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看邓文迪 (一) -- 三虎

共:💬19 🌺1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我看邓文迪 (一)

一路升官发财,谢谢大家。这是以前写的一篇小八卦,从我blog上转来娱乐下大家吧。

*******************************************

邓文迪么,有人崇拜有人不屑。从一小小的实习生到传媒大亨的夫人,生生一个传奇。坊间流传她正好在飞机上遇到传媒集团的某高级行政人员,获得了香港实习的机会。又不请自来的参加高级宴会,得以结识老默。。。版本不一而足。

我当年听到,每次坐飞机,一定留意前后左右的座客,怕机会从指缝中流走。心中也恨恨,怎么好机遇从不砸在我脑袋上。长了几岁后,终于觉得自己的可笑。邓文迪真是一个机遇的宠儿么?

首先,高级行政人员通常是不会座经济舱的,要末一等舱,至少也是商务舱。有几个靠自己打工交 MBA 昂贵学费的中国学生舍得花钱去买头等舱或商务舱的机票?当然邓姐也可能从前夫那儿弄了点赡养费,或从与前夫的短暂婚姻中攒了些钱,但肯定不多。他前夫也就一普通上班的,还得付前妻的赡养费呢。由此推测,邓姐是勒紧了肚皮省吃俭用,去买高等舱的机票,以获得结交权贵的机会。

再者,邓姐也不能未卜先知的知道,传媒帝国的高层在哪天哪月登上哪个飞机的航班。也就是说,邓姐还是个穷学生的时候,每次坐飞机,应都买了高等舱的机票。而且,一定没有浪费自己的投资,在每次旅行中,极力向座在身边富贵客人们兜受自己的才华或试图与他们攀上关系。在无数次的失败中,终于成功了一次,得以扭转自己的命运。

从座飞机一事中,就能看出邓姐决不是被动等待机遇降临的人。她时时刻刻的为自己在主动的创造机遇,而且一但遇到,绝不错过。年纪轻轻,做事聪明而又狠决。

但是,与老默的婚姻,与其说是邓姐的主动谋划,不如说是机遇更重要。

家园 【原创】我看邓文迪(二)

老默阅人无数,也包括阅美女,或阅聪明而又美丽女人。基于于中国人的审美标准,邓姐不算美女。老默拜倒在邓姐的裙下, 邓姐的魅力定是源于聪明无敌,这有耶鲁 MBA 的文凭可做证。

我个人觉得,与其说邓姐以自己的魅力打动了老默,不与说是老默选择了邓姐。

众所周知,老默在进军中国市场上煞费苦心,钱没少砸,但收效甚微。而邓文迪携耶鲁 MBA 的出现,让老默看到打入中国市场的另一武器。当然,我不否认邓姐的个人魅力:健硕修长,年轻热情,知性而又感性,符合西方美人的标准。老默也犯不着娶个无趣的女人做老婆。纯粹从才能的角度考虑,招为雇员就够啦。

但是,商人么,利字当头。像老默这种级别的,早已过了色令智昏的年龄。这两人的结合,满足了各自的需要:一个是不顾一切的要往上爬,一个是绞尽脑汁寻求功克中国市场,以求扩张传媒帝国的版图。当然,年轻漂亮的妻子,对于垂垂暮年的老人,可以让生命焕发第二春。 反过来,对于邓姐来说,年纪老不是问题,权利便是最好的春药。

而邓姐的另一惊艳之作,用冷冻精子生孩子来从老默的巨大财富中分一杯羹,很难说这是邓姐的主意还是老默的主意。老默年事以高,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工作上,邓姐对他而言都是一项长期投资。要想留住一不乏谋生手段的年轻漂亮妻子,尤其这妻子还没有遗产继承权,老默知道他要付出的代价。而给邓姐孩子,并通过孩子给邓姐经济上的保障,是一绝妙的法子 – 老默是很请楚的知道邓姐所求的是什么。

从邓姐嫁入豪门的那一刻,大家就充满期待。武则天,慈禧,中国不乏女主临朝的例子。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邓姐可以活学活用。人们揣侧,或许有一天,这个中国女子能凭她过人的聪明和手腕登上传媒王国权利的顶峰,号令群雄。但事实如何呢?

