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追寻普世价值 -- 类反词典

共:💬22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追寻普世价值

今天突然被推举认证了,没有什么原创,真是很不好意思。

挖个坑看看有人喜欢不。有人喜欢就接着填,没人喜欢就沉了。由于工作繁忙,填坑时间不定,请欲跳坑这慎重。

-----------------------------回到正题的分隔线---------------------------------

现在普世价值可是非常的热,随便什么人都要拿出来晃晃。可是,究竟什么是普世价值呢?Pussy派一会儿说皿煮,一会儿说柿油,这个人说人权,那个人说选举。总之在Pussy派嘴里,这普世价值就是个框,要啥就可以装啥。显然这样非常不利于讨论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精确界定这个“普世价值”究竟是什么。所谓“精确界定”,就是必须可以用数学公式计算的那种。这个帖子试图探讨这样一种可以精确界定的“普世价值”。

即使在非Pussy派的人里面,究竟什么是“普世价值”也是非常混乱的。所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界定这个“普世价值”,显然除了口水还是口水。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探讨一下这个“普世价值”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属性。因为只有其必要属性搞清楚了,才可能界定其范围。

那么“普世价值”究竟需要满足一些什么样的属性呢?首先,“普世价值”必须是正确的,否则我们也不用讨论了是不是?既然我们一开始就说要把这个“普世价值”界定到可以用数学公式计算的程度,所以这里我们要把这些属性用数学来定义。为此,我们先定义一些变量以便使用:j表示一个“普世价值”,J表示所有“普世价值”的集合。那么第一个“普世价值”的属性就是:

(1)(For All) j∈J: j=1

这意思是说,所有普世价值都是真命题。这个大家应当没有什么疑问吧。Pussy派应该很喜欢这个属性。不过这个属性有一个推论,恐怕Pussy派不太喜欢。这个推论是:

(t1)(For All) a=0, j∈J: (j→a)=0

这意思是说,对任何假命题a,如果j是普世价值,那么j一定不能推导出a。用数学演算很容易证明这个推论,细节就不提了。这个要求很重要,因为逻辑学有个重要的定理,就是假命题可以推导出一切命题。如果普世价值能够推导出错误的命题,那去本身可能就是假命题,还怎么“普世”呢?

属性(1)还有个推论其实是显而易见但却可能让绝大多数气愤的:

(t2) (For All) j1∈J, j2∈J: j1=j2

推导我就不说了,翻译成白话就是所有普世价值都是等价的。再翻译明白点,就是:只有一个普世价值。Pussy派的肯定到这就不干了,因为这完全断绝了它们模糊诡辩的余地。但是数学就是数学,数学上这么说,那必定是有道理的,你要认为不对,你就推翻整个数学去。

除了上面的属性,既然叫“普世”,那么“普世”就是其一个必要的属性。如果a表示一个命题,那么,“普世”这个命题翻译成数学语言就是:

(2)(For All) a=1, p∈J: (p→a)=1

这意思是说,对任何为真的命题a,如果p是普世价值,则(p→a)为真。

数学语言非常抽象,我们用白话说,就是普世价值必须放之四海而皆准,或者这个“普世价值”不仅可以推出“人人生而平等”,还要推出“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甚至是“E=mc^2”。你说这不是强人所难麽?这“人人生而平等”和“E=mc^2”可是不管风不风的马牛都不相及的。现在恐怕非Pussy派也不干看,这都哪跟哪呀,有这么神奇的玩意麽?但是,数学就是数学,数学上说是这样,你要不信,那你推翻数学去。所以不管要求多高,既然数学说是这样的,我们就得认下来。

到这里,你是否怀疑我要说J=空?要是这样倒也简单了,咱也不用往下写了。而且Pussy派肯定不干了,这不是彻底否定普世价值了麽?所以咱不能用这么没头脑的解决方案。何况,要说J=空,是需要数学证明的,这咱还不会呢。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满足要求的普世价值呢?前面第二个属性的讨论给了我们线索。虽然“人人生而平等”呀“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什么的还搞不清楚怎么来的,但“E=mc^2”还是很明白的,所以普世价值可以从这里面找。那你是不是说相对论就是普世价值了?显然我还没有脑残到这个地步。这里“E=mc^2”显然只是泛指,它包括一切的物理、化学、生物之类的定理,既有E=mc^2也有薛定谔方程,还有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以及水往低处流。你说且慢,这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还没统一呢,你要找到可以同时推导出二者的玩意,不去拿炸药包还在这瞎混干啥?

