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90后对于政治的想法是我们无法预测的 -- 子玉

共:💬202 🌺1170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经历和教育

我觉得这个要看看他们小时候(3~10岁)经历的东西或者受的教育情况,60年代到90年代人主要的经历和体验依次是阶级斗争,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所以整体上不怎么看好90的,不过那个年代都有好的坏的,不能一概而论。

家园 呵呵,小沈阳曰:山炮啥样我啥样儿。啥时的青瓜蛋还不都一样
家园 哈哈。你out了

果粉我要是没猜错的话应该是apple的粉丝才对吧。

家园 我也算是九零后吧……

恩,我90年出生的,最近才从井大的博客里发现的西西河。

我应该算是个90后吧,而且话说90左右的都快上大学了。。。

但是,我只能说我周围的同学基本上对政治不是很关心,也可能是因为不在政治中心的缘故,而且有好多都是比较反TG的,毕竟我们年轻人很容易被人误导,而且也都是很向往所谓的“国外的月亮”。

家园 台湾的报纸发了一篇文章

台湾要小心90后的爱国又愤青,说一个90后说:堂堂天朝,尽被小国欺负。呵呵这篇文章挺有意思的。http://www.fyjs.cn/viewarticle.php?id=287198

家园 同意这个判断。

楼主所接触的小姑娘是特例。

家园 额,我87的

谈谈我的想法啊,我爹是忠诚的共产党员,记得当年我跟我妈大骂tg的时候,我爹很不高兴的。

恩,人总是有一段时间是这样的,当年上高中大学的时候大家还不是骂tg,基本上人人都骂。可是奇了怪了,对于某些美分党,jy的言论,开始是眼前一亮,觉得真是有水平啊,后来基本上都是这一套,就背那些人恶心成自带干粮的5毛了。

在这里,要说一下读者太残害青少年了,那个一股子装13味儿浓的。记得上高中跟大学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很有水平,很有气质,我还很装13的每期读者必买,同时必买的还有九州跟奇幻世界。哎,现在回想起来,青春年少时就是装13的过程啊。

反正我接触的人是经常骂tg,感觉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但同时,骂的时候是很爽,要真有人组织起来反TG的话,又不愿意。对于TG是一种又爱又恨的心理。我接触的人比较正常,没有果粉。我很奇怪果粉这种神奇的物种是怎么产生的,一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除了他们,大家都是被TG洗脑给洗的。

哎,九零后的孩子啊,真的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家园 80后,90后这个分法是很成问题的

分析代与代之间的差别,仅仅按照“物理”的0来划分,太不客观了。

我觉得合理的分法是这样的:

43-55称为50世代

53-65称为60世代

63-75称为70世代

73-85称为80世代

83-95称为90世代

这种分法还是以10年为一代,但代的中心放在*9年,一般中国在*9年左右都有很重要的事情发生。许多80后的人经常说自己是85后,就是因为85年前后的人思想上还是差别很大的。

简单说说对各时代的基本描述:

50世代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小生活艰难,教育程度不高甚至不识字。参加过文革和上山下乡,大部分人没上大学,好不容易进城返乡。90年代末碰到国企改革下岗,生活非常困难,大多提前退休,近年来到了或者接近退休年龄,生活开始好转。一般有房子。唱红歌是这群人,但也有很多人对前30年很反感。

60世代出生于大跃进附近,小时候挨过饿,学文化的时候碰上文革,教育水平不高。部分人上山下乡,少部分人上大学。上大学后感到西方发达的震撼,“投降”于西方文明的占了大多数。而没有上学的人在国企改革后也才40左右,必须找工作却转岗困难。可能这批人的怨气比50世代还大。一般能轮上单位分配房子,本事不大的在旧房子里一直呆到拆迁。

70世代出生于文革,小时候生活不富裕,十几岁时深受西化影响,是大事件的经历者。国企改革后大多数人有办法走向新的岗位,特别是在事业政府单位,由于学历的优势占据重要岗位。大部分人有办法买房。

80世代出生于改革,小时候从缺衣短食走向丰衣足食,因此对TG比70世代正面,大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大事件感受不深,炸馆对(较年长的一部分)人生观有重要影响。是08年的热血青年(特别是该世代中较年轻的一部分),现在工作开始走向正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已经买房。

90世代出生于改革后,小时候生活条件已极大改善,大部分接受过或在接受高等教育,世界观的认识正在形成,对政治兴趣不大。凭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买到房子了,但如果是城里人,还可以住在父母家。

子玉兄提到的人,估计是90世代的,但应该还是少数。

关键词(Tags): #世代通宝推:sixue,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联合报有一篇文章是讲这个的

虽然文章写到了表象,但没有深层的分析。这个记者能采访到一个副院长却写出个这么水、这么形散神散的报道,可见台湾记者水平低劣之极。

大陸「90後」(指1990年以後出年的人)已躍升大陸「愛國主義」的主流群體。中、日發生釣魚台事件後,在大陸街頭抗議遊行的往往是這群年輕人。面對90後的「主戰派小將」,大陸學者警告:「要小心!」,未來這群「小朋友」成為社會骨幹後,「不會允許台灣亂鬧」。

武漢大學今年曾對「90後」大學新生進行調查發現,這群沒歷經過社會動盪的新生,大多關心國家大事,也以國家為榮,並把為國家奮鬥作為自己畢生的信念。但是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容易激進,缺乏理性,需要加強引導。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接受記者訪問時說,他十月間曾和大陸藝術團前往美國參訪。一名在美國唸書的「富二代」在一場座談會上,就大聲疾呼,大陸政府應付國外勢力的「步步進逼」,「反應太軟弱了」,甚至連「堂堂天朝,別盡被小國欺負」的話都脫口而出。

