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单的澄清一个概念,十回保一朱中的“回” -- 蠹虫

共:💬2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简单的澄清一个概念,十回保一朱中的“回”

在这呆的时间长了,发现一个说法经常被MSL提起,

“十回保一朱”

说明YSL教的的伟大。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说明一下,避免误会。就是回回这个词含义的变迁。

元朝和元朝以前,有大量的西域各族人迁居中原,

到元朝的时候,人们就把从西域过来的人(大部分都信某种宗教)笼统的称为回回,

后来这个概念扩大了把信仰从西域传过来的宗教的人都成为回回

其实不仅是YSL教、信摩尼教,犹太教等宗教的人都被叫做回回。

于是信明教的人也有人被叫做回回。

所以元末农民起义中,很多人被叫做是回回,是这么来的。

这里的回是指参加了以明教为号召的农民军的人。

回教专指YSL教,回民主要是MSL是后来的事情。原因是其他的教都已经中国化了。把YSL教剩下了。

家园 补充资料

受楼主启发,从Wiki找来的:

大蒙古国窝阔台汗六年(1234年)实施了“乙未籍户”制度。来自中、西亚一带的回回人有古粟特人、哈剌鲁人、康里人、突厥人等,信奉有拜火教(祆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也称明教)徒、景教徒、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者),还有“术忽回回”(犹太人)、“绿睛回回”(信仰基督教的阿速部人)、“罗哩回回”(吉普赛人)等,这些具有禁食猪肉的习俗的西域人都被蒙古人泛称为回回,正式被大蒙古国的政府编入户籍,名“回回户”。在大元官方文书或诏令中,回回与其他民族也就明显区分开来,如元代《祥符图经》对民族描述是:“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契丹、女真、汉人八类”等。有趣的是,十六世纪欧洲人用撒拉森称呼他们。

还有网友minotaurKing(不知是不是河里的minotaur,风格名字都有点像)的两篇博客《元末农民大起义背后的宗教不是明教(1)(2)》。部分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白莲教是起源于佛教异端,在长期发展中糅合了道教和摩尼等外道形成的一种民间宗教。东晋慧远在庐山创白云社。宋高宗建炎年间,吴郡僧人茅子元创立白莲教,南宋把它以及白云,摩尼教作为邪教予以禁止。最早的白莲教,最少是杂取佛教的净土和天台两宗,并渗和明教(摩尼教)的某些成分,拼凑而成。

843年唐武宗禁佛,摩尼教也在毁灭之列,之后在民间转入秘密流行,称明教。北宋时其徒通过贿赂,以二宗三际经编入道藏,此时的摩尼教成为完全中国化的吃菜事魔教。宋朝统治者对吃菜事魔教的态度如同TG对FLG, 方腊起义后法禁俞严,传习者绞。在此情况下,秘密传播仍然广泛,但是教派分支变得极为复杂。白莲与摩尼,教行相近,其中有互相吸收和承继的关系。南宋末,摩尼教在政府的严厉打击下,"窃自托于佛老,以掩物议"。白莲白云转盛,进入元朝以后,摩尼教的记载,几近绝迹。

白莲教领袖韩山童,祖籍栾城,从其祖父起,便以"白莲会烧香惑众",被谪居广平永年县。韩山童继续以白莲教秘密组织群众,"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及江淮愚民皆翕然信之", 1351年,结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等,倡言韩山童实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聚集徒众,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准备起义,但事机泄密,韩山童被擒牺牲,刘福通率众举义。

其他一些起义军的情况:

芝麻李郭子兴等也以烧香聚众而反,据徐州。

徐寿辉的红巾军,奉彭莹玉为祖师,与韩山童刘福通虽同奉白莲教,但流派不同。

张士诚的基础是盐工,与白莲教无关。

方国珍泛盐浮海为业,据海岛,拥海船1300余艘,属海盗性质,与白莲教也无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