -- 饭馆的好坏可以说不可能由这些因素决定。(二)天底下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符合国家整体大战略的设计和最符合工业生产能力的设计。比方说那个03步枪的喇叭形枪口帽,有人要说太难看啦比比人家G36,起码也跟以色列的加利尔看齐啦,等等等等。问题是,首先,步枪设计从来就没有把美观作为主要因素;其次,很多设计,看着好看,但是咱们的军工厂生产不出来 -- 材料不行,工艺不行,加工设备不行甚至工人技术不过关。前两天这里不还有人说了么,NORINCO专为出口生产的五四手枪,打了个几百发握手里就叮当乱响 -- 而为军用生产的手枪打了几千发却毫无松动。一模一样的设计,仅仅因为工艺参数放松一下,就导致了这么大的差异。所以说,设计是一回事,制造又是另外一回事。(三)最重要的是,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有什么意义么?想把对方说服了从此改宗信奉有托步枪?还是指望兵工部的人上网看了一眼立刻恍然大悟哎呀原来如此怎么我就没想到呢?有那时间干点别的吧...

家园 这个俺还是知道一点的:KBU-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

  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主要技术参数:口径:5.8毫米;初速:≥895米/秒;全枪重:≤4 .2公斤;全枪长:≥920毫米;膛线:4条、右旋;供弹具容量:10发;战斗射速:10发/分;有效射程:800米;枪管长:620毫米;全枪寿命:6000发。使用5.8 MM 重弹.

家园 整个95枪族和88狙现已列装, 有照为证, 撤装的可能很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冒死透露一点机密- 部队使用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两脚架容易折断, 另外塑料磨损后发白. 看来主要还是材料工艺不过关. 如果大家见过实物或细部照片, 就知道外表工艺实在还是有些粗糙.

家园 关于工艺问题,曾经有95在射击中打着打着就这么散了.

中国目前制造业的问题不在设计,在工艺,我们有很好的设计工程师,可是缺乏工艺工程师,缺乏手艺精湛的技工.

家园 问题不在有托无托,在于环境的变化.

从美军来看,正面和共和国卫队的麦地那师对掐,直接呼叫地空火力,坦克飞机大炮使劲砸...这个不装药砸铁块也砸死了.如果是费卢杰这种战,还得步兵组成突击组,打近战不是?无托有托都有自己的设计理由,但是说这个rifle啊,有用没有用,还是看情形...

第二点特别同意啊,这个叫你个人费劲,对于工业和整个国家是省力的...刚在<<简单武器>>里看到的.

第三点,coding完了,找个地方意淫一把,大家心里还不明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