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魂与梦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有这么几句话:“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几句话用现代话说,就是:一般人做事,常常是在快成功时却失败了,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像刚开始一样谨慎努力,才能不遭受失败的危运。
这观念很容易为人理解,却很难被人做到!正如老子在第七十章中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有人说:“我知道的啊,只是没做到而已!应该说还是已‘知’了。”但既然是没做到,这“知”也就成了假的,不能算是真“知”。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究其根本,还是人的私欲在作怪。绝大多数的人,在立定目标要做成某事时,不管自己承认与否,其根本目的往往还是为了“名”“利”二字。既然是这样,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之后,或者是自以为已经经过了千辛万苦,该歇口气,享受一下了;或者是觉得前景还是渺茫,不想再作如此艰苦的付出。于是自然而然地停下前进的脚步,等到回过头来,看清已经行过九十,却已是后悔莫及了。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败”也未免不是件好事。你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毅力,何必一定要做力不能及之事?结果是受了不少苦,却未必有好结果。
不单是一般人做的一般事是这样,即使是帝王之辈,在从事创立“万世基业”的宏伟大业时,也避免不了这种心态。纵观历代开国立朝的君王,有几个是在成事后(甚至在成事前)不走上骄奢淫逸,最后骄横暴戾、残杀功臣的道路的?所以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帝王受天命治理国家,开始时想做好的极多,能坚持下来的极少。)岂取之易守之难乎?(难道真是取天下容易守成困难吗?)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原因是在困难时,他能以诚待下;而到稍得志时,便放纵自己的欲望,露出骄傲的本性。)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异路。(以诚待下时,天下归心;到骄横淫奢时,连自己的骨肉都会反对他。)”无数帝王或是片刻消亡,或是贻祸子孙,难道还不能说明这个真理吗?
所以真要“成事”,其实是必须永远(不是暂时)克制自己的欲望,一直像极困难时那样谨慎努力,这才是真正的“成事”之道。什么时候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什么时候就是失败的开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是每个想做事的人必须明白的。
有人会说:“这么苦,那我还非要成事做什么?”这就是各人的人生观问题了。抱这种人生观的人,大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任着命运的摆布而平淡地过这一生,却不要刻意去做什么“大事”,不然即使侥幸成了,也是会贻祸别人和子孙的。天理如此,幸勿等闲视之!
只是感觉你还处于本本主义阶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