在与老默 10 年的婚姻中,除了弄出两孩子来改变财产的分配外,其挡任中国 MySpace 的 CSO ( Chief Strategic Officer ),被认为是十年磨一剑的大动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邓姐在帝国中心权力的争夺中,没捞到什么大的好处。

她可以通过两孩子的股权对公司施与影响,但这与掌握帝国权力中枢,高高在上的滋味不可同日而语。在集团总部,她不担任正式的行政职务。她虽然能和老默一起参加各种高级别的会议, 而且可以通过影响老默来影响公司决策,但自己不能发号施令。当然,她也尽量帮老默在亚洲市场穿针引线,但她显然不是各项决策的决定者。

无可否认,不当任正式职务不表明没有实权。 邓文迪曾说,她最欣赏的同性是《华盛顿邮报》前董事长凯瑟琳 · 格蕾厄姆夫人。一个家庭妇女在丈夫过世后,接手《华盛顿邮报》,通过水门事件,华丽丽的转身,成为“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但她可以成为第二个凯瑟琳 · 格蕾厄姆夫人吗?

凯瑟琳 · 格蕾厄姆夫人得天独厚,接手权力水道渠成。而邓姐呢,老默与前妻有两正当盛年的儿子。即便因邓姐的谋略,让老默的大儿子奋然辞职,接手集团的也是老默与前妻的二儿子。老默与前妻还有一成年的女儿呢。邓姐的权力之路,目前看来,路漫漫其修远兮。

邓姐需要一突破口来帮她进军权力中枢,在集团内提高个人威望。比起帝国其他的业务,显然中国市场对邓姐更具优势,更容易拿出成绩来证明自己。

她在中国市场的成绩如何呢?

家园 【原创】我看邓文迪(三)

先看一下促成邓姐出任MySpace 中国Chief Strategic Officer (CSO)一些其他因素。

在老默长子2005年宣布退出新闻集团后,老默宣布,他与邓文迪所生的两个孩子与4个大孩子,将均分家族基金的收益。也就是说,邓姐在老默死后,除了自己作为配偶获得的合法股份外,她还将一手掌控两个小女儿在公司中的全部财产。因为在这两名幼女年满30岁之前,她是她们唯一的监护人。这项新协议如得以实施,很有可能让邓姐在老默死后变成集团内最有实权的人。也让邓姐朝凯瑟琳·格蕾厄姆夫人之路迈进了一大步。

2006年,老默又该了口风。如果自己去世,他与两位前妻所生的4个“大孩子”将继承集团控股权,即两个小女儿将无缘染指新闻集团的管理。这无疑是豪门内斗后,老默作出的妥协,也反映了邓姐权力之路的艰辛。让邓姐出任MySpace 在中国区的CSO,可以说是老默对邓姐的一种补偿。

由此可见,邓姐出任MySpace 中国区的CSO,有老默的全力支持。这是一个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化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本土子公司和集团总部有效和信任的的沟通渠道。

先来看看这个CSO头衔。我觉得这个头衔很有意思。顾名思义,这个头衔是为了给公司制定短,中,和长期的策略目标,肩负公司总体营运方向。但是,至于公司执不执行这些策略,CSO 说了不算,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才是最后的裁决者。

前面说过,邓姐在集团内并没积累什么管理经验,顶多出出主意,还没体现出什么商业管理的才华。这个CSO头衔,从职业背景的角度来看,虽然是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倒很符合邓姐在集团内一惯担任的角色。从邓姐个人利益考虑,这也是一进可攻,退可守的职位。怎么说呢,成功了,是邓姐的功劳,失败了,那是CEO 的责任。

但是,做为MySpace 中国区的CEO,有邓姐做公司的CSO, 是一件幸或不辛的事呢?

