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宜将剩勇追穷寇 -- 人间树

共:💬16 🌺1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宜将剩勇追穷寇

宜将剩勇追穷寇

既然石人死不认错,还要变本加厉地狡辩,并且盘外招也从玩悲情跃进到人身攻击,

石人一支煙:很简单夏历一年十个月,商历一年十二个月。

我就追追穷寇,看看他还能变出什么花样来。

老规矩,逐段驳斥。(蓝红字是石人的文字)

看来你一直纠缠于

十則更,故曰紀

而无法自拔。更本不知道原意啊。

看你有志于人类文明的思索,这里把我大学老师的话送给你吧。

天文学是研究上古文明钥匙里的钥匙。脱离于天文学而探究人类早期文明。统统都是滑稽可笑的。

这话很妙,妙在任何人都可以用这话来壮胆——如果允许对自己独家的天文结论不出示证据就宣称有效。

同时,我还可以把我自己的话送给你:

古汉语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钥匙。脱离于古汉语而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统统都是滑稽可笑的。

首先《洪范》,是尚书里的一篇

殷末的箕子对周武王说,上天赐给夏禹九条大法治理国家。可以说明此为夏文明系统的。

我不由得笑了,从哪本书抄来的?

《洪范》成书年代的争议我就不提了,请问《洪范》有哪个字跟你下文的太阳历有半点关系?你这个是啥意思?

夏历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太阳历。以观测太阳运动来确定冬夏,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寒暑。一年十个月。这也是十天干的肇始。

而商历十二月太阴历,。太阴历源于草木枯荣间的十二个朔望月。就是上古的十二地支之肇始。

由今传《夏小正》可知,夏历是一年十二个月,不要信口开河。

郭沫若先生的名篇《释支干》以十日一旬的殷历解释十干的起源。

这个说法的可与干支首先用于纪日的事实吻合,若说一年十个月是十天干的肇始,为何从无干支用于纪月的纪录?

这十,和十二。两个数字。都可以用“纪”字描述。

的确像你说的上是绳子上的结。不过是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编织的绳子上的结。而且是一定绳子长度内(太阳回归年)

《註》數起於一,終於十。十則更,故曰紀

这形容的是多么形象啊。

为什么后来“纪”专门指十二了

黑字白屏啊,人家说的是數,不是天象。

天体运行周而复始,也无所谓更换,只有纪数的绳子才谈得上更换。

纪从来没有指过十二,只用于十二年这个特定的时间单位。

同样还是你的那句话。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夏朝被商朝取代了。而且夏朝是由氐羌部落创立,而商朝是有东夷部落创立。商代夏不是单纯王朝更迭,更像民族征服。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俩个源头其实一直平行发展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完成融合。

而且融合的早期并不是那么和谐愉快的。后羿射日的传说可以看作中华童年时代历法变革的映射。暗示了其中的流血暴力事件。

关于后羿射日

三、英雄射日。射日神话大多与多日或太阳作崇有关。中国汉文献神话中,有“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之说(《淮南子·本经训》)。或曰尧;或女娲射十日。在中国各少数民族,尤其是南方(包括台湾)少数民族中,大多流传着英雄射日神话。射日神话如此呈密集型分布,也许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其母题是:古时,天空多日(具有男性和女性)并出,人与万物惨遭其害。是时,某一古英雄(均为男性)用弩箭射落了天空中多余的太阳,为人及万物除害,从此建立了正常的宇宙秩序。这里需要作一点说明,在中国南方,尤其是西南各民族中,英雄消除天空中多余太阳的方式,除射杀之外,尚有用手捉,用云捂,用土埋等。在中国各民族射日神话中,有一些民族的射日神话有太阳隐没与复出的关目。从世界范围来看,射日神话还广泛流传东南亚、中亚,以及南、北美洲印第安人地区。日本《记纪神话》虽提及了多个太阳,却没有消除多余太阳的记述。这也许是编定《记纪神话》时有意删除,或者是日本产生过射日神话,但后来消失了。

外链出处

这些神话很难都解释成历法变革,而将射日看作人类对自己征服自然力的象征则可以轻松释疑.

同样木星在天空编织的那条绳子为什么可以叫做“纪”因为他恰巧近似等于十二年。符合十二地支。但是为了不混淆,只能“纪年”来区别。明白了吧,纪字可以引申为数字但是后面可不是一定要跟个年字的

不一定要跟个年字的,你咋知道的呢?

有哪怕一个文献证据再来说这话好吗?

“纪”曾经一段时间可以指十个月,或者十二个月(但都是一个太阳回归年)。后来由于王朝交替。特指十二个月。因为都指示一年,就指十二。

你咋知道可以指十个月,或者十二个月的呢?

是古人托梦的么,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可能了呀。

在指称木星的周期,一定要加说“纪年”

但后来后人对前人的历史逐渐遗忘。尤其是古代,天文学知识是官府控制的。私学要杀头的。那些文人明显没有天文学知识。用“纪”来指示十二年。也不足为奇。

他们都忘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岁星纪年法首见于《左传》和《国语》,就算后人遗忘了前人的历史,这两本书的作者总不会忘吧。

《左传》说十二年曰紀,可不是说十二年曰纪年。

时,日,月,岁,乃至更大的时间单位

以十九年为章,章有七闰。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六十蔀为元。

你见过用两个字的来命名一个时间单位吗?

知道什么叫单音节词吗?知道单音节词是那个年代的通例吗?

