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遗忘的骑士(一) -- 履虎尾

共:💬27 🌺16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舰兄啊,这可真是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呀

家园 欢迎虎老师出洞

关于人名的翻译问题,对这些已经有经典翻译深入人心多年的情况,确实应该尊重传统,没有必要为了不同而不同。不过呢,新的翻译面向的读者未必是虎老师这样的老读者,所以大体上也算过得去,虽然“用了所谓的“为我国读者更熟悉”的新译名”这个借口有些此地无银的嫌疑。

若干年后,虎老师跟那些看新翻译长大的小朋友坐而论骑士的时候,估计少不了要被讥笑一番:“谁是崔思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要想当好骑士,请服追风透骨丸。我可不会做广告啊!”

家园 赞同虎老师

既然是原译本再版,那么就必须忠实于原来的译作。原译作中若有错别字,当然可以改正,但除此之外一字不得改动!

我承认,从英语发音习惯角度,Lancelot 翻成“兰斯特”更容易让读过原版小说的人对得上人物(“兰斯洛特”其实也不够准确),但这不能成为再版时修改人物译名的理由。有本事你自己重新翻一次,你爱叫个啥就叫个啥,没人管你。可就是不能拿着前人的作品做局部改动。不由让人想起金圣叹和毛氏父子...不过改掉人物译名,毕竟还是远远不如金、毛把原著弄得面目全非那样可憎!

家园 同意酒兄所说

而且,原译中的“加莱士”,新版改为“加雷斯”,原译“莱恩耐丝”新版改为“梁纳斯”,这个这个,就是用今日的标准,也是点金为铁吧?

家园 乃力兄,

俺觉得吧,三十年代翻译的最好的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夏伯阳”,另一个是“贞德”,真可谓信达雅具备。后来有人把夏伯阳译为“恰巴耶夫”,把贞德翻译成“冉·达克”,汗~~~~~

家园 点头,我也很讨厌这种译名

这种既要依照发音又要照顾意思的翻译方法往往就是两边都照顾不好。

比如老版的《格列夫游记》里第四个国家(“贤马国”?)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里叫做“慧骃”(这个国名和马叫声很像),但是总觉得很晦涩很别扭;杨绛先生把堂吉诃德的坐骑翻译成“驽辛难得”,也是这个问题……

家园 原来是first knight里李察吉尔演的那个

那部电影里似乎没看出来武力比别的骑士高很多。

另外,电影里那个反派人物,虎兄也介绍一笔呗。

家园 老派翻译都喜欢这法子吧……

现在的风格都改成中性音译,不是没道理的,两头不讨好是重要的原因。

不过一般来说,广为流传的老版本译名,还是保留为好。

比如郝思嘉,白瑞德,前面过去斯佳丽这个名字用的也多,无所谓,白瑞德非要换成瑞德怀特,那就太杯具了……

另外其实这跟我们看的第一个版本有关,我看亚瑟王,先入为主的名字,是崔斯坦,待到我看到崔斯痛,差点一口水喷出来,这老兄关节不好么?名字都痛啊痛的……

还有魔灵,大概小时候看亚瑟王故事,是八十年代中,那时候的版本已经是叫做梅林了,这个反倒我不习惯了。

先入为主很重要,呵呵。

家园 慧骃国我倒是很喜欢这个译名的

发音太像,意思也比较传神

尤其是,BBC拍的格列佛的系列剧里面,那家伙叫慧骃国的时候,又像马的嘶鸣,又特别像慧骃的发音,哈哈,我当时就想起来这个译名了。

不过说起来,译名这东西,往往是先入为主的影响比较多。

家园 履虎尾老师

给先生捧场献花。。。。祝好

家园 瑞德怀特?

瑞德巴特勒吧。

挖坟中。

家园 老师这个词现在有点怪了

比方苍老师也叫老师,你还捧场献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