如果俩人经营理念一至,而邓姐也摆得正自己的位置,那没啥问题。

但如果俩人经营理念有分歧,麻烦就大了。照常理,如CSO 与CEO 有不同的意见,到头来是CEO 说了算。但邓姐还有一老板娘的身份,这就会让CEO为难。听从吧,有违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职业经理人的名声,不听从吧,自己的饭碗都可能端不稳。

一般的CSO要尽量向CEO游说自己的观点,以得到CEO 的 buy-in。也就是说,CEO 最后得买账才行。但在邓姐这儿,可能正好反过来。邓姐名义上只是个CSO,想必心底是把自己的位置临驾于CEO之上的。可以想像的是,CEO 要花时间和精力得到邓姐的认可, 以保证自己的方针策略得以贯彻实施。

无所做为的CEO,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会以迎合邓姐为第一要着。但是,一个想干点事的CEO,是绝不会喜欢人事方面的制肘,更不会愿将自己置于傀儡的位置。当矛盾上升到一定成度,而邓姐不愿妥协却又无法驾驭CEO的话,便是一个管理团队的分崩离散。这将会对公司的发展极为不利。

事实如何呢?

家园 【原创】我看邓文迪 (四)

先看网上的一些资料:

邓姐2007 年4月开始担任MySpace聚友的董事,并在当年6月被正式任命为MySpace聚友公司的首席策略官(CSO)。

2008年下半年,MySpace中国遭遇人事震荡。聚友网前CEO罗川离职加盟中国移动运营139.cm,运营总监猛小蛇也辞职加盟华为负责SNS业务。市场总监于丽娟、产品总监程俊均也相继离职。

2007年至今,开心网、校内网、51.com等迅速崛起,加上各大门户也后发制人加入SNS阵营中,聚友网日渐式微,屡次传出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有观点认为,集团和公司内部一直不能统一意见,是造成网站定位尴尬、不能吸引大规模用户的主要原因。

罗川离职之后聚友网CEO的职位一直空缺,据消息人士透露,聚友网之后将不再设立CEO一职,此前成立的临时过渡委员会负责日常的管理。

目前这个临时过渡委员会由四个人组成,其中包括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高群耀、聚友网CTO与CFO和一名外籍高管。

去年奥运期间默多克来华视察聚友网,熟悉聚友的人士称,当时默多克表示再给聚友一年的时间,“做不起来就拉倒”。

聚友网成国外大牌公司进入中国后“水土不服”的又一个范例。

邓姐想在中国挟MySpace一炮而红的愿望看来已成泡影。个人传奇的延续也打了个折扣。源于她Yale MBA的招牌,公众对她的期待要比以色事人而嫁入豪门的美人来得多。但目前为止,她好像没有体现出大家所期待的才华。

罗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清华毕业,在中国微软有11年的高管经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为聪明而又熟悉中国市场的人。他的软肋是没有实实在在的在国外的公司做过高管。尽管他学会了在同外籍高管打交道中了解老外的思维,但这与吃透老外的mentality,切身体会老外办公室的文化还是有一定差距。

邓姐似乎能弥补罗川的不足。 邓姐不是经常挂在嘴边,她和世界上最棒的企管老师在一起么?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是国外MBA活生生的case。俩人合作理想的话,能有互补以致双剑合璧的效果。

但罗川和邓姐合作了一年多就离巢了。短的超乎想像。罗川的离巢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1。公司没前景;2。个人无法施展抱负。基于罗川在MySpace的短暂停留,我不认为他能断言公司前景。最有可能的是他被邓姐制肘而离职。

邓姐在老默那儿,无疑是中国市场的专家。但她十年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got her hands dirty。罗川在中国市场上,经过多年的摸爬打滚,比邓姐更专家。可以想像的是,邓姐为了展示自己,一定不遗余力的向这些中国高管们灌输自己在国外学到的high concepts 和国外市场的所见所闻。她不是常说么,她是从金字塔的顶端往下看。

这些中国高管们,开始可能还因邓姐的个人传奇抱有敬畏之心。相处久了,就觉得邓姐那套不会服中国的水土。邓姐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放手让这些中国高管们干,情形不好了再干予,大家也没啥好说的;一种是坚持己见,大家都得听她的。

我感觉邓姐是很自负的,一方面来源于她的个人奋斗经历,一方面是煤体的吹捧。她不会觉得中国的高管们和她在一层次上。世界上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毕竟是不多的,是么?她会期待并要求大家照她的做。由于她身份特殊,很有可能大家不照她的做不行,否则无法解释这么多高管在短时间离巢。