面對這群「90後的新憤青」,美國學者也相當擔憂。一名美國學者說:「我相信你們中國當前這一代菁英,但不相信你們下一代的孩子們」。

金燦榮回憶,80年代當他進入大學,中美實力差距很大。但當前90後的中國大陸留學生,從內到外都看不起美國人,甚至會鄙視「美國同學成績都不如我們、什麼都不如我們」。

但有趣的是,這群90後的學生卻不滿外界動不動就為他們扣上「民族主義」的大帽子。

身為大學教授的金燦榮說,當前的大陸學生相當「實用主義」,一進校園,就想著未來的工作、考證照,只關心自己個人事務。這群孩子已沒有過去大陸年輕人對西方的崇拜感。

因此,當外界不刺激這群90後時,這群小朋友並不特別關注國際事務。但若受到刺激時,情緒會相當激昂。他的話也意味,如果台灣採取過激的兩岸政策,更容易挑起這群年輕人的「敏感神經」。

金燦榮說,這群學生很討厭外界為他們扣上「民族主義、被中共洗腦」的帽子,「這群90後,什麼主義都不相信,他們也不看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他們常認為,外國高高在上指責他們,是一種侮辱。

我的解释:

这些现象说明民族主义已经成为90后的个人信仰而不再是集体信仰。这个民族主义要宽泛地理解为对中国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的、人民的自信,而不是愤青的愤怒言论。两者的区别在于,信仰是要日后要实践的,言论是说说泄愤的。于是就有“未来这群‘小朋友’成为社会骨干后,‘不会允许台湾乱闹’”一说。

理解了90后的民族主义的个人倾向后,就不难理解在大学中为了个人职业生涯奋斗的行动,因为这是与90后的民族主义并行不悖的。

之所以90后对台独和其他国内外敌人反应强烈,是因为这些敌对行为于90后的个人来说是人身侮辱;台独可以被理解为台独分子犯上作乱(所谓“上”自然就是自己个人了;是的,台独这种程度的贼子也就能算犯上作乱这一层次了);美国支持反华势力、西媒不公正报道可以视作对90后自己声音的无视;到了美国,知道洋人“技止此耳”,那当然要说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

需要理解的是,这些认识自然有偏颇之处,却无可指摘。因为这只是一种潜意识、一种基本态度,并不是指导一切行动的纲领,并不会因此藐视先进的事物;反而可以比以前的人更自信而开放。相对于前几代“河殇”(崇洋)和“古惑仔”(犬儒)的潜意识,90后算是对得起观众了。

因为最大的90后不过20岁,仅仅是大三的年龄,这种信仰还没有接受社会的考验。不过我相信,那些在激烈竞争中鲤鱼跳龙门的优秀的90后一定能结束我国近年来在意识形态上一败涂地的历史。

我对我自己的要求是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所谓实践出真知,做一个啃老族,一个没工作的闲人,谈何关注社会,谈何爱国主义?

通宝推:Mtknr20,
家园 同意

90后的想法,到校内和开心上转一圈看看每天被转贴的都是什么文章就知道了。楼主遇到的绝对是特例。

家园 作为80后的一员感到鸭梨很大啊

我是80后。个人家庭条件还不错。曾经考虑过回国争取选调生的名额,家里坚决反对我从政。。。。据说是满足了党需要的“无知美少女”的大部分条件。无党派,知识分子,美国海归,少数民族(这个不符合)女的。

我的感觉是,80后,90后,很多人家庭条件比较好。从小没有缺少过什么东西,所以做官也会更纯粹一些。更愿意多奉献,少贪污。但是现在什么人人网,开心网上估计有不少美分党,经常看到各种反党或者胡编乱造的言论。还有很多人深信不疑,到处转贴。

家园 我跟你一个年纪,我也说两句吧

关于TG,大家谈不上爱,但是大家现实的很,这就好比美女傍大款(罪过,本人是地道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都有点不满,但是一旦TG扩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各种方式都能用上。大学时期,每到这个时候,系里就要暗流涌动,也不知道是因为大家学了点概率统计之类的知识,参选队员都在计算着自己的胜算。可苦了这些统计票数的公仆了,有一次竟然投了四次票,洒家怒了,找到书记,我说没治了,大家的小算盘打得太精。

TG在国内是挺吃得开的,当然在有些地方不灵,所以大家都有这样的信条,大家茶钱饭后骂TG骂的挺过瘾,但是大家知道这东西挺管用,没想到大家实用主义运用的不错。有机会我再慢慢谈谈有点理想的我眼中的tg

家园 我觉着这个恐怕不是90的原因

小姑娘在学校成绩应该很好吧,我估计应该是前1%的那种,外加其他的一些光环。再加上家庭条件好,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但是用来作为90后的典型样本恐怕就不行了。

家园 哎,可能我见到的90后孩子少还是怎么地

我现在看到九零后的一些孩子就无语,九零后的孩子差别挺大的,脑残的很脑残,成熟的很成熟,但是阅历还是少啊。

尤其是那些非主流的孩子们,又是滥交,又是ps,又是火星文,又是奇装异服。关键是还觉得这个特时髦。我看着都替他们发愁,替他们爹发愁,美好的青春就被他们这样肆无忌惮地挥霍掉了。

当然,九零后的孩子们正常的也不少。哎,也许我们今天看九零后就跟当初50,60,70的看八零后的一样吧。

家园 KMT FAN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