其实啊,大多数时候科学家确实不知道一些定理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但却有办法大致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推导。这中间的步骤有时候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开始推导的那个“根”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到的呢?这个办法,很多人叫做“科学直觉”,其实我认为是一种“信仰”。为什么这么说留待后面解释。这里先讨论科学的“信仰”究竟是啥。

科学的“信仰”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对称性。对称性在科学中的地位,就和耶稣(不是最近被雷劈了的那个)在基督教中的地位一样。任何科学研究活动,其实都是寻找某种对称性的过程。当然,有些科学工作者认识到了这一点,有些没有认识到。但是,不管是否认识到,对称性一定是指导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虽然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证明追求对称性一定是正确的。比如现在理论物理的人发疯一般的要统一引力和另外几个力,就是对称性在作怪。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把这个称为“信仰”了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对称性”是所有科学研究的“普世价值”。而且根据对称性本身的要求,科学家都有这样的“信仰”:所有科学定理都可以通过对称性推导出来,也即“对称性”是唯一的“普世价值”。既然如此,显然“对称性”是更广义的“普世价值”的一个很不错的候选。其实此时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个“对称性”就是我们所要找的“普世价值”。为了更明白些,我们把这个“普世价值”翻译成白话:

任何正面的事物都与某个对称性一一对应

所谓“正面的事物”,是指美的、好的、善的,任何这种正面的事物,比如E=mc^2,花,云,日出日落,MM,以及扶老奶奶过马路,诸如此类。所有这些正面的事物,都是某种对称性的体现。同样,一种对称性一定会体现出某种正面的事物。比如,我们看到圆溜溜的地球觉得很美,就是球对称性的体现。还有,PP的MM肯定比不PP的MM对称性高:满脸麻子破坏了对称性,就显得不美了麽。

你说要这样,你是不是喜欢正球形的MM?

你才喜欢正球形的MM呢!

可是正球形是对称性最高的啊,为什么正球形的MM不是最PP的呢?

呵呵,这个问题,让土鳖先抗会儿。

注:公式符号(For All)不知道为什么显示不出来,那个是UNICODE有的。那个符号就是A倒过来。

家园 跳坑警告,感觉楼主要兜很大一个圈。

估计要写到9进入主题。

家园 争取在3进入主题

后面加上几个案例分析。

家园 追寻普世价值2:最PP的MM是何形状

看来反应不是很热烈啊,没有人讨论。这里先把结果给出来,后面再逐渐添加分析案例。有意见的朋友吱个声,咱也好有针对性的讨论。

上回说到,如果采用对称性原则,那么最PP的MM就应该是正球形。显然这个命题不成立。为什么对称性最高的正球形不是最PP的MM形状,而对称性低得多的形状才是最PP的呢?其实2008年的炸药奖给出了答案。对称性确实是衡量正面事物的标准,但是对称性是可能被破坏的。破坏对称性的途径目前发现有两条(应当是只有这两条途径了),第一条是自发对称破缺,第二条是动力学对称破缺。

这科学名词就是很拗口,咱把它翻译成白话。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咱这里的白话当作严谨的解释就是了。先看第一条,所谓自发对称破缺,就是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对称性就不能保持了。这里所谓“自然而然的情况下”,特指能量降低。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说,一个对称性只能在一定的能量范围内保持。能量高过一定范围,它就会被更高一级的对称性取代;能量低过一定范围呢,它就会自然地被破坏。这个问题在《可怕的对称》那本书里面说得很明白了,还有例子,咱这里就不多说了。这里就只要记住结论,一个对称性只能在一定能量范围内保持。

