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谈新农合 -- 信大特快

共:💬21 🌺9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浅谈新农合

原来是回复晨枫大大的一篇文章

/article/2980383

自己的回复在此

/article/2987145
,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发到这里欢迎大家扔花砸蛋

关于新农合,原以为是“新型农业合作医疗保险”,仔细查了一下,才发现全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由卫生部下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中心牵头组织规划,不是保险,而是一个类似住房公积金的东西。

既然是“新”农合,自然有“老”农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农村逐步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是基于村(大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制度,盘子较小,主要目的是在村卫生所等基层医疗机构支付门诊费用而非住院费用。随着上世纪80年代农村集体经济逐渐解体,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也随之崩溃,全国参合率低于5%。而医改将医疗系统推向市场,农民收入低,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越发突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从2003年开始,由卫生部牵头、农业部和人保部协助,各省选择若干县试行新农合,以县为单位组织,原则为大病统筹。

这样的新农合制度优点显而易见,以县为单位,人数少则数万多则百万,盘子比原来做大了,能集中更多的财力做事,承受的赔付金额也有所提高。2003年的基础标准为每年个人缴纳10元,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各补贴20元,此后标准逐渐提高,去年实现了平均每人119元,而今年全国基本会实现全年150元标准,个人、地方、国家的比例从全国来看是2:5:3,历年个人负担比例都在20%。全国农民“参合”覆盖面达到了92%,个别省份达到了100%。

凡事有利必有弊,新农合实施之初缺点同样明显:门诊是不考虑的,住院赔付比例是较低的,出院结算是要跑断腿的。具体如下:

1、在村镇医院、县市医院或更高等级医院就医的赔付比例逐渐降低;

2、赔付比例低(最初省级医院赔付比例15%)、赔付上限低(当年大部分试点是1万元)、慢性病和一些重大疾病不赔付;

3、新农合药品目录少,自负药品多;

4、结算困难,需要在就医医院和各县级甚至省级新农合管理机构之间跑好多趟。考虑到本来赔付比例就低,远一点的农民跑上三四趟花的路费可能比赔付的钱还要多,严重打击了参合积极性。

因为这些缺点,很多地方推行的不顺利,参合比例太低造成整个盘子偏小,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对半强制交钱“掺和”兴趣偏低,再加上农村有太多的“合作”骗取了农民的血汗钱而没有实际的好处,一直到2007年参合比例都不太高。虽然从账面看比例不错,但实际上,有相当多的试点县甚至省是由地方财政先行垫付,再由基层组织向农民征收新农合基金来实现高参合比例的。

后来各省(试点县)逐渐有了新政策,针对上述缺点试点如:

1、门诊也可赔付;

2、住院赔付比例提高(个别省份在省级医院最高赔付比例达50%,村镇医院80%,每年不启动大额赔付的限额为5万元,视情况启动大额赔付和二次赔付);

3、逐渐增加药品目录、

4、儿童老人就医赔付比例提高、孕妇生产赔付比例提高甚至全报;

5、在就医医院当场结算。

有了改善,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自然随之提高,盘子做大了就有更充足的资金做一些事情,把以前不敢纳入新农合的疾病(白血病、尿毒症等)也纳入,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参合积极性形成了良性循环。

目前还有两省互签协议,实现在异地新农合定点医院就医可以使用本人新农合账户基金,在“社保”(这个词不确切,理解含义就好)跨省转移互通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新农合实施过程中,曾经有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土政策。比如吉林省以前有政策,一个村只能有一个“村立”卫生所能使用新农合基金。这部分是老农合体系的思维余绪(以村为统筹单位,肉烂在自己锅里),部分是因为卫生所经营人和土政策制定者或明或暗的利益关系(实际上绝大部分村级卫生所已经由私人承包),这个政策人为造成了垄断,卫生所经营人提高药价甚至在卫生所开小卖部烧烤摊卖性保健品,不一而足。以前还有个政策:当年新农合个人账户余额的整数不转入下年(比如余额为85元,只能转入下年5元),这个政策的制定者大概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不希望省级新农合账户有太多余额,鼓励农民使用新农合基金。另外还有骗合、套合(对应医保的骗保、套保)等行为也无法避免。

