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混沌未辟和天人合一 -- 魂与梦

共:💬1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混沌未辟和天人合一

混沌未辟和天人合一

《老子的“道”》发表后,有几位朋友曾问我“什么是混沌未辟?”我感到这个问题牵涉到道家对宇宙本体的一些看法,也牵涉到我们的宇宙观甚至是人生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想不如另写篇随笔来谈这问题。但拖了些时间,现在才动笔。

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宇宙(包括空间和时间,“宇”即空间,“宙”即时间。)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的。考虑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物能转化定律”,更考虑到物质可分成“实物”(由分子、原子或夸克等其他更小的物质微粒所组成)和“场”两种不同形式,我认为,完全可以把物质和能量看作是同一性的东西。我们知道,实物和场的主要区别是实物具有“不可入性”(即一个位置上有了一个实物,其他实物便不能再占有这一位置),而场则不具有“不可入性”(即在同一位置上,“场”是可以无限迭加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物质形式其实都是能量,只是它们的聚集状态不同而已。当能量聚集的程度较低,尚未达到足于阻止其他能量进入时,它表现为“场”;而当能量聚集到了一定的相当高的程度,别的能量不能“随意”进入它“占据”的范围时,它便表现为“实物”。这一观点,和道家“散则成气,聚则成形”的观点极其相符,我觉得也是宇宙中万物基本形态的最好写照。

如果有了这一观念,我们就可以把宇宙看作是一团巨大无比(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的能量。结合宇宙这两个字的解释(“宇”是无边无际,“宙”是无古无今。)那就可以认为宇宙是亘古以来便存在的一团能量,它符合我们熟知的能量守恒定律,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按这样的观点,我们便自然摒弃了“造世主”的观念,也不再会再迷惑于“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宇宙之外有什么?”“宇宙会不会消灭?”等伪命题,因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它没有“以外”和“以前”的概念。它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种发展永无穷尽,而又循环往复。

所以我觉得,如果深入地研究道学,就会明白,它实际是所有古代哲学中最切近于现代科学,并且(恕我直言)高出现代科学的最深刻的哲理。

我们回过来谈“混沌”。混沌是道学中的一个名词,用于表示宇宙中“阴阳未判”时的状态。按现代的观念,我们大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宇宙中万物未生时的那一团能量,或曰是宇宙大爆炸前的状态。(究竟宇宙中有没有“大爆炸”,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这种状态,道学上称之谓“无极”,“无极”经过有规律的发展,逐步转化为“太极”。我们可以把“无极”看作是离“混沌初判”时还很远的一种混沌状态,而把“太极”看作是即将到达“混沌初判”时的一种混沌状态。而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太极中便分成阴阳两质(也就是能量表现出了正负两种相对的特性),这便是太极生两仪,接着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于是道学中的宇宙结构便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值得指出的是:从道学观点来看,无极和太极,尽管万物都未产生,却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状态。这我觉得很好理解,因为那能量是永远存在的,只是没有表现出“物质”的特性而已。道学把这种状况叫做“真空”中有“妙有”;而到了阴阳已分的状态时,则是“妙有”中有“真空”。这是一种辩证的观点,也符合事物本性中无中有有,有中有无的深刻哲理。

我不敢说这是否已解释清楚了什么是“混沌未判”,但我已尽可能地用现代语言解释了这一状态。最后,想简单提一下人和宇宙的问题。

人是宇宙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智能生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按道学的观点,到了“三”这阶段,便有了人或其他智能生物的产生。我不认为人是宇宙中最高级的智能生物,但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范围。在这儿我只是想说,人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份,因此人也必须按照宇宙的基本规律(一般称为“天道”)处世行事,不论是什么人,如果把自己置于天道之上,妄想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宇宙运行的规律,那必然是要以失败告终的。

人的人生观是由宇宙观决定的。至少宇宙观对其人生观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真正对宇宙的形成及其运行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就会对人的一生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从而抛弃功名利禄的诱惑,走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路。如果在道德上再有了一定的修养(老子把“道”在人世中的反映称为“德”),那这人离“天人合一”的境地也就不远了。

关键词(Tags): #老子#混沌#天人合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