现在来看PPMM的形状问题。由于对称性只能在一定能量范围内保持,所以讨论MM的PP程度必定要考虑人所处的能量范围。也就是说,假设某类“人”所处的能量范围非常高,那么这类“人”心目中最PP的MM就应当是正球形。这个命题很好检验,你看地球GG找的月亮MM是不是很圆?太阳JJ也很圆的。再有,蓝鲸GG眼里最PP的MM肯定不能是直立行走的,俩腿的林志玲是可怕的妖怪。所以可见这个命题是成立的。而我们眼里最PP的MM不是正球形,是因为我们的能量还不够高,所以对称性“自然而然”地就破缺了。如果把对称性推过了我们所处能量范围的限定,就不适合了。

那你要问了,究竟最PP的MM是什么形状?其对称性体现在哪里?其实科学家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工具。这个工具叫做最小描述长度原理。试想,我们描述MM的时候,说的总是“眼睛比较大”、“皮肤比较白”之类的话。这些话,可以看出来是比较之后的差值。也就是说,我们的内心在描述MM的时候,是把各个指标与一个标准模型进行比较,然后只需保留其差值。所以,我们描述MM的过程就是描述所有差值的过程。科学家说,这些差值越小,描述的长度就越小。所以,MM的PP程度,就和这个描述的长度成正比:描述长度越短,MM越PP。这个命题也很容易检验:满脸麻子的MM,要描述这么多的麻子显然需要很多很多的数据;而最PP的MM,只需要一个字:“美”!可见,这里的对称性,体现在这个描述长度上。描述长度越短,意味着MM和模型的对称性越高,所以MM越PP。使用最小描述长度工具还为我们带来额外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可劲地减小描述长度,而不必聃心一不小心对称过头了,反而变成丑了。

这里说个题外话,那个最PP的模型是如何确定的?这个问题我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不过有一个猜想。这个猜想也是基于对称性原则的。依据对称性原则,最PP的MM的各项指标应当是所有同族人的中值(或均值?)。但是你要说了,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似乎不一样耶?确实是这样,所以每个人还必须受到另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来破坏这个对称性。这个因素,我认为就是自己的母亲。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最PP模型的指标,是以所有同族人的中值和自己母亲的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获得的。如果自己母亲越PP,则母亲的权重越大;否则反之。你要说了,MM是不是该用父亲来加权?这个,依据对称性原则,我认为还是应当取母亲。男人在这里被华丽丽地无视了,很无奈。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想。究竟是不是这样,需要做大量的实验。

书归正传,我们才讨论了一个对称破缺机制。第二个机制叫做动力学对称破缺。这科学名词说得很吓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动起来对称性有可能被破缺。比如一对双胞胎MM停下来很对称,一动起来,俩人很难采用一样的运动形式,所以对称性就破缺了。动力学对称破缺的一个表现形式叫做贝纳德效应,土星上面的六角形大红斑北爱尔兰的巨人之路都是这个效应产生的。动力学对称破缺与我们的主题关系稍小一些,因为它必须在运动中才能体现,而且运动也不一定体现,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不过,这里有一个推论很重要:发展一般只能使对称性破缺,而不能使对称性增加。有很多人提出“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这其实从理论上是不大现实的。我们实际也感觉到,随着社会发展,贫富分化是越来越大了,人之间的不平等也是越来越多了。这都是动力学对称破缺的作用。这个推论值得以后详细讨论,不过现在暂时放一边。

你要说了,这都是物理学的东西,和人类社会有啥关系?其实,根据对称性原则,约束物理世界的规律也一定适用于其它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只要二者结构相同,就必定受到相同的定理约束。事实上,经济学和社会学已经从物理数学借鉴了大量的理论,也不多我这一条。所以,总而言之,普世价值是指对称性原则,其比较完整的描述是:

