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谈电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 -- mazda6

共:💬28 🌺5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电动车和电池

电池还有一个问题是老化,个人认为提电池技术制约因素,这个问题值得一提。

关于电动车,欧洲颇有一些人还是着力于全电动车的,但欧洲和美国情况不同,欧洲人口稠密,公共交通的快捷和便利程度普遍优于美国,燃油的价格则普遍高于美国,环保话题的市场更广泛,全电动车如果主要作为小型城市车在欧洲出现,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另外,全电动车不仅仅意味着能源供给模式的改变,而是彻头彻尾的革新可能,所以短期内无法推出成熟的模型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我个人认为,现在讲全电动和油电混合谁好谁坏,没太大参考价值,因为一个是成熟模型(这是toyota非常值得尊敬的地方),一个还早。将来讲,不好说,有一种可能是全电动车会走上一条全新的路子,那时候再讨论这个问题,说不定跟我们现在讨论火车和汽车谁好谁坏一样没有必要了。

家园 汗,这个Toyota做得是不错

所以toyota世界第一汽车厂商的名字,可不是像VW那样浪得虚名。去年因为工作机会,拜访Wolfsburg VW研发中心,VW刚开始琢磨electrically driven air conditioner,可惜很多好的解决方案已经被toyota研发完毕,并且在美国和欧洲注册了专利,唯一的空白就是中国。VW估计准备在中国走抄袭的路线,呵呵

但就凭这个就“世界第一”,未免倾向性太明显了……

家园 不能这么说

电动车是现在汽车行业公认(或者说公推)的下一个突破点,别管多少人写多少文章怎么论证这个突破点如何如何不可靠,这个都已经成行业共识了,你想跟着大家混,有枣子没枣子都得打三杆子。

中国的汽车行业,具备特立独行,跟流行叫板的实力吗?

就连美国这个最没有压力实现电动车的国家,各大学校公司的科研机构还不照样屁颠屁颠地砸钱折腾?

往体面里说,这是因为电动车带来了太多的可能性,谁也不能保证它将来不会演变成汽车行业的全景新世界。

往实际上说,无他,大家都在看的话题,做出来了起码好卖。

这个点中国必然要踩,只是由谁出头踩罢了。

家园 简单说就是实现相对较为精确的控制

纯机械控制不够聪明,有时候不需要消耗那么多能量,就浪费掉了。

电动的要精确一些,节能是必然的。

故障率和价格必然也更高,任何solution都是一个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的compromise

当然随着科技进步,高故障率和高成本的代价正在逐步降低,而人们对其他一些东西(比如舒适,节能,体面……)的追求也在逐步升高,所以倾向性会逐渐移动。

所以说,这些东西的出现是必然的,原理上的确没有什么特别惊艳之处,但是很多细节处理颇需费一番周折。日本人还是很有值得世界人民敬佩的地方的。

家园 电动车是要搞,但是不能靠拿国家的钱乱砸。风投也有个限度

这点要跟美国政府学习。

奥巴马政府的态度是:有限度支持。

对纯电动车的补助,每家车厂20,000台封顶。

而且强调对节能配件(Energy Saving Parts)的补助,鼓励企业开发核心的节能技术。

纯电动车的问题就是电池。这一点比亚迪与世界先进水平(日本)差距巨大。区别就是烟花和导弹的区别。

中国政府就不是,一哄而上,各地利益集团纷纷大投特投,当年大跃进的“土法炼钢“一样。

比亚迪等著名享受国家超级大补的企业,丝毫没有掌握任何汽车和电池的核心技术。

结果就传出来比亚迪在西安搞地。

家园 纯电动车目前最大的瓶颈是电池不假

但不代表全部问题就是电池。

换言之电力驱动带来了很多改革和彻底革新的可能性,存在的突破点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我不觉得比亚迪那么不堪。现在的人太多都是小时候听着两弹一星的故事长大的,觉得中国人搞点啥技术就非得像钱老邓老那样五年赶超人家三五十年,没创造出奇迹就要杀要剐要停工。可能吗?更别说汽车这样的民用工业,差距还远远不止在实验室里。别说什么中国是小规模制造的海洋,给他们时间和机会,谁知道会怎样?世界制造业巨头不是没有家庭小作坊里成长起来的奇葩。时间,历史,国力的硬差距,不是一个比亚迪可以改变的,恨铁不成钢有什么用。