用句通俗的话,这些高管们在短时间经过邓姐个人传奇的魅惑后,已看清了她的斤两,以及在有邓姐的情况下,自己在MySpace中国区职业前景的发展。一个高管离职,不说明什么。一个核心团队的离职,能说明:1。邓姐对业务不够精通,同事不买账 2。邓姐缺乏团队整合能力,leadership 欠缺。

这样说似乎对邓姐有些不公平。

家园 【原创】我看邓文迪 (五)

邓姐对MySpace还是很花了番心思的。为了增加MySpace在中国的exposure, 自己都在MySpace开了博。晒名流,晒游艇,晒豪门生活,吸引了很多眼球,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同时,也算是尽心尽意的为MySpace打了广告。

邓姐晒名流有一个有趣的现像。在介绍名流显贵的时候,前面会加一个定语“我的好朋友”。比方说,“我的好朋友Tony Blair”(英国前首相),“我的好朋友Ivanka Trump”(Donald Trump 的女儿)。。。我个人以为,如果自己气场够大的话,用不着借用他人来托自己。如果内心深处真觉得和这些名流显贵平起平座,用不着加“好朋友”这一定冠词。这词本身就是一底气不足的表现。

邓姐或许也知道,如果她没有默太太这头衔,这些显贵想不想认她为好朋友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邓姐的博克广告对MySpace的业务有多少帮助呢?

她的博克仅仅是停留在晒的表层,能吸引的也是一群对她豪门生活感兴趣的粉丝。这些人可能是MySpace在中国的targeted audience 中的一部份,但不会是大多数。她的博克也晒慈善和商业活动,但往往活动主题不是重点,名流显贵才是center piece。一个CSO,把自己博克重点停留在晒奢华的lifestyle上,而不是利用博克来sell intelligence 和business vision 以突显个性,我觉得,有点儿cheap。

当然,邓姐管理中国的MySpace 比一般人多了点难度,她需要的time management skills 要比一般人强。她在工作的同时不但要固宠,还不能懈怠和女儿的关系。母女亲情对邓姐而言不仅是天性,也是工作,因为这涉及到邓姐的切身利益。

为什么是这样呢?

2007年,老默平分了6亿美金的股权给6个子女,其中也包括邓姐的两女儿。目前默多克掌控着新闻集团约30%控股权,这次瓜分的是2620万个无表决权的股票,在默多克约80亿美元的财产中只是小意思。邓姐虽说没法继承老默的遗产,但她俩女儿是在老默40亿美元的信托基金里的。说女儿是邓姐最大的财富是一点儿都不为过。

MySpace在中国的投资也就是3500万到4000万美金之间。孰轻孰重,邓姐心里明镜似的。她不可能把心思集中在MySpace 上。但公众对她的期望不是对一般人。她应是outstanding的,能做常人所不能的。

有没有这种人?有。

西汉有个愤青,叫汲黯。他就是抱怨汉武帝“用人如积薪,后来居上”的那位。有天把汉武帝得罪了,汉武帝把他贬为荥阳令。人当年也是景帝的托孤大臣,这太扫面子,他不干,辞病归田了。汉武帝听说了,又重新召汲黯入朝,只当一个挂名的东海太守。汲黯仍然称病,“卧衙内不出”,一年以后,“东海大治”。汉武帝这才知道“愤青”的本领,加封他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汲黯是怎么工作的呢?就是天天躺床上,手下来汇报。仅仅靠这个,就能在一年内一方大治。

CSO 是干吗的?就是一提供大方向的,还真用不着日理万机。在跟了世界上最历害的师傅学了十年而在小试身手中不能成功,我只能给邓姐一个评语:才具平庸。连本土市场都搞不定,谈什么做传媒帝国的继承人。我毫不怀疑邓姐极佳的people skill,但这是商业才华的一小部分,不是全部。虽说邓姐最近动作频频,像投资电影啦,这只不过是邓姐眼红投资电影的巨利,想跟风圈钱罢了。没啥技术含量。

时间不会停留在此,机遇也是变幻没测。我们无法预言将来会发生什么。但邓姐嫁老默到底值不值呢?他们的婚姻能到头吗?