任何正面的事物都与某个能量范围内的一个可能被运动破坏的对称性一一对应。

这话比较拗口,不过其核心在于正面事物和对称性的一一对应。我们认为美的、好的、善的、真的任何一件事或物,它都必须要和一个对称性对应,没有例外

当然,你要说,这话和没说也没区别啊?对称性和皿煮啊柿油的有什么区别?何况,你的对称性还可能被破缺,还不是你嘴皮子一碰,要在哪破缺就在哪破缺?关于这个问题,对称性的好处在于其绝对性。对称性是数学可度量、可比较的,无论是否被破缺或被如何破缺,对称性的高和低是绝对的,不会因屁股或别的什么原因而改变。所以,使用对称性原则,所有人都可以在相同的标准下进行讨论,不会各说各话。而且,即便对称性会被种种原因破缺,我们可以知道对称性在哪里被破缺的,并探讨这些破缺的合理性。所以,基于对称性原则讨论这些问题是有很大好处的。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我的信仰。既然是信仰,它究竟是不是真的成立,是不可能被证明的。不过,这是一个“科学”的信仰。所谓“科学”的信仰,就是虽然不能被证明,但可以被证伪。所以,下面我将用一系列的例子,来分析各种事件中的对称性及其破缺机制。如果可能的话,我还会作一些预言,来检验这个信仰的正确性。如果可能的话,我还会试图对一些经济问题用对称性原则建立定量模型,来作一些定量推导和预测。下面将要探讨的例子,目前考虑地震捐款、周期性经济危机、中产阶级神话等等,想到哪写到哪吧。

土鳖再抗会儿铁牛

家园 是有实验表明, 把不同人的脸部照片合成成一张照片。

大家都认为合成照片上的人长得不错。Origins of Beauty 其它因素包括幼化脸型,萌因素。拿对称性作参照恐怕体现不出绝对性,很多所谓对称性来自统计数据中的基本假设, 也就是人脑经验系统的基本假设,系统的bug。最大的问题就是黑天鹅效应。 现代语境里的普世价值就是中华文明思想体系外的黑天鹅。当然反过来中华文明也是普世系统的黑天鹅。 不过普世系统的处理方式就是把黑天鹅作成烤鹅来解决问题。

家园 对称性不是统计的结果

我在这里其实把问题简化了很多。比如人具有天然的左右对称性,很多部件之间的比例适用黄金分割,这些对称性是不需要从统计获得的。把这些对称性刨掉以后剩余的指标才(可能)需要统计来确定。

对称性原则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尽量避免黑天鹅效应。因为对称性是绝对可检验的,所以理论上可以探讨黑天鹅存在的可能性。如果黑天鹅可能存在,而现在没有观察到,那么一定是对称性在某处被破缺。只要系统能量积累到可以弥补破缺的程度,黑天鹅就会自然出现。

家园 个人还是觉得把对称性用于人类的意识比较勉强

在物理世界里面,规律以对称性为美,就像一些几何图案因对称而美丽一样。但是那些美丽的几何图案永远都不会被称为世界名画,为博物馆所珍藏,为世人所景仰。

一个尤其大的区别是,物理世界的对象们填充在对称性决定的各个位置上,比如电荷对称性给出正电子和(负)电子两个位子,也即对称性给出所有。而人类社会中的美好,只能够对应这所有中的特殊的一部分,好比有的人喜欢正电子而有的人以(负)电子为善。

兄台说

其实,根据对称性原则,约束物理世界的规律也一定适用于其它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只要二者结构相同,就必定受到相同的定理约束。事实上,经济学和社会学已经从物理数学借鉴了大量的理论,也不多我这一条。

让人难以苟同,事实上物理规律不能代替化学生物等规律,更不要人类社会了。

兄台还说

依据对称性原则,最PP的MM的各项指标应当是所有同族人的中值(或均值?)。

这个无法认同。按照最直接的思路,一个族群里面包括ppmm,普通mm和丑mm,她们的指标的中值应该是普通mm,而不是ppmm。目前为止对人类审美观最靠谱的解释是,它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历史上人类进化的方向决定了潜伏在我们基因深处的审美观,也就是我们对交配对象的选择,这个选择决定了后代的形状以及他的生存机会。