就你挑中的十二年该用两个字,没有用例就是后人遗忘,

你有多大胆,你的天文学就有多高产!

但是错误用的再多也是错误的。你不知道并不是别人也不知道。张仲景这个中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人家用“纪年”真是人家学问高的证据。不然人家怎么能写出伤寒论呢。

佩服,原来张仲景学问高的证据不在他写了《伤寒论》,而在用了一个"纪年",

跟你说过了

千万别把现在争论的建安纪年举出来,那叫循环论证。

让我说什么好呢?

算了,理解你两手空空的难处。

鄙人何错之有。

要怎样的勇气才能支撑你说出这样的话来呀,我对人类所能完成的奇迹深怀敬畏。

倒是兄弟洋洋洒洒引用了很多典籍。但是典籍不是真理。脱离了客观世界而纠结于典籍字眼来研究历史是可怕的。既费时还不一定正确。

典籍不是真理,这话的确切含义我帮你说了吧,

你引用的是真理,别人引用的不是。

比如你竟然引用了印加来证明“纪”是本原于绳子结。可笑,文明为什么会有相似性。因为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客观世界中。为什么上古文明都存在过十二进制。那是天上都有一个月亮。就这么简单。

文明都有相似性,其中之一是十进制的盛行,因为我们都有十个指头。

全世界都知道十进制是掰着指头数出来的,只有你会把

數起於一,終於十

解释成数着太阳月亮数出来的。

全世界的学者都知道,先有计数系统,才能用它去记录天体的运行和由此确定的时间,

只有你会颠覆这个因果关系。

在图书馆查资料的同学您辛苦了。为了我竟让你耽误了五功。

Allah会不高兴的。

我原以为,一涉及到证据,你就只能两手空空。

但我没有估计到,关于你人品的证据,你还是有真材实料的。

你上面这两句话,我会有专文讨论,先通知一声。

同时对西河表示一下诧异,

关于人身攻击的河规还有效吗?

特别质问一下橡树村,这算不算是管理层最新的司法解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高手啊,太专业了,我连看一下的勇气都没有,闪!
家园 似乎是“纪”是12还是12年,是第12年还是12年
家园 恍惚之间以为到了专业论坛

我和飞天鸭的感觉一样,看不懂!

关于人身攻击,应该先是石人一支烟以为你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他进而以人身攻击的方式反对人身攻击……

家园 翻查百度后基本认为“纪”是“12年”或者“十年”

最原始出处如下:

《国语·周语》“若亡国不过十年,数之纪也” 注:“数起于一,终于十,十则更,故曰纪。”
纪被单独用作“十”或者“十二”这样的数量词,而不是做为“十二年”或者“十年”的情况基本没有看到过。最原始出处
《書·畢命》旣歷三紀。《傳》十二年曰紀。
。《国语·晋语四》:“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韦昭 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家园 两位不妨惺惺相惜一下。

虽然兰红标记,但还是看不懂分歧在哪里,因为一点都不懂。

家园 别太信任郭沫若那样的大专家

也别轻信什么《洪范》成书年代的所谓定论。今天的权威专家,也许几十年后就是笑话。

实际上就算《洪范》是伪书,史记,韩非子,管子,孟子等不可能都是伪书。而我们的专家们从来没有以哪怕那么一点点的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典籍里关于大洪水之前的记录。

圣经,苏美尔公元前3500年前的泥板,和先秦典籍里,都提到了洪水,也都先说是天上的变化导致了洪水。而中国所有的典籍里,洪水都是尧舜禹时期。而且都和天空变化有关系

《淮南子》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山海经》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加 一个 杞人忧天的成语

而洪水时间就很关键了。我个人看,夏商周断代之类不被人承认太对了,洪水时间显然不对吗,那么夏启的时间显然就不对。公元前3500年前的泥板,那么洪水必然在这之前。夏朝开始的时间,也要至少在这一时期。而夏历还不是最早的历法。轩辕黄帝已经是改进的神农氏的历法。而按照竹书纪年里,黄帝到舜30世的说法,那么轩辕黄帝生于前4856的说法还是有点靠谱的。那么人类比较完善的历法至少要有七千年了。

而河南濮阳西水坡M45号墓 公元前(4510±135 )年测年和当地传说此地是颛顼之帝都的说法也是相互吻合的。而颛顼按史记说法是黄帝之孙,按史记里黄帝寿命118岁,那么就是4856-118=4738,再减1百多年,基本就是这个c14的时间段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6500多年前,中国人对星象的观测在M45墓中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水平也已经相当高了。中国人这么热衷上观天文,肯定不是只是为了挖墓地的时候用的,历法在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比较完善了。这也符合史记里黄帝本纪里的下面的记录。

黄帝时期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士德之瑞,故号黄帝。

尧时期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鸟兽氄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家园 花。。。

驱逐流毒,以正视听,善莫大焉。

家园 按你的说法:所有的文史类研究都别做了。

全都是一笔糊涂账。

看懂了再来和稀泥。

家园 跟着回去看帖子去。

谁使盘外招明明白白都在那里。

看明白了再回来和稀泥或者搅屎棍。

少来各大五十大板的手段。

最烦tmd的那种假装中立“双方都有(没)错,只是理解问题”的言论了。

靠。

家园 建构。以什么为基础?

怎么确定资料的合理性?怎么解释相关的其他现象?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研究态度?建构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出来一个狗屁观点就自以为老子绝对正确。

建设性:扫除错误就是建设。

看明白楼主两个人的方法态度再来说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