新农合体系的建立、试点、完善过程,应该是建设和谐农村的一个有益尝试,从一开始的大病叫好、小病抱怨、没病骂娘到大病小病都叫好,没病抱怨两句已经是个巨大的进步。

但根据卫生部新农合研究中心网站数据外链出处,2009年中央财政补贴269亿元,地方财政补贴近472亿元,问题随之而来,相对于2009年中央财政总收入的68477亿元,中央财政将各地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职工医保的429亿元,目前国家对新农合的补贴比例明显过低,总额也偏少。

从今年开始,基本药物将逐步全部纳入新农合药品目录(个别省份如河南已经实现),随着另一个重要政策“基层医院基本药物零加价”的实施,原本就应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投入医疗系统却由老百姓(尤其是农民)自己负担的社会保障投入(医院通过基本药物加价获取高额利润维持自身运转)转移到了医院,如果医院想维持现有服务质量,投入压力显然会进一步转移到财政补贴,而地方财政面临的困境众人皆知。接下来,新农合向何处去?

关键词(Tags): #新农合#农民#农村通宝推:Trilob,唵啊吽,atene,本嘉明,afdsjl,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沉宝花
家园 城乡结合部的

农民积极参与新农合,拒绝城市居民医保,有政策让他们自由选择。

实际上新农合和新养老的起步底,都是甜枣,很块政策就会趋于一致了

多年前有一高科技企业咨询应对社会保险,俺出的主意是能拖则拖,这不,新政策连60岁后的人都可以参加养老保险了,即参保即退休。

扩面时求企业进来,特别是年轻的企业,啥事好商量,但一旦进这个笼子,就得忍着任其摆布鸟。

家园 好文章

刚在晨大帖子里看见,正想建议你发主题帖。

家园 好文章

支持关心三农,言之有物

家园 我有一个同学在县医院内科当主任.

具他说新农合实行以后,医院里看病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不止,主要增加的是原来看不起病的农民.

家园 中国的问题往往如此

先有一个基本想法,然后试行,推开,遇见石头搬石头,逐渐完善。。

这期间,跳脚的骂娘的胡扯的,胡出主意的,什么都有。

家园 你同学说的绝对是大实话

不仅仅是县里的医院人满为患,就是市里的中心医院也是人满为患。前几年发工资都困难,这几年,呵,每年利润都是几个亿。

经济利益有了,硬件也跟上了,就是医生的态度和敬业精神确实应该提高。

家园 利润和硬件

现在的医院利润确实惊人,我在的城市有个重点大学,下属医学院有三个三甲医院,一个年收入14亿,一个8亿,一个6亿。

虽然现在医院的硬件设施普遍好了,但医疗服务资源还是远远不够,所以好一些的医院都是人满为患。现在遍地开花的私立医院也是公共医疗资源供应不足的表现。就我知道的,一个省级的妇产医院电诊科大夫每天得给一百多病人做B超。即使按100人,每天8小时计算,一小时12个,5分钟看完一个病人,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天天如此。在这种工作强度下,医生的态度冷冰冰的也不足为怪,随之而来的,就是医患矛盾了。

家园 恩,我家这里的县医院基本上是报销60-65%

我家是山西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对岸是河南,好多人去河南的医院,基本上跨省也给你报50%,最起码我同学母亲住院的时候是这样。

我家所在的市基本上也给报,但是具体是多少就不清楚了。

但是,问题来了,新农合刚开始实施的时候,你去找财政局跟劳动局报销的时候,人家还是给报的。后来可能是因为报的人多了,县财政承受不了,所以报销又变困难。想要报销还得走走关系。

至于医院,反正它想也是要报销,那药也不便宜。

家园 医院应该按照非营利机构注册

暴利应该处罚。

家园 問題主要在薬价、暴利的合資是根源
家园 对你的数据表示怀疑

14亿、8亿、6亿确定是利润而不是收入么?

就我所知,目前全国医院收入排名第一的是广东省人民,其2007年的收入也就才10多个亿。

外链出处

收入是毛的,还要刨去支出如营运、工资、以及其他支出等,一般有20%的利润不错了。所以你说的这个14亿我很确定肯定不是利润。

你这个数字太容易误导人了,让人以为医院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呢。如果有这么高的利润空间,为什么国家还要想着改变以药养医,进行其它形式的财政补贴呢?

家园 这个好啊,基本盘的稳固就靠这些了。

一座大山眼看就要松动了。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是收入,已更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