总之我觉得兄台在一些至关重要的前提上面惜字如金,不能给出可信的说明,导致后面接着的大段分析都让人无法信服。

家园 好大的坑,此处离馅80里

视角比较奇特,虽然我也有楼下类似的感觉(一些推论不那么显而易见的理所当然),不过还是期待特色视角下的现实解读。

家园 呵呵,兄台写的真绕胡

看了两遍总算看明白了。

不过按照你最后对于对称性之于物理定律的逻辑,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也是存在的而且很简单,就是人性。人类社会的所有历史和现状,都是由人本身而来,人得性质,也即人性。所以人性就是普世价值。不讲普世价值就是没有人性。

这种逻辑我们的祖先玩的最熟,比如孔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比如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从这个普世价值出发,不但可以'有人人生而平等',还可以有'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进而也可以有'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当然兄台喜欢的话,也可以叫做周期性经济危机。不过学物理的都应该知道振动是运动的最普遍形式,资本主义经济有周期性也是很平常的,倒是它没有任何理由必须呈现直线前进的态势。

不过指望从一般而言的普世价值推出E=mc^2,这就强人所难了。普世的世,指的是人类世界,而不是整个宇宙。就我所知,除了万能的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宗教之外,没有别的什么打算穷尽世间一切真理。

家园 你这个是错误的

人性本身不是根源,人性也需要有一个发端的根源。我们为什么觉得这个MM比那个PP,这朵花好看,这个行为是善那个是恶,这些都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在于我们对对称性的追求。所有这一切,对称性才是源头,人性是导出的结果。

不过指望从一般而言的普世价值推出E=mc^2,这就强人所难了。

恰恰相反,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怎么能叫“普世价值”?“普世”就必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没有例外。这也是人性不是普世价值,而是普世价值的导出结果的原因。

家园 你考虑了对称性却忘记了对称破缺

所以你会说“好比有的人喜欢正电子而有的人以(负)电子为善”这样的话。对称性必定是依赖于一个能量范围的,脱离了能量范围来讨论对称性是不对的。我还专门讨论了为什么“正球形的MM不是最PP的”,看来还是没写清楚

就像一些几何图案因对称而美丽一样。但是那些美丽的几何图案永远都不会被称为世界名画,为博物馆所珍藏,为世人所景仰。

那些美丽的几何图案你不能否认是美丽的,对吧?“名画”和美丽应该不是等价的,你是否认可?所以这里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

我说的是“正面的事物一定和某种对称性一一对应”,所以那些几何图案只要美丽即可,是否成为名画是不予考虑的。另外,美丽的名画一定有其内在的对称性在里面,没有例外

她们的指标的中值应该是普通mm,而不是ppmm

这个肯定不对,原因是普通MM的数量很多,而这样的MM数量非常少,比百里挑一还少,甚至万里挑一。原理很简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率题。假设评价PP的相关指标有10个,每个指标在中值附近50%的MM都可以认为是PP的,那么所有指标均入围的MM的概率是:

(0.5)^10=1/1024

事实是指标可能远不止10个,而入围标准也远低于50%。所以满足这个条件的MM其比例是非常低的。所以即便这样的MM不是PPMM,也不可能是普通MM。

目前为止对人类审美观最靠谱的解释是,它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历史上人类进化的方向决定了潜伏在我们基因深处的审美观,也就是我们对交配对象的选择,这个选择决定了后代的形状以及他的生存机会。

如果我们承认进化是“优化”的,则更加证明了我上面的观点:因为进化是优化的,则人群的各指标中值应当是最有竞争力的,也应当是最PP的。

总之我觉得兄台在一些至关重要的前提上面惜字如金,不能给出可信的说明,导致后面接着的大段分析都让人无法信服。

这个,我是希望有人跟随讨论,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解释。我一个人长篇大论,也说不清楚什么。

家园 呵呵,兄台说话很有意思

为什么对称性就比人性更加根源呢?人是进化的产物,是随机性的基因突变在不断改变的环境压力下的产物。你如何证明这个过程是以'对称性'为根源的?