家园 【原创】我看邓文迪 (六)(完结篇)

有人fan邓姐,把她捧为自己奋斗的偶像。有人鄙视她,觉得她道德沦丧,为财富不惜拆毁别人家庭。所谓英雄莫问出处,名利场里混的,有几个干净。原始资金的积累,无论以哪种方式,套句老马的话,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邓姐原始积累的含金量如何呢?

邓姐1999年嫁给老默。那时中国百万富翁常见,千万富翁还是少数,亿万富翁是极个别。像老默这样的人物,别说10年前,就算现在,也很了不得。想当年邓姐嫁入老默这样的国际豪门,虽被老默前段婚姻的离婚条款所制约,仍颇有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觉。谁又能料到此后10年中国发展蓬勃的商机呢。

不说远了,张磊,这个向耶鲁捐了近9百万美金,被砖砸得晕头转向的耶鲁校友,就是2000年入内地创业,2002年毕业的。比邓姐晚不了几年,争议虽大,却是靠自己努力所得捐的银子。能捐9百万美金,身家之丰厚,可以想象。一时风头无两,让邓姐相形见拙。

邓姐看得到的钱很多,能摸得到的恐怕很少。她的钱要靠老默的施予。她任中国MySpace 的CSO,年薪100万美金,再加些股票。在担任MySpace 职务前,老默很可能在集团内以发薪水的方式给邓姐钱和配些股。但邓姐没啥正式头衔,年薪恐怕不会超过一百万美金,股票就是有也不会太多。当然,老默肯定会时不时的馈赠邓姐些钱财和珠宝让小娇妻高兴下,但邓姐无法继承遗产,那真是拿一点是一点。

想拿到更多的钱,邓姐可以跟老默离婚,这可不在遗产条约里。邓姐若和老默离婚,应能拿到一笔可观的赡养费。30年的婚姻,老默给了前妻12亿美金。按这个算,邓姐跟老默熬了10年,离婚的话说不定能拿到4亿美金。

不过,都到了离婚这步,老默舍不舍得拿出4亿美金的赡养费也是个问题。有钱有势的一方在离婚时总能找到办法避免出血。何况,离婚的官司可以拖很长。拖着拖着,老默死了怎办?又不能继承遗产。所以,这步棋带点儿风险。

我看,邓姐目前是舍不得离婚的。

前面说了,她两女儿已在老默40亿美金的信托基金里。6子女平分的话,老默死后,她两女儿能拿到十多亿美金的遗产。虽然按道理说离婚不应影响邓姐女儿的继承权,但规矩是老默定的,老默当然可以改。邓姐都熬了这么久,怎会舍得冒风险让十多亿美金打水漂?

再者,邓姐的朋友圈还需要老默的养分。就算拿了一笔可观的赡养费,没了默太太这头衔,邓姐很有可能失去她的名流好朋友们。对于过惯了在人前显贵的人,这可能比死都难受。何况,邓姐现在还没掌握靠自己钱生钱的法子。再多的赡养费,如要维持习惯了的生活方式,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邓姐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这很难说。老默家似乎有长寿基因。他老母亲前不久还过了101岁的生日。老默的健康看来也不错,估计还有段日子熬。所以,前段时间八卦报料,说邓姐和老默分居了。我是不信的。就算要离婚,时候也没到。果不其然,没多久邓姐就在她的博克里辟谣了。

邓姐和老默能走多远?

这取决于邓姐自身的吸金能力和老默能给她的权和利。邓姐不也开始自己投资电影了么。如果有天她翅膀长硬了,能挣到她女儿信托基金那么多钱或更多,能凭“邓文迪”三字而不是默太太的牌子在上流社交圈畅通无阻,一脚踢开老默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要说什么夫妻多年,鰜鲽情深的话。看邓姐甩前任老头老公那一利索。除非老默能以更优厚的条件留住她。

邓姐是不是把自己把自己卖了个好价钱呢?