这事在我看来就跟电动车本身是一样的,钱花下去不见得砸得出东西,但不投入,就永远看着别人玩。要投入,黑钱,浪费,交学费,一样也少不了——谁让这是别人家的场子。奥巴马当然有限投入,那是人家自己的场子,自然有人会上赶着砸钱。中国汽车行业水平如此,大环境如此,别说有限投入了,就现在这个砸法,能砸出个“核心技术”来,美德日几十年来的科研技术人员也得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所以很简单,要么中国就别碰电动车,全球汽车业可能存在的新一轮利益瓜分中国就此退出,以后就守着现有的中华奇瑞过日子(在某些小国还真卖得不错),等待下一次不知道多少年后的机会。要么就现在硬着头皮上,交入场费也好,吃亏拣零碎也罢,至少挤到了台面上。

家园 一看就知道是理科生在说空话
家园 谢谢,您太抬举我了

我不巧是学工科的,理科太耗脑子,我笨。

我们所不巧有人在跟电动车的项目。8过我们所技术很矬的,一样也没啥“核心技术”,而且也不是比亚迪的电动车就是咯。

愿听工科老前辈指教。

家园 VW的技术是有明显缺陷的

1 VW的downsizing ,特别是在turobcharger + TSI 技术,都是根据德国高标准的燃油+机油标准研发,可是它从来没有考虑过类似中国这种国家,出了几个大城市,高标号汽油都不好买到的情况。特别是对于汽油机使用turobcharger + TSI,必然导致缸压上升,汽油机的尾气温度很高,turbocharger需要依靠机油连续的流动才可以散热。这一些都导致,在保养上,必须使用昂贵的全合成机油+高标号汽油,只要保养有一点问题,就容易出现烧机油。VW的车子,在国内最出名的就是烧机油问题。

2 VW的turobcharger,特别是汽油车上的设计,有安全隐患。前一阵,上海大众的CEO,刘坚等四人,就是驾驶大众最新型的SUV,途观(土棺??)在试车出事故,车上四人全部死于车祸后的火灾!

火灾的起因,就是车祸后,高温turobcharger引燃机油,从而悲剧了。

3 至于VW得意的DSG 变速箱,就是更没考虑中国大城市堵车情况,在中国市场投入几天,就因为高温,必须recall,这都是啥事啊!

对比来看,toyota在普通车辆使用都是成熟技术,自然吸气的发动机,保养+燃油都很便宜,质量也可靠。

对于真的要求性能,也有lexus, acura 这类车辆满足客户的需要

家园 奔驰宝马都在用TSI+Turcharge, 难道是落后?

TSI+Turbocharge在国内的普遍实践都是93号, 和日本车没有什么区别;

缸压和日本车基本相当。一般日本车压缩比10.5,大众Turbo的压缩比10.3,基本没有区别;

烧机油是大众以前的铸铁发动机听说过,现在新的全铝发动机还没有听说过。 至于合成机油, 好像丰田全系列保养时4S店都全力推荐;

以一辆孤立的高速撞车事故臆测车辆设计故障好像太过了。途观欧洲销量第一毕竟不是浪得虚名;

DSG现在还在卖,你倒是说说有什么问题?

说道丰田的问题那就多了去了。去年中国的凯美瑞隐瞒3万多辆刹车故障问题;汉兰达上不了17度坡;今年美国的刹不了车的问题;

说一千道一万, “成熟技术”其实就是落后技术, 当年桑塔纳就这么忽悠中国老百姓的,现在咱不吃这一套。

家园 全油到混合到全电

这条路径基本上是目前条件下可以达成的共识.

现在进入的是混合动力时代,全电化还为时过早,等下一个经济周期还有可能.

家园 我猜他是文科的
家园 俺推一把,不错的讨论

恭喜:你意外获得【铢钱】四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