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漢藏二千七百年前分家 -- 雨辰老人

共:💬27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漢藏二千七百年前分家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學教授尼爾森(Rasmus Nielsen)與中國深圳的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合作,對藏人和漢人間的基因差別作出深入研究,昨於《科學》發表研究報告。報告指藏人和漢人約在2750年 前「分家」,人口較多的一批遷往西藏高原定居,成為藏人,惟因適應問題人口大減;另一批則在平原發展,並蓬勃繁衍,成為現在的漢人。

高原的 氧氣濃度僅為海平面的40%,但移往西藏的人口,藉着基因演化,漸漸發展出獨特能力,終適應了4000米以上高原的缺氧環境。研究員發現,與漢人相比,藏 人普遍有約30組變異基因,當中近半與如何利用氧氣有關,其中一種基因類似於幾年前才發現的「超級運動基因」,90%以上藏人擁有這種基因,比起漢人(不 到10%)多很多。這種基因有助人類感應氧氣水平,以及平衡帶氧和無氧的代謝過程。

居於低海拔地區的人去到高原以後常感頭暈,所生的嬰兒可 能體重過輕和較易死亡。尼爾森說,對於許多人來說,面對如此巨大的轉變,通常只有死路一條,但藏人卻有這些基因「照顧」而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尼爾森稱,新 發現有助於科學家探索人體如何應付缺氧狀况,或能為精神分裂和腦癇症(前稱癲癇症)等與胎兒期缺氧有關的疾病病源提供線索。

家园 这么说,快到春秋了,华夏族和藏族才分开.

当初看到这个报道的时候,还以为写错了.2750年到现在可是太近了.

不知是怎么得出前往高原这部分人人口较多.

  • -- 系统屏蔽 --。
家园 这弦绷得也太紧了点儿吧...

学术归学术, 政治归政治啦.

家园 我也觉得这年份大概是写错了.

如果是春秋时期, 那该留下这次大迁徙的文字记录的.

是不是少了"公元前"三个字啊...

家园 猜想:2750其实是说藏族从古羌族中分裂迁走的时间

毕竟春秋的时候还没有现在的汉族。

也许那时候羌族遇到了什么重大打击,导致大部分人进行迁移,从而导致今日的藏族从羌族里分化出去;由于羌族属于异族,周代的史官,吝于记录这段历史。而剩下的羌族随着时间推进,逐渐融合到华夏族和随后的汉族里了。现在汉族里与藏族相似的这部分人就是古羌族血统在现在的遗留。

家园 可惜不能解释一个问题

为什么人口较多的一支迁往西藏高原。古人类只有往容易生活的地方迁居的道理,没有莫名其妙往严酷的地方迁居的道理。这人口较多的一支也不像是打不过对方逃过去的,冷兵器时代,人多就是硬道理。

家园 炎帝部落就是从古羌族分出来的啊.

炎帝姓姜, 姜羌乃一字之转, 本游牧于西北高原. 后来炎帝部落东迁与黄帝部落融合, 剩余的古羌族发展成现在的羌族, 藏族等. 我觉得这些史实与LZ的那篇文章的结论不矛盾, 假如真是"公元前2750年"的话.

貌似最早黄帝部落也是古羌族, 不过比炎帝部落先一步定居发展农业.

家园 2700年前

也短了点,中国那个时候已经有文字历史了。

家园 我没看原文,胡诌一通

在数场残酷的战争之后,一部分的西羌先民以奴隶的身份留下来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一部分,大部分先民被迫离开温暖湿润,易于耕种的聚居地,往西迁徙。

同样的例子还有原来在江南的古越族,也是被迫离开鱼米之乡,迁往更南边的瘴气之地,而少部分留下来的越族,则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至今的吴语中还残留着古越语的痕迹。

后面一段可不是杜撰,是我n年前参加的一个课题组,从遗传学和语言学上分析江浙古越族和台湾高山族的关系,政治无比正确。后来碰到一个台湾mm,坚定地说台湾的原住民都是南岛族群迁移来的,我就问她,凭什么菲律宾的土人可以往北走,福建的古越族却不能渡海?

家园 2750年就能够出现明显的基因变异?

可以申请炸药奖了。

家园 那是谁打败了西羌先民呢?

这些战胜者在汉人中的基因是否应该更多?那样的话,就不是汉人和藏人在2700年前分离,而是藏人是从汉地迁徙过去的了,而汉人是外人入侵的结果。

家园 不太赞成您的观点

利用学术为政治服务及政治干涉学术的案例中外都不少吧?大到原子弹小到马寅初的人口论都是这样的

家园 你确实一语说中要害

我的猜测是藏族和汉族的先民由于所处的环境相近,所以在遗传上面分歧很小,但是由于藏族迁徙到环境恶劣的高原,相当于做了一个严酷的进化选择,一下子基因型就和在低地的华夏族(包括留在原地的早期藏族)有了巨大分歧。

家园 人类培育家畜品种就是个例子吧

人有意识的选择性状,可以在十几代内就产生新的血统。

很特殊的自然环境跟有意识的向某种方向选择效果可能差不多。2750年人可以繁殖100~150代,群体间出现基因差异是足够了。

另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一定需要产生变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