邓姐1996年拿到耶鲁MBA的学位。那时候中国人拿到top B-School MBA 学位的真不多。国际大公司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帮自己抢攻中国市场。邓姐如靠自己的本事,回头看看,百万富翁应不在话下,千万富翁也有可能,亿万富翁看运气。

就算自己做不成亿万富翁,邓姐也可以嫁给一年龄相当的亿万富翁。没有老默100亿美金的身家,一,二十亿美金,凭邓姐的拼劲,总还是有机会找到的。虽比不上老默有钱,但脸上和身上的褶子会比老默少很多,也不用担心继承权的问题。

这两种假设,邓姐获得的帐面财富可能要比现在少。但是,邓姐能实实在在的做女人。一个七老八十的人,能给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邓姐多少性福?这个怎么算价?整天对着一个松弛的躯体和老去的生命,就算外表打扮得光鲜亮丽可以掩饰老态,这份心理的折磨,又值多少钱?

再者,熬完了老默,邓姐还要靠女儿来掌控财富。女儿现在小,当然听话,女儿长大了还能不能对邓姐言听计从,这很难说。女生外向不是老生长谈么。邓姐运气还是稍差了些,要是两儿子,也用不着这番心机用尽。老默还是有些重男轻女的。

邓姐这份家产挣得不容易。

值不值?这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长夜漫漫,豪门的故事还在继续,好戏或许还在后头。我们歇口气,慢慢观赏吧。

家园 del

del

del
家园 有趣。但不懂第二句,摊上这种爸,有啥爽的?
家园 Do not talking about her

Do not talking about this woman, it sucks.

Whatever how successful she is, she is not a guy we should study or learn from

家园 人生百态,用不着这么严肃吧。何况河里还有MM呢。
家园 lz的事后诸葛亮做的不错

最后结论的前提是中国的超出多数人预料的发展,这个lz自己也说了,那么小邓那个年代的人有多少人有这个眼光呢。回国创业更多的不是抱着成为亿万富翁的心态,而是不愿寄人篱下而已。人生不是赌博,而是扎扎实实的规划投资,而且都是长期性的。

把小邓与国内的亿万富翁们都当成了时代的投机客,这是lz的自身局限,仍然是雾里看花的茶余饭后,大家一乐吧。

家园 据了解,中国男人普遍这样看

不过guy来guy去的,似乎这是一个女人称呼女人的口吻,则足以让中国男人心慰。

生女当如花木兰,生男当做刘德凯。

家园 不认同。

1。把国内的亿万富翁们都当成了时代的投机客,是这位朋友自己的理解,我没写。

2。这位朋友有点过份自信。成功需要机遇,扎扎实实的规划投资不能确保成为富翁。

3。人生是不是一场赌博,这是见仁见智的事。不愿寄人篱下而海龟的人是一部份。何况,不愿寄人篱下和想赌一把并不矛盾。更何况,当时肯定有一部份人,不是不愿寄人篱下, 而是是洞察到国内的机遇,决定海龟。

还是不要用这种站在制高点上的口吻发表评论吧,谁又能比谁高明呢?至少在我的人生里,遇到有大智慧的人,都是谦逊低调的。

家园 lz实际都已经同意了我的说法,不喜欢口吻而已

我的意思是说邓也好,回国的也好,做的都是人生规划的路子,每一步棋都想好的。这个大家应该都没意见。

那么这样的做法与机遇当然不冲突,哪一步棋不是为了更大的机遇,或者是因为没有预料的机遇而修整得呢。

至于这样是不是就能保证成为富翁,我想这个提法本身都很弱智,应该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人生是不是赌博,这个不是说文解字,主要是指人是投机心理下做决定的比重,是随风倒呢,也就是常说马后炮,还是照自己的眼光去规划一步步走,虽然结果很可能证明眼光是错的。这与财务投资也大同小异,是追涨追跌,还是自己有自己的方法。

说这些,是说这里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智慧,连炒过几年的股民都懂得道理,何来的制高点呢。我上贴不过是说lz对小邓的这几贴评价多是从事后的角度来评判,再加上中国这匹黑马打破了多数人的想象,得出的对小邓的结论没有多少说服力。

仅此而已,口吻谢谢提醒,我尽量向你的标准靠拢,同时以后自觉不站在制高点上。下次跟lz的贴,开场白一律是“如滔滔江水”,落款一律是“内牛满面”。

家园 你既自做多情,又自以为是,且逻辑混乱。我就此打住,不说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