再重复一遍,除了马克思主义和宗教之外没有什么理论会觉得自己可以穷尽一切真理。兄台既然拿了名词来讨论,总要遵守起码的概念规范。赵凯华先生写的物理教科书,名字就是 新概念物理教程。概念本身是很重要的,请你不要违反约定俗称自己重新定义。这样没有任何意义。普世价值是特指源自西方的民主人权等概念,无论其内容如何其指向是很明确的,就是人类社会。如果你想讨论别的,请使用恰当的名词。

家园 还是无法说服我

我明白什么是对称破缺,无论是自发的破缺还是动力学的。我也希望兄台能仔细想想我举得例子到底是在说什么,反驳也请说到点子上。

另外兄台那个概率算的不明白。对某一个指标比如a来说,它有一个取值范围假设为[0,1],那么mm对该指标的分布应该为类高斯型,方差需要具体考虑。此外需要给定一个小区间才好做积分来给出概率,单个点上只有概率密度。还有就是同样大小的小区间,靠近边缘的其积分概率更小,那么满足条件的mm也就更少,但是绝对无法说明这种mm是否pp。因为在给定的概率条件比如1/1024下,我们可以给出无穷多的十个指标取值范围上的小区间的组合。这个概率条件和pp与否没有任何联系。

还有这一句

如果我们承认进化是“优化”的,则更加证明了我上面的观点:因为进化是优化的,则人群的各指标中值应当是最有竞争力的,也应当是最PP的。

进化是选择出现存物种中的一部分给予它们更大的生存概率,考虑到进化总是在让物种发生变化,所以被选中为优的那个部分肯定不是物种的‘中值’,而是要偏离这个中值的。正是不断偏离的积累才使得新物种得以呈现。具体到人类,因为进化已经在几万年前停止,需要更复杂的分析才行,俺就不折腾了。至少兄台的简单的说法恐怕是成问题的。

家园 因为一切科学理论都基于对称性

为什么对称性就比人性更加根源呢?

对称性是所有科学理论的基础假设,是所有科学理论的公理,而且是最基本的公理。

兄台既然拿了名词来讨论,总要遵守起码的概念规范。

我倒希望不用定义那个劳什子“普世价值”,可我一开始就说了,这“普世价值”在不同人、不同时间它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如果有明确的定义,我还费这么多口舌干嘛?而我使用的对称性、对称性破缺等概念是直接源自现代物理学的,完全采用现代物理学的定义,没有任何改变

普世价值是特指源自西方的民主人权等概念,无论其内容如何其指向是很明确的,就是人类社会。

那么你给出“普世价值”的定义啊?要科学的、严谨的、可证伪的。正因为目前缺乏明确的定义,我才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你可以给出你的定义,我来试图证伪。我这里给出我的定义,而且是严谨的、可证伪的。你也可以证伪,你举反例即可。你用这些言之无物的话来反驳我恐怕不妥。

另外,再说一遍,人类社会是物理世界的导出结果,没有任何理由人类社会不受物理世界的规律支配。无论人类社会什么概念,要探求其根源,必然回到物理世界的规律。这你可以说是一种信仰,科学的信仰。不过,这是科学的信仰,它和别的信仰就是不一样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是可证伪的。你不同意,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倒是很多人所谓的“普世价值”,才是真正的宗教式的信仰,没法被证伪。

再重复一遍,除了马克思主义和宗教之外没有什么理论会觉得自己可以穷尽一切真理。

你这话可不象是讨论问题的态度。我提出的理论都是可证伪的,你大可以举反例,别用言之无物的话。我反复强调没有例外。你也可以给出这么强的理论来,我们互相比较嘛。我在一开始就说了,这“普世价值”每个人的说道都不同,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精确定义,否则讨论起来就没有结果了。

家园 呵呵,兄台给我讲解一下

爱因斯坦的广相,等号两边是怎么用对称性勾搭起来的。

谢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