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淡水咸水都是水 -- 万里风中虎

共:💬154 🌺954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左走不一定好,担右走一定不好

所以,俺只能期待,不能幻想

家园 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陆的外国经济学教科书,还都是这几位写的。

能翻译过来的教科书,作者能逃出这些人的名字吗?读经济学,能不看他们写的书吗?教西方经济学的,有一个不把这些人在课堂上奉为神明吗?这就是原罪。

家园 关键是新兴战略性产业能解决目前的就业问题吗?

现在有这么多劳动力,而且说实话,大多数技能并不高。

而新型产业的发展,必然要靠工人素质的提升,才能保证规模生产。但是做好准备了吗?培训工作,靠企业,还是靠高职院校?说实话,起码几年内很难完成。

在我看来,就业问题比通胀更可怕。中国的老百姓其实忍耐力很强,吃穿温饱解决了,就能忍下去(唉),所以一直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是就业很麻烦的,国家不放开更多市场,不给个人更多的机会和活力,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

家园 发重了
家园 太悲观了吧

中国经济30年的发展在奉西方经济学为神明的学者眼里哪一年不是奇迹?

不能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中国出现的问题不是西方经济学家的错,面对中国经济问题把经济学家逼成“政治”预言家就有点搞笑了。

家园 这个还得看师资

兄弟我刚入学那年,教材是高鸿业先生的那本《西方经济学》,(实话实说,高先生的翻译,在那时候算不错的。)老师是从政治经济学临时过来的,上的那叫一个惨,IS-LM曲线都能讲糊掉-----

一怒之下,大伙都去买萨缪尔森的英文原版经济学,对照着看,但是太辛苦了。在大三的时候,终于来个海归,要用英语授课,讲国际经济学,结果地方口音+丹麦腔+哦嗯哪,大伙终于崩溃了,接着自学吧-------

还有,国内经济学以前比较轻视数学(很多教授自己都不懂),大伙自学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数学不是万能,但是没这个基础,很难深入下去的-----------

家园 加息对屁民有何坏处?
家园 关于自学,再补充一点

曾碰到一研究金属的朋友,很热忱的咨询经济学的问题。我说我水平也很烂,但是你要记住,中国搞经济学研究的,凡是经常上媒体的,话都要反着听,因为他们真正懂的,只有供求关系和经济周期理论,剩下都是“明星经”、“升官图”。

在中国,想自学经济学的,愚以为,只需看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再把基础经济名词搞懂,基本就不太容易被忽悠了,因为专家的水平,你懂得:)

家园 咬牙切齿~~~~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还好老虎已经躲在三界外了

偶尔下凡捞一票,回去还可以体验一下数钞票的乐趣。

我等凡人倒是还得继续革命,继续斗争,直到把经济弄到向上走。

家园 同求教...听虎大的口气,好像2012要来了...
家园 能不能不列举人名,具体说点人名代表东西。
家园 虎大,我相信MRanson说的经济学是为了自圆其说为统治

服务。以您的大才,中国人有没有可能在西方经济学之外另辟新路?

家园 几句话就否定了宏观经济学?

其实在我看来,宏观经济学不存在淡水和咸水的区别,他们都是在RAMSEY的模型基础上稍作修改的一种变形。

如果一定要找他们之间的区别,那么淡水是蠢,咸水是更蠢。

这样是不是太轻率了?恐怕难以让人信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嗯,我说的这种趋势,主要是从05年开始的。

以前都是高老的书,全国差不多。可能清北要特立独行一些。但全国大范围的都是高老的教材。05年以后,给我的感觉不同了。学经济学的海归多了,形势有很大变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